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5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掘进工作面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
作者 孟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050-0053,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煤矿掘进工作面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了感知技术、掘锚一体自适应控制技术、截割稳定控制技术、输送机自动化技术、安全保护监控技术以及信息自动传输技术等在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应用现状,揭示了这些技术对于提高... 本文深入探讨煤矿掘进工作面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分析了感知技术、掘锚一体自适应控制技术、截割稳定控制技术、输送机自动化技术、安全保护监控技术以及信息自动传输技术等在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应用现状,揭示了这些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作业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望了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智能化、自适应化和网络化方面的发展前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清晰地看到煤矿掘进工作面机电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煤矿产业现代化、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这对于提升煤矿生产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掘进工作面 机电自动化 技术
下载PDF
岩巷掘进工作面控风净化除尘系统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孙健 胡胜勇 +4 位作者 郭舒云 王晓光 胡泊 王晓斌 原振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3,共7页
针对岩巷掘进工作面压风风流携带迎头粉尘弥漫扩散造成粉尘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掘进面“控风—净化”综合粉尘治理方案,构建了由湿式旋流除尘器、易装拆控尘装置、便移式负压风筒等组成的岩巷掘进面高效除尘系统,对比分析了除尘系... 针对岩巷掘进工作面压风风流携带迎头粉尘弥漫扩散造成粉尘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掘进面“控风—净化”综合粉尘治理方案,构建了由湿式旋流除尘器、易装拆控尘装置、便移式负压风筒等组成的岩巷掘进面高效除尘系统,对比分析了除尘系统的不同安装方案对除尘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现场除尘效果与劳动强度,明确了湿式旋流除尘器最佳安装方案以及负压风筒与控尘装置的最优安装位置。在某矿辅运大巷岩巷掘进面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负压风筒安装至通风风筒对侧,吸尘口距巷道迎头3 m,控尘装置位于通风风筒压风口后方5 m时,迎头高浓度粉尘在通风风筒压风、控尘装置控风及除尘器抽尘共同作用下被控制在迎头附近,并不断向负压风筒吸尘口运移最终被除尘器抽入净化,除尘器前方全尘和呼尘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5.9%和94.9%以上,除尘器后方全尘和呼尘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6.5%和95.4%以上,显著提升了巷道可见度,有效解决了岩巷掘进面通风造成的粉尘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岩巷 掘进工作面 粉尘 湿式除尘器 除尘效率
下载PDF
煤矿快速掘进工作面产尘特点及综合防尘技术研究
3
作者 陈玉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针对煤矿快掘工作面掘进速度快、设备集中、产尘量大等特点,以曹家滩煤矿122107辅运巷快速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快速掘进工作面的产尘规律,开展“喷雾抑尘+机载通风控除尘”综合防尘技术及其工艺参数研究,结合快速掘进工作... 针对煤矿快掘工作面掘进速度快、设备集中、产尘量大等特点,以曹家滩煤矿122107辅运巷快速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快速掘进工作面的产尘规律,开展“喷雾抑尘+机载通风控除尘”综合防尘技术及其工艺参数研究,结合快速掘进工作面产尘特性及掘锚一体机外形特点,设计了4种贴近截割滚筒的喷雾装置和1种机载控除尘装置,并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快掘工作面综合防降尘技术,降尘效率在90.69%以上,能极大地改善快掘工作面粉尘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工作面 产尘特点 综合防尘 喷雾装置 防尘效果
下载PDF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探讨
4
作者 张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结合某工程案例,对井下超前物探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如直流电极法、TSP探测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等,能够精准探测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岩性、含水构造、隐伏断层位置及规模等,通过数据采集、方法选择、现场施工等多种方式将超前物探技术合... 结合某工程案例,对井下超前物探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如直流电极法、TSP探测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等,能够精准探测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岩性、含水构造、隐伏断层位置及规模等,通过数据采集、方法选择、现场施工等多种方式将超前物探技术合理应用,以保障探测准确性,并以此为依据为煤矿开发方案设计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 掘进工作面 超前物探技术 直流电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设备选型计算分析
5
作者 薛文哲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煤矿掘进面由诸多模块构成,通风系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模块,用于井下与并上气体的交换,为煤矿开采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所以,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根据煤矿掘进工作面具体情况,选取最佳的通风机设备。基于此,以某煤矿工程作为研究对象,... 煤矿掘进面由诸多模块构成,通风系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模块,用于井下与并上气体的交换,为煤矿开采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所以,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根据煤矿掘进工作面具体情况,选取最佳的通风机设备。基于此,以某煤矿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矿基本情况与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现状的简单介绍,进而对矿井通风系统风量进行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选择相应的通风系统设备,最后验证了该通风系统设备的应用效果。通过验证可以发现,该设备符合某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要求,可将该方案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掘进工作面 通风机 设备选型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FBD No8.0/2×55kW型通风机运行特征分析
6
作者 冯俊宾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为进一步探究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机的可能优化措施,以FBD No8.0/2×55kW型对旋式通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明确原方案下出现叶片尖端的变形量偏高、共振与噪声问题的主要发生机理,而后以NACA4415型叶片... 为进一步探究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机的可能优化措施,以FBD No8.0/2×55kW型对旋式通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明确原方案下出现叶片尖端的变形量偏高、共振与噪声问题的主要发生机理,而后以NACA4415型叶片翼型作为优化方案对通风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叶片翼型在降低变形量、流场涡量等方面均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同时也在理论上有效解决了共振问题,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通风机 运行特征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控制分析
7
作者 王英杰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4期265-268,共4页
通过对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控制的分析,探讨断层围岩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在矿井开采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断层围岩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然后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分析了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控制的技... 通过对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控制的分析,探讨断层围岩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在矿井开采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断层围岩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然后概述了国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分析了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围岩控制的技术方法,包括稳定性评估与预测方法、支护和加固方式、地质勘探和岩层控制技术。最后,指出了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断层类型与围岩性质的关系、地下水的渗漏与排泄等。对于指导矿井开采中的断层围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过断层 围岩控制 技术方法
下载PDF
半煤岩巷快速掘进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及装备研究
8
作者 李腾龙 莫金明 《煤矿机械》 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
快速掘进工作面由于掘进速度快、产尘强度高导致粉尘污染严重,特别是岩巷以及半煤岩巷道,粉尘污染程度更高。以袁大滩煤矿半煤岩快速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新型的滚筒下部喷雾、大臂喷雾、滚筒底部喷雾、滚筒上部喷雾及转载喷雾,... 快速掘进工作面由于掘进速度快、产尘强度高导致粉尘污染严重,特别是岩巷以及半煤岩巷道,粉尘污染程度更高。以袁大滩煤矿半煤岩快速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新型的滚筒下部喷雾、大臂喷雾、滚筒底部喷雾、滚筒上部喷雾及转载喷雾,同时设计了配套机载控除尘系统。经过现场实测,采用综合降尘措施后,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最高分别达到91.37%和85.49%以上,降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掘进工作面 粉尘污染 喷雾系统 机载控除尘系统
原文传递
掘进工作面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吴天阳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期258-261,共4页
以霍州煤电集团晋北煤业掘进工作面稳定性为研究背景,讨论了巷道掘进工艺中的分次成巷法和一次成巷法,同时根据平行作业,建立了掘进-支护系统动力学模型。实践工程中接触力稳定,围岩处于稳定状态,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提高了劳动效率,降... 以霍州煤电集团晋北煤业掘进工作面稳定性为研究背景,讨论了巷道掘进工艺中的分次成巷法和一次成巷法,同时根据平行作业,建立了掘进-支护系统动力学模型。实践工程中接触力稳定,围岩处于稳定状态,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对于维护掘进工作面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一次成巷法 平行作业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优化
10
作者 贾永斌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针对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资源利用的不协调等实际问题,通过构建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协调开采优化模型,确定合理的掘进速度和瓦斯抽采量,实现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在社会与经济效益方面的最优化。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煤与瓦斯共采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建新煤矿4214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技术分析
11
作者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05-0108,共4页
高质量的探放水施工是确保煤矿掘进工作面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建新煤矿4214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施工作为工程背景,充分结合掘进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情况,全面分析了掘进工作面掘进中出现的问题,从钻孔参数设计、钻进技术、封孔... 高质量的探放水施工是确保煤矿掘进工作面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将建新煤矿4214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施工作为工程背景,充分结合掘进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情况,全面分析了掘进工作面掘进中出现的问题,从钻孔参数设计、钻进技术、封孔技术、排水系统优化及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方面,全面研究了掘进工作面探放水技术要点,通过本次探放水情况来看,将工作面周边的水害隐患有效消除,巷道在掘进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水害问题。通过采取提前探放水措施,巷道掘进的效率明显提升,从原来的3.9m/d,提升到了9.6m/d,整个工作面掘进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掘进工作面 探放水 技术 研究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过气井设计及应用
12
作者 高怀喜 王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169-0172,共4页
在我国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断层、陷落柱、瓦斯、地压、煤层顶底板条件不良等地质因素,也会遇到老空水以及天然气开采井等人为因素,开采过程中无论遇到哪种因素都将会影响煤炭安全开采。文章主要是集中讨论井下工作面顺槽掘进过程... 在我国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断层、陷落柱、瓦斯、地压、煤层顶底板条件不良等地质因素,也会遇到老空水以及天然气开采井等人为因素,开采过程中无论遇到哪种因素都将会影响煤炭安全开采。文章主要是集中讨论井下工作面顺槽掘进过程中遇到天然气开采井时,通过对气井与工作面位置关系及气井内部气体成分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掘进方案,杜绝了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与气井贯通或者气井内有害气体涌出对工作面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的掘进工作,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以实际研究应用论证了工作面掘进遇到气井采小角度大距离微调巷道掘进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矿井后期遇到此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掘进工作面 掘进方法 掘进方位 角度
下载PDF
基于UWB精确定位技术的掘进工作面人员接近防护系统
13
作者 喻川 《智能矿山》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中针对智能掘进系统明确提出:“采用掘进工作面设备群和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实现设备间相对位置的精确监测和安全防护”;《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中也要求:“掘进设备运行危险区域设置人员...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中针对智能掘进系统明确提出:“采用掘进工作面设备群和人员精确定位系统,实现设备间相对位置的精确监测和安全防护”;《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中也要求:“掘进设备运行危险区域设置人员接近保护装置,具备人员接近识别与报警功能”。因此,为尽快实现煤矿智能化、安全化建设的目标,亟需在掘进工作面研发实施一套人员接近防护系统,以实现人员和设备间的双向报警、辅助作业人员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辅助作业 防护系统 掘进设备 安全防护 危险区域 相对位置 报警功能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14
作者 于文博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介绍智能化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智能化技术在事故预防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与救援以及作业环境改善与人员安全方面的应用;讨论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涉及数... 本文介绍智能化技术的定义、特点以及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智能化技术在事故预防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与救援以及作业环境改善与人员安全方面的应用;讨论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涉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算法优化与模型建立以及人员培训与接受度等方面;展望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合作等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智能化 煤矿安全生产 影响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掘进工作面防治水中的应用
15
作者 马世杰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112-114,共3页
为保障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洪崖煤业有限公司3-1021运输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综合物探法在掘进工作面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1021巷道在同层隐伏构造及上覆小窑破坏区可能存... 为保障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山西焦煤霍州煤电洪崖煤业有限公司3-1021运输巷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综合物探法在掘进工作面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1021巷道在同层隐伏构造及上覆小窑破坏区可能存在水患威胁;以直流电法和瞬变电磁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法用于巷道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探测,可有效增加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的精度;依据综合物探法的探测结果,3-1021巷道掘进过程中共对4处水害威胁区域进行了钻孔放水作业,保障了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防治水 综合物探法 超前探测
下载PDF
矿山井巷掘进工作面气流组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16
作者 周学磊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作为事故多发的矿产工程安全举措方面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矿山生产中,掘进工作面又是事故多发的工作面,既是重要的作业场所,也是产尘作业面,产生污染物若不能及时排出井巷外,极易发生中毒及爆炸...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作为事故多发的矿产工程安全举措方面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矿山生产中,掘进工作面又是事故多发的工作面,既是重要的作业场所,也是产尘作业面,产生污染物若不能及时排出井巷外,极易发生中毒及爆炸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生命质量安全,因此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参考相关文献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数值计算方法、巷道尺寸、巷道形状及风筒朝向。其次,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圆形巷道5种风筒朝向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气流组织分析。最后,得出圆形巷道气流组织分比较好,气流流动及传动性强、阻力较小、风速降低缓慢,除尘排毒效率高、时间短,非常适合通气排尘且圆形巷道风筒朝向为向下45°时的通风换气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组织 矿产工程 数值模拟 井巷掘进工作面
下载PDF
高瓦斯大风量煤巷掘进工作面控除尘参数优化应用研究
17
作者 罗仁俊 《山西煤炭》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解决高瓦斯大风量煤巷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结合漳村矿某掘进工作面现场通风条件,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该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及不同控除尘参数下的粉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巷道粉尘分布受送风因素影响,前部聚集在供风筒对... 为解决高瓦斯大风量煤巷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结合漳村矿某掘进工作面现场通风条件,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该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及不同控除尘参数下的粉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巷道粉尘分布受送风因素影响,前部聚集在供风筒对侧,中部聚集在掘进机左侧,后部粉尘分布呈现左高右低、上高下低;当抽尘风筒布置在距离迎头3 m,两个供风筒出风口分别距离迎头4 m、5 m,抽风降尘效果达到最优。现场实测,应用最佳控除尘参数后全尘除尘效率达到了93%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达到了90%以上,有效解决了大风量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数值模拟 抽尘风筒 吸尘净化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技术及对策探究
18
作者 牛施开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为提高煤矿工作安全性,在煤矿掘进作业中,要着重关注顶板作业,利用规范化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处理机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消除工作面前方岩体不稳定造成的隐患,促进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本文简要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工作,并... 为提高煤矿工作安全性,在煤矿掘进作业中,要着重关注顶板作业,利用规范化工作面顶板支护管理处理机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消除工作面前方岩体不稳定造成的隐患,促进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本文简要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顶板工作,并对支护管理技术的应用意义予以讨论,着重分析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掘进工作面 顶板支护
下载PDF
煤矿掘进工作面低照度视频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旭辉 杨红强 +7 位作者 白琳娜 石硕 杜昱阳 张超 万继成 杨文娟 毛清华 董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9-316,共8页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视频光照较低、亮度不均、纹理模糊、噪声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煤矿掘进工作面低照度视频增强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的可分离性将视频图像进行一维水平卷积与垂直卷积,再利用完美反射法实现视频图像自动白平衡,并使用图... 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视频光照较低、亮度不均、纹理模糊、噪声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煤矿掘进工作面低照度视频增强算法。首先,利用卷积的可分离性将视频图像进行一维水平卷积与垂直卷积,再利用完美反射法实现视频图像自动白平衡,并使用图像混合增强技术提高视频图像整体亮度。然后,基于大气散射模型与暗通道先验方法,通过递归分割将图像分割为高光区、中间调和暗调区,并求取对应区间通道像素最大值,将其3者均值作为大气光照估计值,引入调节因子对透射率进行调整优化,并使用拉普拉斯锐化操作,增加图像高频成分、抑制图像低频成分,提高图像对比度。最后,基于改进的大气散射模型对掘进工作面低照度视频进行去雾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视频增强算法能够对煤矿掘进工作面低照度视频进行实时增强、去雾处理,避免了视频图像暗淡、失真、模糊和突变等问题。相较于Retinex算法、ALTM算法和暗通道先验算法,视频增强算法大幅度提高了视频图像的信息熵、标准差和平均梯度,且具有较好的实时处理速度,能够为掘进工作面视频的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目标监测和图像分割等后续处理提供优质、可靠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低照度 完美反射法 大气散射模型 视频增强算法 拉普拉斯锐化 煤矿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不同通风方式的粉尘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荆德吉 阚琦笙 +1 位作者 张天 贾鑫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19,共7页
为了解决掘进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某矿1019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几何模型构建,并基于k-ε湍流模型和流体流动颗粒跟踪模型,计算了在压入式和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的速度切面、风流流线分布以及粉尘粒子的运移轨迹,分析... 为了解决掘进工作面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运用COMSOL软件对某矿1019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几何模型构建,并基于k-ε湍流模型和流体流动颗粒跟踪模型,计算了在压入式和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的速度切面、风流流线分布以及粉尘粒子的运移轨迹,分析了两种通风方式对粉尘粒子运移的影响,并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在两种通风方式下的粉尘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方式下,由压风筒将新鲜空气压入巷道内,迫使掘进工作面的粉尘随风流排出巷道,导致掘进机前方区域风流曲线非常密集形成多处涡流导致粉尘粒子在涡流处聚集,同时部分粉尘粒子沉淀在巷道底部,还有部分粉尘粒子沿右侧巷道壁面向后方移动,其控尘效果较差;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两风筒前方区域速度较大,且压风筒和抽风筒之间风流流线密集;压风筒吹出气流裹挟粉尘粒子移动,同时利用抽风筒的抽吸作用将粉尘粒子吸入排出巷道,与压入式通风方式相比长压短抽的降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压入式通风 长压短抽 数值模拟 粉尘运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