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分析
1
作者 钱红艳 李龙刚 李志鹏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针对中国各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接地系统工程设计与火箭、航天器等地面测试设备的接地要求多年来一直存在模式不统一的问题,结合各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多年运行经验,在火箭、航天器等技术调研及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对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模... 针对中国各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接地系统工程设计与火箭、航天器等地面测试设备的接地要求多年来一直存在模式不统一的问题,结合各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多年运行经验,在火箭、航天器等技术调研及现场测试的基础上,对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研究,统一中国航天发射场地面设施接地系统的模式,从根源上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发射场接地系统模式不统一的问题。排除其在火箭、航天器测试发射工作中的故障,可进一步提高中国航天发射场接地系统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设施 工艺信号接地 发射场系统信号接地 工程接地 设备信号接地 共用接地装置绝缘接线模式
下载PDF
对人工接地装置材料选择要求的探讨
2
作者 熊江 《建筑电气》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依据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对人工接地装置材质选择的要求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以镀锌扁钢为代表的不同材质的人工接地埋地敷设时的腐蚀过程,并针对不同的工程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接地装置 钢筋混凝土 镀锌扁钢 人工接地 自然接地 电化学腐蚀 原电池腐蚀 材料选择
下载PDF
风电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与动态保护新原理
3
作者 喻锟 杨理斌 +3 位作者 曾祥君 王沾 李理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9-1801,I0010,共14页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系统长期存在的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处理难题,提出风电场中性点柔性接地方式,理论推导获得柔性接地风电场三序等效电路,与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复合序网模型,建立风电场零序电压柔性调控理论,提出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柔性电压消弧方法,可主动将故障点电压及故障残流迅速抑制到零,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弧的可靠消除。进一步提出基于零序电流动态增量的高阻故障辨识与保护方法,通过柔性调控零序补偿电流,逐渐放大故障残流,实现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感知与保护。利用PSCAD/EMTDC搭建含双馈异步风电机(doubly-fed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规模化风电场模型,模拟多种运行与故障条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考虑系统不平衡电压的情况下精准调控集电线路故障点电压,实现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可靠消弧,动态感知并持续抑制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残流,实现集电线路高阻接地故障的灵敏保护。该技术有望提升风电场运行灵活性与故障防御能力,有力保障新能源电能外送的持续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电线路 柔性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电压消弧 动态保护
原文传递
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
4
作者 张帆 薛永端 +2 位作者 仉志华 乔东伟 徐丙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1,共9页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通过求取其信号的一阶导数及其平方信号的二阶导数,构造两种特征参量。研究发现该特征参量在熄弧前为常数,熄弧后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可形成相应的熄弧时刻判别的基本判据。考虑到系统实际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熄弧时刻判别的附加判据,从而最终提出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通过Mat 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实测,验证了该熄弧时刻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特征参量 熄弧时刻
原文传递
基于有源消弧暂态衰减信息的配电网接地故障跟踪检测方法
5
作者 刘宝稳 万子雄 +2 位作者 曾祥君 张慧芬 马宏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4-475,I0003,共13页
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缺乏消弧过程的故障程度跟踪与选线能力。该文充分利用消弧过程中的暂态信息,建立考虑线路参数不对称的集总参数等效模型,论证消弧过程零序电压衰减直流特征的物理意义,提出考虑快速消弧的配电网故障检... 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缺乏消弧过程的故障程度跟踪与选线能力。该文充分利用消弧过程中的暂态信息,建立考虑线路参数不对称的集总参数等效模型,论证消弧过程零序电压衰减直流特征的物理意义,提出考虑快速消弧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新方法,对于低、高阻接地故障均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实际应用中,仅需观测消弧全补偿电流投切过程中零序电压及零序电流波形,即可实现过渡电阻测量、故障程度跟踪与故障选线,具有瞬时性故障实时跟踪、故障检测与故障消弧同步进行的优势,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仿真实验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为配电网故障检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有源柔性接地 衰减直流特征 过渡电阻辨识 故障选线
原文传递
重复接地技术在临时配电系统中的安全性能与实践应用研究
6
作者 江松林 《福建建材》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临时用电作为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复接地技术在临时配电系统中的安全性能与实践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提高临时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优化接地设计、提升系统稳定性,并推广重复接地技术的应用,... 临时用电作为施工现场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复接地技术在临时配电系统中的安全性能与实践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提高临时配电系统的安全性能、优化接地设计、提升系统稳定性,并推广重复接地技术的应用,通过近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对施工临时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参照现行相关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详细阐述了重复接地技术在施工临时配电系统安全性能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重复接地技术施工的具体实践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现场 重复接地 接地电阻 接地故障 简化系数
下载PDF
高速列车接地系统对车体电流及过电压分布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孙宁 陈争 +3 位作者 巨长磊 靳耀耀 曹野 王梓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高速列车独特的轮轨耦合移动接地系统在其行车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合理的接地设置无法有效降低车体暂态过电压幅值,会造成设备绝缘击穿,同时,窜入车体的环流会恶化车载设备、轴承的电磁环境,车载设备与人员安全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 高速列车独特的轮轨耦合移动接地系统在其行车安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不合理的接地设置无法有效降低车体暂态过电压幅值,会造成设备绝缘击穿,同时,窜入车体的环流会恶化车载设备、轴承的电磁环境,车载设备与人员安全也需要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对高速列车的移动接地系统性能研究,需要兼顾接地电流与车体过电压两项重要指标进行优化改进,服务于提升动车组长期的服役性能。以吸上线区间和电分相区间的“车-所-网”供电和回流系统为例,对动车组车载设备进行参数测量,对“车-所-网”供电系统进行等值计算。基于车载关键设备的实测阻抗参数,构建“车-轨-网”牵引供电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研究车载牵引供电系统高压侧操作过电压特性以及车体过电压的传播规律,解析列车接地系统对车轨环流及车体过电压分布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接地回流及车体过电压两方面指标,对比不同接地阻抗参数及布局方式对车体过电压与车轨环流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一套基于调整电阻、电感以及接地方式的平衡了电压与电流的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移动接地系统 车体电流 车体过电压 接地阻抗参数 接地布局方式
下载PDF
10 kV变电所接地做法简析
8
作者 徐华 《建筑电气》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论述变电所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的设计要求,分析供电部门常用的接地方案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14D504 《接地装置安装》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电源及柴油发电机房多种形式的“一点接地”方案,并对变电所接地电阻值进行可靠性分析。
关键词 变电所 功能接地 保护接地 一点接地 接地系统 小电阻接地系统 共用接地 不共用接地
下载PDF
采用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
9
作者 罗杰 宋平平 +1 位作者 陈锐忠 林少佳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4期61-64,88,共5页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 针对接地装置当中电流泄露不足,跨步电压较大以及装设接地装置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文提出结合螺旋状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自动化控制模型。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接地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并结合气动筒调节接地装置的长度;同时通过将螺旋状接地模块代替传统接地模块的接地装置,以提高接地电流的引流以及泄流的水平。经过实验验证,该办法能够使跨步电压降低,同时降低接地装置控制成本。通过工作人员的接地装置装设对比,该文设计接地装置装设简单,极大提高了接地装置的装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装置 螺旋状接地模块 自动控制系统 薄管状接地模块 气动控制
下载PDF
利用围护结构自然接地的地铁接地方案研究及应用
10
作者 朱彦 郝勇奇 王俊 《建筑电气》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实际地铁车站工程项目中接地装置四周往往存在土壤电阻率过高、岩石多、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常规的接地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利用车站围护结构作为自然接地体的地铁接地方案,分析不同车站形式下的具体方案做法,并将其应用到郑州轨道... 实际地铁车站工程项目中接地装置四周往往存在土壤电阻率过高、岩石多、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常规的接地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利用车站围护结构作为自然接地体的地铁接地方案,分析不同车站形式下的具体方案做法,并将其应用到郑州轨道交通12号线等工程项目中且取得了良好的接地效果;验证了该接地方案相较于常规地铁接地方案具有适应性更强、工序简单、降低施工难度、效果更优等特点,并且可降低建设成本、缩短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接地 接地 围护结构 地铁 车站 土壤电阻率 施工难度 接地方案
下载PDF
智慧建筑电气安装项目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研究
11
作者 李煌宇 《现代建筑电气》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了智慧建筑电气安装项目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将建筑物中的主体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施工结构,建立防雷引下线的上部和接闪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以理想范围接地电阻强度为基础,针对性设计接地体埋深;确定等电位箱设备的位置后,统一防... 研究了智慧建筑电气安装项目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将建筑物中的主体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的施工结构,建立防雷引下线的上部和接闪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以理想范围接地电阻强度为基础,针对性设计接地体埋深;确定等电位箱设备的位置后,统一防雷装置各支架的具体安装标准。在测试结果中,设计防雷接地施工技术下的接电电阻均达到了建筑的防雷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建筑 电气安装项目 防雷接地施工 避雷带施工 防雷引下线 上下一体 接地体埋深 接地电阻
下载PDF
钢铁企业中压供配电系统改低电阻接地方式研讨
12
作者 高大全 李星 杨余杰 《冶金动力》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某大型钢铁企业6~35 kV供配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带来的问题,结合发生的接地故障案例及现场实测供配电系统的电容电流,提出对现有6~35 kV供配电系统实施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对改造所涉及的相关重点问题进... 针对某大型钢铁企业6~35 kV供配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带来的问题,结合发生的接地故障案例及现场实测供配电系统的电容电流,提出对现有6~35 kV供配电系统实施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改造。对改造所涉及的相关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实施供配电系统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5 kV供配电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 低电阻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电容电流测试
下载PDF
配电网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与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13
作者 张彪 周申培 +4 位作者 吴细秀 侯博文 侯慧 邱进 丁心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7-2217,I0116-I0120,共16页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弧道阻抗的随机变化是电弧间歇性重燃的重要标志,故论文重点围绕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和重燃时间间隔的随机性开展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研究。黑盒电弧模型中,Cassie-Mayr联合模型能完整的描述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化过程,但存在从大电流变化为小电流的判据模糊,转换过程突变的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引入连续过渡函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描述弧道电阻的变化特性,利用Fermi函数对联合模型中Mayr模型和Cassie模型进行权重分配。以改进的Cassie-Mayr单次燃弧模型为基础,根据工频熄弧理论,通过设置燃弧时间长短表征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从而建立了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10kV配电网单辐射型网架结构的接地故障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小波包分析提取了不同条件下故障电压、电流、高次谐波、零序分量以及频率分布等故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Cassie-Mayr联合模型不但解决了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转换突变问题,且不同模型权重占比的分配更能准确地表征实际燃弧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通过设置电弧燃弧时间长短,准确地描述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电弧断续时刻为非整数周期下的过电压、过电流幅值高于整数周期;电缆线路增大了故障线路电流,过电流可达3.81~7.20pu,不利于熄弧;大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0~400Hz,小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1200~160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 中性点接地 小波包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电阻串联的高阻接地故障精确建模
14
作者 钟逸涵 邓丰 +2 位作者 史鸿飞 徐帆 李鑫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6-2059,共14页
现有各类高阻接地故障模型缺乏对故障发展全过程的物理解释,难以准确模拟故障的非线性特征。该文根据现场录波数据,深入研究高阻接地故障的物理过程,归纳可知故障电流波形的非线性畸变来源于两个方面:空气间隙击穿引起的非线性与接地介... 现有各类高阻接地故障模型缺乏对故障发展全过程的物理解释,难以准确模拟故障的非线性特征。该文根据现场录波数据,深入研究高阻接地故障的物理过程,归纳可知故障电流波形的非线性畸变来源于两个方面:空气间隙击穿引起的非线性与接地介质本身的非线性。据此提出高阻接地故障的故障电阻由电弧电阻和接地电阻串联组成,进而建立基于动态电阻串联的高阻接地故障新模型。首先,利用汤逊原理分析空气介质击穿过程中动态电弧的产生,建立了故障点指数电弧模型;然后,研究故障电流在土壤中的流散过程,结合土壤电阻率变化规律,求解接地电阻随故障电流变化的表达式,建立接地电阻模型;最后,在PSCAD中将二者串联,搭建高阻接地故障新模型,结合现场故障数据并与其他模型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模型能更准确地表征不同接地介质下高阻接地故障的非线性特征,为后续研究高阻接地故障辨识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故障 电弧电阻 接地电阻 非线性特征
下载PDF
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相恢复电压暂态时域特征分析
15
作者 喻锟 倪聪 +3 位作者 曾祥君 梁洪湘 王沾 卓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2-1006,I0012,共16页
配电网接地故障过零熄弧后的电压暂态恢复特性决定了系统过电压水平及电弧重燃特性,目前,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熄弧后暂态恢复电压变化机理尚不明确,为此建立柔性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理论解析故障过零熄弧后故障恢复电... 配电网接地故障过零熄弧后的电压暂态恢复特性决定了系统过电压水平及电弧重燃特性,目前,中性点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熄弧后暂态恢复电压变化机理尚不明确,为此建立柔性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暂态等值电路,理论解析故障过零熄弧后故障恢复电压的时域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配电网谐振接地与柔性接地方式下,系统参数变化对故障相恢复电压暂态峰值与恢复速度的影响,揭示暂态时间尺度下故障相恢复电压特征随注入零序电流值与电流注入时机的变化规律,阐明通过中性点注入可控零序电流抑制故障暂态过电压的机理。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与10 kV真型配电网实验场中模拟各种运行和故障工况,仿真与真型实验结果均验证柔性接地配电网故障相恢复电压时域解析特征与变化规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柔性接地方式 故障恢复电压 暂态时域特征
原文传递
灵活接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全过程特征分析
16
作者 廖德辉 金鑫 +2 位作者 田君杨 李海勇 蒋连钿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灵活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给新型接地保护原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建立涵盖灵活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全过程的等值电路,分析系统内各检测点处典型故障电气量的幅值、相位特征及其在不同阶段内的变化规律。相比... 为进一步明确灵活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给新型接地保护原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建立涵盖灵活接地配电网接地故障全过程的等值电路,分析系统内各检测点处典型故障电气量的幅值、相位特征及其在不同阶段内的变化规律。相比于中性点接地电阻投入之前,在不同故障情况下,故障点电流始终增大,系统零序电压及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始终减小,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随故障点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这与灵活接地方式推行的初衷并不完全相符,解释了目前现场常用的传统小电阻零序过电流保护效果不如理想预期的原因。数字仿真与现场人工试验均验证了本文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接地保护 故障阶段 故障特征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芯海缆接地环流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杨玉新 王劲松 +1 位作者 朱永利 李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 单芯海缆在生产、施工方面相对于三芯海缆更具优势,但是其接地环流异常引起的海缆故障频繁发生。单芯海缆接地环流运行机理及检测策略有待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阻抗矩阵的单芯海缆数学模型,揭示了铠装电阻率、铠装层相对磁导率、接地电阻、短路电阻等因素对阻抗矩阵内参数和接地环流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海缆接地环流分配不均的机理,为海缆的运行状态评估及检修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海缆 接地环流 阻抗矩阵 PSCAD仿真
下载PDF
土壤电阻率的负温特性及冻土对接地极冲击响应的影响
18
作者 袁涛 任健行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常飞童 蔡永翔 肖小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4-1485,共12页
西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在其冻土地区存在雷电与低温共存现象。低温下冻土作为含冰复杂体系,其在雷击下的冲击散流性能仍不明晰,因此该文就冻土电阻率的负温特性以及接地极的冲击特性开展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含水量、含盐... 西藏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与地理环境,在其冻土地区存在雷电与低温共存现象。低温下冻土作为含冰复杂体系,其在雷击下的冲击散流性能仍不明晰,因此该文就冻土电阻率的负温特性以及接地极的冲击特性开展研究。首先研究了不同含水量、含盐量的土壤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在冲击电流作用下,以永冻土试品的表层土壤融化厚度和季节性冻土试品的表层土壤冻结厚度为变量,探究了其对相应冻土中垂直接地极暂态电位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冻结条件下土壤冲击放电的形貌特征与地中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的分布特性,探讨了负温下接地极暂态电位变化的本质原因。试验研究表明:考虑盐分对土壤的影响,当其温度在一次冻结温度Tf与二次冻结温度Ts之间时,电阻率随温度下降缓慢上升,只有当温度降至二次冻结温度时,才存在突增现象;在永冻土中,当冻土温度高于Ts时,接地极仍具有较好的散流性能。由此可知降低Ts可以减小水分冻结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为避免极寒地区接地极失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 冻土 冲击电流 极寒低温 土壤电离
下载PDF
排岩机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分布规律研究
19
作者 燕碧娟 刘泽坤 +1 位作者 王志霞 寇保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证明了所建接地比压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分析了接地比压随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排岩机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的变化趋势。这里研究成果可为各种履带行走设备整机的设计及其工作地基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岩机 履带行走装置 接地比压分布 重心偏移
下载PDF
基于FTU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与恢复方法
20
作者 彭军林 石勇 +2 位作者 于哲 曾先锋 笃峻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配电网发生最多的故障是接地故障。针对准确地检测隔离接地故障线路并尽快恢复供电,提出基于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与恢复方法。利用配电网各节点FTU的小波包变换暂态选线及相电流暂态特征选线技术,结合故障路... 配电网发生最多的故障是接地故障。针对准确地检测隔离接地故障线路并尽快恢复供电,提出基于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与恢复方法。利用配电网各节点FTU的小波包变换暂态选线及相电流暂态特征选线技术,结合故障路径自适应处理控制策略,配合首开关延时合闸逻辑,从而实现多分支配电网故障定位与自动隔离恢复。所提方法能够快速选出故障线路并隔离故障区段,有利于故障快速消除,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小波包 故障定位 自动隔离恢复 配电开关监控终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