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无磷、无糖接枝聚合引发体系
1
作者 姜山 刘姜 +3 位作者 于万权 张辉 张馨元 陆书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 主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接枝聚合工艺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氧化剂通常为有机过氧化物,还原剂通常由葡萄糖(DX)、焦磷酸钠(SPP)和硫酸亚铁(FES)组成。因含糖和磷所以存在还原剂溶液储存周期短、生产废水含磷量高等问题。使用甲醛次硫酸钠(SFS)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分别替代原有配方中的葡萄糖(DX)和焦磷酸钠(SPP),通过间歇聚合和半连续聚合试验,考察了不同SFS/FES质量比和EDTA-4Na/FES质量比对还原剂活性,聚丁二烯与丙烯腈和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G-ABS)高胶粉接枝率和最终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FS/EDTA-4NA/FES等于50/5/1时,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接枝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无磷 无糖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聚合反应的自由基发光研究
2
作者 张彩华 肖素萍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N2保护下,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进行接枝聚合反应。用生物发光仪对该体系自由基发光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羧乙基纤维素浓度、丙烯酸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得出随着羧乙基纤维素浓度、丙...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在N2保护下,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进行接枝聚合反应。用生物发光仪对该体系自由基发光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羧乙基纤维素浓度、丙烯酸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得出随着羧乙基纤维素浓度、丙烯酸浓度、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该聚合反应体系自由基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又减小。该聚合体系自由基发光特征表现为快引发、快增长、相应慢衰减,且反应温度越高,引发更快,但自由基存活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乙基纤维素 丙烯酸 接枝聚合 自由基发光 接枝聚合反应 生物发光 自由基 引发剂浓度 发光强度 反应温度
下载PDF
聚丙烯/丙烯腈表面接枝聚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建武 孙玉凤 +2 位作者 杜久明 梁爽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非均相接枝聚合方法对流延聚丙烯膜接枝丙烯腈单体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面密度、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等反应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通过水接触角、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 采用非均相接枝聚合方法对流延聚丙烯膜接枝丙烯腈单体进行了研究 ,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面密度、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等反应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并通过水接触角、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非均相接枝聚合方法可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聚丙烯薄膜表面 ,并可改善膜的亲水性。当聚合反应温度为 85℃ ,反应时间 12 0min ,单体质量分数为 10 %,引发剂面密度为 2g/m2 时 ,获得最佳接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聚丙烯 表面接枝聚合 非均相接枝聚合方法
下载PDF
丙烯酸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壁耀 刘安华 +1 位作者 邵兰英 蒋子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45-748,共4页
丙烯酸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吴壁耀,刘安华,邵兰英,蒋子铎(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武汉,430073)关键词接技聚合,炭黑,Zeta电位,表面改性炭黑是由大量的原生粒子聚集而成的.该聚集体表面积大、表面又含有丰富的... 丙烯酸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吴壁耀,刘安华,邵兰英,蒋子铎(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武汉,430073)关键词接技聚合,炭黑,Zeta电位,表面改性炭黑是由大量的原生粒子聚集而成的.该聚集体表面积大、表面又含有丰富的极性基因,故在炭黑/涂料树脂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炭黑 接枝聚合
下载PDF
玻璃纤维表面的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 被引量:13
5
作者 薛志云 胡福增 +1 位作者 郑安呐 吴叙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用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MAC处理玻璃纤维后,再进行臭氧处理,使玻璃纤维的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等乙烯基单体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接枝聚合。接枝纤维的密度减小,对水的浸润性下降,红外光谱及扫描电... 用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MAC处理玻璃纤维后,再进行臭氧处理,使玻璃纤维的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等乙烯基单体在玻璃纤维表面上接枝聚合。接枝纤维的密度减小,对水的浸润性下降,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玻璃纤维表面上接枝聚合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表面处理 臭氧处理 接枝聚合 乙烯基
下载PDF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与改性——SiO_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聚合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平华 严满清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3-186,共4页
通过硅烷偶联剂处理SiO2纳米粒子并向其表面引入双键使其功能化,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实现高分子对SiO2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处理,制得SiO2/PMMA复合纳米粒子,采用IR、XPS对SiO2纳米粒子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
关键词 表面修饰 改性 SIO2纳米粒子 表面接枝聚合 硅烷偶联剂 溶液聚合
下载PDF
纳米SiO_2锚固光敏基团引发MMA光接枝聚合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晓暄 白迎坤 +3 位作者 荆燕妮 王洪波 陈兵 吴光国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7-1063,共7页
对纳米SiO2进行了锚固光引发剂的表面修饰,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脂(MMA)光接枝聚合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粒子.纳米SiO2粒子首先用氯化亚砜进行表面氯化,再与光引发剂2-羟基-4-(2-羟基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2959)反应从而锚固上光... 对纳米SiO2进行了锚固光引发剂的表面修饰,进而引发甲基丙烯酸甲脂(MMA)光接枝聚合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粒子.纳米SiO2粒子首先用氯化亚砜进行表面氯化,再与光引发剂2-羟基-4-(2-羟基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Irgacure2959)反应从而锚固上光引发剂.通过紫外光引发MMA在经过修饰过的纳米SiO2表面上进行表面光接枝聚合.采用IR、TGA和TEM等方法表征了接枝前后纳米粒子的变化,证明了表面接枝物的存在,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对接枝过程的影响比较显著.TGA结果显示未搅拌聚合时接枝率只能达到比较小的程度,而在搅拌条件下180min内MMA的接枝率可达到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剂 纳米SIO2 表面修饰 MMA 接枝聚合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降解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吕生华 马建中 +1 位作者 吕庆强 杨宗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1-283,共3页
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接枝聚合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当体系中w (降解淀粉 ) =10 %、w (乙烯基类单体 ) =2 0 %、引发剂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 .0 %、反应温度为 5 0℃、反应时间为 1 5h时所得聚合物的接枝... 适当降解的玉米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通过接枝聚合得到了改性淀粉鞣剂。当体系中w (降解淀粉 ) =10 %、w (乙烯基类单体 ) =2 0 %、引发剂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 .0 %、反应温度为 5 0℃、反应时间为 1 5h时所得聚合物的接枝百分率为 87%、接枝效率为94%及接枝频率为 43。用其预鞣时可减少铬鞣剂用量 30 %~ 5 0 % ,铬鞣废液中铬含量降低到 ρ(Cr2 O3) =0 .2 6g/L ,用其复鞣时所得成革的选择填充性显著。成品革丰满柔软 ,粒面细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淀粉 乙烯基类单体 接枝聚合 预鞣 复鞣 合成 铬鞣
下载PDF
聚丙烯与马来酸酐在超临界CO_2中的接枝聚合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爱丰 张子勇 龚亚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2-295,共4页
The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a granular polypropylene (PP) using supercritical CO-2 as a solvent and swelling agent was studied to prepare granular PP-g-MAH polymers.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aft degree of ... The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a granular polypropylene (PP) using supercritical CO-2 as a solvent and swelling agent was studied to prepare granular PP-g-MAH polymers.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aft degree of PP,such as the monomer content,initiator content,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pressure were discussed.The maximum graft degree of PP with MAH in supercritical CO-2 medium was 5^23% under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at 125℃ and 15 MPa for 5 h.By using the supercritical CO-2 technique the operation of grafting re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products became simple and easy to deal with.The formation of PP-g-MAH grafting copolymer was evidenced by FTIR measurements.An absorption peak at 1720^6 cm -1 assigned to the stretching vibration of carbonyl groups was observed.DS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afting gave almost no influence of T-g values,but may increase the crystallinity of 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 接枝聚合 聚合物改性
下载PDF
苯乙烯接枝聚合改性的重质碳酸钙表面特征分析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毋伟 卢寿慈 +1 位作者 陈建峰 邵磊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1-505,共5页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仪等检测手段,对比研究了在机械力、热、化学等联合作用下,苯乙烯与重质碳酸钙表面作用后,改性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及其形成机理,认为改性后在重质碳酸钙表面与苯乙烯聚合生成的聚苯乙...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仪等检测手段,对比研究了在机械力、热、化学等联合作用下,苯乙烯与重质碳酸钙表面作用后,改性重质碳酸钙的表面性质及其形成机理,认为改性后在重质碳酸钙表面与苯乙烯聚合生成的聚苯乙烯之间形成COC键,重质碳酸钙表面除存在聚苯乙烯的接枝外,还包括聚苯乙烯的多层化学吸附和包敷,重质碳酸钙与苯乙烯之间主要发生了自由基聚合反应,初步确立了改性前后碳酸钙表面的键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合 重质碳酸钙 苯乙烯 表面性质 矿物填料
下载PDF
明胶与丙烯酸甲酯在^(60)Co辐照下的接枝聚合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俊 屈伟月 +2 位作者 李明玉 汤心虎 曹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47-649,共3页
 利用辐射源60Co辐照引发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反应,接枝聚合物IR谱显示,1560cm-1处有明胶酰胺基的特征吸收,1760cm-1处强吸收峰则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羰基特征红外吸收,从而证明了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存在.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辐...  利用辐射源60Co辐照引发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反应,接枝聚合物IR谱显示,1560cm-1处有明胶酰胺基的特征吸收,1760cm-1处强吸收峰则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羰基特征红外吸收,从而证明了明胶与丙烯酸甲酯接枝的存在.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明胶与丙烯酸甲酯不同配比对接枝聚合物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丙烯酸甲酯 接枝聚合 辐射源^60Co
下载PDF
丙烯酸酯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玮 谢志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炭黑表面大量存在的芳香族稠环化学物为基础,以缩合反应引进羟甲基,并利用羟甲基和铈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引发反应探讨丙烯酸酯单体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反应。
关键词 超分散剂 接枝聚合 炭黑 丙烯酸酯
下载PDF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法制备pH感应开关膜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剑波 杨眉 +3 位作者 褚良银 朱家骅 陈文梅 谢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7,共5页
利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多孔膜上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H感应型开关,系统研究了接枝率对膜的pH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关膜的接枝率对膜的过滤通量、pH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应pH变化倍数都有重要的影响。接... 利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多孔膜上接枝聚甲基丙烯酸pH感应型开关,系统研究了接枝率对膜的pH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关膜的接枝率对膜的过滤通量、pH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应pH变化倍数都有重要的影响。接枝率≤5.98%时,pH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应pH变化倍数均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5.98%的膜,pH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pH感应变化倍数随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少,直至膜开关系数和膜孔径pH感应变化倍数趋近于1。为了获得较好的开关性能,必须将膜的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膜 pH感应 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 开关特性
下载PDF
聚乳酸膜等离子接枝聚合PVP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立华 田冶 +4 位作者 李丽虹 杨媛 罗丙红 焦延鹏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2,共5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进行了PLA-NVP接枝反应,并通过SEM和AFM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态,水接触角测量表征了材料等离子处理和等离子接枝前后亲水性的变化,FTIR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变化,通过材料改性前后质量的变化分析了材料的接枝情况。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和接枝后的材料表面呈现大小不一的气孔和沟痕,这种粗糙的表面将有利于细胞的粘附;材料的亲水性有明显的变化,接枝后的接触角由原来的78°下降到50°;FTIR谱图表征1750cm-1吸收峰的低波数侧1637.19cm-1出现新的吸收峰,该峰对应于PVP链段上酰胺基团中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并且改性前后的质量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其接枝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基吡咯烷酮 等离子 接枝聚合
下载PDF
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改性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利军 宋哲 +1 位作者 吴昱 张友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7-32,共6页
通过接枝高聚物对炭黑表面改性,可显著提高炭黑与基质的相容性。本文介绍了带有可反应端基的聚合物和可分解出自由基官能团的聚合物与炭黑间的接枝反应。这种接枝方法可控制接枝链分子量及其分布。
关键词 炭黑 表面改性 接枝聚合 高聚物
下载PDF
有机硅氧烷原位、接枝聚合改性丙烯酸树脂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邬润德 童筱莉 +1 位作者 周安安 钱军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8,共4页
介绍了有机硅氧烷原位、接枝聚合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方法及改性过程中水、酸、催化剂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二种方法,特别是原位聚合改性。
关键词 有机硅氧烷 原位聚合 接枝聚合 丙烯酸树脂
下载PDF
Ce(Ⅳ)盐引发丙烯酰胺在聚乙烯醇微球表面接枝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金华 高保娇 张国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0-545,共6页
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体系,在酸性介质中实施了丙烯酰胺(AM)在聚乙烯醇交联微球(CPVA)表面的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粒CPVA-g-PAM,重点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铈盐引发接枝聚合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Ce... 以硫酸铈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体系,在酸性介质中实施了丙烯酰胺(AM)在聚乙烯醇交联微球(CPVA)表面的接枝聚合,制备了接枝微粒CPVA-g-PAM,重点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铈盐引发接枝聚合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Ce(Ⅳ)盐的氧化作用下,在含有大量羟基的CPVA微球表面会产生自由基,顺利地实现丙烯酰胺的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PAM的接枝度首先取决于水介质中硫酸的浓度,接枝度随硫酸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H+离子浓度为0.36mol/L时,PAM的接枝度最高,酸浓度对接枝度的影响反映了铈盐引发接枝聚合的微观机理.引发剂Ce4+盐的浓度过大,将会促进氧化终止过程,降低接枝度,适宜的Ce4+盐浓度为5.98×10-3mol/L.在接枝聚合过程中,单体丙烯酰胺浓度和反应温度也会对接枝聚合产生影响.在本研究所确定的适宜条件下,可制得PAM接枝度为27.13g/100g的接枝微粒CPVA-g-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丙烯酰胺 硫酸铈铵 接枝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接枝聚合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璧耀 刘安华 +1 位作者 周兴平 蒋子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1641-1644,共4页
利用Ce^(4+)和羟甲基化炭黑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自由基水溶液接枝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单体浓度、硝酸浓度和铈盐用量直接影响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FTIR和TEM分析证明:改性炭... 利用Ce^(4+)和羟甲基化炭黑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自由基水溶液接枝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单体浓度、硝酸浓度和铈盐用量直接影响丙烯酰胺在炭黑表面的接枝聚合。FTIR和TEM分析证明:改性炭黑表面存在着聚丙烯酰胺。改性炭黑粒子的Zeta电位值与未改性炭黑位子相同。但它与水组成的分散体具有极好的分散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聚合 表面改性 炭黑 丙烯酰胺
下载PDF
甜菜碱型烯类单体与羟乙基纤维素的接枝聚合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黎明 谭业邦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46,共3页
将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与氯乙酸钠反应制得 1种甜菜碱型两性单体 DMAC,用 IR、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硝酸铈铵 /乙二胺四乙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 DMAC与羟乙基纤维素的接枝聚合反应 ,着重探讨了反应温度、时间。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甜菜碱型 烯类单体 接枝聚合
下载PDF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香梅 张菁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81,共4页
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技术用于聚丙烯(PP)膜表面接枝丙烯酸。FT-IR证明处理后的膜表面存在有羧基,染色法定量测定了羧基的含量。另外,对修饰后的聚丙烯膜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可明显改善聚丙烯膜表面亲水... 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技术用于聚丙烯(PP)膜表面接枝丙烯酸。FT-IR证明处理后的膜表面存在有羧基,染色法定量测定了羧基的含量。另外,对修饰后的聚丙烯膜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可明显改善聚丙烯膜表面亲水性,能控制PP膜表面的接枝率大小,可得到不同水接触角的PP膜,进而能人为调节PP膜的表面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 亲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