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7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接触氧化-潜流型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案例研究
1
作者 郭伟杰 贡丹丹 +2 位作者 何起利 赵伟华 汤显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1,147,共5页
以浙江省永康市某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及灌溉回用工程为例,对“生物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该工程设计规模为30 m^(3)/d,研究期间实际处理规模12~20 m^(3)/d,出水... 以浙江省永康市某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及灌溉回用工程为例,对“生物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等进行了分析。该工程设计规模为30 m^(3)/d,研究期间实际处理规模12~20 m^(3)/d,出水中TP、NH_(3)-N、COD、BOD5、SS、粪大肠菌群等11项主要指标灌溉期(4月至10月)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作为该村苗木基地灌溉用水,非灌溉期(11月至次年3月)出水满足《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该村荷花种植塘的用水。工程运行期间对TP、NH_(3)-N、COD、BOD_(5)、粪大肠菌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色度、SS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3%、65.3%、63.8%、61.7%、76.2%、65.7%、74.2%、54.3%和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潜流人工湿地 农村生活污水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2
作者 聂鑫 于娜 +10 位作者 陈禹杭 吕育锋 李斌 刘庆玉 孟凡彬 魏欢欢 孙毅 王伟奇 沈健 高玉波 于占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4-2053,共10页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的优势菌门,Gallionella和Flavobacterium是主要的除铁锰功能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hodoferax(0.71%)和Sulfurospirillum(0.75%)等菌属与菌落总数,铁和锰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尽管其相对丰度较低,但仍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子生态网络与拓扑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COGs功能预测,揭示了Gallionella,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和Rhodoferax等菌属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不同处理单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影响较小,表明形成的微生物共存系统相对稳定,对水中铁锰离子的高效稳定去除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 微生物群落 动态变化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气浮/铁碳/Fenton+水解+A/O+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废水
3
作者 田启平 许猛 +3 位作者 赖亮 徐丽亚 张峰 姚华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采用气浮/铁碳微电解/Fenton+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当工艺废水平均进水COD、NH_(3)-N、甲苯质量浓度分别为7866、56、53 mg/L时,处理出水平均COD、NH_(3)-N、甲苯质量浓度分别为435、13、0.4 mg/L,... 采用气浮/铁碳微电解/Fenton+水解酸化+A/O+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当工艺废水平均进水COD、NH_(3)-N、甲苯质量浓度分别为7866、56、53 mg/L时,处理出水平均COD、NH_(3)-N、甲苯质量浓度分别为435、13、0.4 mg/L,平均COD、NH_(3)-N、甲苯去除率分别为94.5%、81%、99.2%,去除效果明显。经过该工艺处理后,排水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B级标准。该工艺可为类似农药废水项目设计、建设及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废水 气浮 Fenton 接触氧化
下载PDF
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癸二酸废水的处理特性研究
4
作者 徐军 史新星 +4 位作者 王开春 李坤 刘冠 董自斌 曲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4,共8页
癸二酸废水属于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富含的高硫酸盐极易被还原为硫化氢释放,导致环境污染。采用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癸二酸废水,考察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逐渐趋于稳定,在进水... 癸二酸废水属于典型难降解工业废水,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富含的高硫酸盐极易被还原为硫化氢释放,导致环境污染。采用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癸二酸废水,考察其对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当进水负荷逐渐趋于稳定,在进水COD 4500~5500 mg/L、挥发酚150~200 mg/L的情况下,经微氧生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COD<400 mg/L,挥发酚<0.5 mg/L。系统中出水硫化物质量浓度均低于0.2 mg/L,表明系统内不易产生H2S。在微氧段构建及启动阶段,伴随着DO升高,出水浊度不断降低;当整体工艺连续稳定运行时,系统除浊率保持在70%~90%之间,表明整体工艺对降低出水浊度有很好的效果。系统中MLSS 6000~8000 mg/L,SVI 100~150 mL/g,表明系统中污泥沉降性较好。系统运行稳定性评价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和耐盐度变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治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癸二酸废水 微氧生化 生物接触氧化 硫化物 抗负荷冲击 耐盐度变化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
5
作者 庄凯元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以往应用的处理装置针对性不强,局限性较高。以填料塔反应器作为试验装置,展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废水的方法研究。采取试验设计方式,结合生物接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特征及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具有显著优势,以往应用的处理装置针对性不强,局限性较高。以填料塔反应器作为试验装置,展开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废水的方法研究。采取试验设计方式,结合生物接触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特征及处理规律,分析各方面因素对生活污水处理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可靠数据,为生活污水处理操作数据的合理调控提供参照,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试验
下载PDF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治刚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9-32,46,I0004,共6页
为了更高效的处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混合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各工艺阶段对废水处理的影响,且因印染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较高,重点考察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对COD的去除率为29.17%;... 为了更高效的处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混合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各工艺阶段对废水处理的影响,且因印染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较高,重点考察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对COD的去除率为29.17%;进一步通过2级生物接触氧化后,COD去除率提高至90.92%;当流量为5 L/h,pH为7时,可实现COD的较高去除率即92.58%,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处理成本。该方法可实现对混合染料废水中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色度以及氨氮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生物接触氧化 染料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生活小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月红 王正林 杨敏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利用悬挂式软性纤维填料制备了生物接触氧化塔,并对生活小区污水进行处理,三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HRT=3h的条件下,当原水COD在300~400mg/L,氨氮在30~80mg/L范围时,出水氨氮<1mg/L、COD<50mg/L、SS<15mg/L,此时,系统硝化负... 利用悬挂式软性纤维填料制备了生物接触氧化塔,并对生活小区污水进行处理,三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HRT=3h的条件下,当原水COD在300~400mg/L,氨氮在30~80mg/L范围时,出水氨氮<1mg/L、COD<50mg/L、SS<15mg/L,此时,系统硝化负荷最高达0.50kg/(m3·d)有机负荷最高达3.2kg/(m3·d)。由实验结果得出,HRT为1.5h,在有机负荷2kg/(m3·d)时,水力负荷是影响硝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污水处理 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生活小区 生物接触氧化 应用 软性纤维填料 小区污水
下载PDF
预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汽车配件废水研究
8
作者 朱加豪 张序 +1 位作者 周云 王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28,134,共5页
通过将物化预处理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组合,对汽车配件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化预处理过程中对汽车配件废水的最佳组合为:pH为9.97,PAM为2.67 mg/L,PAC为1.59 g/L,最佳组合下对COD去除效... 通过将物化预处理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组合,对汽车配件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化预处理过程中对汽车配件废水的最佳组合为:pH为9.97,PAM为2.67 mg/L,PAC为1.59 g/L,最佳组合下对COD去除效率最高达到80.0%。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对物化预处理后的废水,在HRT为10 h、DO为2~3 mg/L时,其主要污染物指标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2.7%±0.53%和88.2%±0.27%。激光共聚焦图像表明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混凝沉淀 汽车配件废水
原文传递
缺氧-好氧-接触氧化-砂滤-消毒工艺处理调味品厂生产污水
9
作者 丁鑫末 杨宇航 +2 位作者 崔玉 段仁静 戴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采用缺氧-好氧-接触氧化-砂滤-消毒工艺处理具有较高COD、NH_(3)-N、SS和色度的荆州市某调味品厂生产废水,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100 t/d。连续80 d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污水处理系统对于COD、NH_(3)-N、SS、色度的去除... 采用缺氧-好氧-接触氧化-砂滤-消毒工艺处理具有较高COD、NH_(3)-N、SS和色度的荆州市某调味品厂生产废水,污水设计处理规模为100 t/d。连续80 d的运行结果表明,在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污水处理系统对于COD、NH_(3)-N、SS、色度的去除率仍可分别保持达92%、82%、91%、99%,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的一级标准。各工段污水三维荧光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工艺可显著降低色氨酸、类胡萝卜素及芳香类蛋白质含量,对疏水酸及类富里酸也可做到一定程度的去除。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操作简单,系统稳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同类调味品厂生产废水的处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品厂生产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氧化氯消毒脱色 三维荧光图谱
原文传递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中药饮片废水
10
作者 周刚 蒋琪 +2 位作者 杨利平 张恒强 杨凯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250-252,255,共4页
浙江某中药饮片厂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药材浸泡废水,煎药设备、装药袋清洗废水,药液提纯废水,煎煮废水及半夏浸泡废水等。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本工程采用混凝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该废水... 浙江某中药饮片厂在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药材浸泡废水,煎药设备、装药袋清洗废水,药液提纯废水,煎煮废水及半夏浸泡废水等。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等特点。本工程采用混凝初沉+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实际进水COD_(Cr)浓度较设计值大幅升高的情况下,系统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2规定的限值,COD_(Cr)、BOD_(5)、氨氮及SS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普遍在95%以上。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混凝沉淀
下载PDF
MABR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微污染原水对比试验研究
11
作者 葛绍根 朱一凡 +1 位作者 苏银祥 甄树聪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84-86,共3页
研究MABR膜生物反应装置与传统弹性滤料接触氧化池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效果差异及两者的能耗差异方面,探索一条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新路径。根据建湖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MABR膜中试装置实验数据与该公司正在运行的接触氧化池运行数据对比,发... 研究MABR膜生物反应装置与传统弹性滤料接触氧化池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效果差异及两者的能耗差异方面,探索一条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新路径。根据建湖县自来水有限公司的MABR膜中试装置实验数据与该公司正在运行的接触氧化池运行数据对比,发现MABR膜在处理微污染水(COD_(Mn)<10mg/L、NH_(3)-N<3mg/L)中有机物的能力明显高于传统接触氧化池。COD_(Mn)的去除率要高出14%,NH_(3)-N处理率高出20%,同时能耗降低80%以上。应用MABR膜代替接触氧化池悬浮填料处理微污染原水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BR膜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原水 有机物处理
下载PDF
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刘颖诗 董浩韬 李俊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2期243-245,共3页
珠江水系上游河段的微污染水源水存在氨氮浓度突发性增高的情况,而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去除氨氮。本研究采用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建立一套污水处理能力1 m^(3)/h的中试装置,对存在氨氮浓度突发性增高的微污染... 珠江水系上游河段的微污染水源水存在氨氮浓度突发性增高的情况,而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不能有效去除氨氮。本研究采用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建立一套污水处理能力1 m^(3)/h的中试装置,对存在氨氮浓度突发性增高的微污染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氨氮浓度突发性增高时,改性沸石吸附对氨氮的去除率为44.51%,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的氨氮去除率可达94.17%,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 mg/L。相比常规工艺,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可以减少运行费用约0.066元/m^(3),减少率为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 氨氮 浓度 突发性增高 改性沸石吸附 生物接触氧化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的设计及运行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苗群 刘志强 +2 位作者 邓莉蕊 孙元慧 邢美燕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728~1 176 mg/L,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92~140mg/L,CODCr去除率为85.2%~93.3%,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运行1 a来,剩余...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728~1 176 mg/L,运行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92~140mg/L,CODCr去除率为85.2%~93.3%,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运行1 a来,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仅排除剩余污泥1次;废水处理成本为0.92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剩余污泥 设计与运行 生物接触氧化 设计能力 运行 CODCR去除率 二级排放标准 出水水质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汉文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6期259-262,265,共5页
上海市嘉定区某河段属平原感潮河网,河道雨污水管混接,污水平常会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的污染。为提高上海嘉定区河段水环境质量,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对微污染河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过程中,最佳的HRT为12h,CODcr、NH+... 上海市嘉定区某河段属平原感潮河网,河道雨污水管混接,污水平常会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的污染。为提高上海嘉定区河段水环境质量,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对微污染河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过程中,最佳的HRT为12h,CODcr、NH+4-N、TP、T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28.6%、31.8%、44.6%、23.2%、82.3%。生物接触氧化法对上海嘉定区河段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可应用于河道污染治理。研究结果为类似微污染的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污染治理 生物接触氧化 水质净化 微污染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沿程变化规律
15
作者 李奇聪 耿晓玲 《天津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为研究不同滤层下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效果,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为滤料的三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了全跌水曝气方式和全机械曝气方式的滤速分别为2、3、4、5、6 m/h时,滤层沿程出水水质情况。结果为全机械曝气滤柱在各滤速下,... 为研究不同滤层下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的效果,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为滤料的三级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研究了全跌水曝气方式和全机械曝气方式的滤速分别为2、3、4、5、6 m/h时,滤层沿程出水水质情况。结果为全机械曝气滤柱在各滤速下,出水铁(Fe)、锰(Mn)、氨氮和高锰酸盐4项指数均能达标。全跌水曝气滤速为2 m/h时,出水4项指标均能达标;滤速为3、4 m/h时,仅出水Fe达标,Mn和氨氮不能达标。表明水中Fe在经过1500 mm滤层以后均能达标,增加曝气装置,不仅能够提升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空间,还能提高水中Mn、氨氮和有机物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 接触氧化 陶粒 锰砂 曝气
下载PDF
生态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农村污水应用实例
16
作者 郭露 沈玉东 李路野 《低碳世界》 2023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解决现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用地难、臭味大、易堵塞、无法检修以及不能长效稳定运行等问题,以广东省某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为例,设计了生态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处理系统,系统内设有聚氨酯海绵填料球用于微生物... 为解决现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占地面积大、用地难、臭味大、易堵塞、无法检修以及不能长效稳定运行等问题,以广东省某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为例,设计了生态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处理系统,系统内设有聚氨酯海绵填料球用于微生物的快速挂膜,同时还培养有一定量的活性污泥。选用某10 t/d日处理规模的农村污水处理站点作为示范点,该站点稳定运行后,出水水质可满足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中的一级排放标准。生态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对农村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系统具有占地面积小、长效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易检耐用以及运维简便的优势,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生态改良型生物接触氧化 一体化处理系统 聚氨酯海绵填料球 微生物
下载PDF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工艺处理疗养院污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焱歆 关凤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7-78,共2页
应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工艺处理疗养院污水的工程实践表明 ,其处理效果好 ,出水可用于冲洗厕所和园林绿化。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砂滤工艺 疗养院污水 生活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接触氧化-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3
18
作者 温学友 张燕君 杨景亮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19,共2页
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 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764 5mg L、2 63 7mg L和 42 0倍时 ,系统出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160 5mg L、48 9mg L和 12倍 ,... 主要介绍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 电解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设计及运行情况。处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当进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764 5mg L、2 63 7mg L和 42 0倍时 ,系统出水CODCr、BOD5和色度分别为 160 5mg L、48 9mg L和 12倍 ,去除率分别为 79%、81 5 %和 97 1%。该工艺运行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电解工艺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接触氧化 电解池 悬浮物
下载PDF
混凝沉淀+UASB+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己二酸生产废水
19
作者 李春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0期0095-0098,共4页
己二酸生产废水污染物成份复杂,生化性一般,含硝酸酸性。为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文章分析了己二酸生产废水水质特点、废水处理主要工艺和主要构筑物参数等。针对废水有机污染物、硝酸盐氮污染物含量高的特点,选用混凝沉淀+UASB+二级接... 己二酸生产废水污染物成份复杂,生化性一般,含硝酸酸性。为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文章分析了己二酸生产废水水质特点、废水处理主要工艺和主要构筑物参数等。针对废水有机污染物、硝酸盐氮污染物含量高的特点,选用混凝沉淀+UASB+二级接触氧化工艺。项目完成投运后,废水处理出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排入工业区污水处理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沉淀 UASB 接触氧化 排放标准
下载PDF
负荷对生物接触氧化修复微污染河流的影响
20
作者 周宁 康佳 宋楚琼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189-195,共7页
为考察负荷变化对于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修复微污染河流的影响,在重庆市高峰镇鹿山河周边建立了旁路修复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由0.5 h延长至1.0 h后,系统对鹿山河中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4)-N)、总氮(... 为考察负荷变化对于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系统修复微污染河流的影响,在重庆市高峰镇鹿山河周边建立了旁路修复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由0.5 h延长至1.0 h后,系统对鹿山河中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4)-N)、总氮(TN)及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显著提升,对河流的修复效果显著增强。各污染物出水浓度随进水负荷的提升而增加,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此外,TP、NH^(+)_(4)-N的去除负荷与进水负荷近似服从对数关系。系统抗各污染物冲击负荷的能力表现为:COD_(Mn)>TP>NH^(+)_(4)-N> TN。随着跌水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级数的增加,除TN外,各污染物的去除负荷均表现为一级跌水最高,二级跌水与三级跌水次之且相当;沿程出水负荷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跌水曝气 生物接触氧化 微污染河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