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1
作者 许文腾 刘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福鼎市中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与联合药物组,各35例。手术组...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福鼎市中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与联合药物组,各35例。手术组予以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联合药物组在手术组基础上联用接骨续筋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21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1 d X线骨痂评分、骨质状态指标[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术前及术后7 d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和皮质醇(Cor)],并发症。结果联合药物组优良率高于手术组(94.29%vs.77.14%,χ^(2)=4.200,P=0.040)。联合药物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手术组,术后7 d VAS评分及术后21 d X线骨痂评分低于手术组(P<0.01)。术后21 d,2组BMD及血清BGP、BALP水平高于术前,且联合药物组高于手术组(P<0.01)。术后7 d,2组血清E、β-EP、Cor水平低于术前,且联合药物组低于手术组(P<0.01)。联合药物组骨折愈合畸形、血栓血肿、深部组织感染总发生率低于手术组(11.43%vs.31.43%,χ^(2)=4.158,P=0.041)。结论在四肢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中,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状态,促进骨折后骨不连断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和创伤应激反应,提高康复效率,预后良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后骨不连 接骨续筋胶囊 加压钢板内固定植骨术 骨折愈合 骨痂 骨密度
原文传递
接骨续筋胶囊对骨折肢体血液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安平 周正新 +5 位作者 王峰 曹日隆 周章武 张建华 刘伟 胡信雷 《中医正骨》 2007年第8期4-5,共2页
为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骨痂微血管计数及... 为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骨痂微血管计数及骨折肢体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骨痂微血管密度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骨折肢体血流量除术后第4周以外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表明接骨续筋胶囊能够促进骨痂微血管形成,改善骨折肢体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中医药疗法 接骨续筋胶囊/作用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正新 刘安平 +5 位作者 王峰 曹日隆 张建华 周章武 刘伟 胡信雷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复制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伤科接骨片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骨痂...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复制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伤科接骨片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骨痂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1周和2周,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术后2周接骨续筋胶囊高、中剂量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伤科接骨片组(P<0.05);术后4周接骨续筋胶囊低剂量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5);除假手术组外,各组以术后2周VEGF表达水平最高,术后4周表达水平最低。结论:接骨续筋胶囊能够提高骨折后骨痂内VEGF表达,加速断端微血管新生重建,改善骨折肢体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接骨续筋胶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HPLC测定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芳 周建平 +1 位作者 雷建林 曹勋学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建立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2(5μm,250mm×4.6mmID)。流动相为乙腈-水-醋酸(22:78:2);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283nm;进样量1... 目的建立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2(5μm,250mm×4.6mmID)。流动相为乙腈-水-醋酸(22:78:2);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283nm;进样量10斗L。结果柚皮苷在0.04664~0.4664g范围内,其峰面积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RSD=1.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很好的应用于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接骨续筋胶囊 柚皮苷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正新 刘安平 +5 位作者 王峰 曹日隆 周章武 张建华 胡信雷 刘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为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血清AKP活性、骨... 为探讨接骨续筋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将新西兰大白兔108只,随机取1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90只制作骨折模型后再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对照组、接骨续筋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8只。观察不同时期接骨续筋胶囊对血清AKP活性、骨痂组织学及成骨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第一周至术后第四周时,接骨续筋胶囊低剂量组的血清AKP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或P<0.05);接骨续筋胶囊各剂量组与伤科接骨片组新生骨较多,成骨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表明接骨续筋胶囊能够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接骨续筋胶囊 作用机制 成骨细胞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强 李海燕 +2 位作者 汪官富 朱让腾 应有荣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9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门诊确诊为软组织损伤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一次1粒,一日2次,疗程2周;观察组采用接骨续筋胶囊一次5粒...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骨科门诊确诊为软组织损伤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一次1粒,一日2次,疗程2周;观察组采用接骨续筋胶囊一次5粒,一日3次,疗程2周。治疗后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积分。结果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1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3,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疼痛积分(2.2±0.7)分,对照组疼痛积分(2.5±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肿胀积分(2.4±0.7)分,功能障碍积分(2.2±0.7)分;对照组肿胀积分(3.7±0.8)分,功能障碍积分(3.5±0.9)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软组织损伤,能减轻疼痛、局部肿胀,改善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骨科门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续筋胶囊 软组织损伤 症状积分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治疗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窦群立 张社教 +2 位作者 杨锋 姚福东 钱来军 《现代中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接骨续筋胶囊和三七伤药胶囊分两组治疗216例骨折病人,其中接骨续筋胶囊136例,三七伤药胶囊80例。结果接骨续筋胶囊在治疗骨折总有效率93.38%,三七伤药胶囊的总有效率85%。结论接骨续...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接骨续筋胶囊和三七伤药胶囊分两组治疗216例骨折病人,其中接骨续筋胶囊136例,三七伤药胶囊80例。结果接骨续筋胶囊在治疗骨折总有效率93.38%,三七伤药胶囊的总有效率8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在治疗骨折方面疗效确切,并优于三七伤药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接骨续筋胶囊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廖芳 张丹 +3 位作者 李敏 李春林 兰明辉 尹蓉莉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建立接骨续筋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接骨续筋胶囊部分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了骨碎补、当归、川芎、三七、土鳖虫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所建方法简单,专属性好,操作性强,阴性无干扰,对接骨续筋胶囊... 目的:建立接骨续筋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接骨续筋胶囊部分药味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建立了骨碎补、当归、川芎、三七、土鳖虫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结论:所建方法简单,专属性好,操作性强,阴性无干扰,对接骨续筋胶囊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续筋胶囊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愈合进程及血清TGF-β_1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雨锋 韦中阳 韦宇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愈合进程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诊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愈合进程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诊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愈合进程,并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清TGF-β_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一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术后0d无明显差异,术后14、28、60d血清TGF-β_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血清TGF-β_1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续筋胶囊 胫骨骨折 骨愈合进程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丹 余昕 庄元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9期53-54,56,共3页
目的:考察接骨续筋胶囊中挥发油提取和包合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共水蒸馏法,以收油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包合工艺。结果本方挥发油... 目的:考察接骨续筋胶囊中挥发油提取和包合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共水蒸馏法,以收油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筛选包合工艺。结果本方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10倍水,浸泡2h,共水蒸馏提取6h;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2h。结论用此法得到的挥发油提取率及β-CD包合物的包合率较高,包合物性质稳定,而且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续筋胶囊 挥发油 提取工艺 包合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贵飞 胡南恩 陈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31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按照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对照组... 目的观察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按照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均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接骨续筋胶囊治疗。比较2组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立即与术后14、28、60 d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骨折愈合优良率及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术后14、28、60 d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4.152,P=0.042);治疗后,2组各项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四肢骨折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周期并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接骨续筋胶囊 外固定支架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平 李娜 王志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9期808-809,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溶液(38∶6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柚皮苷线性范围为0.15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4.6mm×250mm,10μm);流动相:甲醇-醋酸溶液(38∶6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柚皮苷线性范围为0.1535~0.7675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7%。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接骨续筋胶囊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接骨续筋胶囊 柚皮苷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坤才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究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漳州市第三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5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分组方法选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75例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混... 目的:探究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漳州市第三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5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分组方法选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75例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治疗。比较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生长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长因子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胫骨干、肱骨干、股骨干及尺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瘀斑及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75),对照组为5.33%(4/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可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长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接骨续筋胶囊 复方骨肽注射液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续筋接骨胶囊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艳丽 马育轩 +2 位作者 李冀 王烨燃 周海纯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续筋接骨胶囊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肿胀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小鼠腹腔致炎法,观察续筋接骨胶囊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仪检测续筋接骨胶囊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续筋接骨胶囊能明显抑... 目的:探讨续筋接骨胶囊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肿胀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及小鼠腹腔致炎法,观察续筋接骨胶囊的抗炎作用;通过热板仪检测续筋接骨胶囊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续筋接骨胶囊能明显抑制大鼠足趾肿胀与小鼠耳廓肿胀,能明显改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并且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续筋接骨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胶囊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曹洪国 刘跃华 陈岩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3347-3351,共5页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13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10 mL加入250m L生理盐水均匀... 目的探讨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13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骨肽注射液,10 mL加入250m L生理盐水均匀混合后给药,1次/d,连用3周后停药1周(此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共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接骨续筋胶囊,4粒/次,3次/d。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相关症状评分、骨痂骨密度值和相关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5.1%、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瘀斑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肱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尺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股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胫骨干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水平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相关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8周时骨痂骨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联合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骨折愈合强度,上调骨相关生长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续筋胶囊 复方骨肽注射液 四肢骨折 转化生长因子-β1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原文传递
续筋接骨胶囊与麝香接骨丹治疗骨折效果比较
16
作者 刘治学 白昌基 +5 位作者 王福良 徐彬 王夏 沈志红 周振乔 刘成程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中医药疗法 接骨胶囊 麝香接骨
下载PDF
“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0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坤 袁普卫 《河南中医》 2011年第4期387-388,共2页
目的:观察"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0例中,优40例,占67%;良12例,... 目的:观察"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0例中,优40例,占67%;良12例,占20%;可6例,占10%;差2例,占3%。结论:"四动"、"五步"法结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四动”法 “五步”法 复元活血汤 接骨续筋胶囊 六味地黄汤 消肿止痛膏 热敷散
下载PDF
中药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忠伦 王昌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64例非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组于术后不同阶段加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术后7 ...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64例非严重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采用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组于术后不同阶段加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术后7 d伤肢肿痛情况及术后骨性愈合时间,采用ELISA法检测0,14,36,90 d TGF-β1水平。结果:术后7 d,治疗组疼痛、肿胀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骨性愈合时间为(15.7±3.1)d,短于对照组的(19.2±4.5)d(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3.93%,优于对照组的74.19%(P<0.05);治疗组14,30,90 d TGF-β1分别为[(412.6±45.4),(285.5±27.6),(215.6±30.4)μg.L-1],均高于对照组[(375.2±42.2),(239.5±25.5),(195.5±29.3)μg.L-1],(P<0.01)。结论:胫腓骨骨折在锁髓内钉固定的基础上,不同阶段加服中药,能改善患者肿痛等症状,促进骨折的骨性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 转化生长因子-Β1 通络消肿汤 接骨胶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