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龙卷风控制抽吸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景松 周世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分析了人造龙卷风的形成机理和条件,通过大量而系统的试验,证实了人造龙卷风控制抽吸设想的可行性,并且研究了影响该抽吸流场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关键词 矿山 除尘 通风 人造龙卷风 控制抽吸
下载PDF
血栓抽吸控制系统吸栓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丁振 方灿军 +7 位作者 邱海军 聂宗杰 查振平 梅文俊 汪文锐 柏霞 王晓天 潘力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52-1356,1385,共6页
目的 比较血栓抽吸控制系统吸栓和大鞘吸栓两种不同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51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MT方案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 比较血栓抽吸控制系统吸栓和大鞘吸栓两种不同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51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MT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7),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AngioJet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大鞘吸栓联合C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效果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术中均植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滤器取出率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合并髂静脉压迫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血栓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静脉通畅评分、Villalt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gioJet吸栓和大鞘吸栓在急性LEDVT的治疗中均能够取得较好的短期效果,其中,AngioJet吸栓较大鞘吸栓在住院时间、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方面具有优势,而大鞘吸栓在住院费用方面具有优势,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P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血栓控制系统 大鞘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翼型分离流动抽吸控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旺龙 谭俊杰 +1 位作者 陈志华 任登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4,共8页
为了获得不同目标下最优抽吸控制参数,开展了分离流动抽吸控制优化研究,基于RBF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发展了求解单目标和Pareto多目标问题的优化平台。针对NACA0012翼型表面分离流动,在其上表面设计了局部多孔分布式抽吸结构,将径向基函... 为了获得不同目标下最优抽吸控制参数,开展了分离流动抽吸控制优化研究,基于RBF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发展了求解单目标和Pareto多目标问题的优化平台。针对NACA0012翼型表面分离流动,在其上表面设计了局部多孔分布式抽吸结构,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作为CFD计算的代理模型,以减小计算量;采用遗传算法开展了单目标和Pareto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平台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准确度;以升阻比为单目标的优化使升阻比最大增加了2.4倍;Pareto多目标优化设计获得了分布均匀的、令人满意的Pareto解集,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可选的有效解数据库。在合理选择抽吸角度、抽吸孔径和孔间距的前提下,只需较小的抽吸系数,就可使升阻比获得明显增加,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FOM值,使整个控制系统的能效比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控制 流动分离 优化
下载PDF
环形旋转射流屏蔽抽吸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景松 闫小康 +1 位作者 王凯 杨春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旋风屏蔽抽吸装置能有效地控制漂移有害物的扩散,尤其对近壁污染源有较好的控制抽吸效果.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旋风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的数学模型;确立了针对这种复杂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相应的边界条件;成功地进行了网格划... 旋风屏蔽抽吸装置能有效地控制漂移有害物的扩散,尤其对近壁污染源有较好的控制抽吸效果.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旋风屏蔽作用下的抽吸流场的数学模型;确立了针对这种复杂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相应的边界条件;成功地进行了网格划分.最后使用商业软件F luent模拟计算了该旋转与回流并存的三维复杂流场,计算得到的流场形态和试验结果基本相似,各参数和对应的测量值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 数值模拟 Realizable κ-ε模型 控制抽吸
下载PDF
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对圆柱尾流的影响
5
作者 任刘珍 李霖 +2 位作者 张梦卓 冯家兴 胡海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钝体后方的流动分离会诱发阻力大幅增加、升力上下波动等严重后果,有效控制钝体的流动分离对提升其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美国TSI公司出厂IFA300恒温热线风速仪,在小型低速风洞中较系统地研究了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对圆柱尾流的影响... 钝体后方的流动分离会诱发阻力大幅增加、升力上下波动等严重后果,有效控制钝体的流动分离对提升其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美国TSI公司出厂IFA300恒温热线风速仪,在小型低速风洞中较系统地研究了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对圆柱尾流的影响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前缘连续抽吸与后缘连续吹喷联合的方法可大幅削弱圆柱的流动分离,减小尾流区范围,显著抑制尾流区的湍流度;而且在测试范围内,前缘连续抽吸和后缘连续吹喷的速度及角度增加均可提高流动控制效果,例如,在抽吸-吹喷角度分别为50°和70°、抽吸-吹喷速度为3倍来流速度时,圆柱尾部低速区基本消失,湍流度大幅降低,甚至不足未施加控制时湍流度的5%。通过对比单独前缘连续抽吸、单独后缘连续吹喷的控制效果发现,连续吹喷-抽吸控制方法中,后缘吹喷的贡献大于前缘抽吸,是实现圆柱尾部流场高效控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尾流 流动分离 主动控制 连续吹喷-控制
下载PDF
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阳普根 刘俊 +2 位作者 欧阳远亮 黄丽 吴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比较术后两组DVT患者尿激酶用量、溶栓效果、住院时间、溶栓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比较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术后血栓清除情况、尿激酶用量、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溶栓前后D-二聚体、血红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的差异,观察急性下肢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术后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DVT患者溶栓术后尿激酶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溶栓前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溶栓后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患者术后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VT患者溶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尿激酶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SPO_(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前后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和SPO_(2)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后D-二聚体水平低于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VT和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控制系统机械吸栓治疗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溶栓药物用量并有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控制系统 急性下肢动静脉血栓 急性肺动脉栓塞 溶栓效果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旋流发生装置屏蔽抽吸流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苑楠 李庆钊 代华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为研究井下旋流发生装置屏蔽抽吸流场的规律,在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旋风屏蔽抽吸流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针对该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成功的进行了空间网格的划分,并分析设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屏蔽抽吸流场... 为研究井下旋流发生装置屏蔽抽吸流场的规律,在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旋风屏蔽抽吸流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针对该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成功的进行了空间网格的划分,并分析设定了相应的边界条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屏蔽抽吸流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吹吸流量比在0.6左右时,形成的旋风比较稳定,同时对不同粒径大小的粉尘颗粒控制抽吸的效果也较好,最终得到的计算和实验结果基本趋于一致,为旋流发生装置的改进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射流 数值模拟 旋流发生装置 粉尘 控制抽吸
下载PDF
人造龙卷效应在抽油烟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辉 李杰 刘训谦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4-489,12,共6页
首次在普通抽油烟机前部加装旋转的屏蔽射流装置,使抽油烟机抽吸流场与旋转射流流场相耦合以得到人造龙卷风流动流场,并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实现对油烟的控制抽吸。建立了加装旋转射流装置的抽油烟机数值计算模型,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 首次在普通抽油烟机前部加装旋转的屏蔽射流装置,使抽油烟机抽吸流场与旋转射流流场相耦合以得到人造龙卷风流动流场,并利用该人造龙卷风实现对油烟的控制抽吸。建立了加装旋转射流装置的抽油烟机数值计算模型,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得到了稳定的人造龙卷抽吸流场;同时,通过与实验得到的稳定的龙卷抽吸流场进行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人造龙卷风控制抽吸应用于抽油烟机的可行性。另外,研究了旋转屏蔽射流流量对龙卷抽吸流场的影响,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射流流量从0m3/s增加到0.068m3/s时,龙卷中心负压值增加,距抽吸口0.6m的位置负压值从-0.0025Pa增至-2.0356Pa;轴向速度衰减速度变缓,距抽吸口0.6m位置的轴向速度值从0.1m/s增至0.28m/s;切向旋转速度增大。可见,射流流量的增加对龙卷抽吸流场的形成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龙卷风 旋转射流 控制抽吸 油烟机 应用研究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袁志群 杨明智 张炳荣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7-544,555,共9页
针对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降低气动阻力为目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侧风工况下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设计了阻流板、侧裙、底部抽吸控制槽和尾部气流喷射控制槽4... 针对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以降低气动阻力为目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侧风工况下汽车底部复杂流场的主动和被动控制减阻方法,设计了阻流板、侧裙、底部抽吸控制槽和尾部气流喷射控制槽4种减阻方案,分析了各方案对气动阻力的影响和减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减阻效果与横摆角、阻流板高度、侧裙高度、底部控制槽抽吸速度和尾部控制槽气流喷射的速度与角度有关,4种减阻方案的气动阻力最大降幅分别为9.4%,10.4%,13.5%和4.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宜根据汽车运行环境采用动态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优减阻效果。汽车模型风洞实验验证了本文中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汽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阻力 阻流板 侧裙 底部控制 尾部气流喷射控制 动态控制方法
下载PDF
高负荷压气机叶栅附面层吹吸对气动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雄飞 殷望添 +1 位作者 贺星 李洪松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第6期117-122,共6页
为研究压气机叶栅吹吸气体对附面层分离控制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叶栅流场进行模拟。首先研究吸气量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气孔的位置在距离叶片前缘60%的轴向弦长处时,存在一个最佳吸气量,当吸... 为研究压气机叶栅吹吸气体对附面层分离控制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叶栅流场进行模拟。首先研究吸气量对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吸气孔的位置在距离叶片前缘60%的轴向弦长处时,存在一个最佳吸气量,当吸气量等于进气量的0.8%时,叶栅吸气对附面层分离的抑制效果最佳,对压比的提升最明显。提出四种叶栅开孔吹吸气方案,即吸附式叶栅、吸吹式叶栅、吹吸式叶栅和双吸式叶栅,通过流场和气动性能的对比,发现双吸式叶栅对附面层分离的抑制效果和对气动性的改善效果均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叶栅 附面层 控制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弯进气道内附面层抽吸控制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雷 陈浮 +3 位作者 宋彦萍 陈焕龙 李龙婷 秦勇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76-1685,共10页
为了探讨某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其后风扇级内的演变过程以及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在单独对该进气道进行抽吸控制数值研究并优选出最佳方案后,将最佳方案应用到进气道加风扇级的全流道,进而展开全流道数值研究,着重探讨了抽吸控制前后风... 为了探讨某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其后风扇级内的演变过程以及对风扇级性能的影响,在单独对该进气道进行抽吸控制数值研究并优选出最佳方案后,将最佳方案应用到进气道加风扇级的全流道,进而展开全流道数值研究,着重探讨了抽吸控制前后风扇级性能及内部流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吸气后风扇级整体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堵塞流量及最大效率分别增加约0.63%和0.57%;进气道出口低能流体在接触转子之前始终聚集在沿程截面底部,所占区域面积沿流向逐渐减小;接触转子至动叶前缘区间内,畸变流体沿动叶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发生偏移,最终覆盖约3个流道;静叶中畸变流体所处流道内的静叶吸力面发生严重的流动分离,且分离主要发生在50%叶高以下,吸气后略有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进气道 附面层 控制 畸变 风扇级
原文传递
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韦拳堂 钟志伟 +2 位作者 张子衡 黄杰浩 许益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索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中及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和优势。方法:抽取73例HICH的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ICP监测组)。对照组34例,术中使用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术前计算血肿量的1/... 目的:探索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中及术后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和优势。方法:抽取73例HICH的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治疗组(ICP监测组)。对照组34例,术中使用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术前计算血肿量的1/3~1/2后停止,术后常规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组39例,血肿穿刺前放置ICP监测,然后对血肿进行控制性抽吸,设定目标ICP为15 mm Hg,达到目标ICP则停止抽吸,术后根据ICP监测数值控制性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2~5万单位等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血肿排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评判ICP控制在HICH的价值。结果:通过治疗组观察发现,要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ICP,术中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即可;术后再出血:治疗组0例,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肿排空用时:治疗组(7.36±2.06)d,对照组(10.00±2.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19.45±5.942)d,对照组(25.52±9.8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ICP监测联合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HICH,改变既往术中经验性抽吸血肿和术后推注药物的观念,提出控制性引流和注药的理念,抽吸初始血肿量的1/5左右(约4~10 m L),即可降低ICP至目标值,还可明显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为临床上提供灵敏、客观的指标和依据,提高疗效,减少继发性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控制 高血压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人造龙卷风形成机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景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3-406,共4页
在自然龙卷风的启发下,提出了人造龙卷风控制抽吸的设想,分析了人造龙卷风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生成龙卷风的必要条件是:①有诱导旋流;②在流场中能形成一个称为旋涡生成区的流动区域.龙卷风的... 在自然龙卷风的启发下,提出了人造龙卷风控制抽吸的设想,分析了人造龙卷风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生成龙卷风的必要条件是:①有诱导旋流;②在流场中能形成一个称为旋涡生成区的流动区域.龙卷风的生成与射抽流量比有关,最佳流量比范围为Q=0.3~0.65,当Q<0.3和Q>1.5时均不能生成龙卷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龙卷风 旋涡 生成机理 控制 龙卷风
下载PDF
A research on an energy-saving software for pumping units based on FNN intelligent control
14
作者 丁宝 齐维贵 王凤平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4年第3期240-244,共5页
An energy-saving scheme for pumping units via intermission start-stop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Fuzzy Neural Network (FNN) intelligent control is adopted. The st... An energy-saving scheme for pumping units via intermission start-stop performance is proposed.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oil extraction process, Fuzzy Neural Network (FNN) intelligent control is adopted. The structure of the Takagi-Sugeno (T-S) fuzzy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introduced and modified. FNNs are trained with sample information from oil fields and expert knowledge. Finally, pumping unit energy-saving FNN software, which cuts down power costs substantially,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er pumping unit T-S fuzzy system fuzzy neural network BP algorithm
下载PDF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intracardiac air embolism using intracardiac catheter aspiration
15
作者 Ae-Young Her Yong Hoon Kim +4 位作者 Da Hye Moon Ji Hyun Kim Jae Hoon Jeong Sung-Hyun Park Jin Seon Jeong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Intracardic air embolism is uncommon, however it is a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frequently leads to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s during or after invasive procedure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a ... Intracardic air embolism is uncommon, however it is a serious condition which frequently leads to catastrophic complications during or after invasive procedure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a successful re- susc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tracardiac air embolism, hy- 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s critical.~~2~ Still, due to a hyper- baric chamber's unavailability at many hospitals and con- cerns about patient movement resulting in further embolism during transport, such treatment method is gradually dimin- is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IRATION CATHETER Intracardiac air embol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