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熊艺颖 周琴 +3 位作者 陈琳 余伟 张红宾 陈建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0-4分,62例)和High-CONUT组(5-12分,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疗效和生存情况,同时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验证结果。结果:High-CONUT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初诊时骨髓浆细胞>30%的患者比例均较Low-CONUT组高(均P<0.05),而在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2级以上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Low-CONUT组移植前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都显著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后3个月后者优势仍然保持(P<0.01),但前者已无显著差异(P>0.05)。Low-CONUT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前的CONUT评分低(0-4分)、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阴性是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有利因素(均P<0.05),初诊时国际骨髓瘤工作组预后危险分层为高危和移植前乳酸脱氢酶>250 U/L仅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时间相关的ROC曲线分析提示,CONUT评分和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单独或联合预测1和2年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且联合预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移植前CONUT评分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以较好地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控制营养状况 微小残留病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构建基于控制营养状况评分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TACE治疗患者预后
2
作者 陆一峰 王祁 何忠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90-1196,共7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预后意义,并构建整合多种预后因素的列线图模型,以帮助临床医师准确预测个体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155例原发性HC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NUT评分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曲线分析其预后意义。采用单变量、多变量Cox生存分析确定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以多变量分析的显著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其预测TACE治疗HCC患者总生存期(OS)能力。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概率与实际OS结局间的一致性。结果 CONUT评分预测OS最佳截断值为4,AUC值为0.766(95%CI=0.691~0.841)。高CONUT评分(≥4)组患者肿瘤直径更大(P=0.014),血清AFP水平更高(P=0.002),肝储备功能(P<0.01)和TACE治疗反应(P<0.01)更差,中位OS更短(P<0.01)。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血清AFP水平、BCLC分期、TACE治疗反应及CONUT评分(均P<0.05)是TACE治疗后HC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85(95%CI=0.691~0.879)。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间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CONUT评分是评价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的简单可行工具。基于肿瘤生物学特征、TACE治疗反应及CONUT评分的列线图模型对HCC患者具有可靠的预后预测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列线图 预后预测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权娥 陈秋妮 +6 位作者 陈月 张丽娟 马晶晶 张欣 陈侃侃 王春玲 何正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04-2209,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观察指标的最佳cut-off值,CONUT评分、PNI分别以4、36.75分界值...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观察指标的最佳cut-off值,CONUT评分、PNI分别以4、36.75分界值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年龄、性别、血细胞计数、IPSS分组等临床特征及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对MDS预后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计数、IPSS评分、CONUT评分是影响MDS患者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骨髓原始细胞数(HR=1.06,95%CI:1.01~1.12,P=0.028)、CONUT评分(HR=0.606,95%CI:0.39~0.95,P=0.028)是影响MDS患者的OS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MDS患者CONUT评分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M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NI不是M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控制营养状况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下载PDF
L3骨骼肌质量指数与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钱雪蔚 朱琴琴 江晓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985-3991,共7页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L3-SMI)和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手术的528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L3-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L3-SMI)和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胃癌手术的528例患者的临床及生存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不同性别患者术前L3-SMI的最佳截断值,比较不同L3-SMI、CONUT评分水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列线图预测模型,计算C指数评估模型的准确性,绘制校准图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前L3-SMI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男性为43.95 cm^(2)/m^(2)、女性为37.6 cm^(2)/m^(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29(95%CI为0.672~0.785)和0.680(95%CI为0.607~0.753)。术前低L3-SMI水平胃癌患者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7.1%、69.4%、33.6%,高L3-SMI水平患者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8.4%、78.4%、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18,P<0.001)。术前低CONUT评分水平胃癌患者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8.8%、80.2%、56.4%,高CONUT评分水平患者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96.7%、67.6%、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40,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3-SMI水平(高:HR=0.581,95%CI为0.459~0.735)及CONUT评分水平(高:HR=1.999,95%CI为1.574~2.539)是胃癌患者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胃癌患者术后O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其C指数为0.671(95%CI为0.639~0.70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曲线和真实曲线拟合度较好。结论:术前L3-SMI、CONUT评分是胃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检测L3-SMI、CONUT评分有助于预测胃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质量指数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远端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后短期并发症和长期结局的预测
5
作者 马泽龙 张先卓 +7 位作者 张保平 姜宁祖 赵进玉 田亮 马玉虎 林延延 岳平 孟文勃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远端胆管癌患者短期并发症和长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远端胆管癌根治术的111例患者,根据术前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计算的CONU...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远端胆管癌患者短期并发症和长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远端胆管癌根治术的111例患者,根据术前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计算的CONUT评分分为高CONUT(≥4分)组(51例)和低CONUT(<4分)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和术后短期结局之间的差异,运用Cox回归及预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的生存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结果CONUT与术后并发症、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CONUT组患者预后更差(P=0.004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CONUT评分和T分期是远端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ONUT评分、病理分期、术前存在梗阻性黄疸、分化程度和周围组织受侵犯是影响行远端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长期结局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CONUT评分是远端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术后发生短期并发症和长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CONUT评分≥4分提示预后不佳。CONUT评分可作为远端胆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评估指标,对术后个体化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远端胆管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全身炎性反应指数联合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徐敏 王彦舟 张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558-1562,1566,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联合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18例为结肠癌组,选择体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IRI、CONUT评分。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联合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18例为结肠癌组,选择体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IRI、CONUT评分。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SIRI、CONUT评分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RI和CONUT评分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结肠癌组SIRI、CONUT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分化、TNMⅢ-Ⅳ期、有神经侵犯的结肠癌患者SIRI、CONUT评分高于中高分化、TNMⅠ-Ⅱ期、无神经侵犯的结肠癌患者(均P<0.05)。高SIRI、高CONUT评分结肠癌患者无复发生存(RFS)、总生存(OS)率低于低SIRI、低CONUT评分结直癌患者(均P<0.05)。TNMⅢ-Ⅳ期、高SIRI、高CONUT评分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IRI联合CONUT评分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两者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SIRI、CONUT评分升高,而高SIRI和CONUT评分与结肠癌高TNM分期、分化程度、神经侵犯以及低RFS、OS生存率有关,因此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无复发生存 总生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马雅楠 林如 +1 位作者 孟冉 刘桂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效果把161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效果把161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分为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ONUT评分与治疗效果的关联强度,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ONUT评分对PDAP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失败组的透析龄(Z=-3.027,P=0.00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Z=-2.608,P=0.009)、CONUT评分(Z=-3.161,P=0.002)高于治愈组,白蛋白(t=2.158,P=0.032)低于治愈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OR=1.025,95%CI:1.011~1.039,P=0.001)、hs-CRP(OR=1.006,95%CI:1.000~1.011,P=0.038)、白蛋白(OR=0.906,95%CI:0.827~0.933,P=0.035)、CONUT评分(OR=1.529,95%CI:1.150~2.039,P=0.004)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显示透析龄(OR=1.024,95%CI:1.008~1.039,P=0.002)、CONUT评分(OR=1.613,95%CI:1.058~2.459,P=0.026)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龄联合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2(95%CI:0.580~0.882,P<0.001)。结论较长的透析龄、较高的CONUT评分是PDAP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CONUT评分对PDAP患者预后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预后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银 王进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58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治疗前CONUT评分预测总生存(OS)...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共158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治疗前CONUT评分预测总生存(OS)率的最佳截止点,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CONUT评分的关系;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危险因素,Kaplan-Meier曲线分析CONUT评分与OS率的关系。结果随访中位时间35.0个月,CONUT评分0~12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期值为0.775,截止点为2.7。将患者分为高分组(≥3分)71例和低分组(<3分)87例,高分组患者年龄≥58岁、FIGO分期Ⅲ~Ⅳ期、中至大量腹水、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耐药比例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ONUT评分≥3分是OS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分组OS率明显低于低分组(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ONUT评分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腹水、临床治疗以及化疗耐药相关,CONUT评分≥3分对评估较差的生存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控制营养状况 预后 总生存率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陈志刚 郭海锋 +1 位作者 徐海飞 王小林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雄激素剥夺治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2年随访...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雄激素剥夺治疗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成2年随访,根据患者CONUT评分分为CONUT评分≥3分组(53例)和CONUT评分<3分组(45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同CONUT评分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预后的单因素,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ONUT评分≥3分组TNM分期Ⅲ~Ⅳ期、前列腺癌格利森评分系统(Gleason)评分>7分、淋巴结转移、肿瘤切缘阳性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CONUT评分<3分组;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后随访2年生存情况,共有66例(67.35%)患者存活,其中CONUT评分≥3分组生存率为54.72%(29/53),CONUT评分<3分组生存率为82.22%(37/45),CONUT评分<3分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ONUT评分≥3分组(均P<0.05);TNM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CONUT评分、肿瘤切缘阳性均为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值=2.237、2.309、2.125、2.784、1.958,均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CONUT评分≥3分、Gleason评分>7分均是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1.917、3.370、2.020,均P<0.05)。结论CONUT评分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于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CONUT评分≥3分提示患者有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雄激素剥夺治疗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佳佳 周世秋 +1 位作者 高华 陈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7例,根据CONUT评分分为高C...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系统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7例,根据CONUT评分分为高COUNT评分组(COUNT评分≥6分)48例和低COUNT评分组(COUNT评分<6分)39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高COUNT评分组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有B症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中高危比例分别为75.00%、68.75%和75.00%,明显高于低COUNT评分组(P<0.05);高COUNT评分组和低COUNT评分组性别、年龄、结外侵犯、ECOG评分及化疗方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COUNT评分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7个月(95%CI 35.59~38.05),明显短于低COUNT评分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CONUT评分及NCCN-IPI评分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HR分别为1.822、1.203、1.411,P<0.05)。结论 CONUT评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衍蓉 刘利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74-2880,共7页
背景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普及,髋部骨折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基础疾病多、预后差,术后1年病死率可高达15%~25%。若使用预测工具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并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 背景 由于人口老龄化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应用普及,髋部骨折发病率逐渐升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基础疾病多、预后差,术后1年病死率可高达15%~25%。若使用预测工具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并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合适的客观指标预测患者术后1年死亡情况。目的 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价值,并分析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治疗的一侧髋部(包括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99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等,并计算术前CONUT评分、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患者行内固定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1年,并根据术后1年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价值。结果 399例患者中,死亡组47例,存活组35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93,95%CI(1.040,1.148)〕、陈旧性脑梗死〔OR=0.353,95%CI(0.169,0.737)〕、肌酐〔OR=1.006,95%CI(1.002,1.010)〕、术前CONUT评分〔OR=1.261,95%CI(1.005,1.583)〕、NLR〔OR=1.049,95%CI(1.003,1.098)〕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CONUT评分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590,0.771)〕,临界值为4.5分,灵敏度为48.9%,特异度为83.5%;N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1〔95%CI(0.523,0.699)〕,临界值为7.055 μg/L,灵敏度为47.8%,特异度为75.9%。结论 年龄、陈旧性脑梗死、肌酐、术前CONUT评分、NLR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术前CONUT评分≥5分时,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更差,死亡风险升高,可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率 预后 老年患者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况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代万春 王世行 +2 位作者 董玉玺 刘新江 庞志刚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58-61,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计算术前CONUT评...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ROC曲线计算术前CONUT评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分组和高分组。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于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两组间患者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前CONUT评分是否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ONUT低分组(≤3)患者5年总生存率显著优于CONUT高分组(>3),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CONUT高分组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5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高分期、CONUT高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CONUT评分能够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对于术前CONUT评分较高的患者,可在术前给予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结直肠癌 预后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李亚利 邹莹 +3 位作者 张玲芝 杨雪婷 刘晗 王胜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379-385,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M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101)与死亡组...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M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101)与死亡组(n=39)。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术前CONUT评分、M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ASA分级、CONUT评分、MLR与生存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示,ASAⅢ~Ⅳ级、APACHEⅡ评分升高、术前CONUT评分升高和MLR升高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联合CONUT评分、MLR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5、0.906。高CONUT评分、MLR组患者生存率分别低于低CONUT评分、MLR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CONUT评分、MLR升高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CONUT评分、MLR对评估患者临床预后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值 髋部骨折 预后 老年人
下载PDF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胜炎 李路豪 +6 位作者 李素新 刘兆臣 李丁洋 李林 王京举 阮成硕 党晓卫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67,共8页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TIPSS)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行TIPSS治疗... 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TIPSS)后发生显性肝性脑病(OHE)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行TIPSS治疗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例,女22例;年龄为(46±13)岁。观察指标:(1)手术和随访情况。(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_(1),Q_(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曲线下面积间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1)手术和随访情况。48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S,手术时间为(131±29)min。所有患者植入8 mm支架。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6(25,71)个月,其中14例患者术后发生OHE,34例患者未发生OHE。14例发生OHE患者中,West-Haven分级2级12例,3级2例。(2)TIPSS后发生OHE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肝性脑病史、CONUT评分是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发生OHE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8.36,1.74,95%可信区间为1.02~68.75,1.12~2.69,P<0.05)。(3)TIPSS后发生OHE的预测情况。ROC结果显示:CONUT评分、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5%可信区间为0.64~0.91,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6~0.87,P<0.05)、0.71(95%可信区间为0.53~0.88,P<0.05)。CONU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4,0.59,P>0.05)。CONUT评分预测TIPSS后发生OHE的最佳临界值为7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61.8%,约登指数为0.40。结论CONUT评分可用于预测布-加综合征患者行TIPSS后OHE的发生情况,其区分度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整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 肝性脑病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测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控制营养状况评分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价及其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浩 付鹏 +5 位作者 张莉 王祥香 李文丛 王海娇 肖伟伟 朱蕾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945-948,990,共5页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价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54例T2DM患者,根据CONUT评分分为营养不良组68例和营养正常组386...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价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54例T2DM患者,根据CONUT评分分为营养不良组68例和营养正常组386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54例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98%(68/45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质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病程、淋巴细胞计数、吸烟、血红蛋白、白蛋白、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降低、年龄≥60岁、血红蛋白降低、BMI降低、HDL-C降低、病程延长、吸烟、CRP升高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年龄、BMI、病程、吸烟、白蛋白、血红蛋白、HDL-C、CRP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CONUT评分能快速筛查T2DM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王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4期2538-2541,共4页
目的使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法对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59例,根据CONUT评分法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 目的使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法对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359例,根据CONUT评分法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对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59例T2DM住院患者中,营养正常组244例(68.0%);营养不良组115例(32.0%),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14例(99.1%),中度营养不良1例(0.9%)。营养不良组患者的年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T2DM病程相较营养正常组均偏高(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甘油三酯(TG)、尿酸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方面,营养不良组患者相较营养正常组均偏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LR水平为T2DM住院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LDL、TP与TG则属于保护因素(P<0.05)。结论T2DM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CONUT评分法可快速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对临床开展相应干预给予指导,由此降低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营养不良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控制营养状况评分对胰腺癌根治术后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全年 周辉年 +2 位作者 李向阳 肖竞英 焦作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探讨影响胰腺导管腺癌(PDAC)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确诊为PD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 目的基于术前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及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探讨影响胰腺导管腺癌(PDAC)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确诊为PD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X-tile软件确定SII最佳截断值,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PDAC根治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使用R4.0.5软件绘制1、2、3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然后评价该预测模型的效能并建立网页计算器。结果共13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生存时间18.6个月,术后1、2、3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3.86%、36.44%、11.95%。术前SII最佳截断值为313.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SII>313.1者较SII≤313.1者的预后更差(χ2=8.917,P=0.003)。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临床分期晚(Ⅲ、Ⅳ期)、术前SII>313.1、CONUT评分>4分是PDAC根治术后影响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及术后化疗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669,绘制的列线图校正曲线预测的生存情况与实际观察到的生存情况拟合良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广的临床净获益(阈值概率为0.05~0.95),网页计算器运行良好。结论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是PDAC根治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将年龄、临床分期、术前SII、CONUT评分及术后化疗纳入构建的列线图对PDAC根治术后预后预测更精确,建立的网页计算器更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列线图 网页计算器
原文传递
基于控制营养状况评分生存预测模型构建及其预测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作红 宫学宇 +5 位作者 尚海 郝志强 傅熙博 冯照强 白雪 华向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确诊并治疗的30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建... 目的构建基于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的临床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确诊并治疗的30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建模组(n=204)和验证组(n=102)。计算患者CONUT评分。按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4组,0~1分为正常组(n=174),2~4分为轻度营养不良组(n=15),5~8分为中度营养不良组(n=104),9~12分为重度营养不良组(n=13)。按照预测总分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即0~184分组(n=96)、185~250分组(n=92)、251~305分组(n=45)、306~500分组(n=73)。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Schoenfeld残差图和方差膨胀因子对Cox回归模型及多重共线性进行验证和评价。计算预测模型预测1年生存情况的准确度和C-指数、曲线下面积,绘制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分期、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肿瘤大小、CA199和CONUT评分为总存活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不同CONUT评分各组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预测模型计算分层各组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预测存活率和实际存活率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及准确度。结论CONUT评分是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不同CONUT评分的患者在总体生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基于CONUT评分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预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列线图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冶学燕 仝雪薇 +6 位作者 邓朝晖 张烨 葛若卿 李丽莎 刘鲜鲜 刘春燕 张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法评估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71例,根据CONUT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2分)和营养... 目的应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法评估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671例,根据CONUT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2分)和营养正常组(<2分),分析2组患者年龄、T2DM病程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671例T2DM住院患者中,营养正常组361例(53.8%);营养不良组310例(46.2%),其中轻度营养不良289例(93.2%),中度营养不良21例(6.8%)。营养不良组的年龄、T2DM病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均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血红蛋白(H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营养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2DM病程和NLR水平是T2DM住院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HDL、TG、Hb是其保护因素。结论T2DM住院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且受多种因素影响。CONUT评分法能快速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筛查,并及时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患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营养不良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种营养状况评分评估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丹 郭亮 +2 位作者 邓云群 杨明莉 李利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3-96,100,共5页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和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估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9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均行NRS-2002评分。检测术前血清白蛋白、外... 目的比较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评分和术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评估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9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的高级别T1期膀胱癌患者,均行NRS-2002评分。检测术前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和总胆固醇,并计算CONUT评分。根据患者NRS-2002、CONUT评分情况将96例患者分为低NRS组(n=60)和高NRS组(n=36)、低CONUT组(n=53)和高CONUT组(n=43)。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生存状况。结果高CONUT组及高NRS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低CONUT组及低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高NRS组和低NRS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NRS组总生存期(OS)高于高N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CONUT组PFS及OS均高于高CONU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是OS的相关因素但并非独立影响因素,CONUT评分是PFS及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前NRS及CONUT评分均与预后相关,但CONUT评分预后价值优于NR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表 控制营养状况 高级别T1期膀胱癌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