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揭开下部气层合采作业的控压暂堵一体化修井流体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宗伟 郭鹏程 +3 位作者 衣德强 李鹏 杨伟 常启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天然气井纵向上有多套气层共存时,实施封下采上投产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打开下部产层进行合采作业,此时需要一种既能配合冲砂、洗井循环等工序,又能暂堵上部低压气层的流体。为此,基于绒囊修井流体进入地层通道后,通过堆积、拉抻、填塞方... 天然气井纵向上有多套气层共存时,实施封下采上投产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打开下部产层进行合采作业,此时需要一种既能配合冲砂、洗井循环等工序,又能暂堵上部低压气层的流体。为此,基于绒囊修井流体进入地层通道后,通过堆积、拉抻、填塞方式形成承压结构,平衡井筒流体与地层间压差的特点,在室内配制了绒囊修井流体,考察其在模拟地层用50~120℃、10~30 MPa的密闭圆柱液缸静置0~64 h后存留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①测定流体密度变化范围介于0.02~0.09 g/cm3,表观黏度变化范围介于4.0~12.0 mPa·s,清水混浆段低于20%,所配流体表观性能稳定;②采用直径25 mm、长50 mm的岩心柱塞,注入绒囊修井流体1.5~4.2 mL后,重复注入地层水,测定驱压升至20 MPa所需时间随流体静置时间增加而延长4.86~19.66 min,封堵性能衰减速度可以被接受;③卸掉驱压再反向气体驱替,基质和裂缝渗透率恢复均大于88%,伤害程度低。在鄂尔多斯盆地试验6井次,注入绒囊修井流体封堵上部压力系数为0.58~0.72的气层后,井底预留24~45 m3,上部灌满清水至井口后顺利完成冲砂、磨铣等作业;揭开下部新层后液面下降,井口补充清水8~15 m3后再次见液,计算井筒液柱压力波动幅度小于8 MPa。结论认为,所配制的绒囊修井流体保障了新、老气层作业后产量快速恢复,提高了气井多层接替稳产效果,实现了控压暂堵一体化修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井 多套产层 合采作业 绒囊修井流体 储层保护 稳产 控压暂堵一体化修井作业
下载PDF
新疆油田冷冻暂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南舟 秦本良 +1 位作者 王美洁 祁丽莎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3期96-100,共5页
用常规压井方式进行修井作业具有作业时间长、对储层有伤害、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冷冻暂堵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优化了冷冻暂堵技术相关施工工艺参数及配套设备。优选冷冻胶体基质,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土水配比混合形成... 用常规压井方式进行修井作业具有作业时间长、对储层有伤害、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冷冻暂堵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优化了冷冻暂堵技术相关施工工艺参数及配套设备。优选冷冻胶体基质,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土水配比混合形成的冷冻胶体性质,并测试冷冻段塞的承压能力。结果表明,钻井膨润土作为冷冻胶体基质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最佳土水质量比为2∶1。冷冻速度越快,冷冻段塞胶体结构越致密、承压能力越高。选用干冰作为冷冻剂,建立公式计算干冰用量,与现场实际总干冰用量较吻合,可指导后续暂堵施工。设计新型冷冻盒,增强了密封性能,提升了快速冷冻效果。现场应用表明,冷冻暂堵技术有效解决了高压油气井带压作业的工艺难题,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作业 修井 新疆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