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体育生原地推铅球训练研究
1
作者 邵智刚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期0164-0167,共4页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也是锻炼学生力量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原地推铅球运动,一般要求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动作幅度大、速度快,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高中体育生是体育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 原地推铅球是体育高考的必考项目,也是锻炼学生力量和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原地推铅球运动,一般要求运动员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动作幅度大、速度快,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高中体育生是体育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中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为今后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体育生在原地推铅球训练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铅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体育生 原地推铅球 训练
下载PDF
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技术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林 马勇 +4 位作者 龚博琦 贾孟尧 王兆毅 黄锐峰 郑伟涛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目的:探索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满分和非满分考生的技术动作在生物力学指标上的差异性,为提高原地推铅球的成绩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设备获取两组受试者在投掷过... 目的:探索体育高考原地推铅球项目满分和非满分考生的技术动作在生物力学指标上的差异性,为提高原地推铅球的成绩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Noraxon表面肌电测试设备获取两组受试者在投掷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表面肌电数据,通过仿真计算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快速推球阶段髋、膝、踝、肩、肘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峰值和力矩峰值,出手速度和重心位移,以及计算地面反作用力和主要肌群的募集程度、发力时序等生物力学指标。结果:①运动学:左手的预摆线速度峰值(LHDV-X)、左踝跖屈角速度峰值(LAKAV-X)、右膝伸展角速度峰值(RKEAV-X)、左膝伸展角速度峰值(LKEAV-X)满分组大于非满分组(P<0.05),躯干位移峰值(CLAV-Z)、右踝跖屈角速度峰值(RAKAV-X)、右髋伸展角速度峰值(RHPAV-X)满分组小于非满分组(P<0.05);②动力学方面:左髋关节伸展力矩峰值(LHPM-X)满分组大于非满分组(P<0.05),右膝关节伸展力矩峰值(RKEM-X)、右髋关节伸展力矩峰值(RHPM-X)满分组小于非满分组(P<0.05);③表面肌电:右竖脊肌(ESR)、左腹外斜肌(EOL)、左臀大肌(GML)、右腓肠肌(GAR)募集程度满分组小于非满分组(P<0.05)。结论:与满分组相比,水平出手速度、右肩前屈角速度、左手在投掷方向上的预摆线速度、右侧上肢用力和右侧三角肌的募集程度等方面的不足是非满分组投掷距离较小的主要原因。左臀大肌、左腹外斜肌、右胸大肌的提早激活是非满分组上肢发力不足和水平出手速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考 原地推铅球 运动学 动力学 积分肌电 激活时序
下载PDF
微课在“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黄昌美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33期38-41,共4页
针对田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法比较呆板等问题,该文将微课引入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的教学中,同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微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以田径普修中“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为开发案例,详... 针对田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法比较呆板等问题,该文将微课引入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的教学中,同时结合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微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以田径普修中“原地背向推铅球技术”为开发案例,详细介绍其设计过程,以实现教学最优化,对提升田径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具有现实意义,也为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田径普修 背向推铅球 教学模式设计
下载PDF
弹力带辅助训练对初中原地推铅球成绩的影响
4
作者 刘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第14期99-101,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弹力带辅助训练对原地推铅球的成绩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经过10周训练后,不论是常规训练方法还是弹力带辅助训练,初中体育生的原地推铅球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且提升对比结果...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弹力带辅助训练对原地推铅球的成绩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经过10周训练后,不论是常规训练方法还是弹力带辅助训练,初中体育生的原地推铅球成绩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且提升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性,说明通过提升学生的力量素质对改善原地推铅球成绩具有明显作用;弹力带辅助训练由于更容易让学生把控力量的负重,因此同样经过了10周训练后,在原地推铅球提升效果上,呈现出明显好于常规传统训练带来的提升,说明弹力带辅助训练更适合铅球项目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带辅助训练 初中体育生 原地推铅球 成绩
下载PDF
目前我国部分体育院系原地推铅球技术教学所忽略的问题分析
5
作者 曾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1期148-151,157,共5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原地推铅球技术教学被忽略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对实际技术教学中原地推铅球技术的站位特点、非投掷臂的引导特点以及推力方向和有效做功距离开展深入探讨,提出相对合理的动作技术建议,探索性地...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体育院系的原地推铅球技术教学被忽略的一些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对实际技术教学中原地推铅球技术的站位特点、非投掷臂的引导特点以及推力方向和有效做功距离开展深入探讨,提出相对合理的动作技术建议,探索性地归纳直线推铅球技术理论原理,以期对铅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借鉴,促进提高我国基层铅球教学的规范性。研究结果:客观合理的原地推铅球站位是动力脚与投掷方向垂直,双脚与骨盆大小同宽错位站立形成与投掷方向30°的斜向站立,上体呈一定弯曲弧度的背向投掷方向;铅球推力方向是由身体自然转动和推铅球时手与肩横轴的角度共同决定的,合理的推力方向是保证最后铅球直线性的基础;非投掷臂在整个推铅球过程中起着传导力的重要作用对铅球整体的影响极大,掌握好非投掷臂的技术能够协调全身力的传导,身体用力的向前、向上会充分体现;直线推铅球技术理论即肩、髋、膝、踝和铅球出手后的运行轨迹五者最后成一直线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推铅球 有效做功距离 铅球技术 教学 直线推铅球技术
下载PDF
推铅球技术的演变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要点和难点 被引量:11
6
作者 毛永 郑峰 +1 位作者 何明 于学青 《山东体育科技》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推铅球运动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 ,在世界田径赛场上 ,运用背向滑步技术和旋转式技术的运动员均创造了优异的成绩。而在我国国内铅球比赛中仍然是背向滑步技术一枝独秀 ,稀有使用旋转式技术的运动员。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 ... 推铅球运动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 ,在世界田径赛场上 ,运用背向滑步技术和旋转式技术的运动员均创造了优异的成绩。而在我国国内铅球比赛中仍然是背向滑步技术一枝独秀 ,稀有使用旋转式技术的运动员。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也基本是个“空白点”。为了对旋转式技术做进一步了解 ,丰富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内容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要点和难点在理论上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 :(1 )旋转式技术比较符合投掷的原理 ,与背向滑步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 )旋转式技术以其加速路径比较长 ,预先速度大 ,动作自然连贯等技术特征比较适合中国铅球运动员协调性好、爆发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铅球运动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下载PDF
铅球滑步技术对男大学生推铅球距离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王永红 张辉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4-77,共4页
运用实验法 ,对三组男大学生进行推铅球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分别为原地推铅球、分解教学推铅球、完整教学推铅球。通过 10个学时的教学 ,结果显示 ,采用完整教学法推铅球的一组成绩最高 ,而采用原地推铅球与分解教学推铅球的两组男大学... 运用实验法 ,对三组男大学生进行推铅球技术教学 ,教学方法分别为原地推铅球、分解教学推铅球、完整教学推铅球。通过 10个学时的教学 ,结果显示 ,采用完整教学法推铅球的一组成绩最高 ,而采用原地推铅球与分解教学推铅球的两组男大学生不存在差异 (P >0 .0 5 )。说明在较短的时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步技术 男大学生 推铅球距离 滑步推铅球 完整教学法 体育教学 分解教学法 原地推铅球
下载PDF
对旋转推铅球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邹润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49-53,共5页
一、铅球投掷技术是在发展着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初用炮弹作为投掷器械迄今已有646年之久(其前期用石头投掷已无法考证)。从1860年第一个铅球纪录的诞生到今天也已有126年的历史!回顾铅球投掷运动技术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也是经过逐步... 一、铅球投掷技术是在发展着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初用炮弹作为投掷器械迄今已有646年之久(其前期用石头投掷已无法考证)。从1860年第一个铅球纪录的诞生到今天也已有126年的历史!回顾铅球投掷运动技术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也是经过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六十年代曾一度出现过半旋转推铅球技术,在当时尚未引起人们重视,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在国际比赛中才出现了更为先进的即旋转推铅球技术。最初,人们推铅球多是依靠背部力量,规定运动员必须在每边7呎的正方形区域内将铅球掷出,由此而演变为现在的直径为2.135米的投掷圈(7呎=2.135米)。继之则是侧向滑步推铅球、半背向滑步推铅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推铅球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铅球运动员 最后用力 运动项目 投掷技术 铅球投掷 半背向滑步推铅球 世界纪录 侧向滑步推铅球
下载PDF
旋转推铅球优秀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研究
9
作者 甘意昊 《体育科学研究》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采用测量法和实验法,对新设计的旋转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实证研究。(1)设计出6项旋转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包括抗阻180°旋转、抗阻斜坡旋转、抗阻转体、负重转髋跳、抗阻转体、体前快推杠铃);(2)揭示出2项影响铅球成绩... 采用测量法和实验法,对新设计的旋转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手段进行实证研究。(1)设计出6项旋转推铅球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包括抗阻180°旋转、抗阻斜坡旋转、抗阻转体、负重转髋跳、抗阻转体、体前快推杠铃);(2)揭示出2项影响铅球成绩的主要专项力量训练手段(抗阻180°旋转和负重转髋跳);(3)采用不同重量铅球来发展旋转推铅球的专项力量中,采用旋转推6kg铅球和旋转推8kg铅球,对提高铅球成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出结论:(1)腾空阶段和腾空接最后用力阶段设计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对于旋转推铅球成绩的影响更为显著;(2)应该采用以完成练习的时间快慢来作为其训练手段应用效果的计量方式;(3)采用完整旋转技术投掷不同重量的铅球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过重或过轻的器械对铅球成绩影响都不大,最佳重量区间为与标准球重量相差1~2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推铅球 专项力量 训练手段
下载PDF
肱三头肌肌纤维组成及其力量产生和推铅球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法祥 赵伟科 李云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探讨推铅球成绩与肱三头肌纤维类型和力量产生之间的关系。选取13个体育教育专业的男生进行为期5周的推铅球训练,并测定最后推铅球的成绩。在训练指导期间,按照要求参加实验测试:对肘伸肌分别以0.52、1.05、1.57、2.09、3.14、4... 探讨推铅球成绩与肱三头肌纤维类型和力量产生之间的关系。选取13个体育教育专业的男生进行为期5周的推铅球训练,并测定最后推铅球的成绩。在训练指导期间,按照要求参加实验测试:对肘伸肌分别以0.52、1.05、1.57、2.09、3.14、4.19弧度每秒的角速度进行等速力矩测试;最大强度与爆发性快速卧推测试;坐姿分别推1、2、3、4、5、6kg铅球测试;用全身与上体手臂抗阻测试来测量全身与上臂肌肉质量;采集肱三头肌长头处肌肉切片样本并利用ATP酶组织化学分析其肌纤维的组成。研究发现,推铅球成绩与以下几个因子存在着显著性相关:与肌肉纤维类型Ⅱ面积的相关系数r=0.70(P〈0.01);与坐姿推铅球相关系数为r=0.60~0.79(P〈0.05);与肘伸肌等速运动的相关系数为r=0.65—0.78(P〈0.05);与卧推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86(P〈0.01)以及与上臂横断面积的相关系数为r=0.68(P〈0.05)。研究结果表明,肱三头肌的肌纤维组成与其力量产生能力是铅球成绩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上臂力量与推铅球成绩间的高度相关表明除下肢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同样对推铅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推 等速力矩 坐姿推铅球 推铅球 肱三头肌肌纤维组成
下载PDF
原地推铅球训练方法
11
作者 许延东 《新体育(下半月)》 2023年第3期28-30,共3页
铅球这项运动集合了爆发力、力量以及速度等于一体,是高中体育生的一项考试项目,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注重开展原地推铅球训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为此下文将对高中体育生原地推铅球训练要点,... 铅球这项运动集合了爆发力、力量以及速度等于一体,是高中体育生的一项考试项目,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要注重开展原地推铅球训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并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为此下文将对高中体育生原地推铅球训练要点,问题以及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体育生 原地推铅球 训练 方法
下载PDF
关于初中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训练方法的探究
12
作者 仁青顿珠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10期0084-0087,共4页
原地推铅球是初中体育考生的短板项目,为了巩固初中体育考生的技术动作、强化身体素质,本文对原地推铅球运动项目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了初中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原则,同时详细阐述了原地推铅球训练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站位站姿... 原地推铅球是初中体育考生的短板项目,为了巩固初中体育考生的技术动作、强化身体素质,本文对原地推铅球运动项目的作用进行概述,分析了初中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原则,同时详细阐述了原地推铅球训练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站位站姿不科学、忽略全身发力顺序等。之后提出初中体育考生原地推铅球的训练策略,通过专项技术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以及基础动作巩固训练等,帮助初中体育考生更好地迎接挑战,提高原地推铅球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体育考生 原地推铅球 训练方法
下载PDF
中学阶段学生运动员业余推铅球训练方法的分析
13
作者 李旭东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5期0151-0154,共4页
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期,我们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和强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然生长的规律。推铅球是中学阶段学生田径运动会里面的传统比赛项目,是锻炼学生身体协调用力和爆发力的一项很好的项目,但是因对技术和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 中学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期,我们教练员在安排训练和强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然生长的规律。推铅球是中学阶段学生田径运动会里面的传统比赛项目,是锻炼学生身体协调用力和爆发力的一项很好的项目,但是因对技术和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学校里开展教学和训练不够,所以能够较好掌握此项技术的同学不多,因此本文也仅针对中学阶段学校田径运动队铅球运动员所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阶段 推铅球 训练方法
下载PDF
推铅球技术的演变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要点和难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皓 刘双恩 《武术研究》 2016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推铅球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推铅球的技术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是在真正的田径比赛场地上,推铅球的技术主要还是以背向滑步技术和旋转式技术为主。随着近年来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和以及在推铅球教学中的大力推广,旋转式推铅球... 推铅球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推铅球的技术也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是在真正的田径比赛场地上,推铅球的技术主要还是以背向滑步技术和旋转式技术为主。随着近年来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研究和以及在推铅球教学中的大力推广,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在我国得到普遍运用。然而,经过这几年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推广,一些问题也伴随着产生。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要点和难点尚难以全部掌握,在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文章在阐述推铅球技术的演变的基础上,借助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的分析,拟对旋转式推铅球运动的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使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在国内田径场上得到更加普遍更加有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铅球技术的演变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要点 旋转式推铅球技术的难点
下载PDF
对旋转推铅球技术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瑞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主要以文献资料法和教学实验法 ,对背向滑步推铅球与旋转推铅球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旨在使大家对旋转推铅球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为旋转推铅球技术的引进、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背向滑步推铅球 教学实验法 旋转推铅球技术
下载PDF
浅析推铅球技术
16
作者 臧福山 杨道宁 韩迪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4-64,66,共2页
对推铅球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背向推铅球两种类型及旋转推铅球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背向推铅球 动作要领 旋转式推铅球 技术要点 短长步型 长短步型
下载PDF
后退步推铅球与侧向滑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袁玉刚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0-142,共3页
通过侧向滑步推铅球和后退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验中的比较研究,发现后退步推铅球技术适合于在公共体育课作为非体育专业教材进行实施。在公体教材中增加该项技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这符合课程目标的规定,有利于提高... 通过侧向滑步推铅球和后退步推铅球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实验中的比较研究,发现后退步推铅球技术适合于在公共体育课作为非体育专业教材进行实施。在公体教材中增加该项技术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内容,这符合课程目标的规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执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滑步推铅球 后退步推铅球 体育教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sEMG的男子旋转推铅球运动员单支撑阶段肌肉用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孙有平 隋新梅 +2 位作者 钱风雷 李延军 戴伟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50,共7页
采用遥测肌电测试并结合影像解析,对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张竣旋转推铅球单支撑阶段的主要用力肌肉及其用力顺序、用力范围和主要用力肌肉之间的协调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张竣单支撑阶段主要发力肌肉是左腿起支撑作用... 采用遥测肌电测试并结合影像解析,对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张竣旋转推铅球单支撑阶段的主要用力肌肉及其用力顺序、用力范围和主要用力肌肉之间的协调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张竣单支撑阶段主要发力肌肉是左腿起支撑作用的肌肉(左腿股外侧肌和左腿腓肠肌)和维持身体姿势的肌肉(右侧背阔肌和右腿股二头肌);主要发力肌肉的用力顺序(左腿腓肠肌内侧→左腿股外侧肌→右腿股二头肌→右侧背阔肌中部)是按照由下往上、由左至右进行的;张竣单支撑阶段主要肌肉的用力范围(即肌肉横跨关节的角度变化值):肩髋夹角为26.3°~52.1°、左髋角为116.7°~168.7°、左腿膝关节角度为120.7°~156.3°、右膝角为79.2°~172.7°、右髋角为112.5°~143.5°;张竣在单支撑阶段右腿肌肉用力的协调性不好,主动肌(右腿股内侧肌)发力时,拮抗肌(右腿股二头肌)没有适时放松,影响了其肌肉做功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旋转推铅球 男子 单支撑 肌肉用力特征
下载PDF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运用双语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平 郑兵 王延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0-71,共2页
作者运用双语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尝试,通过对教学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技评和达标两项考核指标的统计分析,提出双语教学法运用于铅球技术教学中是可行的,同时,对运用双语教学的方法作了简述。
关键词 双语教学 侧向滑步 推铅球 技评 达标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冠、亚、季军推铅球技术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臣 冯国群 陈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3-467,共5页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效果。过渡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速度均大于左髋速度,有利于髋横轴对肩横轴的超越和身体肌群的有效拉长。最后用力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右肩、右肘和铅球4个环节的速度逐渐增加,用力顺序合理,但加速能力不同。3名运动员铅球离手时左侧撑蹬技术均不甚理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屈髋屈膝现象,影响了用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女子铅球 推铅球技术 三维运动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