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基GNSS掩星事件预报方法分析
1
作者 刘宾 张绍成 +1 位作者 何友林 虢盛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8,共8页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 针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星基掩星观测时长通常仅有几十秒,特别是在升星掩星观测中,需要快速实现负高度角卫星信号的捕获跟踪,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掩星观测时长的问题,基于先验轨道信息辅助的开环跟踪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事件快速预报方法,以辅助掩星接收机快速捕获和跟踪GNSS掩星信号,从而保证掩星观测数据质量和有效观测时长:对地球局部曲率中心进行修正,得到更为精准的切线高度;然后设置掩星事件的判决条件,采用极值的方式快速预报出符合阈值的掩星事件;最后对全球内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曲率中心的修正距离最大值可至45 km,曲率半径波动范围可达到65 km,足以影响掩星探测的准确预报。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2)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掩星预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掩星漏报率低于3%,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掩星漏报率约14.5%,且预报掩星开始时间大多提前5~10 s;证明基于切线高度的掩星预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星基掩星事件的预报,以辅助接收机准确捕获和跟踪信号,提升掩星观测资料的数据量和有效观测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导航系统(GNSS)掩星 掩星预报 地球曲率改正 开环跟踪 气象、电离层与气候座观测系统(COSMIC-2)
下载PDF
基于COSMIC掩星观测的顶部电离层标高特征分析
2
作者 韩超 庞岗 +7 位作者 靳睿敏 甄卫民 王丹丹 马雪纯 朱庆林 陈龙江 陈丽 白培瑞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1,共9页
顶部电离层是指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所在高度以上的电离层区域。掩星观测能够提供地面到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处的整个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对于顶部电离层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标高是构建顶部以上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模型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 顶部电离层是指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所在高度以上的电离层区域。掩星观测能够提供地面到低轨卫星轨道高度处的整个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对于顶部电离层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标高是构建顶部以上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模型的重要参数。本文使用2007—2020年的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掩星观测数据,提取有效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的顶部标高,分析了其随地方时、季节、经纬度和太阳活动水平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顶部标高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太阳活动依赖性;顶部标高在纬度上的变化强烈依赖于地方时,同时在东西经向上表现出明显的波状结构,且这种经度波状结构在南北半球具有不同的形态;顶部标高在夏季半球具有显著的东西经向差异,南半球夏季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掩星 顶部电离层 电子密度剖面 太阳活动 标高
下载PDF
COSMIC电离层掩星反演模拟及星座优化
3
作者 许波波 王成 +3 位作者 张雨露 文援兰 何丽娜 李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精密星历和NeQuick模型模拟COSMIC星座电离层掩星事件的几何过程和物理数据,并采用改正TEC法和“洋葱分层”算法反演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模拟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廓线与模型变化趋势一致,偏差较小.电离层h_(m)F_(2),N_(m...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精密星历和NeQuick模型模拟COSMIC星座电离层掩星事件的几何过程和物理数据,并采用改正TEC法和“洋葱分层”算法反演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模拟反演得到的电子密度廓线与模型变化趋势一致,偏差较小.电离层h_(m)F_(2),N_(m)F_(2)的绝对误差分别为4.2 km和0.26×10^(4)cm^(–3),相对误差分别为1.66%和4.95%,反演值与模型值的线性回归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6和0.950,表明掩星反演模拟完整可靠、正确有效.在几何模拟正确的基础上,分析了COSMIC-2完全组网时的掩星观测性能及多系统GNSS对掩星数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为提高未来掩星事件的时效性及时空分布的均匀性,提出了一种掩星分布均匀性指数,并且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现掩星星座卫星总数、轨道面数、轨道倾角的最优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电离层 掩星反演 模拟 电子密度
下载PDF
火星无线电掩星探测进展
4
作者 肖洛 肖存英 +3 位作者 胡雄 吴小成 王泽伟 吴小其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研究火星对了解火星、地球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从1964年美国水手4号发射,首次成功地运用无线电掩星技术探知到火星的环境特征之后,国际上不少的火星任务都开展了掩星实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依据采用... 火星是地球的姊妹星,研究火星对了解火星、地球乃至太阳系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从1964年美国水手4号发射,首次成功地运用无线电掩星技术探知到火星的环境特征之后,国际上不少的火星任务都开展了掩星实验,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依据采用了无线电掩星技术进行勘探的火星探测器发射时间顺序展开调研,针对具有开创性的水手系列、火星全球勘测者、火星快车、火星大气挥发演化探测器、天问一号等,梳理分析和总结了各任务的火星无线电掩星方式以及所获取的廓线数量、位置分布、获取方式等产品信息,以及部分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火星无线电掩星探测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并探讨了可能的对策.火星无线电掩星后续可重点考虑多颗星-星掩星结合星-地掩星方式形成掩星星座;并通过选用适当的信号探测频率、改进反演算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掩星质量;火星掩星探测手段还可与火星顶部探测雷达、直接探测等手段相结合,发展火星多源数据融合技术.随着探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无线电掩星探测将是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未来会有数量越来越多、时间与空间覆盖越来越全面、精度越来越高的掩星数据用于火星的整个空间环境研究,包括大、中尺度乃至小尺度结构的特征与演化规律都将被人类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星 深空探测 空间天文学
下载PDF
基于地基GNSS掩星信号的低空大气波导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红光 张利军 +1 位作者 王倩南 韩杰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大气波导对超短波及以上频段无线电波传播影响显著,为解决海上大气波导参数实时获取问题,提出从地基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掩星过程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海上低空大气波导环境信息.采用抛物方程方法实现由大气波导参数预测地基GNSS掩... 大气波导对超短波及以上频段无线电波传播影响显著,为解决海上大气波导参数实时获取问题,提出从地基接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掩星过程的接收信号中提取海上低空大气波导环境信息.采用抛物方程方法实现由大气波导参数预测地基GNSS掩星信号接收功率的正演模型.通过遗传算法结合正演模型、参数化的大气波导模型和目标函数,实现根据GNSS掩星信号接收功率得到大气波导参数的反演算法.仿真模拟了标准折射、表面波导和悬空波导环境对近地面接收GNSS掩星信号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不同折射环境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GLONASS、GPS实测掩星信号,并利用实测GNSS掩星信号进行了低空大气波导的反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有效的监测反演海上低空大气波导,且具有无源被动遥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波导 路径损耗 抛物方程 遗传算法 掩星
下载PDF
“天问一号”无线电掩星观测试验及特征分析
6
作者 陈略 王美 +5 位作者 简念川 满海钧 韩松涛 孔静 郭鹏 平劲松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
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火飞行为星–地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提供了必要条件,可有效支持火星大气、电离层反演探测。重点介绍国内首次基于“天问一号”的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试验。利用“天问一号”预报轨道,预报地面深空站掩星观测弧段... 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火飞行为星–地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提供了必要条件,可有效支持火星大气、电离层反演探测。重点介绍国内首次基于“天问一号”的火星无线电掩星观测试验。利用“天问一号”预报轨道,预报地面深空站掩星观测弧段;组织深空站,对“天问一号”进行火星入掩全过程观测,采集与记录探测器原始下行信号;利用自研深空开环测量软件,对“天问一号”下行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提取火星无线电掩星特征。结果表明:信号中幅度衍射斑纹与频率翘尾特征被成功提取,印证了此次星–地火星无线电掩星事件被有效观测,为后续基于“天问一号”的火星大气探测科学研究,积累了重要技术经验与测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无线电掩星 大气 大气反演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基于GPS掩星的单频处理验证及精度分析
7
作者 田浩然 孟祥广 +6 位作者 杜起飞 孙越强 白伟华 王先毅 杨铭 谭广远 胡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0-754,共5页
基于FY-3E卫星上的GPS掩星观测数据对单频掩星处理算法进行验证并分析其精度。首先由L_1频点的载波相位观测和伪距观测C_1计算出相对电离层TEC(relTEC);然后重构第二频点的载波相位观测L_(2)^(*),并反演大气折射率产品;最后验证和分析... 基于FY-3E卫星上的GPS掩星观测数据对单频掩星处理算法进行验证并分析其精度。首先由L_1频点的载波相位观测和伪距观测C_1计算出相对电离层TEC(relTEC);然后重构第二频点的载波相位观测L_(2)^(*),并反演大气折射率产品;最后验证和分析单频相对电离层电子总含量relTEC、重构L_(2)^(*)附加相位和折射率产品的精度。结果表明:1)单频计算得到的relTEC和L_(2)^(*)附加多普勒与双频结果的相关性系数多数大于0.95;2)L_(2)^(*)附加多普勒的相对平均偏差多数小于0.2%,相对标准差多数小于0.4%;3)单、双频反演折射率相对ERA5数据的bias和RMS指标一致性良好,位势高度在25 km以上单频反演的折射率精度相比双频有微弱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掩星 单频处理 附加相位 折射率
下载PDF
风云卫星的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精准度特征
8
作者 廖蜜 张鹏 +4 位作者 刘健 柳聪亮 白伟华 徐娜 陈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0-281,共12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D星/E星的掩星接收机接收GPS和北斗导航卫星信号,形成掩星事件,进而反演得到大气温度廓线。利用2016—2022年FY-3C/3D/3E GPS和北斗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通过与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掩星干大气温度的精准度特征...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D星/E星的掩星接收机接收GPS和北斗导航卫星信号,形成掩星事件,进而反演得到大气温度廓线。利用2016—2022年FY-3C/3D/3E GPS和北斗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通过与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掩星干大气温度的精准度特征。结果表明: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在200 hPa至20 hPa间精度最高,标准偏差约为1 K,且GPS与北斗掩星的误差特征相近。在稳定度方面,FY-3C GPS掩星干大气温度平均偏差线性变化趋势为-0.0055 K·a^(-1),与国外同类掩星资料稳定性相当。因2021年初掩星天线多径效应订正,FY-3D GPS掩星干大气温度与ERA5再分析资料的平均偏差出现明显跳变,平均偏差值从-0.154 K降为-0.007 K,负偏差显著减小。总体上,FY-3C GPS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长序列稳定度较好,北斗掩星干大气温度廓线精度能够达到或优于GPS,风云极轨卫星序列的GPS和北斗掩星在长序列稳定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掩星 北斗 温度 时间序列变化
下载PDF
基于不同背景场的云内COSMIC掩星资料的偏差分析
9
作者 殷延安 杨胜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1360,共10页
利用2007-2009年Cloud Sat卫星云廓线雷达(nadir-pointing cloud profiling radar,CPR)资料,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Global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COSMIC)掩星资料,分... 利用2007-2009年Cloud Sat卫星云廓线雷达(nadir-pointing cloud profiling radar,CPR)资料,气象、电离层和气候卫星联合观测系统(Global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COSMIC)掩星资料,分析了不同类型云内COSMIC掩星资料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分析场之间的折射率偏差特征。COSMIC与ECMWF和NCEP之间的折射率偏差分别用Nbias^(ECMWF)和Nbias^(NCEP)表示。研究发现,Nbias^(ECMWF)在积云、层积云、高积云和高层云中的最大值分别为1.2%、0.2%、0.5%和0.2%,而Nbias^(NCEP)则分别为1.8%、0.5%、0.5%和0.4%。在层积云的对流层下层Nbias^(NCEP)存在较大的负值,而Nbias^(ECMWF)为正值。折射率的正偏差随着液态水含量增加而增加。从全球分布来看,赤道辐合带云量丰富,Nbias^(NCEP)和Nbias^(ECMWF)也存在明显的正偏差,它在空间上和水汽的正偏差以及温度的负偏差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掩星 CLOUDSAT 折射率偏差 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CSES/FY3C掩星与数字测高仪探测电离层特征参数比较分析
10
作者 胡嘉宇 甘呈坤 辜声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风云三号系列卫星(FY3C)以及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等具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掩星(RO)观测能力的低轨卫星所得电离层峰值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出一种以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为参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风云三号系列卫星(FY3C)以及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等具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掩星(RO)观测能力的低轨卫星所得电离层峰值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出一种以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为参考,采用多种时空匹配窗口对掩星反演结果进行电离层特征参数验证分析的方法:实验结合2018-7-20—2018-8-20共计20551次掩星事件,及6094个数字测高仪观测电子密度廓线数据,从峰值密度、峰值高度及临界频率等多方面对FY3C与CSES卫星掩星观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为避免由于不同观测数据时空不一致引入的差异,分析不同时空匹配窗口对掩星与数字测高仪观测结果比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轨卫星掩星所得峰值参数与数字测高仪观测资料在不同匹配准则下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当空间(时间)窗口不变时,随着时间(空间)窗口增大,无论是低轨卫星掩星同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的比较,还是低轨卫星自身之间的比较,其电离层峰值参数数据匹配的相关性(一致性)都将下降,进而导致相关系数与拟合精度的减小;在相同的时空匹配窗口中,CSES与FY3C掩星反演出的电离层峰值密度相关性较强,而电离层峰值高度相关性较弱;CSES卫星更适合于低纬地区低高度与中高纬地区低中高度的电离层掩星探测,而FY3C卫星则适合于低纬地区中高高度与中高纬地区高于CSES卫星轨道高度的电离层掩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星 风云三号(FY-3) 张衡一号(Zhang Heng-1)电磁监测试验卫(CSES) 数字测高仪 电子密度廓线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GoogLeNet深度学习模型识别COSMIC-2掩星信号中的反射信号
11
作者 罗文杰 项杰 杜华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1-641,共11页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大气探测手段,已广泛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和空间天气研究。掩星探测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受到地球表面反射信号的干扰,识别和分离掩星探测信号中的反射信号有助于将掩星数...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大气探测手段,已广泛用于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和空间天气研究。掩星探测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容易受到地球表面反射信号的干扰,识别和分离掩星探测信号中的反射信号有助于将掩星数据同化到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中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GoogLeNet深度学习模型(Im-GNet),并应用于COSMIC-2掩星探测数据来识别反射信号。本文选择了2020年1月1~9日的COSMIC-2掩星数据(conPhs文件),进行质量控制后,利用无线电全息方法得到掩星信号的无线电全息功率谱密度图像,然后训练得到Im-GNet深度学习模型,Im-GNet模型测试的准确率达到了96.4%,显著高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的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反射信号对掩星数据的影响,掩星事件的地理分布以及掩星反演数据(atmPrf文件)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12 h预报值(avnPrf文件)的折射率比较表明:有反射信号的掩星事件数据质量更好,所包含的大气信息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2掩星 深度学习 无线电全息技术 GoogLeNet模型
下载PDF
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行星大气密度
12
作者 余道淳 李海涛 +1 位作者 李保权 刘亚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1-669,共9页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X射线强度发生衰减,根据衰减后X射线信号的强度反演对应的密度廓线。本文根据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需求,论证了基于X射线掩星实现大气密度反演的新方法,重点介绍了光变曲线拟合和能谱拟合两种地球中高层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分析了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大气密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大气密度的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对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密度测量手段,X射线掩星探测可对中高层大气密度实现有效探测,弥补了目前中高层大气密度实测数据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掩星 大气探测 大气密度反演 X射线衰减信号表征
下载PDF
基于GNSS极化掩星信号的降水观测数据周跳处理算法分析
13
作者 安豪 卞双双 杜晓勇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极化掩星信号提取降水信息是国际上新兴起的研究领域.针对在前期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地基试验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地基试验数据中的周跳处理问题.结合地基试验双极化载波相位数据的特点,系统对比分析了高次差...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极化掩星信号提取降水信息是国际上新兴起的研究领域.针对在前期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地基试验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地基试验数据中的周跳处理问题.结合地基试验双极化载波相位数据的特点,系统对比分析了高次差法、多普勒观测值法等6种常用周跳处理算法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进而研究对高次差法进行改进以解决人为确定求差次数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及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探测出无雨和有雨时水平极化载波相位和垂直极化载波相位的各类大小周跳,可有效应用于GNSS极化掩星信号的降水观测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导航系统(GNSS) 极化掩星信号 降水 周跳探测 高次差法
下载PDF
无线电掩星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胡雄 曾桢 +4 位作者 张训械 熊建刚 张冬娅 黄泽荣 艾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5期549-556,共8页
详细介绍无线电掩星技术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星载地球大气遥感高新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 ,给出其应用于探测从地面至 80 0km高空大气和电离层参量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关的掩星仿真、观测及其与其他观测技术对比的结果 ,讨... 详细介绍无线电掩星技术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星载地球大气遥感高新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 ,给出其应用于探测从地面至 80 0km高空大气和电离层参量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有关的掩星仿真、观测及其与其他观测技术对比的结果 ,讨论了掩星技术的应用及其正在改善和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星技术 大气 电离层 掩星仿真 GPS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掩星大气产品精度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19
15
作者 廖蜜 张鹏 +1 位作者 毕研盟 杨光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可以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卫星和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信号,进而得到全球范围内的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探测结果。利用常规无线电探空资料,对GNOS接收GPS信号的掩星探测大气产品(包括折射率、密度、温度以及湿度廓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至25 km垂直范围内,GNOS掩星大气产品折射率廓线和干大气密度廓线的平均偏差在0.5%左右,标准偏差在2%左右;温度廓线的平均偏差约为0.5 K,标准偏差约为2 K;水汽廓线的标准偏差在6 km以下为0.25—1.0g/kg。对于风云卫星首次尝试的掩星观测技术,GNOS掩星产品的精度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在未来还有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 全球导航卫掩星探测仪 掩星 产品精度检验
下载PDF
山基无线电掩星模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训械 曾桢 +1 位作者 胡雄 张东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5期530-536,共7页
利用 3维射线追踪技术模拟山基 (或机载 )无线电掩星 ,研究掩星事件出现的时间、方位角和掩星事件持续时间 ;详细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水汽和温度变化对掩星观测高度、相位时延的影响 ;从CHAMP掩星观测结果分析 ,得到了地形对掩星观测高度... 利用 3维射线追踪技术模拟山基 (或机载 )无线电掩星 ,研究掩星事件出现的时间、方位角和掩星事件持续时间 ;详细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水汽和温度变化对掩星观测高度、相位时延的影响 ;从CHAMP掩星观测结果分析 ,得到了地形对掩星观测高度有重要影响的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无线电掩星 山基掩星
下载PDF
雾灵山GPS掩星观测实验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宫晓艳 胡雄 +2 位作者 吴小成 张训械 宋淑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在高山的山顶上,利用GPS接收机跟踪低仰角和负仰角的GPS卫星信号,即山基GPS掩星观测,该技术可以获得低层大气折射指数剖面。2005年8月1—29日,在河北雾灵山(40.60°N,117.48°E,海拔2118 m)开展了山基GPS掩星观测实验,共获得57... 在高山的山顶上,利用GPS接收机跟踪低仰角和负仰角的GPS卫星信号,即山基GPS掩星观测,该技术可以获得低层大气折射指数剖面。2005年8月1—29日,在河北雾灵山(40.60°N,117.48°E,海拔2118 m)开展了山基GPS掩星观测实验,共获得576 h的原始观测数据,跟踪到掩星事件共1136次,其中621次上升掩星事件,515次下降掩星事件,平均每小时观测到2次掩星事件,经反演成功获得939个大气折射指数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山基掩星事件发生时间(地方时)大体呈平均分布;山基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大部分在15~20 min;山基掩星事件跟踪最低负仰角分布的峰值出现在-3°^-2.5°之间,所跟踪到的最低负仰角达到-4.994°,出现在正南稍偏东方向;下降掩星事件的最低仰角分布明显低于上升掩星事件的最低仰角分布。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山基掩星观测每天可为低层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大量时空分布的折射率数据,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基GPS掩星技术 掩星事件 大气折射指数 最低仰角
下载PDF
欧洲ACE^+掩星观测计划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训械 胡雄 曾桢 《全球定位系统》 2002年第6期16-20,共5页
最近,欧洲制定了一个新的ACE^+掩星观测计划。它由4颗小卫星组成,分布在2个轨道面上。星载接收机可以分别接收GPS和Galileo(伽利略)导航星座信号,进行掩星观测。此外,4颗小卫星中的两颗卫星,携带X和K波段的发射机,另外两颗携带接收机,... 最近,欧洲制定了一个新的ACE^+掩星观测计划。它由4颗小卫星组成,分布在2个轨道面上。星载接收机可以分别接收GPS和Galileo(伽利略)导航星座信号,进行掩星观测。此外,4颗小卫星中的两颗卫星,携带X和K波段的发射机,另外两颗携带接收机,他们之间也进行掩星观测,测量电波振幅变化,独立反演对流层大气温度和水汽。计划创新之处在于,它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和测量精度获得全球大量的电离层和中性大气的气象场资料。本文介绍ACE^+计划观测内容、卫星载荷、地面观测设备的数据处理技术,也给出该计划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无线电掩星 掩星观测计划 GALILEO 欧洲 空间天气 ACE+计划
下载PDF
GPS无线电掩星资料特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晓蕾 《气象科技进展》 2012年第5期49-54,共6页
正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的设计是为了美国军方的精确定位,于1980年代与199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GPS共由距地球表面约20200km高度的6个轨道上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以2个L波段频率(f1=1.57542GH... 正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的设计是为了美国军方的精确定位,于1980年代与199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GPS共由距地球表面约20200km高度的6个轨道上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以2个L波段频率(f1=1.57542GHz,f2=1.22760GHz)持续发射电磁波。GPS为将无线电掩星(Radio Occultation)技术应用到地球大气领域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星 掩星观测 大气折射率 低轨卫 探空资料 垂直廓线 无线电信号 信号传播 地球表面 定位系统
下载PDF
二维射线跟踪技术中的掩星面坐标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磊 洪振杰 徐贤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
在大气球对称假设下,可以从弯曲角观测资料通过Abel积分变换反演得到折射率廓线。在低层大气中,折射率水平不均匀性可能导致Abel反演在近地面的误差达到10%。避免该误差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不通过Abel反演而采用非对称模式下二维射线跟踪... 在大气球对称假设下,可以从弯曲角观测资料通过Abel积分变换反演得到折射率廓线。在低层大气中,折射率水平不均匀性可能导致Abel反演在近地面的误差达到10%。避免该误差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不通过Abel反演而采用非对称模式下二维射线跟踪算子直接将弯曲角同化到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文章介绍了非对称模式下二维射线跟踪技术的背景、原理和数学模型,讨论了掩星面坐标系与地心惯性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掩星 二维射线跟踪 掩星面坐标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