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聚对苯撑的掺杂方法及掺杂剂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丽萍 杨洪业 《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报导了在催化体系AlCl3-CuCl2作用下,以苯为单体聚合得到聚对苯撑,然后分别以AlCl3和FeCl3·6H2O为掺杂剂对聚对苯撑进行气相掺杂和液相掺杂,并讨论了掺杂时间、温度及暴空时间对电导率的影响。
关键词 聚对苯撑 掺杂方法 掺杂 导电性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区熔掺杂方法
2
作者 黎德明 《湖南有色金属》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1-61,共1页
一般说来,通过涂P<sub>2</sub>O<sub>5</sub>溶液生产区熔单晶的主要缺点是纵向电阻率范围较大和掺杂的重现性较小。特别是在中心电阻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目标电阻率为80—100Ω·cm的区熔晶体一... 一般说来,通过涂P<sub>2</sub>O<sub>5</sub>溶液生产区熔单晶的主要缺点是纵向电阻率范围较大和掺杂的重现性较小。特别是在中心电阻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例如目标电阻率为80—100Ω·cm的区熔晶体一般需用中子辐照方法掺杂。它的主要优点是重现性几乎达100%,纵向电阻率范围窄。一般情况下,电阻率范围为±10Ω·cm,较好的情况可达±5Ω·cm。但它也存在生产周期长这一主要缺点,从晶体拉制后算起,到退火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电阻率 区熔 掺杂方法 中子辐照 周期长 分凝系数 涂布 易挥发性 操作手法 试验原理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二次掺杂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辉霞 陈姣 +1 位作者 陈娜丽 刘生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06期83-86,91,共5页
利用化学氧化合成原理,以氨基磺酸(SA)为一次掺杂剂,盐酸为二次掺杂剂,制备了二次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分别考察了不同掺杂剂量、氧化剂量及掺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n)∶n(SA)∶n(APS)=1∶5∶0.4,盐酸... 利用化学氧化合成原理,以氨基磺酸(SA)为一次掺杂剂,盐酸为二次掺杂剂,制备了二次掺杂的导电聚苯胺,分别考察了不同掺杂剂量、氧化剂量及掺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苯胺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An)∶n(SA)∶n(APS)=1∶5∶0.4,盐酸为1mol/L,一次掺杂反应时间为3.5h时,所得产物电导率较高且可达3.18S/cm。结果表明,二次掺杂工艺得到的产物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并节约SA用量约40%,是一种绿色、新颖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二次掺杂方法 氨基磺酸 化学氧化聚合法 导电性
下载PDF
高掺杂铒光纤结构优化和掺杂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蒋作文 李进延 《网络电信》 2005年第5期29-31,46,共4页
对掺铒光纤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确定了合适的剖面结构,芯径,截止波长(λc),数值孔径(NA)和相对折射率差(△)等参数。讨论了铒掺杂区域的大小,通过在常规Al-Er光纤中掺杂La^3+,来增加Er的掺杂浓度,实现高浓度掺杂,在1530nm的吸收峰... 对掺铒光纤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确定了合适的剖面结构,芯径,截止波长(λc),数值孔径(NA)和相对折射率差(△)等参数。讨论了铒掺杂区域的大小,通过在常规Al-Er光纤中掺杂La^3+,来增加Er的掺杂浓度,实现高浓度掺杂,在1530nm的吸收峰值Al-Er-La光纤比Al-Er光纤提高了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方法 结构优化 掺杂 LA^3+ 优化选择 掺铒光纤 剖面结构 截止波长 折射率差 数值孔径 掺杂浓度 等参数 掺杂 芯径
原文传递
水团簇掺杂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传甫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20-128,共9页
水是空间中最常见的分子之一,也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最有价值的物质资源.水团簇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实际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团簇还可作为理想的水微观模型,可拓展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并为溶剂和溶质之间尺寸依赖的解离性质... 水是空间中最常见的分子之一,也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最有价值的物质资源.水团簇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实际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水团簇还可作为理想的水微观模型,可拓展物理化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并为溶剂和溶质之间尺寸依赖的解离性质及相互作用等研究提供借鉴.另外一方面,气相酸性混合水团簇近年来引起了学界高度重视,如实验及理论工作一直在寻求纯水团簇和掺杂酸性分子水团簇的最小能量结构等.简而言之,掺杂外来分子或原子可极大地扩展了水团簇科学研究范围.目前在实验上掺杂水团簇的方法有多种,本文对此做出简要的综述,比较各种掺杂方法的特点,以方便研究者在实验上更有效地应用水团簇掺杂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团簇 混合团簇 掺杂方法
下载PDF
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驰平 张铭 +3 位作者 宋雪梅 王波 李彤 严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97-300,共4页
ZnO薄膜作为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材料,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制备高质量的p型ZnO薄膜是实现其实用化的关键。概括了p型掺杂困难的原因,并指出Ⅲ-Ⅴ族元素共掺杂可能是p型掺杂的最好方法。简单回顾了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 ZnO薄膜作为一种多功能半导体材料,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制备高质量的p型ZnO薄膜是实现其实用化的关键。概括了p型掺杂困难的原因,并指出Ⅲ-Ⅴ族元素共掺杂可能是p型掺杂的最好方法。简单回顾了ZnO薄膜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P型掺杂 掺杂方法
下载PDF
HCl气相掺杂对聚苯胺电导率影响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瑞芬 夏争艳 +3 位作者 赵玮婷 刘晓玲 马卓尔 骆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60,共3页
采用气相掺杂这种新的掺杂方法对低电导率的导电聚苯胺进行再掺杂,气相掺杂30min的聚苯胺的电导率约为未掺杂导电聚苯胺的4倍,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了电导率发生变化的内在机理。该法简便易操作,不引入杂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很... 采用气相掺杂这种新的掺杂方法对低电导率的导电聚苯胺进行再掺杂,气相掺杂30min的聚苯胺的电导率约为未掺杂导电聚苯胺的4倍,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表征,探讨了电导率发生变化的内在机理。该法简便易操作,不引入杂质,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气相再掺杂 电导率 质子酸 导电聚苯胺 气相掺杂 电导率 影响规律 HCI 掺杂方法 内在机理 发生变化 污染环境
原文传递
氧化锌的p型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夏志美 刘竹林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1-566,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锌材料p型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用于p型掺杂的单元素和共掺杂双元素以及所采用的主要掺杂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热蒸发法、喷雾热解法、溶胶-凝胶法、低温水解法、离子束增强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氧化锌材料p型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用于p型掺杂的单元素和共掺杂双元素以及所采用的主要掺杂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热蒸发法、喷雾热解法、溶胶-凝胶法、低温水解法、离子束增强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等。探讨了掺杂后的氧化锌在光电磁以及p型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的新特性,介绍了p型氧化锌薄膜在紫外探测器和太阳电池方面的应用,对p型氧化锌薄膜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制备稳定、低电阻率和高载流子浓度的p型氧化锌薄膜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P型掺杂 掺杂元素 掺杂方法 低电阻率
原文传递
杂多酸掺杂聚苯胺的表征及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仁庆 马荔 +2 位作者 曹作刚 龚剑 瞿伦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1-46,共6页
近年来 ,杂多酸的催化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 .寻找适当的载体 ,将杂多酸有效地分散开 ,已成为催化应用的关键 .聚苯胺以其独特的掺杂现象和良好的稳定性 ,为杂多酸催化载体的选择提供了又一新的研究课题 .
关键词 杂多酸 聚苯胺 掺杂方法 表征 催化活性
下载PDF
聚苯胺掺杂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丽丽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掺杂是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PANI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能依赖于合成和掺杂方法。采用化学掺杂、电化学掺杂、光诱导掺杂、离子注入掺杂、质子酸掺杂和二次掺杂均可获得具有新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导电PANI。
关键词 聚苯胺 掺杂机制 掺杂方法
下载PDF
生产AKS掺杂钨粉时钾粘结的机理
11
作者 B.A.Gnesin 金和玉 《中国钨业》 CAS 1994年第10期20-22,共3页
生产灯泡用钨丝的90年经验促进了钨丝质量和钨丝内钾泡分布之间密切关系的确立。钾泡的外貌、尺寸和特性取决于包括铝、钾和硅在内的成分;氧化钨的掺杂方法;还原条件;烧结条件和塑性交形条件。虽然纯铝和硅在钨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是仍然... 生产灯泡用钨丝的90年经验促进了钨丝质量和钨丝内钾泡分布之间密切关系的确立。钾泡的外貌、尺寸和特性取决于包括铝、钾和硅在内的成分;氧化钨的掺杂方法;还原条件;烧结条件和塑性交形条件。虽然纯铝和硅在钨中的溶解度很小,但是仍然可以准确测定其数量。在烧结钨条的一般温度范围内(2300~2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钨粉 AKS 烧结条件 掺杂方法 氧化钨 还原条件 钨青铜 掺杂 温度范围 铝化合物
下载PDF
常见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与快速检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英姿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39-40,共2页
目的掌握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方法与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根据中药正品的典型特征、性状及来源进行比对,并结合薄层色谱与杂质等检验的项目来进行判断。结果与结论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快速鉴别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并结... 目的掌握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的鉴别方法与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根据中药正品的典型特征、性状及来源进行比对,并结合薄层色谱与杂质等检验的项目来进行判断。结果与结论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快速鉴别常见的中药饮片掺伪、掺杂,并结合相应项目的检验来判断中药饮片是否合格,来杜绝掺伪、掺杂的中药饮片进入到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中药饮片 掺伪、掺杂的鉴别方法 快速检验的方法
下载PDF
介电温度稳定型BaTiO_3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飞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918-1921,1926,共5页
综述了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BaTiO3基陶瓷的研究进展,从BaTiO3的介电常数和化学掺杂出发,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BaTiO3的制备及其掺杂方法,展望了介电常数温度稳定型BaTiO3基陶瓷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BATIO3陶瓷 制备方法 掺杂方法 进展
下载PDF
Equivalent Doping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r Predicting Breakdown Voltage and Peak Field at Breakdown of Epitaxial-Diffused Punch-Through Junction
14
作者 何进 张兴 +1 位作者 黄如 王阳元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6-260,共5页
Based on a new semi empirical analytical method, namely equivalent doping transformation, the breakdown voltage and the peak field of the epitaxial diffused punch through junction have been obtained. The basic prin... Based on a new semi empirical analytical method, namely equivalent doping transformation, the breakdown voltage and the peak field of the epitaxial diffused punch through junction have been obtain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is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a set of breakdown voltage and peak field plots are provided for the optimum design of the low voltage power devices. It shows that the analytical results coincide with the previous numerical simulation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taxial diffused punch through junction breakdown voltage peak field equivalent doping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明氮掺杂多孔石墨烯制备新方法并用于稀土分离
15
作者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08,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多重限域的一步可控合成掺杂方法,制备了对稀土离子具有高分离选择性的氮掺杂纳孔石墨烯膜(专利申请号:CN 202010861481.0)。研究人员在吸附了苯丙氨酸的氧化石墨...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手性分离与微纳分析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多重限域的一步可控合成掺杂方法,制备了对稀土离子具有高分离选择性的氮掺杂纳孔石墨烯膜(专利申请号:CN 202010861481.0)。研究人员在吸附了苯丙氨酸的氧化石墨烯膜的二维层间空间限域生长层状锌类水滑石,从而构建类水滑石/苯丙氨酸/氧化石墨烯三明治型复合材料。由于锌类水滑石层间夹层可以作为密闭反应器,通过限域燃烧,可将苯丙氨酸中的氮原子掺杂到石墨烯晶格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选择性 掺杂 掺杂方法 二维层 类水滑石 手性分离 多孔石墨烯 稀土分离
原文传递
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16
《低温与特气》 CAS 2018年第4期8-8,共1页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共价掺杂方法,通过在二硫化钼(Mo S2)中共价掺杂钴(Co)来诱导它的全解水性能,获得了性能...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共价掺杂方法,通过在二硫化钼(Mo S2)中共价掺杂钴(Co)来诱导它的全解水性能,获得了性能优异的二硫化钼基双功能电催化剂。结果表明,这种具有优异双功能催化活性的电催化剂直接用作全分解水阳极和阴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剂 分解水 双功能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掺杂方法 二硫化钼 性能优异 物理研究所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Silicon Implanted with Chlorine Ions
17
作者 Zhang Chonghong Song Yin +2 位作者 T. Shibayama Zhou Lihong Yang Yitao 《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年报:英文版》 2005年第1期62-62,共1页
Chlorine-implantation of silicon has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possible effects due to introduction of chlorine by plasma etching of silicon wafer as a procedure of device techniques, or chlorine implanta... Chlorine-implantation of silicon has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possible effects due to introduction of chlorine by plasma etching of silicon wafer as a procedure of device techniques, or chlorine implantation as a proposed efficient n-type doping method. However,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in chlorine-ion implanted silicon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studied.Un the present work we carried out some study with emphasis on the dose dependence of microstructures. P-type silicon specimens w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注入 硅晶片 组织演变 应用程序 设备技术 掺杂方法 结构演变 联合国
下载PDF
Effects of doping rout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1.0wt.%La2O3 alloys 被引量:6
18
作者 Jun-jun YANG Gang CHEN +6 位作者 Zheng CHEN Xiao-dong MU Ying YU Lin ZHANG Xing-yu LI Xuan-hui QU Ming-li QI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296-3306,共11页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with three different doping routes(liquid-liquid(WL10), liquid-solid(WLNO) and solid-solid(WLO)) to produce nanoscale powders and further fabric...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with three different doping routes(liquid-liquid(WL10), liquid-solid(WLNO) and solid-solid(WLO)) to produce nanoscale powders and further fabricate the ultrafine-grained W-1.0 wt.%La2O3 alloys b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Compared with pure tungsten, W-1.0 wt.%La2O3 alloys exhibit ultrafine grains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fter sintering,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the WLO sample is larger than that of WL10 and WLNO samples;the microhardness values of WL10 and WLNO samples are similar but larger than the value of WLO sample. The optimized La2O3 particles are obtained in the WL10 sample after sintering at 1500 ℃ with the minimum mean size by comparing with WLNO and WLO samples, which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either at grain boundaries or in the grain interior with the sizes of(57±29.7) and(27±13.1) nm,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exhibits ultrafine microstructure and outperform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W-1.0 wt.%La2O3 alloy via the liquid-liquid doping route,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ly-manufactured tungste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alloy solution combustion synthesis doping route ultrafine grain MICROHARDNESS
下载PDF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to Isobutene on FSM-16 Doped with Cr and Related Catalysts
19
作者 Shigeru Sugiyama Yoshihisa Nitta +7 位作者 Yukimi Furukawa Ai Itagaki Takuya Ehiro Keizo Nakagawa Masahiro Katoh Yuuki Katou Shuji Akihara Wataru Ninomiya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3年第11期1014-1020,共7页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to isobutene was examined for the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FSM-16 and related compounds doped by chromium with expectations that a yield of isobutene of greater than 8% coul...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isobutane to isobutene was examined for the use in the preparation of FSM-16 and related compounds doped by chromium with expectations that a yield of isobutene of greater than 8% could be achieved. The activity depended on the molding procedure of the catalyst and the doping method of the chromium spec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8.8% and 8.3% of the yield of isobutene were obtained at 0.75 h and 6 h on-stream for the catalyst (Cr-loading; 6.2 wt.%) molded using wet treatment hut not pressurization treatment, in which the chromium species were directly added into the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raw FSM-16 (hydrated sodium silicate powder) at an initial stage of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The structure information was based on XRD (X-ray diffracti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determined using a conventional BET (Brunauer-Emmett-Teller)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the loading of chromium was estimated using ICP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ll those parameters combined with the molding method indicated that 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ore influenced by the loading of chromium into bulk but not on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rather than by the hexagonal structure of FSM-16 and the surface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ISOBUTANE ISOBUTENE FSM-16 chromium-doping.
下载PDF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behavior in doped C_(82) molecular devices
20
作者 徐慧 贾姝婷 陈灵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299-303,共5页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and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method,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constructed by C82, C80BN and C80N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and nonequilibrium Green functions method,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constructed by C82, C80BN and C80N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molecular devices are affected by doped atoms.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NDR) behavior can be observed in certain bias regions for C82 and C80BN molecular devices but cannot be observed for C80N2 molecular device. A mechanism for the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behavior was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FIRST-PRINCIPLE molecular devi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