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4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晓花 任昱光 胡本祥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党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多糖成分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党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法、醇沉法、酸碱法以及现代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 党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其多糖成分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党参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党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法、醇沉法、酸碱法以及现代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高压萃取法等,分离常用的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过滤层析法和透析法这4种技术。而党参多糖的抗氧化性主要通过体外实验方法(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过氧化氢清除法等)进行评价,其抗氧化性主要表现在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多糖 提取分离 抗氧化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茶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徐锦添 张晨曦 张宇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78-85,共8页
茶多酚是一种提取自茶叶的具备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与食品等领域中。目前,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参与研究。有关茶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与其抗氧化活性及药用价值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现对茶多酚的药用价值... 茶多酚是一种提取自茶叶的具备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与食品等领域中。目前,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参与研究。有关茶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与其抗氧化活性及药用价值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现对茶多酚的药用价值、提取分离技术与抗氧化活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分离 体外抗氧化 药用价值
下载PDF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
3
作者 张海明 戴铭成 张芳 《中国食品》 2024年第8期161-163,共3页
山药有“药食同源第一药”之称,其中含有大量的山药多糖,而山药多糖具备抗氧化、抗疲劳、降血糖等诸多功效。本文对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展开了研究。一、材料与设备实验所需的试剂与材料、仪器与设备,详见表1、表2。
关键词 提取分离工艺 山药多糖 药食同源 抗疲劳 降血糖 仪器与设备 提取工艺优化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秦雯 田荣荣 +2 位作者 王丹 厉妲 焦晓林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第S01期84-89,96,共7页
对中药学专业《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基于OBE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结合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情况,明确课程学习成果,设计教学内容;结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对中药学专业《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基于OBE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结合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需求情况,明确课程学习成果,设计教学内容;结合混合式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对课程进行改革,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竞争能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实训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一种新型板栗黄酒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免疫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美怡 梁建兰 +1 位作者 李润峰 杨晓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5,共8页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板栗作为一种营养强化成分,按照传统黄酒的发酵工艺,酿制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新型板栗黄酒。通过乙醇分级沉淀法得到板栗黄酒多糖CWP,并使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2种具有不同多糖分子质量段的板栗...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板栗作为一种营养强化成分,按照传统黄酒的发酵工艺,酿制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成分的新型板栗黄酒。通过乙醇分级沉淀法得到板栗黄酒多糖CWP,并使用超滤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2种具有不同多糖分子质量段的板栗黄酒多糖CWP-1(>100 ku)和CWP-2(30~100 ku)。CWP-1和CWP-2主要由8种单糖成分组成,包括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种多糖均显示出多糖的典型吸收峰,并且CWP-1存在α-和β-糖苷键构型。体外免疫活性实验表明,CWP-1和CWP-2能够显著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一氧化氮,并且其分泌细胞因子能力高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的脂多糖。本研究结果将为板栗深加工产品开发和新型黄酒中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黄酒 多糖 提取分离 免疫活性
下载PDF
花生品种对水媒法提取分离蛋白质与脂质及内源性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范俊燕 张彩猛 +3 位作者 孔祥珍 李兴飞 华欲飞 陈业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5,36,共7页
为筛选适合水媒法加工的花生品种,降低花生蛋白的致敏性,收集了5个花生品种,首先比较了其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然后采用水媒法提取分离蛋白质与脂质,考察了花生品种对脂质和蛋白质的提取率及脂质和蛋白质的分离效果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 为筛选适合水媒法加工的花生品种,降低花生蛋白的致敏性,收集了5个花生品种,首先比较了其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然后采用水媒法提取分离蛋白质与脂质,考察了花生品种对脂质和蛋白质的提取率及脂质和蛋白质的分离效果的影响,最后比较了不同品种花生的内源性蛋白酶(内肽酶和外肽酶)活性。结果表明:脂质(46.95%~51.35%)和蛋白质(24.66%~29.68%)含量在花生品种间存在差异;花生品种对于蛋白质提取率(91.86%~97.77%)的影响显著,而对于脂质提取率(98%左右)的影响不大;不同品种花生浆中蛋白质和脂质的离心分离效果不同,蛋白质在蛋白液中的分布比例为85.32%~97.34%,脂质在乳状液中的分布比例为68.75%~81.24%,白沙308的分离效果最好;内源性蛋白酶活性(pH 3~5)在花生品种间存在差异,但是各品种的内肽酶均在pH 3时表现出最强活性,可有效水解花生致敏蛋白Ara h 1;各品种花生的外肽酶活性均随pH的增加而增加,在pH 5时,四粒红最高;对于内肽酶和外肽酶的协同活性,花育在pH 3时最强,而其他4个品种在pH 5时最强。综上,白沙308可作为花生水媒法加工的参考品种,而四粒红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蛋白质 脂质 提取分离 内源性蛋白酶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日本蛇根草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徐梦娟 卜庆 +3 位作者 陈宏杨 张敏 吴磊 梁林富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3,共7页
以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作原料,无水乙醇浸提后利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在对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研究... 以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 Bl.)作原料,无水乙醇浸提后利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在对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层析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蛇根草的各萃取部位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氯仿萃取部位的活性最高,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以及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的清除率分别为86%和89%。从不同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3-((9H-吡啶[3,4-b]吲哚-1-基)甲基)-2-亚乙基戊烷-1,5-二醇(1)、 6-羟基哈曼碱(2)、哈曼碱(3)、对羟基苯甲醛(4)、东莨菪素(5)、 3-氧代-α-紫罗兰醇(6)、黑麦草内酯(7)、β-谷甾醇(8)、 3-表-坡模酸(9)和1-油酸甘油酯(10)。其中,化合物1、4、6、7、9和10为首次从蛇根草属中发现。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2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和·ABTS^(+)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209和0.212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蛇根草 抗氧化活性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天然药物有效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教学改革及优化--评《天然药物化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宋高鹏 霍理坚 高永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作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物质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的基础性、源头性学科,在新化学实体类新药的研发、创新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关系密切,我国天然药物... 作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去研究天然药物中活性物质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的基础性、源头性学科,在新化学实体类新药的研发、创新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中草药和天然药物关系密切,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基本都是中草药。我国中医药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中草药用药经验,从中草药中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有效化学成分具有明显优势,这也正是我国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优势与特色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化学 用药经验 有效化学成分 新药研发 新化学实体 提取分离技术 中医药 活性物质
下载PDF
海参筋中海参皂苷提取分离及结构分析
9
作者 王松军 张民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15,22,共7页
海参皂苷是由苷元和糖基侧链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糖基类化合物.本研究以海参筋为原料进行海参皂苷的提取,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半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种物质SCTS-Ⅳ-W、SCTS-Ⅳ-20和SCTS-Ⅳ-4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海参皂苷是由苷元和糖基侧链组成的结构复杂的糖基类化合物.本研究以海参筋为原料进行海参皂苷的提取,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和半制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种物质SCTS-Ⅳ-W、SCTS-Ⅳ-20和SCTS-Ⅳ-40.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法(GC)以及安装了电喷雾电离源和飞行时间离子阱的串联质谱仪(ESI-IT/TOF-MS/MS)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3种物质含有皂苷类物质的官能团以及奎诺糖、木糖、3-O-甲基葡萄糖和葡萄糖4种糖基,并且发现了其可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筋 海参皂苷 提取分离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枳实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长青 马瑞 +1 位作者 雷茹淋 钱玺丞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61-64,共4页
采用醇提、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水解、重结晶等方法从中药枳实中提取分离得到5种枳实化学成分。经核磁氢谱、高分辨质谱和文献数据对比,分别鉴定为桔皮素、橙皮苷、橙皮素、柚皮苷、柚皮素。采用菌落直径... 采用醇提、萃取、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水解、重结晶等方法从中药枳实中提取分离得到5种枳实化学成分。经核磁氢谱、高分辨质谱和文献数据对比,分别鉴定为桔皮素、橙皮苷、橙皮素、柚皮苷、柚皮素。采用菌落直径法首次测定了这5种枳实化学组分对茶叶轮斑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茶叶炭疽病菌等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种枳实化学组分整体上抑菌活性较弱。但桔皮素对茶叶轮斑病菌、茶叶炭疽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3.89%、61.54%、46.85%,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枸杞多糖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俊杰 雷婷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19-21,46,共4页
枸杞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中药材,在医疗、保健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其中枸杞多糖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并且枸杞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应激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范围中应用广泛。同时,为更好地提取枸杞多糖以达到更好... 枸杞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的中药材,在医疗、保健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其中枸杞多糖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并且枸杞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应激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范围中应用广泛。同时,为更好地提取枸杞多糖以达到更好地充分利用,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我国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枸杞多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提取分离
下载PDF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与实践
12
作者 赵怡姗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期61-63,共3页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这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定性观察和定量测量的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叶绿体色素 提取分离 探究实验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靛玉红的提取分离和药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梦雪 宁夏 刘华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8期64-69,共6页
靛玉红是一种双吲哚类化合物,天然的靛玉红主要存在于青黛、板蓝根、大青叶中。文章主要围绕靛玉红的提取分离及近几年研究的药理作用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提取分离主要包括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水煎煮法、减压提取法、柱色谱等方法;... 靛玉红是一种双吲哚类化合物,天然的靛玉红主要存在于青黛、板蓝根、大青叶中。文章主要围绕靛玉红的提取分离及近几年研究的药理作用这两方面进行综述。提取分离主要包括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水煎煮法、减压提取法、柱色谱等方法;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癌、抗炎、抗病毒以及心脏保护作用,治疗血小板减少等,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提取分离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山药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4
14
作者 王刚 杜士明 +4 位作者 肖淼生 叶立红 陈黎 刘新云 袁胜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14-1416,共3页
目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山药多糖的含量。方法:依次用水提取,乙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多糖并测定分子量;采用HPLC法测定山药总多糖含量。结果:从山药中得到两个均一多糖,相对分... 目的:提取分离并测定山药多糖的含量。方法:依次用水提取,乙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纯化多糖并测定分子量;采用HPLC法测定山药总多糖含量。结果:从山药中得到两个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2000和7300Dal;HPLC法测得山药总多糖含量为16.42%。结论:采用本实验提取方法可有效提取分离出纯化山药多糖,利用HPLC法测定山药总多糖含量结果与其他测定方法比较,结果准确,可作为山药总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多糖 提取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苦参碱的提取分离及对小鼠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宏利 杨清娥 +3 位作者 杨学军 王明春 卜书海 韩崇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49-1652,共4页
采用酸性乙醇提取、乙醚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方法从苦参中分离到苦参碱单体.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毒性测定,小鼠的死亡主要集中在48h内,48h后无小鼠的死亡现象.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量大于30mg.k-g1,小于140mg.k-g1,致死中量LD50为64.0... 采用酸性乙醇提取、乙醚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等方法从苦参中分离到苦参碱单体.以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毒性测定,小鼠的死亡主要集中在48h内,48h后无小鼠的死亡现象.小鼠对苦参碱的耐受量大于30mg.k-g1,小于140mg.k-g1,致死中量LD50为64.01mg.kg-1,回归方程Y=-3.2370+4.5602X,LD50标准误差SE=6.14.适口性的测定表明,苦参碱对小鼠有较好的适口性,可以作为杀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提取分离 小鼠 毒性
下载PDF
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34
16
作者 郭玉蓉 韩舜愈 +3 位作者 刘鹏 毕阳 王汉宁 牛黎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对荞麦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荞麦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物料比1∶15在50~55℃温度下提取6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不同荞麦原料提取显示,苦荞粉黄酮得率最高为2.5%,其次为苦荞壳,甜荞粉得率最低。对荞麦黄... 采用正交设计对荞麦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到荞麦的最佳提取条件为65%的乙醇、物料比1∶15在50~55℃温度下提取6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不同荞麦原料提取显示,苦荞粉黄酮得率最高为2.5%,其次为苦荞壳,甜荞粉得率最低。对荞麦黄酮提取浓缩液进行薄层分离,得到与芦丁和懈皮素结构相近的两种黄酮类物质;定性显色结果显示荞麦中的黄酮类物质包括黄酮醇、5-羟基黄酮或2-羟基黄酮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提取条件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荞麦 提取分离 黄酮醇 芦丁 甜荞 黄酮类物质 温度
下载PDF
苦荞黄酮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1
17
作者 郭刚军 何美莹 +1 位作者 邹建云 龚加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73-376,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苦荞黄酮提取过程中的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浸提温度70℃。利用最佳提取条件对苦荞粉进行了苦荞黄酮的提取分离,并进行了纯化、成分分析...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苦荞黄酮提取过程中的浸提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浸提温度70℃。利用最佳提取条件对苦荞粉进行了苦荞黄酮的提取分离,并进行了纯化、成分分析,得到了含量高达72.32%的高纯度苦荞黄酮。以VC、芦丁为对照,研究苦荞黄酮、荞籽醇提物、荞壳醇提物在不同浓度,不同pH值下对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苦荞黄酮的清除DPPH·的能力仅次于VC,大于芦丁和荞籽醇提物,远大于荞壳醇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在pH2~8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清除DPPH·的能力先降低后增大,在pH7时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分离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王帮武 杨新林 +2 位作者 张利刚 孙智杰 徐建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5-128,共4页
探讨灵芝中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 ,并研究其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灵芝醇提物经碱处理分离出总酸性组分的产率为 0 .8%~ 1.1% ,当以 n- C6 H1 4/ CH2 Cl2 / CHCl3/ Me OH(体积比为 4 .0∶ 3.0∶ 2 .5∶ 0 .5 )为展开剂时 ,薄... 探讨灵芝中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 ,并研究其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灵芝醇提物经碱处理分离出总酸性组分的产率为 0 .8%~ 1.1% ,当以 n- C6 H1 4/ CH2 Cl2 / CHCl3/ Me OH(体积比为 4 .0∶ 3.0∶ 2 .5∶ 0 .5 )为展开剂时 ,薄层色谱仅显示 Rf 值为 0 .5 4~ 0 .12的 6条主要带 (S1 ~ S6 ) ;抑菌圈法测定结果显示 :该灵芝的酸性组分为2 5 m g/ 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G+ )和大肠杆菌 (G- )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粗灵芝酸性组分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后 ,CHCl3/ Me OH (V∶ V=98∶ 2 )洗脱部分 (S1 )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明显抑制作用的则集中在 CHCl3/ Me OH(V∶ V=5 0∶ 5 0 )洗脱部分 (S5,S6 ) .上述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简便易行 ,成分与产率稳定可控 ,且有明显抗菌活性 ,在抗菌制剂应用方面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酸性组分 薄层色谱 硅胶柱层析 抑菌活性 提取分离 药用价值
下载PDF
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的提取分离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汪琢 姜守刚 +2 位作者 祖元刚 付玉杰 张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2-753,共2页
目的研究紫丁香苷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紫丁香苷对体外培养的4种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构建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研究紫丁香苷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紫丁香苷对体外培养的4种人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小鼠S18... 目的研究紫丁香苷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观察紫丁香苷对体外培养的4种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构建S180实体瘤小鼠模型研究紫丁香苷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紫丁香苷对体外培养的4种人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结论紫丁香苷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苷 提取分离 抗肿瘤作用 MTT 小鼠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分离银杏叶药用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从贵 潘见 +2 位作者 张宏康 谢慧明 张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2-145,共4页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着手 ,研究探讨超临界 CO2 提取分离银杏叶药用成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提出溶剂浸提与超临界流体萃取相结合的生产工艺 ,既可降低生产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 ,又可大幅度削减设备造价 。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提取分离 银杏叶 药用成分 分离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