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3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空肠插入术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宗海 吴昌荣 +3 位作者 薛恒川 张振斌 马祯凯 高杰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150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150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为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近端胃切除 改良空肠插入术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心导管插入术期间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
2
作者 何晓雯 罗春华 +2 位作者 王群兴 马尽国 席祖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27-628,共2页
目的探讨心导管插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心导管插入前后119名患者(男性77名、女性42名)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浓度。结果血脂和载脂蛋白浓度在心导管插入... 目的探讨心导管插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值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心导管插入前后119名患者(男性77名、女性42名)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浓度。结果血脂和载脂蛋白浓度在心导管插入前后发生较大改变,插管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分别下降了10.1%、30.7%、13.5%和19.1%,且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患者比单纯造影患者下降更显著。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插管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导管插入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检测结果相差较大,这种差异与肝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血脂 载脂蛋白 心导管插入术 肝素
下载PDF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与ND∶YAG激光下鼻甲插入术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比较
3
作者 孙萃 王宗贵 +2 位作者 陈欧 初兆萍 代秀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8-988,共1页
关键词 ND:YAG激光 慢性单纯性鼻炎 下鼻甲骨折外移 治疗组 疗效比较 插入术 ND:YAG激光 下鼻甲外移
下载PDF
食管残胃间带蒂空肠插入术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朱宗海 吴昌荣 +3 位作者 薛恒川 马祯凯 高杰 郭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89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带蒂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89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带蒂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食管残胃间带蒂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近端胃切除 带蒂空肠插入术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半侧下颌骨切除术+肋骨插入术1例
5
作者 王文革 郭清华 洪卫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2年第3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半侧下颌骨切除 肋骨插入术 病例 外科手 全麻插管 面颊部肿块 造釉细胞瘤
下载PDF
带内芯胃管插入术及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应秋平 《护理与康复》 2005年第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带内芯胃管插入术 护理 鼻饲 注入药物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下载PDF
临床1460例胃管插入术
7
作者 刘淑秋 权峰松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79-79,共1页
临床上,很多情况下需行胃管插入术。但这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昏迷病人,吞咽反应减弱或消失,不能有效的予以配合,操作上难度就更大,我们总结了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1460例胃管插入术的体会。
关键词 护理学 胃管插入术 护理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腹壁左上象限腹腔镜套管插入术
8
作者 Tulikangas PK 李莉 顾向应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C003-C003,C004,共2页
关键词 腹壁 腹腔镜 套管插入术 前腹壁粘连
下载PDF
王磊团队探索机器人辅助PCI导丝/导管插入术中介入医生操控技能
9
《集成技术》 2020年第5期119-119,共1页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王磊团队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辅助PCI介入术导丝/导管精准操控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
关键词 医疗机器人 血管介入手 中国科学院 先进技研究院 王磊 机器人辅助 PCI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心导管插入术的护理
10
作者 刘鲁霞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34-134,共1页
关键词 心导管插入术 护理 心肌缺血 心脏瓣膜疾病 急性心肌梗阻
下载PDF
地卡因在行胃管插入术中的应用体会
11
作者 王美莲 张勇 焦灵华 《工企医刊》 2004年第4期57-58,共2页
插胃管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自服有机磷农药的患者,情况紧急,患者不配合,高度紧张,反应强烈,给胃管插管带来困难,往往出现误插入气管,或咽口部肌肉痉挛胃管不能插入。我们采用地卡因局部表面浸润行胃管插入术,... 插胃管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自服有机磷农药的患者,情况紧急,患者不配合,高度紧张,反应强烈,给胃管插管带来困难,往往出现误插入气管,或咽口部肌肉痉挛胃管不能插入。我们采用地卡因局部表面浸润行胃管插入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卡因 胃管插入术 护理 胃管插管失败
下载PDF
回顾性研究3种针刀技术的胆管套管插入术
12
作者 Abu-Hamda E.M. Baron T.H. +2 位作者 Simmons D.T. petersen B.T. 徐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Goals: To assess the outcome differences following different precut biliary sphincterotomy needle-knife techniques. Background: Precut biliary needle-knife sphincterotomy (NKS) allows biliary access when standard cann... Goals: To assess the outcome differences following different precut biliary sphincterotomy needle-knife techniques. Background: Precut biliary needle-knife sphincterotomy (NKS) allows biliary access when standard cannulation techniques fail. Little comparative data exist on the outcome of precut NKS. Study: Ret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outcome differences of three NKS techniques performed by three pancreaticobiliary endoscopists at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Results: A total of 139 consecutive biliary NKS were performed. In 44 cases (technique A), NKS was performed using a precut fistulotomy technique avoiding the papillary orifice, with pure cutting current, and occasional pancreatic duct (PD) stenting (6 of 44). In 47 cases (technique B), NKS was performed starting from the papillary orifice cutting upward with blended current, and no PD stenting. In 48 cases (technique C), NKS was performed as B but using pure cutting current and frequent PD stenting (15 of 48).NKS was successful in 95.5% ,95.7% , and 89.6% at initial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100% , 97.8% , and 95.6% after a secon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Total complication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however, a lower incidence of pancreatitis occurred using technique A compared with techniques B and C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NKS techniques result in a high success rate of biliary cannulation with a similar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Avoiding cutting at the papillary orifice may reduce the risk of pancreatitis. When cutting at the papillary orifice, pancreatic duct stenting, pure cutting current, or both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插入术 胰管支架 瘘管切开 专科中心 总并发症 率更 发病风险 开口处 一所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联合应用ERCP时的平行套管插入术
13
作者 Dickey W. 成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38-39,共2页
Background:Biliary access at ERCP rendezvous is usually achieved by withdrawing a wire passed antegrade via the accessory channel of the duodenoscope,which is then used for over-the-wire cannulation.The wire is time c... Background:Biliary access at ERCP rendezvous is usually achieved by withdrawing a wire passed antegrade via the accessory channel of the duodenoscope,which is then used for over-the-wire cannulation.The wire is time consuming to maneuver and may be damaged during withdrawal.Objective:Description of a simple technique for cannulation at rendezvous that overcomes these problems.Design:Observational study.Setting: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of a teaching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Patients:Fourteen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rendezvou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Intervention:A transpapillary drain was placed at PTC in 13 patients.At rendezvous,cannulation alongside the drain was attempted with a sphincterotome cannula.After successful cannulation,the drain was progressively withdrawn,allowing retrograde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Results:In all 13 patients,parallel cannulation was successful,allowing stone removal or biliary stent placement,with cannulation alongside a guidewire in the fourteenth patient.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except right hypochondrial pain after drain removal.Conclusions:Parallel cannulation is straight forward and effective,avoiding the need for guidewire mani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插入术 ERCP 平行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经十二指肠镜 观察性研究 括约肌切开 引流管
下载PDF
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旋转角度后退距离临床探讨
14
作者 胡彬 李玲霞 +3 位作者 任斐 吴仲烨 薛鹏 陈彬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及旋转后退距离。方法:选择60例气管内麻醉患者男女各30例,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观察:导管插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的深度、旋转的角度及后退的... 目的:探讨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及旋转后退距离。方法:选择60例气管内麻醉患者男女各30例,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观察:导管插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的深度、旋转的角度及后退的距离。结果:60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分别27、28例,成功率分别90%、93%;"深度"分别是13.3±0.7、12.4±0.4cm,"距离"分别是0.9±0.5、0.8±0.4cm。各组内"距离"与"梨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Tys术,导管送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导管插入的深度男女分别是13.3±0.7、12.4±0.4cm,"稍内旋转"角度是30度及"稍后退"距离男女分别是0.9±0.5、0.8±0.4cm。掌握这些数据有利于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成功率,降低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s 插管法 旋转 麻醉 吸入/方法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初步临床疗效分析(附40例报告)
15
作者 褚朋 郭春艳 +2 位作者 黄勇 支良 李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技术成功率、手...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腹腔出血、切口疼痛、渗漏、导管移位、导管阻塞、腹膜炎)、远期并发症(导管移位、腹膜炎、切口疝、渗漏、导管阻塞)。结果: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52.3±13.1)岁;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其他7例。40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20~25 min,平均(22.3±1.6)min。2例患者腹膜透析时流出淡血性液体,均于术后第2天消失。术后7~9 d出院,随访时间8.5(5,10)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脐部切口疝,发生率2.5%;未发生渗漏、导管移位、导管阻塞、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微创、安全、有效,穿刺成功后可早期进行腹膜透析,临床效果良好,适于排除手术禁忌证的需要腹膜透析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腔镜检查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贲门切除后食管残胃间带蒂空肠插入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昌荣 张振武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8-99,121,共3页
关键词 反流性 食管炎 空肠 插入术 食管炎
原文传递
手法干预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术后拔除尿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以林 郑敏华 +1 位作者 刘双 李腾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干预对缓解男性患者拔除尿管后所致的疼痛刺激、下尿路症状(LUTS)等的临床效果,指导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拔除尿管的不适感。方法 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66例需拔除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电脑随机... 目的 探讨手法干预对缓解男性患者拔除尿管后所致的疼痛刺激、下尿路症状(LUTS)等的临床效果,指导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拔除尿管的不适感。方法 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66例需拔除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3例。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流程拔除尿管,研究组采用手法干预,拔除尿管前夹闭尿管至患者主诉有尿意,拔除尿管时将阴茎抬高至与腹壁成60°,拔除过程中保持左右交替旋转缓慢移除尿管。比较2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疼痛评分、排尿时LUTS和重置尿管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LUTS、疼痛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重置尿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男性患者拔除尿管过程中基于常规操作流程上改善拔除手法可减轻患者拔除尿管时的疼痛及拔除尿管后出现的LU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尿管插入术 男人 治疗结果 泌尿外科 手法干预 拔除尿管
下载PDF
可溶性肠线逆行插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手术探讨
18
作者 欧阳忠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道阻塞 可溶性肠线逆行插入术 后处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下结膜泪囊鼻腔造口联合Jones管插入术
19
作者 刘爽(摘) 陶海(摘) 李建军(校) 《国际眼科纵览》 2007年第3期197-197,共1页
结膜泪囊鼻腔造口联合Jones管插入术可用于治疗泪管阻塞、功能性泪溢及其他泪道手术失败病例,常规外路术式存在术后瘢痕形成、术中易损伤邻近组织、出血多、视野差、恢复慢等缺点。作者采用经鼻内窥镜下结膜泪囊鼻腔造口联合Jones管插... 结膜泪囊鼻腔造口联合Jones管插入术可用于治疗泪管阻塞、功能性泪溢及其他泪道手术失败病例,常规外路术式存在术后瘢痕形成、术中易损伤邻近组织、出血多、视野差、恢复慢等缺点。作者采用经鼻内窥镜下结膜泪囊鼻腔造口联合Jones管插入术,并对初次手术及再次手术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NES 鼻内窥镜下 泪囊鼻腔 插入术 造口 结膜 泪道手 功能性泪溢
原文传递
导尿管气囊置于前列腺窝内压迫止血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荣军 李海潮 +1 位作者 周长霖 陈相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z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索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窝的止血方法。方法 导尿管气囊置于前列腺窝内压迫止血 78人。结果膀胱冲洗平均 1 9d ,76例无出血 ,2例拔除尿管后出现继发性血尿 ,保守治疗疮愈。结论 导尿管气囊置于前列腺窝 ,减少了膀胱刺... 目的 探索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窝的止血方法。方法 导尿管气囊置于前列腺窝内压迫止血 78人。结果膀胱冲洗平均 1 9d ,76例无出血 ,2例拔除尿管后出现继发性血尿 ,保守治疗疮愈。结论 导尿管气囊置于前列腺窝 ,减少了膀胱刺激症状 ,压迫止血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气囊 前列腺切除 Foley气囊导管插入术 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