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9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配合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媛 王伟鑫 +1 位作者 申玲玲 刘雪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手术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裂口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两组舒张压、心率指标均优于术前30 min(P<0.01),且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期间,接受手术室护理配合,可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切口裂口率,避免血流动力学指标出现大幅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成功率 感染情况
下载PDF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杰 凌莉萍 +1 位作者 宋艳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分析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在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风险防御机制护理管理干预能提高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预后效果,降低MACE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 护理管理 重症患者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
3
作者 王岩英 刘海平 +2 位作者 王芳 刘晓宁 张光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效应及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 min静滴0.6μg/kg,以0.2~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穿刺完毕5 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_(2))与手术后12 h(T_(3))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手术前、手术后24、48 h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手术前、手术后6、12、24 h的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后转归情况(气管拔管、ICU滞留、苏醒、定向力恢复与术后住院时间)及躁动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SpO_(2)、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SpO_(2)、MAP、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48 h,观察组的cTnT和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 h,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6.65±1.41)、(27.58±1.11)、(28.69±1.15)分,均高于对照组[(25.31±1.22)、(26.47±1.23)、(27.1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3.36)h、(51.39±5.77)h、(11.39±2.48)d,均短于对照组[(19.75±3.41)h、(60.48±5.63)h、(13.65±2.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48 h,观察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5.45%、3.64%、1.82%,均低于对照组(21.82%、16.36%、1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中可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损害,改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转归,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术后转归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赵竞余 刘兆汛 +2 位作者 姜丽杰 张新花 陈永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86-890,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对照组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0.5%罗哌卡因20 mL进行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切皮后5 min、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CU滞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前、手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补救镇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及气管插管即刻,两组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5 min及术毕,观察组MAP、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6.58±4.03)h、(5.47±1.23)h、(11.24±2.10)d,均短于对照组[(18.33±4.52)h、(6.02±1.39)h、(12.17±2.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65±0.45)、(2.56±0.59)分,均低于对照组[(2.87±0.53)、(2.92±0.61)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2.15±0.95)、(2.20±0.91)分,均高于对照组(1.63±0.72)、(1.60±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两组cTnI、CK-MB及AST水平均较手术前升高,但观察组cTnI、CK-MB及AST水平分别为(0.96±0.31)ng/mL、(4.91±1.06)ng/mL、(39.08±7.26)U/L,均低于对照组[(1.16±0.34)ng/mL、(5.61±1.17)ng/mL、(43.14±8.3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镇静效果更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术后疼痛 胸椎旁神经阻滞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曹向波 史博伦 +1 位作者 李艳凤 何发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 目的分析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接收的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配对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不停组,接受停跳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46例纳入停跳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状况、心功能分级状况、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前后径(LA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受损指标[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不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停跳,24 h引流量少于停跳组(P<0.05)。不停组术后3个月心功能分级优于停跳组(P<0.05),LAEDD、LVEDD小于停跳组,LVEF高于停跳组(P<0.05)。术后7 d不停组血清CK-MB、cTnⅠ水平低于停跳组(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同期行瓣膜置换术治疗CHD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进程,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预后 心瓣膜 冠心病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脂控制、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小琴 浦敏华 陈伟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给予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其血脂水平、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等的改善。方法:研究样本选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共8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研究起止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给予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其血脂水平、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等的改善。方法:研究样本选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共8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研究起止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血脂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行为各项指标水平均更高(P<0.05);观察组TG、TC、HDL-C及LDL-C的水平均更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奥马哈系统 延续护理 血脂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7
作者 陆弘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脑血管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 大脑中动脉搭桥术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DynNom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孙运良 司林杰 +2 位作者 陆真 程珺瑶 管玉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DynNom预测模型。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23.02%(61/26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ynNom预测模型评估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747(95%CI 0.711~0.783),校准曲线贴近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95%CI 0.721~0.785),当DynNom模型预测值在10%~79%范围时,患者的净获益率>0。结论基于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构建的DynNom预测模型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Nom动态评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营养风险筛查2002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9
作者 孟祥宽 王丕杉 +3 位作者 金琪琳 王坡 房磊 曹向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5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收治的298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不合并... 目的:评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5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收治的298例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不合并糖尿病组(A组,193例)、合并糖尿病组(B组,105例)。两组均经围术期常规治疗,并行OPCABG。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手术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二次插管率、二次开胸率及病死率。结果:B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占比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肌梗死病史、心力衰竭病史、脑血管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D-二聚体(D-D)水平、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搭桥吻合口数量、使用球囊反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部感染率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脑卒中、心律失常、切口愈合不良、肾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二次插管率、二次开胸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合并糖尿病可能延长冠心病病人住院时间、增加肺部感染风险,但并未导致OPCABG围术期相关风险增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经科学地控制病情后,仍可安全地进行OPCAB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
10
作者 刘桂丽 高杰 +1 位作者 李贝贝 耿俊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脏外科/移植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ICU环境压力情况[采用ICU环境压力源量表(ICUESS)]、睡眠质量[采用中文版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CUE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RCSQ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法的认知行为干预能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ICU后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ICU环境压力源感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ICU后综合征 问题解决法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11
作者 李海蓬 张健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CABG术后超过1个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40例和桥血管治...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策略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CABG术后超过1个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40例和桥血管治疗组30例。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原位冠状动脉治疗组患者的CABG术后时间短于桥血管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P<0.05)。2年随访有31例(44.3%)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经Log-rank检验,原位冠脉治疗组患者事件发生率低于桥血管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桥血管介入治疗可降低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HR=0.350,95%CI:0.167~0.733,P<0.05)。结论:对CABG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原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较桥血管介入治疗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兰地洛尔在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亚楠 鲁颖敏 +2 位作者 谢纹汶 王倩 冯桂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51-53,76,共4页
目的观察兰地洛尔在冠心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单纯冠脉搭桥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 目的观察兰地洛尔在冠心病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接受单纯冠脉搭桥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兰地洛尔配合治疗。比较两组基础体征、心脏电生理指标、心功能、心肌损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率(HR)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略低于常规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QT间期、Tp-Te间期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常规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兰地洛尔辅助冠脉搭桥术可在不影响血压水平的基础上降低冠心病患者HR,对改善患者心脏电生理活动、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心肌损伤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搭桥术 兰地洛尔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炎症因子及疼痛的影响
13
作者 韦良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的6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正中切口,观察组则采用... 目的探究微创小切口对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的60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正中切口,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小切口。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前后的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致痛因子[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及P物质(Substance P,SP)]及机体应激激素[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结果术后6、12及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持续降低,且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的炎症因子、致痛因子表达水平及机体应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炎症因子、致痛因子及机体应激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2组的炎症因子、致痛因子及机体应激激素水平高于组内术前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更有助于改善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对炎症因子及致痛因子的表达也有更好的控制作用,因此机体的不良应激控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不停跳冠脉搭桥术 炎症因子 致痛因子 疼痛评分 机体应激
下载PDF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状况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14
作者 宁彩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4-17,共4页
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状况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4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基线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STS)、冠心病自我... 目的 探讨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状况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4例拟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基线资料调查表、自我超越量表(STS)、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患者情况,并记录术后6个月返院复查时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自我超越水平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104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STS评分为35~58分,平均(45.78±5.19)分。STS>45分组的CSMS、MMAS-8评分显著高于STS≤45分组(P<0.05)。STS>45分组的LVEF为(48.20±4.96)%,高于STS≤45分组的(44.38±4.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3,P<0.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自我超越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服药依从性可影响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P<0.05)。结论 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可对心功能恢复产生影响,自我超越水平越高术后心功能恢复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自我超越 心功能 自我管理能力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管动力学、运动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婕 牛雅洁 杨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01-103,110,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管动力学、运动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老年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 目的:探究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管动力学、运动能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8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老年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下床活动干预,对比两组血管动力学指标、运动功能、呼吸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射血分数(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Rivermead运动指数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早期下床活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干预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可增加患者肺通气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 呼吸功能训练 冠脉搭桥术 血管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6
作者 赵文佳 李猛 娄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 分析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术后接受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分为辛伐他汀组(44例... 目的 分析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我院行CABG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2例,根据术后接受不同他汀类降脂药分为辛伐他汀组(44例)与阿托伐他汀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 MACE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C、 TG水平均下降(P <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CABG术后血脂水平,在预防MACE发生及药物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连续护理模式在心脏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花静宇 曹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6-0119,共4页
探讨心脏搭桥术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07月收治90例心脏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探讨心脏搭桥术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22年12月-2023年07月收治90例心脏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5,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搭桥术患者中,有利于提高护理依从性,提高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护理模式 心脏搭桥术 应用效果 术后康复
下载PDF
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18
作者 张春瑞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 目的探讨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干预组、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结合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持续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疾病知识掌握度、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表(QO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干预组知识掌握率(95.56%)高于参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锻炼依从率(100.00%)高于参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LVEF指标明显升高、LVEDD指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LVEF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干预组LVEDD指标明显降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HSMSRS、QOL评分,6MWT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从性曲线的阶段性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功能 运动耐力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温胆汤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氧化应激及BDNF和Ghrelin水平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倪良春 宗良 +2 位作者 李祥 程前进 姚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温胆汤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患者氧化应激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胃饥饿素(Ghrelin)水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 目的 探讨温胆汤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患者氧化应激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胃饥饿素(Ghrelin)水平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干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抑郁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睡眠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血清BDNF和Ghrelin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HAMD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降低(P<0.001),实验组治疗后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前的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一氧化氮及内皮素-1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丙二醛及内皮素-1降低(P<0.001),实验组治疗后丙二醛及内皮素-1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升高,实验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一氧化氮水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前的血清BDNF和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升高(P<0.001),实验组治疗后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前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升高(P<0.001),实验组治疗后评分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温胆汤治疗冠脉搭桥术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氧化应激及BDNF和Ghrelin水平,改善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抑郁症 冠脉搭桥术 氧化应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胃饥饿素 睡眠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满堂 吴小永 +1 位作者 杜敏 冯文化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60例...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冠脉搭桥术后血脂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60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片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心功能指标,并对两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0,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片可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冠脉搭桥术后临床疗效,提高心功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冠脉搭桥术 血脂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