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叶摊放失水程度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唐海燕 曾维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明夏季茶鲜叶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五峰群体种1芽2叶、1芽3叶为原料(夏暑茶鲜叶),进行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处理(摊放失水10%、15%、20%、25%)后加工成干茶样,... 【目的】探明夏季茶鲜叶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对绿茶品质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夏季绿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五峰群体种1芽2叶、1芽3叶为原料(夏暑茶鲜叶),进行不同摊放失水程度处理(摊放失水10%、15%、20%、25%)后加工成干茶样,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感官品质中,摊放失水15%的茶样香气得分最高,为81.25分;摊放失水20%的茶样滋味得分最高,为77.83分;感官品质总分以摊放失水15%的茶样得分最高(78.61分),显著(P<0.05)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理化成分中,摊放失水10%和失水15%的茶样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22.29 g/kg和21.83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77.29 g/kg和177.25 g/kg,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0%和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茶样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2.59 g/kg,显著高于摊放失水25%茶样;摊放失水15%的酚氨比最低,仅5.44,显著低于摊放失水25%茶样。【结论】夏季茶树鲜叶摊放失水15%后加工制成绿茶的酚氨比最低、感官品质最好、滋味浓强、基本无苦涩味、清香带栗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 摊放失水程度 品质 感官审评
下载PDF
不同摊放环境下茶鲜叶失水的变化规律
2
作者 廖珺 方洪生 +4 位作者 苏有健 王烨军 张永利 孙宇龙 方雅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4期160-164,共5页
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茶鲜叶摊放过程失水动态变化规律,构建鲜叶水分含量变化的预测模型,从而有效预判摊放程度。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湿度,考察在一定的摊放时间内茶鲜叶水分的变化情况,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 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茶鲜叶摊放过程失水动态变化规律,构建鲜叶水分含量变化的预测模型,从而有效预判摊放程度。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温湿度,考察在一定的摊放时间内茶鲜叶水分的变化情况,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下茶鲜叶水分含量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减少的趋势,且低温高湿环境能显著延缓鲜叶的失水速率。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鲜叶水分含量和温湿度、时间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R2=0.9977),其具备较高的显著性和拟合度,且预测效果良好。构建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温湿度摊放环境下茶鲜叶水分的变化情况,对摊放进程的调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鲜叶 摊放温度 摊放湿度 水分含量 变化规律 响应面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1
3
作者 尹军峰 许勇泉 +5 位作者 袁海波 余书平 韦坤坤 陈建新 汪芳 吴荣梅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10,共9页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鲜叶中含水率下降逐渐加快,干物质质量下降;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不同游离组分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咖啡碱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摊放过程中茶鲜叶不同生化成分具有不同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为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摊放 生化成分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摊放环境对名优绿茶鲜叶茶多酚及儿茶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尹军峰 闵航 +2 位作者 许勇泉 袁海波 韦坤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单芽或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连续(78%~61%)摊放水分处理和不同环境条件摊放试验处理,分别进行液氮固样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研究摊放过程和摊放环境对茶多酚和儿茶素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过程中茶... 以单芽或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连续(78%~61%)摊放水分处理和不同环境条件摊放试验处理,分别进行液氮固样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研究摊放过程和摊放环境对茶多酚和儿茶素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现前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的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逐渐下降,EGC、EGCG,EC及GCG等儿茶素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而C,ECG等组分呈逐渐上升趋势,鲜叶和摊放叶中检测不到没食子酸儿茶素(GC)。在摊放叶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的前提下,环境温度与湿度对摊放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低湿环境下(60%)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下降趋势,高湿环境下(90%)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呈上升趋势,而中湿(75%)对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的影响与环境温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绿茶 摊放 生化成分 变化
下载PDF
不同鲜叶摊放处理对夏秋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敖存 唐德松 +2 位作者 龚淑英 刘蕾 顾志蕾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92,共9页
对夏秋绿茶鲜叶(单芽、一芽二三叶、单片及对夹叶)采用3种不同的鲜叶处理过程,对加工得到的毛茶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顶空微萃取结合GC-MS对毛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3种处理的夏秋茶鲜叶加工而成的毛茶香气品质都得到... 对夏秋绿茶鲜叶(单芽、一芽二三叶、单片及对夹叶)采用3种不同的鲜叶处理过程,对加工得到的毛茶进行感官审评比较,并采用顶空微萃取结合GC-MS对毛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3种处理的夏秋茶鲜叶加工而成的毛茶香气品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处理后的单芽茶中酯类的数量及种类明显增多,形成具有强烈而令人愉快的花香;一芽二三叶毛茶的香气成分种类和数量都大大高于对照组;单片及对夹叶的毛茶经处理后,粗老味减弱,青气消失,花香显现。通过增加调温调湿摊放、摇青、晒青/摇青等处理过程,可以明显改善夏秋茶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茶 摊放 香气品质 GC-MS
下载PDF
不同摊放时间和杀青温度对夏季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建军 陈义 +1 位作者 郭桂义 袁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6,共3页
采用不同摊放时间(4、6、8、10 h)、不同杀青温度(160、190、220℃)对信阳夏季茶树鲜叶进行绿茶加工试验,对所得绿茶的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及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摊放6 h,杀... 采用不同摊放时间(4、6、8、10 h)、不同杀青温度(160、190、220℃)对信阳夏季茶树鲜叶进行绿茶加工试验,对所得绿茶的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及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感官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摊放6 h,杀青190℃制得的夏茶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绿茶 摊放时间 杀青温度 品质
下载PDF
龙井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26
7
作者 骆耀平 童启庆 +2 位作者 屠幼英 董尚胜 须海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对龙井茶鲜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 鲜叶摊放2 小时, 酶活性就达到最高水平, 而后便逐渐下降, 品种间虽有差异, 但趋势基本一致。3 个品种摊放叶的酶活性以水古茶最高, 其次是龙井43 和鸠坑种。在温度较低(20 ... 对龙井茶鲜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研究表明: 鲜叶摊放2 小时, 酶活性就达到最高水平, 而后便逐渐下降, 品种间虽有差异, 但趋势基本一致。3 个品种摊放叶的酶活性以水古茶最高, 其次是龙井43 和鸠坑种。在温度较低(20 ℃左右) 和相对湿度较大(90% 左右) 时, 酶活性在6 ~8 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 而在温度较高(25 ℃) 和相对湿度较低(75 % —80 % ) 时, 摊放2 小时后, 酶活性就大幅度下降到较低的水平, 因此, 要达到传统工艺上的摊放要求, 宜以低温(20 ℃以下) 高湿( 相对湿度90 % 以上) 环境下摊放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鲜叶摊放 Β-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下载PDF
鲜茶叶摊放过程中呼吸速率、β-葡萄糖苷酶活性、游离态香气和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正竹 宛晓春 +1 位作者 施兆鹏 高丽萍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鲜茶叶在 12h摊放过程中 ,总的变化趋势是 :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 ,叶组织逐步失水 ;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内源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高 ;游离态香气的含量增加 ,摊放 4h最高 ,此后下降并稳定在这个相对低的水平上 ;糖苷类香气前体... 鲜茶叶在 12h摊放过程中 ,总的变化趋势是 :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 ,叶组织逐步失水 ;细胞的呼吸速率逐渐降低 ;内源β 葡萄糖苷酶活性明显提高 ;游离态香气的含量增加 ,摊放 4h最高 ,此后下降并稳定在这个相对低的水平上 ;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较鲜茶叶上升 ,特别是在摊放 0~ 8h期间 ,后期有所下降 ,在摊放 10h后与鲜茶叶中的含量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茶叶 摊放过程 呼吸速率 Β-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游离态香气 糖苷类香气前体
下载PDF
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影响初报 被引量:14
9
作者 郑鹏程 叶飞 +2 位作者 高士伟 王雪萍 龚自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4-338,共5页
为研究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的影响,对同一批鲜叶,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分别进行0~28h不同时间的摊放处理,微波固样。经GC-MS检测,结果表明:经过6~12h摊放处理的茶鲜叶香精油总量、香气组分数量和特征性香气组分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 为研究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的影响,对同一批鲜叶,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分别进行0~28h不同时间的摊放处理,微波固样。经GC-MS检测,结果表明:经过6~12h摊放处理的茶鲜叶香精油总量、香气组分数量和特征性香气组分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摊放时间过短(少于6h)或过长(12h以上)均不利于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摊放时间 茶鲜叶 香气组分
下载PDF
闷堆和摊放对黄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晓 王云 +3 位作者 张厅 唐晓波 王小萍 马伟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823-827,869,共6页
通过闷堆和摊放组合试验,探究不同闷堆和摊放工艺组合对黄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闷堆对黄茶的品质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摊放起着次要的作用。重闷堆(闷堆时间为110--120 min)茶样中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含量均比轻闷堆(... 通过闷堆和摊放组合试验,探究不同闷堆和摊放工艺组合对黄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闷堆对黄茶的品质变化起到主要的作用,摊放起着次要的作用。重闷堆(闷堆时间为110--120 min)茶样中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含量均比轻闷堆(闷堆时间为60--70 min)高,而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和水浸出物含量则比轻闷堆低;长摊放(摊放24 h)茶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和茶褐素含量较短摊放(摊放12 h)增加,儿茶素总量、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则下降,茶多酚的含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闷堆 摊放 黄茶 品质 生化成分
下载PDF
机制龙井茶摊放与青锅工艺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1
作者 毛祖法 陆德彪 +1 位作者 龚淑英 孙利育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5-107,共13页
茶鲜叶原料适度摊放试验表明,用于机制龙井茶的鲜叶原料其失重率控制在15.0%~17.0%为最佳。对机制龙井茶青锅的投叶量与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150g/槽的青锅投叶量和170℃左右的锅槽内... 茶鲜叶原料适度摊放试验表明,用于机制龙井茶的鲜叶原料其失重率控制在15.0%~17.0%为最佳。对机制龙井茶青锅的投叶量与温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150g/槽的青锅投叶量和170℃左右的锅槽内壁温度,有利于青锅叶的色泽和扁平、挺直的外形的形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锅时适量使用制茶专用油有利于改善机制龙井茶的形状和色泽。用于青锅作业的加压棒掌握在直径3cm、重量500g左右,加压时间控制在鲜叶投放3~5min后进行,这样有利于青锅叶的成形和良好色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 机制工艺 摊放 青锅 茶叶加工
下载PDF
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茶品质改进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2 位作者 陈绍军 刘木水 陈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 以安溪油柿鲜叶为原料,研究室温自然摊放萎凋工艺对柿叶化学成分含量和柿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明显减轻柿叶茶的青腥味,改进柿叶茶汤的滋味和香气,提高柿叶茶品质.萎凋增加了柿叶中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但萎凋也降低了柿叶中的类黄酮、多酚和VC等活性成分的含量.本试验结果还表明,安溪油柿叶的最适萎凋时间为6 h,以该萎凋柿叶为材料,可以研制成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柿叶保健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油柿 柿叶 摊放 萎凋工艺 化学成分 柿叶茶 品质
下载PDF
摊放工艺对夏暑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新富 胡建辉 +1 位作者 王玉 杨绍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52-54,共3页
以崂山茶区夏暑茶鲜叶为原料,研究了摊放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合感官审评与品质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空气温度28℃、相对湿度61.0%左右的条件下,鲜叶室内自然摊放6 h,水分含量为70.5%,制出的绿茶氨基酸含量较高为1.40%,茶多酚含量适... 以崂山茶区夏暑茶鲜叶为原料,研究了摊放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合感官审评与品质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空气温度28℃、相对湿度61.0%左右的条件下,鲜叶室内自然摊放6 h,水分含量为70.5%,制出的绿茶氨基酸含量较高为1.40%,茶多酚含量适中为21.39%,苦涩味明显降低,香气较高,具备较好的绿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暑绿茶 摊放 品质
下载PDF
适度摊放对名优绿茶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游小清 王华夫 李名君 《中国茶叶》 1993年第3期14-15,共2页
名优绿茶以其香郁、味醇、色绿、形美四大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也引起厂商的日益重视。名优绿茶在加工上与普通绿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均采用摊放工序,如西湖龙井茶,加工中一般都要将鲜叶摊放6~10小时,其目的是适度降低水分含量,... 名优绿茶以其香郁、味醇、色绿、形美四大优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也引起厂商的日益重视。名优绿茶在加工上与普通绿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一般均采用摊放工序,如西湖龙井茶,加工中一般都要将鲜叶摊放6~10小时,其目的是适度降低水分含量,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本文以龙井茶为例,分析了不同摊放程度的茶样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并比较了龙井茶、普通炒青绿茶及乌龙茶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香气成分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摊放对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加工 摊放 绿茶 香气
下载PDF
摊放程度对云南大叶种扁形绿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广容 邵宛芳 +2 位作者 蔡新 倪金卫 张葵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4-408,共5页
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制作类似龙井茶的绿茶,通过比较不同摊放程度对其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3 h的芽叶(含水量在70%左右,减重率在15%-25%)对其品质特征的形成最为适宜,其品质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色泽绿润;香气鲜嫩馥郁持久... 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制作类似龙井茶的绿茶,通过比较不同摊放程度对其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摊放3 h的芽叶(含水量在70%左右,减重率在15%-25%)对其品质特征的形成最为适宜,其品质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色泽绿润;香气鲜嫩馥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翠绿明亮、叶底细嫩显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 扁形绿茶 摊放 品质
下载PDF
茶鲜叶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特点初探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德彪 童启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对新鲜茶叶在摊放过程中的失水率、细胞膜透性、三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和叶片失水程度的增加,鲜叶内SOD,C... 对新鲜茶叶在摊放过程中的失水率、细胞膜透性、三种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和叶片失水程度的增加,鲜叶内SOD,CAT活性先增强然后迅速减弱,POD活性则一直保持增强的趋势,叶片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不断上升.反映出茶鲜叶在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不断加剧,并且其增加速率与保护酶活性变化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茶 茶叶 摊放 脂质过氧化 保护酶
下载PDF
茶树鲜叶摊放工艺参数研究初探 被引量:12
17
作者 叶阳 林智 +3 位作者 尹军峰 权启爱 罗列万 袁海波 《中国茶叶》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摊放是绿茶加工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可使鲜叶水分蒸发,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分解作用加强,可溶性物质增多;鲜叶的物理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叶态萎缩,叶质变软,叶色暗淡,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香气,有利于杀青和茶叶的造型。大量的研究和实... 摊放是绿茶加工过程的第一道工序,可使鲜叶水分蒸发,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分解作用加强,可溶性物质增多;鲜叶的物理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叶态萎缩,叶质变软,叶色暗淡,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香气,有利于杀青和茶叶的造型。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绿茶杀青前进行适当摊放,对于改善茶叶特别是名优绿茶品质是有利的。目前对影响摊放效果的时间、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的研究不多,笔者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鲜叶摊放进行了初步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摊放 工艺参数 正交实验方法 茶树 绿茶品质 可溶性物质 一道工序 加工过程
下载PDF
鲜叶摊放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云 郑定贵 杨亮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6期543-545,共3页
茶鲜叶适度摊放,可提高氨基酸等含量和茶叶品质。当摊放至含水量为71%左右时,成茶含有较多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茶叶品质最好。
关键词 茶叶 茶多酚 加工 品质 摊放
下载PDF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微域环境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余良 袁海波 +2 位作者 许勇泉 汪芳 尹军峰 《中国茶叶》 2011年第3期15-16,共2页
随着人们对茶叶加工工艺认识和名优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鲜叶摊放已成为名优茶生产中的一个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工艺。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研究员的研究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
关键词 鲜叶摊放 名优绿茶 自控系统 微域环境 名优茶生产 开发 设计 茶叶品质
下载PDF
鲜叶自动化摊放贮青机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阳 林智 +4 位作者 尹军峰 权启爱 罗列万 袁海波 吴利方 《中国茶叶》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前生产中传统的鲜叶摊放方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方式是将鲜叶原料直接摊放在地上或其他物料上,这种方式极为原始落后,不仅无法保证鲜叶的卫生质量,而且还会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生产中应严格禁止;第二种是在地... 目前生产中传统的鲜叶摊放方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方式是将鲜叶原料直接摊放在地上或其他物料上,这种方式极为原始落后,不仅无法保证鲜叶的卫生质量,而且还会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生产中应严格禁止;第二种是在地面铺上竹编篾垫或直接放置软匾、勃篮等,再在上面摊放鲜叶,这是一种传统的摊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摊放 自动化 鲜叶原料 卫生质量 质量安全 茶叶产品 传统 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