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晶郁 陈燕 陈兴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79,83,共4页
通过四球机磨损试验和对试球磨损表面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dialkyl-dithiophosphate,简称ZDDP)对菜籽油(RO)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ZDDP在RO中摩擦作用机理。研究... 通过四球机磨损试验和对试球磨损表面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dialkyl-dithiophosphate,简称ZDDP)对菜籽油(RO)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ZDDP在RO中摩擦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DDP在RO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ZDDP可以提高RO的极压性和抗磨性;ZDDP在RO中摩擦作用机理为ZDDP热分解,分解的产物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由磷酸盐、硫酸盐、摩擦聚合物等组成的聚合膜;ZDDP还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的改性,摩擦生成的单质态Zn原子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铁锌固溶体,增强了摩擦表面的抗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摩擦学机理 润滑材料 菜籽油 表面膜形态
下载PDF
纳米氟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柳学全 李一 +2 位作者 霍静 李红云 李红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45,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扫描俄歇谱仪(AE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具有良好抗磨减磨性能的纳米氟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进行摩擦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添加适量纳米氟硼酸钾颗粒后,其抗磨减摩性能大幅度提高,特别在极压条...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扫描俄歇谱仪(AES)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具有良好抗磨减磨性能的纳米氟硼酸钾润滑油添加剂进行摩擦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油添加适量纳米氟硼酸钾颗粒后,其抗磨减摩性能大幅度提高,特别在极压条件(800 N)下磨斑直径可下降50%以上,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提高26%。表面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在摩擦表面既能形成吸附膜,又能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含润滑性能较好的B2O3沉积膜和FeF2渗透层,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氟硼酸钾颗粒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微量润滑磨削界面的摩擦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德祥 赵齐亮 +4 位作者 张宇 高腾 江京亮 刘国梁 李长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0-568,606,共10页
采用电镀CBN砂轮,以镍基合金GH4169为工件材料,实验研究了两种离子液体的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性能,分别是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和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_(4)),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离子液体在... 采用电镀CBN砂轮,以镍基合金GH4169为工件材料,实验研究了两种离子液体的微量润滑磨削加工性能,分别是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和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_(4)),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离子液体在磨粒/工件界面物理吸附膜的形成机制,进一步开展了工件已加工表面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揭示了离子液体在磨粒/工件界面化学反应膜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离子液体适合作为磨削液应用于微量润滑磨削加工中,既能较干磨大幅降低磨削比能和磨削力比,提高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又能较干磨大幅降低磨削温度达100℃以上,避免磨削烧伤;磨粒磨钝表面由于微破碎所形成的凹槽状断口是离子液体进入磨粒/工件界面的输运通道,离子液体分子通过吸附在凹槽状断口内形成边界润滑膜,通过减小磨粒工件之间的直接接触面积来减小摩擦力;在微量润滑磨削加工过程中,以上两种离子液体均与工件在磨削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氟化物与氧化物共存的化学反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微量润滑 离子液体 摩擦学机理 分子动力
下载PDF
水润滑轴承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颖 车清论 +2 位作者 贺仁 张嘎 郑少梅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122,162,共13页
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自润滑、高化学稳定性和减振降噪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水润滑轴承具有环境友好、维护成本低及结构设计简单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水电和化工等领域。首先总结了水润滑轴承用聚合物复合... 聚合物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自润滑、高化学稳定性和减振降噪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水润滑轴承具有环境友好、维护成本低及结构设计简单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水电和化工等领域。首先总结了水润滑轴承用聚合物复合材料特性,归纳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制,介绍了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常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材料内部结构、摩擦界面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摩擦学特性的内在关联。指出促进水润滑聚合物-金属配副摩擦界面原位生长固体润滑特性转移膜,可弥补水膜润滑能力不足、显著提高配副的摩擦学性能,深入研究水润滑状态下复合材料的微观摩擦磨损机制,对于理解水润滑配副的摩擦学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润滑轴承 聚合物复合材料 转移膜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新 张立 《润滑油与燃料》 2006年第6期9-12,共4页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性质特点,影响纳米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其在润滑油中摩擦学机理的几种推测。
关键词 纳米微粒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机理
原文传递
亚磷酸酯及其胺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令国 王将兵 +2 位作者 范丰奇 周旭光 徐小红 《润滑油与燃料》 2016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制备了2种不同烷基链长的亚磷酸酯及其胺盐,系统考察了其在大庆加氢基础油HVI H200中的摩擦学性能;运用SEM-EDS联用技术分析了磨斑形貌和磨斑表面活性元素含量与分布、用XANES谱图对热膜和摩擦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磷... 本文制备了2种不同烷基链长的亚磷酸酯及其胺盐,系统考察了其在大庆加氢基础油HVI H200中的摩擦学性能;运用SEM-EDS联用技术分析了磨斑形貌和磨斑表面活性元素含量与分布、用XANES谱图对热膜和摩擦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亚磷酸酯及其胺盐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多聚磷酸盐;长链烷基亚磷酸酯具有更好的抗磨性能、短链烷基亚磷酸酯则具有更优的极压性能;形成胺盐后降低了亚磷酸酯的反应活性,所以极压性能变差,但是抗磨性能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酯 胺盐 多聚磷酸盐 摩擦学机理
原文传递
石墨烯的摩擦学机理
7
作者 张红男 《现代材料动态》 2018年第2期1-2,共2页
研究二维石墨烯摩擦性能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示了摩擦力依赖于材料层数的原因。他们利用模拟技术发现,物体与单层石墨烯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要大于多层石墨烯或石墨。并且,在持续的滑动过程中摩擦力会逐渐增加,这归因于摩擦的“真实... 研究二维石墨烯摩擦性能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示了摩擦力依赖于材料层数的原因。他们利用模拟技术发现,物体与单层石墨烯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要大于多层石墨烯或石墨。并且,在持续的滑动过程中摩擦力会逐渐增加,这归因于摩擦的“真实”接触面积和在摩擦中具有的演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机理 石墨 摩擦 摩擦性能 模拟技术 滑动过程 接触面积
原文传递
活塞环表面CrN基复合膜的组织结构与摩擦副匹配机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志海 张平 +1 位作者 杜军 赵军军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9-463,共5页
为降低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副的磨损及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在活塞环表面制备了CrN及CrTiAlN复合膜,比较研究了Cr电镀层与CrN,CrTiAlN复合膜的纳米硬度及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纳... 为降低活塞环与缸套摩擦副的磨损及延长活塞环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在活塞环表面制备了CrN及CrTiAlN复合膜,比较研究了Cr电镀层与CrN,CrTiAlN复合膜的纳米硬度及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纳米硬度仪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装置,系统分析了CrTiAlN复合膜的成分、相结构、表面形貌、纳米硬度和抗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rTiAlN复合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Cr,Ti,Al,N,复合膜中含有CrN,Cr2N,TiN和非晶的AlN相。CrTiAlN复合膜表面组织致密,均匀分布着许多颗粒,最大的达400 nm以上,而最小的仅几十纳米。断面结构为纤维状的柱状晶组织。CrN,CrTiAlN复合膜比电镀Cr具有较优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与缸套匹配性能良好,最后对三种活塞环涂层的摩擦副匹配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CrN基复合膜 组织结构 摩擦学机理
原文传递
超细铜粉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智宏 左晓亮 梁慧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9-525,共7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长度为5μm的片状与粒径为150nm的球状铜粉。对比了两者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不含铜粉的基础油相比,含超细铜粉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最高增大了...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长度为5μm的片状与粒径为150nm的球状铜粉。对比了两者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不含铜粉的基础油相比,含超细铜粉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最高增大了27.5%,PB与铜粉粒度和形貌关系甚微;摩擦系数(μ)降低了43.6%,磨斑直径(WSD)减小了47.9%;热还原法制备的铜粉由于粒径小、呈球形,具有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抛光机制、转移膜机制与反应膜机制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含超细铜粉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铜粉 热还原 聚Α-烯烃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有机硼酸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久盛 冯铱 任天辉 《润滑油》 CAS 2004年第2期32-34,共3页
为研究含活性元素硼的化合物作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作用机理,合成了3种结构简单的硼酸酯,用四球机考察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类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良好的极压性和一定的抗磨减摩能力。同时利用X-射线光... 为研究含活性元素硼的化合物作为可生物降解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作用机理,合成了3种结构简单的硼酸酯,用四球机考察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这类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良好的极压性和一定的抗磨减摩能力。同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钢球磨损表面化学元素的电子结合能及其存在形式,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硼酸酯 XPS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一种含氮杂环官能团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力 胡文敬 +1 位作者 李丹丹 李久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4,37,共5页
为了满足高档工业润滑油对油膜强度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分子结构中含氮杂环官能团的酸性磷酸酯复合胺盐。结合油品的开发工作,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常用磷氮类极压抗磨添加剂T308B、T307进行对比。结果... 为了满足高档工业润滑油对油膜强度越来越苛刻的要求,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分子结构中含氮杂环官能团的酸性磷酸酯复合胺盐。结合油品的开发工作,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常用磷氮类极压抗磨添加剂T308B、T307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添加剂不但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和突出的承载能力,而且还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防锈性和抗腐蚀性能,是一款具有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添加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试验结束后,添加剂分子中的N元素存在形式为有机氮化学态,P和Fe元素的存在形式分别是PO_4^(3-)和FePO_4,这种含有机氮配位化合物和无机磷酸盐的混合润滑膜使添加剂表现出良好的极压抗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抗磨剂 承载能力 含氮杂环官能团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油润滑纳米添加剂摩擦学设计及研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欧忠文 陈国需 +2 位作者 张云怀 徐滨士 杨汉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3,149,共4页
从材料学、化学、摩擦学、表面工程角度分析阐述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组分选择、分散稳定修饰剂设计、摩擦学性能评价和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和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指出在作油润滑纳米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设计时,所选择的纳米材料应对酸... 从材料学、化学、摩擦学、表面工程角度分析阐述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组分选择、分散稳定修饰剂设计、摩擦学性能评价和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和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指出在作油润滑纳米润滑材料的摩擦学设计时,所选择的纳米材料应对酸、氧特别是热氧和纳米修饰剂表现出惰性;对普通摩擦副来说,纳米粒子的“分子轴承”作用机制其作用微乎其微的,当摩擦副相互接近程度达到介观或微观尺度时,纳米微球的“分子轴承”作用才明显,产生润滑甚至超润滑;对普通摩擦副而言,纳米粒子在短时间内的机械抛光作用并不会太明显,而长期抛光作用则取决于摩擦过程中纳米粒子机械抛光作用和机械摩擦磨损作用两者之间的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维纳米材料 摩擦性能 摩擦作用机理 修饰剂
下载PDF
高碱值复合磺酸钙-钛基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闻振中 夏延秋 +1 位作者 冯欣 吴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本文将高碱值磺酸钙与复合钛基润滑脂融合,制备出一种新的复合磺酸钙-钛基润滑脂,并对其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复合磺酸钙-钛基润滑脂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含有二氧化钛的摩擦保护膜,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 本文将高碱值磺酸钙与复合钛基润滑脂融合,制备出一种新的复合磺酸钙-钛基润滑脂,并对其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复合磺酸钙-钛基润滑脂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含有二氧化钛的摩擦保护膜,有效降低了摩擦系数并在常温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润滑性能.同时高温下摩擦表面生成了更多的含硫酸盐成分,而生成的二氧化钛含量相对减少,高温条件下呈现减摩性能优异,但抗磨损性能降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值磺酸钙 复合钛基润滑脂 摩擦学机理
原文传递
类金刚石膜超低摩擦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曾群锋 曹倩 +2 位作者 ERDEMIR Ali 李双江 朱家宁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共19页
近年来,高硬度、低摩擦、高耐磨性的类金刚石(Diamond like carbon,DLC)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极大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它的超低摩擦行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DLC膜超低摩擦的起源,研究发现DLC膜的微观结构和测试环境是影... 近年来,高硬度、低摩擦、高耐磨性的类金刚石(Diamond like carbon,DLC)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极大的研究兴趣,尤其是它的超低摩擦行为。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DLC膜超低摩擦的起源,研究发现DLC膜的微观结构和测试环境是影响DLC膜实现超低摩擦的主要因素,而DLC膜的微观结构由其制备工艺决定。然后系统讨论了制备工艺(包括制备方法、反应气源、掺杂元素和基体材料等)和测试环境(包括真空与干燥惰性气体环境、潮湿环境、高温环境、载荷和滑动速度等)对DLC膜超低摩擦行为的影响规律。最后归纳分析了目前对DLC膜超低摩擦机理的几种解释,指出DLC膜作为超低摩擦材料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膜 超低摩擦 制备工艺 测试环境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新型含噻二唑有机硼酸酯在锂基脂中的极压抗磨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彩松 张雅文 +2 位作者 李建昌 任天辉 赵屹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合成了两种含噻二唑有机硼酸酯添加剂,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化合物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 合成了两种含噻二唑有机硼酸酯添加剂,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利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化合物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这两种杂环硼酸酯添加剂能大幅度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承载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高效润滑脂添加剂.采用软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这两种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钢球磨损表面形成了含氧化硼、铁的硫化物、铁的氧化物、硫酸亚铁以及有机含氮络合物等多组分的混合边界润滑膜,从而使润滑剂的极压性能和抗磨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基润滑脂 噻二唑有机硼酸酯 摩擦性能 摩擦学机理
原文传递
油溶性有机钼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毅 陈国需 +2 位作者 程鹏 陈汉林 杜鹏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7-91,共5页
油溶性有机钼是一类可溶于润滑油的钼化合物,其在润滑剂中常用作摩擦改进剂或抗磨减摩添加剂。简述了有机钼润滑添加剂的发展情况及基本类型,对其在润滑油和润滑脂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归纳了不同类型有机钼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最... 油溶性有机钼是一类可溶于润滑油的钼化合物,其在润滑剂中常用作摩擦改进剂或抗磨减摩添加剂。简述了有机钼润滑添加剂的发展情况及基本类型,对其在润滑油和润滑脂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归纳了不同类型有机钼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最后,针对有机钼添加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有机钼 润滑添加剂 摩擦性能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层状硅酸盐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鹏飞 陈国需 +2 位作者 邵毅 杜伟 李凤桐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综述了层状硅酸盐矿物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层状硅酸盐的摩擦学机理,指出了层状硅酸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层状硅酸盐作为一种低成本润滑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层状硅酸盐 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微米/纳米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凤 于佰俭 +1 位作者 王应军 李磊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微米/纳米石墨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综述了微米/纳米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分散行为,摩擦学机理和应用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 微米/纳米石墨 摩擦学机理 润滑油
下载PDF
高聚物/无机纳米壳核型微球润滑添加剂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春风 罗新民 肖绍峰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聚合物/无机纳米壳核型复合纳米微球润滑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摩擦学性能,介绍了3种壳材料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简单地阐述了其摩擦学机理。
关键词 润滑 纳米添加剂 性能 摩擦学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