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MoDTC)摩擦改进剂对GF-3等级全配方发动机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马亚军 赵晚成 +3 位作者 李生华 金元生 王玉琮 Simon C Tung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7,65,共4页
利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 (MoDTC)对渗氮活塞环 /铸铁缸套在ILSACGF 3发动机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MoDTC能与GF 3全配方发动机油中的ZDTP/磺酸钙添加剂体系产生协同作用 ,在活塞环和缸... 利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 (MoDTC)对渗氮活塞环 /铸铁缸套在ILSACGF 3发动机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MoDTC能与GF 3全配方发动机油中的ZDTP/磺酸钙添加剂体系产生协同作用 ,在活塞环和缸套表面生成减摩和抗磨的摩擦反应膜 ,从而显著降低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摩擦系数 (最低 0 0 3) ,同时缸套的磨损降低 5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代甲酸钼 MODTC 摩擦改进剂 发动机油 摩擦学性能 活塞环 缸套 润滑油
下载PDF
摩擦改进剂对改善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桂云 刘岚 +2 位作者 陈刚 金理力 蔡继元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141,144,共3页
采用四球机试验,考察了钼胺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无灰型摩擦改进剂与摩擦因数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复配作用。结果表明:摩擦改进剂(FM)降低摩擦因数的效果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加入量提高,摩擦因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化学结... 采用四球机试验,考察了钼胺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无灰型摩擦改进剂与摩擦因数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复配作用。结果表明:摩擦改进剂(FM)降低摩擦因数的效果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加入量提高,摩擦因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化学结构的摩擦改进剂复配使用,可以减低整个温度区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摩擦因数 燃料经济性
下载PDF
含磷摩擦改进剂在聚α-烯烃中的摩擦学性能及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童宗文 秦杉 +1 位作者 李英姿 茹更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8,103,共8页
用Falex试验机评价磷酸芳胺(V692)、亚磷酸二正丁酯(T304)、磷酸三甲酚酯(T306)、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铵盐(T308)和有机磷酸甲酯铵盐(P1)5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聚α-烯烃中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与硫化异丁烯(T321)的抗磨协同作用,探讨硫化异... 用Falex试验机评价磷酸芳胺(V692)、亚磷酸二正丁酯(T304)、磷酸三甲酚酯(T306)、异辛基酸性磷酸酯十八铵盐(T308)和有机磷酸甲酯铵盐(P1)5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聚α-烯烃中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与硫化异丁烯(T321)的抗磨协同作用,探讨硫化异丁烯(T321)与有机磷酸甲酯铵盐(P1)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T304、T306、T308和P1都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但其极压性能均较差,当硫化异丁烯与5种含磷添加剂复配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极压抗磨协同效应,其中P1与T321的协同效果良好,尤其是复配浓度达到最佳时,协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聚a-烯烃 摩擦学性能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汽车自动传动液含磷摩擦改进剂的合成与性能评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俊杰 苍秋菊 宗新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由亚磷酸二丁酯与从长链α 烯烃合成所得的长链 1,2 环氧化合物进行反应 ,制备了 2 羟基 长烷链膦酸二丁酯类摩擦改进剂 ,经过低速摩擦试验机摩擦性能评定及 ABOT铝杯氧化试验评定 ,结果表明它具有满足汽车自动传动液要求的性能。
关键词 汽车 自动传动液 摩擦改进剂 ATF
下载PDF
含磷摩擦改进剂的抗磨协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建强 谢凤 +1 位作者 胡役芹 姚俊兵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1,共3页
利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含磷摩擦改进剂TPO与两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锑(SbDDP1、SbDDP2)、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硫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MoDDP)共4种添加剂的抗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抗磨协同作用。结果表明,TPO、SbDDP和MoDDP... 利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含磷摩擦改进剂TPO与两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锑(SbDDP1、SbDDP2)、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硫化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MoDDP)共4种添加剂的抗磨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抗磨协同作用。结果表明,TPO、SbDDP和MoDDP都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其中MoDDP最佳。当TPO分别与上述4种添加剂复合后,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抗磨协同效应,其中TPO与SbDDP2和SbDDC的协同效果较好,尤其是复配浓度达到最佳比例时,协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摩擦改进剂 抗磨性能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几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150BS光亮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康 王玉玲 +3 位作者 姚元鹏 李旭 吕会英 汤仲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4,共5页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考察了亚磷酸烷基酯、酸性磷酸酯胺盐和硫代磷酸酯3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三维轮廓形貌仪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MTM2型微牵引力试验机考察了油品的牵引因数...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和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考察了亚磷酸烷基酯、酸性磷酸酯胺盐和硫代磷酸酯3种含磷摩擦改进剂在150BS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三维轮廓形貌仪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采用MTM2型微牵引力试验机考察了油品的牵引因数,采用VKA 110四球试验机测试了油品的温升情况。结果表明:3种含磷剂均不同程度改善了150BS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其中酸性磷酸酯胺盐在150BS基础油中具有更为优异的抗磨减摩性能,在承载能力、牵引因数和温升方面对油品具有更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摩擦改进剂 150BS光亮油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有机摩擦改进剂与金属铁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琼 赵毅 +1 位作者 武志强 钟锦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68,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摩擦改进剂极性基团与金属铁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多元醇酯、酰胺、羧酸、胺、醇、甲酯6种极性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确定了可能作用的活性原子,并考察了其与金属发生化学吸附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丙酸、丙酸... 采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考察了摩擦改进剂极性基团与金属铁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多元醇酯、酰胺、羧酸、胺、醇、甲酯6种极性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确定了可能作用的活性原子,并考察了其与金属发生化学吸附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丙酸、丙酸酰胺、丙酸甲酯、丙酸甘油酯、丙胺与铁均发生了化学作用;丙醇与铁发生了物理作用。计算了5种有机摩擦改进剂极性基团与Fe原子的化学吸附作用能,吸附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酸甘油酯≈丙胺>丙酸酰胺>丙酸≈丙酸甲酯>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摩擦改进剂 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
下载PDF
油溶性钼化合物摩擦改进剂的复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钲 孙国英 《润滑油》 CAS 1999年第6期36-39,共4页
对国内外各类油溶性有机钼化合物的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溶性钼化合物与大多数添加剂复配,不仅明显提高各级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抗氧、清净性能等,还可以提高燃油的经济性。
关键词 油溶性 钼化合物 摩擦改进剂 配方 润滑油添加剂
下载PDF
摩擦改进剂对汽油机油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6,共6页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HFRR高频往复试验仪对GF-50W-20、A5/B50W-30汽油机油加入有机钼型和胺类有机化合物摩擦改进剂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考察;通过发动机扭矩试验进一步验证加入摩擦改进剂后汽油机油在发动机上的...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HFRR高频往复试验仪对GF-50W-20、A5/B50W-30汽油机油加入有机钼型和胺类有机化合物摩擦改进剂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考察;通过发动机扭矩试验进一步验证加入摩擦改进剂后汽油机油在发动机上的实际扭矩变化,确定摩擦改进剂对汽油机油摩擦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HFRR高频往复试验仪能够区分不同摩擦改进剂的性能差异;摩擦改进剂的适量加入可以降低汽油机油摩擦试验的摩擦因数,降低发动机的摩擦磨损和扭矩,改善汽油机油的燃油经济性。SRV及HFRR模拟试验结果与发动机扭矩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汽油机油 燃油经济性 一致性
下载PDF
有机钼作为摩擦改进剂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金亮 夏延秋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7-80,共4页
油溶性有机钼作为摩擦改进剂具有优良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保证了机械部件在各种苛刻条件下安全稳定的运转,其作用机理是添加剂在摩擦作用下,在摩擦表面热分解形成了MoS2为主的摩擦表面保护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并延... 油溶性有机钼作为摩擦改进剂具有优良的减摩和抗磨性能,保证了机械部件在各种苛刻条件下安全稳定的运转,其作用机理是添加剂在摩擦作用下,在摩擦表面热分解形成了MoS2为主的摩擦表面保护膜,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并延长其服役寿命.回顾了有机钼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摩擦学研究现状,同时展望了油溶性有机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钼 摩擦改进剂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有机钼摩擦改进剂的生产和应用概况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文钲 《中国钼业》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叙述了国内外有机钼摩擦改进剂的生产和应用概况
关键词 有机钼 摩擦改进剂 生产
下载PDF
分子模拟法应用于摩擦改进剂摩擦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进 陈国需 +2 位作者 胡泽祥 王红梅 杜鹏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分子模拟法已经成为一种研究摩擦改进剂微观摩擦学行为的有效方法。介绍了几种分子模拟计算方法。从分子模拟法的角度讲解了摩擦改进剂分子模型优化设计,吸附模型构建,理论计算及减摩机理。
关键词 分子模拟法 摩擦改进剂 摩擦机理
下载PDF
新型有机摩擦改进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凤 程嘉兴 张蒙蒙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72-73,80,共3页
摩擦改进剂是提升发动机油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添加剂。文章概述了摩擦改进剂的作用机理及种类,重点介绍了有机摩擦改进剂以及有机金属钼类摩擦改进剂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未来摩擦改进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有机摩擦改进剂 机理 应用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润滑油摩擦改进剂复配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林才 侯仲淼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制润滑油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其中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和添加剂间的最佳复配比。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基础的直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探讨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而基于上述方法的最佳复配比的计算往往误差较大。采用BP神经网络计算最佳... 研制润滑油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研究其中多种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和添加剂间的最佳复配比。以正交试验设计为基础的直现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探讨添加剂间的相互作用,而基于上述方法的最佳复配比的计算往往误差较大。采用BP神经网络计算最佳复配比,并与前两种方法作比较,发现BP神经网络在计算最优复配比时,结论可靠,精度高,是研制最佳润滑油配方的优秀数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润滑油摩擦改进剂 复配性研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节能型汽油机油与摩擦改进剂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小红 《石油商技》 2012年第1期12-17,共6页
降低排放、节能降耗是推动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两大直接驱动力。燃油经济性已成为汽油机油产品最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本文从ISLAC汽油机油规格发展的角度对汽油机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比;... 降低排放、节能降耗是推动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两大直接驱动力。燃油经济性已成为汽油机油产品最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本文从ISLAC汽油机油规格发展的角度对汽油机油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汽油机油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对比;介绍了摩擦改进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对摩擦改进剂及节能型汽油机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汽油机油 节能型 燃油经济性 工业技术 节能降耗 性能要求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第九讲:摩擦改进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主要品种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文轩 《石油商技》 2016年第6期84-9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摩擦改进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主要品种和应用情况,简述了我国摩擦改进剂的发展及品种,展望了摩擦改进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有机硼化合物 动植物油脂 分类 机理 应用 品种 有机钼化合物
下载PDF
摩擦改进剂减摩作用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义雅 龙军 +3 位作者 赵毅 段庆华 代振宇 苏朔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3,共8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方法,以油酸、油酸酰胺和二十四烷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3种分子与Fe(110)表面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和分子内聚能,分析了温度对吸附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和油酸酰胺... 采用分子动力学(MD)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化学方法,以油酸、油酸酰胺和二十四烷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3种分子与Fe(110)表面的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和分子内聚能,分析了温度对吸附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和油酸酰胺与Fe(110)表面通过范德华作用发生物理吸附,分子内通过范德华作用、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结合,物理吸附能远大于分子内聚能,使它们能形成稳定的吸附膜。油酸和油酸酰胺的吸附能和内聚能均比环烷烃分子的高,因此在不同温度下能够形成更稳定的吸附膜。同时,酸和酰胺分子中的OC=O通过向Fe(110)表面提供电子发生化学吸附作用,而烃分子不会发生化学吸附,使油酸和油酸酰胺形成的吸附膜更加稳定。温度升高,分子的动能增加,不利于吸附过程的发生,会使吸附膜的稳定性下降,减摩作用减弱;同一温度下,环烷烃的动能比油酸和油酸酰胺的大,这也是油酸和油酸酰胺形成的吸附膜更加稳定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改进剂 分子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DFT) 减摩作用 吸附能 内聚能
下载PDF
合成酯型摩擦改进剂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燕 李维民 +1 位作者 王晓波 王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0-617,共8页
通过酯交换以及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合成酯型润滑添加剂(SE).采用四球试验机对比考察了SE与甘油单油酸酯(GMO)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以及发动机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载荷和温度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 通过酯交换以及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合成酯型润滑添加剂(SE).采用四球试验机对比考察了SE与甘油单油酸酯(GMO)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以及发动机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载荷和温度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E在PAO以及发动机油中均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损性能,其中SE的减摩性能优于GMO而抗磨损性能则相反,同时对SE与GMO在PAO中的摩擦学机理进行了探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试验表明由于受阻酚官能团的存在,SE在PAO以及发动机油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酯 摩擦改进剂 抗磨 减摩 抗氧
原文传递
轨顶摩擦改进剂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姚雪松 吴磊 +3 位作者 王衡禹 温泽峰 刘启跃 金学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3,共6页
通过对轨顶涂覆摩擦改进剂对轮轨黏着特性影响的分析,发现摩擦改进剂不仅会改变轨面摩擦因数,并且会改变Kalker权重系数,这与通常认为的摩擦改进剂只改变摩擦因数不同。考虑摩擦改进剂对摩擦因数和Kalker权重系数的影响,研究货车车辆在... 通过对轨顶涂覆摩擦改进剂对轮轨黏着特性影响的分析,发现摩擦改进剂不仅会改变轨面摩擦因数,并且会改变Kalker权重系数,这与通常认为的摩擦改进剂只改变摩擦因数不同。考虑摩擦改进剂对摩擦因数和Kalker权重系数的影响,研究货车车辆在轨顶涂覆摩擦改进剂的轨道上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利用SIMPACK软件包建立货车车辆模型,包括车体、摇枕、侧架、轴箱、轮对等部件,分析车辆在轨顶涂覆摩擦改进剂的轨道上直线和曲线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摩擦改进剂可以明显改善车体的横向平稳性,而对车体的垂向平稳性影响较小;摩擦改进剂会使车辆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小幅增加,但是均小于国标规定的安全限值,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润滑 摩擦改进剂 动力学 黏着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