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5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的钢纤维和芳纶浆粕配比对铝基制动盘用橡胶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蒙洁丽 郑祺俊 +5 位作者 颜晓倩 唐怡娟 贾志欣 梁定坤 尹彩流 邓奇 《轻工科技》 202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本文设计三组不同钢纤维与芳纶浆粕的配比,使用冷压成型法制备铝基制动盘用橡胶基摩擦材料,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塑料洛氏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密度实验等方法系统地测试不同配比下试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3300r/min、3700r... 本文设计三组不同钢纤维与芳纶浆粕的配比,使用冷压成型法制备铝基制动盘用橡胶基摩擦材料,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塑料洛氏硬度测试、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密度实验等方法系统地测试不同配比下试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3300r/min、3700r/min、4200r/min制动速度下,橡胶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不同的钢纤维和芳纶浆粕的配比下会受到影响,在二者比例为16∶5时将会获得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基摩擦材料 钢纤维 芳纶浆粕 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乘用车盘式制动器摩擦材料选型规范
2
作者 徐自明 司凯中 +2 位作者 庞士伟 高鸣晓 赵银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期0161-0166,共6页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70年的发展,恰巧又遇到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传统的车企还是新势力们都在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是当下汽车市场的现状。在这样特殊环境下,对传...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70年的发展,恰巧又遇到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无论是传统的车企还是新势力们都在不断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缩短开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推出新产品占领市场是当下汽车市场的现状。在这样特殊环境下,对传统的制动系统开发提出新要求,以平台化进行摩擦材料配方选型,不仅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规避开发风险。针对摩擦材料选型的规范是通过对不同配方进行各维度的测试,根据测试值对每个维度进行打分,再根据各维度的权重乘以分值相加后得到每个配方总的得分值,根据总的得分值再结合整车特别关注的性能,经过评审后确定选择的摩擦材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选型 摩擦片选型 摩擦材料性能 制动片配方
下载PDF
CR 200J用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正交试验及多指标加权优选
3
作者 孙辉 王秀飞 +2 位作者 陈少华 尹彩流 蒙洁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2,共8页
为制备CR 200J用高耐磨树脂基摩擦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含量的减摩组分(鳞片石墨、石油焦)与增摩组分(NFJ高温黏结剂、腰果壳油摩擦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配方。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出样品,在制动压力0.8 MPa和转速3300、4200、5400... 为制备CR 200J用高耐磨树脂基摩擦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不同含量的减摩组分(鳞片石墨、石油焦)与增摩组分(NFJ高温黏结剂、腰果壳油摩擦粉)的树脂基摩擦材料配方。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出样品,在制动压力0.8 MPa和转速3300、4200、5400 r/min下测试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并计算试样的体积磨损率、热衰退性能及对偶质量磨损。对试样的平均摩擦因数、体积磨损率、热衰退性能及对偶质量磨损进行极差分析及均一化处理,使用多指标权重优选了综合性能优异的配方。结果表明:鳞片石墨在高转速下对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起稳定作用及降低材料的热衰退性能,而石油焦在低速制动过程中可稳定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NFJ高温黏结剂对材料的各项性能影响不显著,而腰果壳油摩擦粉在高转速下表现出优异的黏弹性,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降低材料的体积磨损率及对偶质量磨损。使用多指标权重优选得到较好的配方,其中鳞片石墨、石油焦、NFJ高温黏结剂、腰果壳油摩擦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摩擦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正交试验法 多指标权重优选 热衰退性能
下载PDF
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轩 何瑜 +3 位作者 明白 张晓燕 刘福华 来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3,共8页
简要介绍了聚酰亚胺(PI)复合摩擦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热模压成型、冷⁃热等静压和3D打印以及其他成型技术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备PI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高性能PI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 简要介绍了聚酰亚胺(PI)复合摩擦材料的发展概况,综述了热模压成型、冷⁃热等静压和3D打印以及其他成型技术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备PI复合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其成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高性能PI树脂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复合摩擦材料 成型工艺 发展现状
下载PDF
合成摩擦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5
作者 高红梅 汪贵松 +3 位作者 杨火顺 史耀君 夏少华 朱文婷 《轨道交通材料》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合成摩擦材料以其重量轻、摩擦系数稳定、性能可调节性强等优点,成为轨道交通列车制动装置中的关键材料,主要产品应用于制动的合成闸片、合成闸瓦和用于踏面清扫及修形的研磨子。综合概述了合成摩擦材料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历程,... 合成摩擦材料以其重量轻、摩擦系数稳定、性能可调节性强等优点,成为轨道交通列车制动装置中的关键材料,主要产品应用于制动的合成闸片、合成闸瓦和用于踏面清扫及修形的研磨子。综合概述了合成摩擦材料在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3种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特点,并就合成摩擦材料在铁路机车、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动车组列车等轨道交通上的应用实例和发展情况做了分析。基于列车行驶和制动的复杂工况,对合成摩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金属镶嵌、裂纹、异常磨耗等问题进行成因剖析并提出解决策略。面对轨道交通“提速、重载、轻量化、安全”的发展趋势,提出合成摩擦材料在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更高速度等级应用及摩擦副匹配关系等方向的发展需求,为我国在合成摩擦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摩擦材料 合成闸片 合成闸瓦 研磨子 轨道交通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铜基摩擦材料的成分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肖金坤 李天天 +1 位作者 陈娟 张超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5-155,共11页
铜基摩擦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导热、抗氧化、抗高温粘着、摩擦因数稳定和耐磨损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铜基摩擦材料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由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多元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对... 铜基摩擦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导热、抗氧化、抗高温粘着、摩擦因数稳定和耐磨损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中,是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铜基摩擦材料是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由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多元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对材料成分大范围内的调节,实现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调控。然而,随着高速列车向高速高能载方向发展,摩擦材料需要承受强表面氧化、高热负荷和高载荷冲击的共同作用,铜基摩擦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出现基体高温软化、石墨润滑相烧蚀、摩擦衰退、以及掉边角等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从材料成分和工艺出发,通过对基体组元的固溶、弥散强化提高基体强度,采取润滑组元的多元复合拓宽温度适应范围,选择金属或合金摩擦组元替代陶瓷摩擦组元以及陶瓷颗粒表面镀铜等方法改善界面结合提高剪切强度。本文系统总结了铜基摩擦材料的成分设计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组元成分、含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综述了基体组元、润滑组元、摩擦组元以及界面结构的调控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最后提出构建材料成分-摩擦层-摩擦磨损性能之间关系,为铜基摩擦材料成分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成分设计 摩擦磨损性能 高速列车
下载PDF
C/C-SiC摩擦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剑 陈意高 +4 位作者 吴小军 张倩玮 杨云鹏 庞菲 刘明强 《轨道交通材料》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C/C-SiC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基摩擦材料,具有密度低、抗氧化性好、摩擦性能高且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高速列车、飞机等高能载制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制备工艺、摩擦机理、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C-SiC摩擦... C/C-SiC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陶瓷基摩擦材料,具有密度低、抗氧化性好、摩擦性能高且性能稳定等一系列优点,在汽车、高速列车、飞机等高能载制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从制备工艺、摩擦机理、应用前景等方面,对C/C-SiC摩擦材料展开了系统论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 摩擦材料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Al_(2)O_(3)增强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8
作者 赵运才 刘存宇 +3 位作者 王慧鹏 舒凤远 王鑫 朱鹏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62,共8页
为提高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及制动效果,使用粉末冶金法(PM)制备氧化铝增强铜基摩擦材料,采用布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等测试手段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氧化铝的掺杂对摩擦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行... 为提高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及制动效果,使用粉末冶金法(PM)制备氧化铝增强铜基摩擦材料,采用布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光谱仪(EDS)等测试手段以及摩擦磨损实验,研究氧化铝的掺杂对摩擦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的铜基摩擦材料中,氧化铝硬质颗粒在铜基体中分布均匀,由于硬质相的存在所形成位错钉扎效应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有大幅的提升,而对材料的密度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摩擦实验结果显示,氧化铝可以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并增强其耐磨性;且随着载荷的增大Al_(2)O_(3)-Cu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磨损率有明显的降低,表明氧化铝的掺杂对铜基材料有显著的增强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以及EDS分析得出,Cu基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而Al_(2)O_(3)-Cu材料的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组成的混合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率 氧化铝
下载PDF
TBP和CPAM对纸基摩擦材料原纸表面碳纤维沉积及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奎 窦文芳 +4 位作者 欧章明 王慧 祁浩成 于孟辉 刘泽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了改善纸基摩擦材料原纸表面碳纤维沉积以及强度性能,研究了添加磷酸三丁酯(TBP)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原纸碳纤维沉积以及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BP可有效改善碳纤维在原纸表面的沉积,TBP用量为3 wt%时,原纸表面无聚集... 为了改善纸基摩擦材料原纸表面碳纤维沉积以及强度性能,研究了添加磷酸三丁酯(TBP)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原纸碳纤维沉积以及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BP可有效改善碳纤维在原纸表面的沉积,TBP用量为3 wt%时,原纸表面无聚集的碳纤维沉积,但强度下降;当CPAM和TBP用量分别为0.03 wt%和3 wt%时,原纸的抗张指数、内结合强度与对照组(TBP用量3 wt%)相比分别提升了23.9%和82.0%,同时改善了原纸表面碳纤维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碳纤维 沉积 强度
下载PDF
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高能制动损伤机制
10
作者 张楠 徐岩 +4 位作者 韩明 杜建华 马玲 韩俊姣 纪箴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5-281,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压烧技术制备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摩擦材料在转速7500 r·min^(-1)、面压0.8 MPa、转动惯量0.045 kg·m^(2)工况下的高能制动损伤机制。结果表明:铁基粉末冶金层损伤及失效主要表现为摩擦接触面内层石墨脱落... 采用粉末冶金压烧技术制备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摩擦材料在转速7500 r·min^(-1)、面压0.8 MPa、转动惯量0.045 kg·m^(2)工况下的高能制动损伤机制。结果表明:铁基粉末冶金层损伤及失效主要表现为摩擦接触面内层石墨脱落和表面裂纹两方面。表面热裂纹的萌生主要分布在基体和石墨相的界面处以及边缘脱落锐角处。微裂纹的存在降低了主裂纹继续扩展的能量,阻碍主裂纹扩展,起到提高摩擦件性能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表面裂纹 损伤机制 高能制动
下载PDF
战略性矿产在高性能摩擦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余坤 尚玺 +2 位作者 傅梁杰 左小超 杨华明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1-144,共14页
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交通运输和动力机械上,通过摩擦作用来完成制动和传动的部件材料,主要由增强材料、粘合剂和填料构成。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然而传统摩擦材料的性能逐渐不... 摩擦材料是一种应用在交通运输和动力机械上,通过摩擦作用来完成制动和传动的部件材料,主要由增强材料、粘合剂和填料构成。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然而传统摩擦材料的性能逐渐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因此开发设计拥有耐磨、耐高温和优异摩擦稳定性等诸多优点的高性能摩擦材料迫在眉睫。摩擦材料功能的正常运行往往需要性能的多维组合,这对材料设计中原料的选择带来了挑战。而战略性矿产的种类丰富多样,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和摩擦学等性能,正是高性能摩擦材料组分的合适之选,也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增强材料和填料。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多种战略性矿产在高性能摩擦材料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系统归纳了战略性矿产在力学、热学、润滑、降噪和摩擦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配合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各种调控背后的机理,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摩擦材料配方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增强效应 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
下载PDF
SiO_(2)与ZrO_(2)组元对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陈鑫 刘如铁 +3 位作者 林雪杨 陈洁 熊翔 廖宁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3年第1期44-54,共11页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分别添加SiO_(2)和ZrO_(2),研究SiO_(2)和ZrO_(2)对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两者影响机制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含SiO_(2)或ZrO_(2)的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 在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中分别添加SiO_(2)和ZrO_(2),研究SiO_(2)和ZrO_(2)对粉末冶金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两者影响机制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含SiO_(2)或ZrO_(2)的铜基摩擦材料与C/C-SiC复合材料配副时,能在高制动速度下保持较高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3758和0.3424,摩擦材料的磨损量较低,为1.44μm/次和0.95μm/次,配副材料几乎无磨损。SiO_(2)在制动过程中易脱落,形成磨粒,对摩擦材料与配副材料表面造成磨粒磨损,而ZrO_(2)在基体中保持完整,以硬质微凸体的形式对C/C-SiC复合材料摩擦表面产生犁削作用。SiO_(2)在高制动速度下破碎脱落后易嵌入C/C-SiC复合材料表面摩擦膜,有利于以Cu及Cu的化合物为主的磨屑在其周围积累,促进摩擦转移膜在C/C-SiC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形成,从而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C/C-SI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SiO_(2) ZrO_(2)
下载PDF
干法改性玻纤对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性能影响
13
作者 杨裕东 祝俊 +1 位作者 汪家裕 钱玉鹏 《非金属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复合摩擦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探究了干法改性玻璃纤维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台架试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检测等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摩... 以复合摩擦材料中的玻璃纤维为研究对象,硅烷偶联剂KH-550作为改性剂,探究了干法改性玻璃纤维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台架试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检测等对玻璃纤维改性效果、摩擦性能、作用机理和耐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法改性工艺能够较好地将硅烷偶联剂KH-550包覆在玻璃纤维表面,改性玻璃纤维有利于稳定摩擦因数,改善摩擦材料的热衰退和抗磨损性能。当硅烷偶联剂KH-550用量为1%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μ_(1)、μ_(max)和μ_(min)均得到提高,磨损量降低8%。KH-550增强了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力,能较好地保持纤维在摩擦材料中完整形态,延缓了摩擦材料中树脂的分解,改善了摩擦材料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硅烷偶联剂 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
下载PDF
超声电机及其摩擦材料电气绝缘特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14
作者 张武 张秀莉 +4 位作者 史玉娣 陈平易 李璐 曲建俊 申田 《微电机》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基于超声电机电气绝缘特性设计,识别出影响电机绝缘特性的主要因素为摩擦材料,分析摩擦材料的导电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策略,并制备摩擦材料,装配电机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超声电机 摩擦材料 绝缘特性 控制策略
下载PDF
铁含量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赵刚 李强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11期151-153,156,共4页
为了获得摩擦系数高且稳定、耐磨性良好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在烧结温度为900℃时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铁含量(5wt%、8wt%、11wt%、14wt%)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铁含量配比。研究表明:随... 为了获得摩擦系数高且稳定、耐磨性良好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在烧结温度为900℃时制备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铁含量(5wt%、8wt%、11wt%、14wt%)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的铁含量配比。研究表明:随着铁含量的增多,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和抗压强度都有所增大。另外,摩擦系数上升,磨损量先下降后上升。铁质量分数为11%时耐磨性能最好,摩擦系数为0.405,磨损量为13.7mg,摩擦稳定性最好。此时摩擦表面平整,划痕和黏着磨屑少,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铁含量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赵刚 李强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为了获得摩擦系数高且稳定、耐磨性良好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调整烧结温度来改善材料性能。文章研究烧结温度对摩擦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材料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由780℃升高到940℃,摩擦材料的... 为了获得摩擦系数高且稳定、耐磨性良好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采用粉末冶金工艺,调整烧结温度来改善材料性能。文章研究烧结温度对摩擦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材料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由780℃升高到940℃,摩擦材料的密度、硬度和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磨损量先减少后增加,烧结温度为900℃时性能最佳。此时平均摩擦系数为0.384,磨损量为16.4mg,摩擦表面平整,微裂纹少,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烧结温度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石墨种类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刘思涵 耿雪骞 +5 位作者 马运章 王晔 徐勇航 陈凯 赵春光 张化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193,共7页
采用柔性石墨、造粒石墨和鳞片石墨分别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摩擦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片状石墨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差异,将影响材料基体在制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使摩擦界面呈... 采用柔性石墨、造粒石墨和鳞片石墨分别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摩擦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片状石墨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差异,将影响材料基体在制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使摩擦界面呈现不同的磨损形式,其中柔性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造粒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磨损和磨粒磨损,鳞片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磨损和黏着磨损;造粒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在不同速度下制动和重复单次制动时的摩擦因数波动值较小,摩擦因数稳定性好,且具有适中的磨耗量,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石墨 摩擦磨损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压缩比与应用环境对纸基摩擦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周文灵 姚烨 +1 位作者 林洺岑 张春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共8页
为探究纸基摩擦材料最佳压缩比,本研究分析了热压过程中压缩比对纸基摩擦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在空气介质与传动油介质中温度和压缩比对其压缩回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比在40%时,材料具有最佳的孔隙结构和机... 为探究纸基摩擦材料最佳压缩比,本研究分析了热压过程中压缩比对纸基摩擦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在空气介质与传动油介质中温度和压缩比对其压缩回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比在40%时,材料具有最佳的孔隙结构和机械性能;其孔隙率55.3%、孔径分布均匀,平均孔径1.91μm,硬度值98 HRR,平均动摩擦因数0.117,剪切强度3.6 MPa,热机械性能稳定;在相同介质中,压缩比的增大可提高纸基摩擦材料的压缩回弹性能、降低永久变形率,而温度的升高则导致材料压缩回弹性能下降和永久变形率增加;相较于在空气介质中,纸基摩擦材料在传动油介质中的压缩回弹性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压缩比 传动油介质 机械性能
下载PDF
C/hBN润滑组元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深 刘洪坤 +3 位作者 管英杰 司屈钒 樊江磊 刘建秀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为改善高温下材料摩擦性能的稳定性和提高润滑组元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效果,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C/hBN作为润滑组元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C/hBN含量和化学镀铜表面改性对摩擦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 为改善高温下材料摩擦性能的稳定性和提高润滑组元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效果,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C/hBN作为润滑组元的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C/hBN含量和化学镀铜表面改性对摩擦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添加hBN作为润滑组元能提高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热稳定性,当C/hBN质量分数比为6∶3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在350 km/h制动速度下其摩擦系数高达0.472,且磨损量相对较低,具有相对较好的综合性能;C/hBN表面镀铜后,摩擦材料的致密度提高,硬度略微下降,整体摩擦系数更加稳定,与未镀铜相比其磨损量降低了28%。C/hBN颗粒表面镀铜改善了C/hBN-Cu的界面结合,制动时摩擦表面的剥落坑数量明显减少。石墨和hBN润滑组元的综合运用及表面镀铜处理可有效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利于制动闸片轻量化设计,为C/hBN在铜基摩擦材料中的应用提供工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润滑组元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杜建华 刘彦伟 李园园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81-2586,共6页
基于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纳米颗粒对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和耐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磨损形貌,并利用惯性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核其摩擦学性能... 基于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纳米颗粒对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和耐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磨损形貌,并利用惯性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核其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相比,添加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的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高而稳定,且随接合次数增加无明显衰退现象;耐磨性能分别提高了25%和11%;耐热性能分别提高了18%和25%。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犁沟式磨料磨损,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能减少摩擦材料的磨料磨损,从而增强了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可显著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铜基摩擦材料 纳米氮化铝 纳米石墨 摩擦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