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干物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房彦飞 罗晓颖 +4 位作者 唐江华 孙婷婷 王鲁振 唐甜 徐文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1,共9页
为提高新疆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的播种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传统平作(T1)、起垄沟播(T2)、起垄覆膜沟播(T3)3个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下旱地的土壤含水量及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 为提高新疆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的播种方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传统平作(T1)、起垄沟播(T2)、起垄覆膜沟播(T3)3个播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下旱地的土壤含水量及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干物质量、产量,并进一步比较土壤贮水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结果表明,在抽穗期之前,T2和T3处理均可显著增加旱地春小麦的LAI和干物质量;在抽穗期之后,T3处理较T2和T1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旱地春小麦的LAI和干物质量。同时,T3处理可显著提高拔节期土壤0—80 cm土层的含水量和贮水量,分别较T2、T1处理显著提高32.09%、34.64%和38.20%、38.85%;T3处理降低了播种—拔节期土壤耗水量,增加了拔节期—收获期的土壤耗水量,有利于植株中、后期的生长发育。T3处理可提高旱地春小麦的有效穗数、单穗粒数、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其中产量最高为2474.43 kg·hm^(-2),较T1、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50.13%和50.47%;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48.99%、51.02%和49.41%、50.15%。综上所述,起垄覆膜沟播有利于小麦增产和水分高效利用,为新疆旱地春小麦蓄水保墒和高产高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旱地春小麦 干物质 产量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水分和播种方式对土壤速效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艺桐 张淑艳 +2 位作者 杨若琪 谭国娟 周佳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45-148,151,共5页
[目的]研究水分和混播对土壤氮供给的影响。[方法]以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以单播为对照,研究土壤水分对禾豆混播牧草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 [目的]研究水分和混播对土壤氮供给的影响。[方法]以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以单播为对照,研究土壤水分对禾豆混播牧草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均随水分增加而升高,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95%(W_(4))水分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混播的速效氮含量小于单播黄花苜蓿,但与单播扁穗冰草间无差异。[结论]水分和播种方式对土壤氮的转化与水解均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播种方式 土壤速效氮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与施肥水平对青稞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
作者 周喜荣 刘梅金 +5 位作者 徐冬丽 王国平 郭建炜 刘广才 张忠广 胡再青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13-520,共8页
为探明甘青系列青稞品种在等量施肥条件下对宽幅匀播和常规条播的响应机制,试验采用播种方式与施肥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2种播种方式和5个施肥水平,合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常规条播能够提高甘青9号基本苗、分蘖数、株高指标... 为探明甘青系列青稞品种在等量施肥条件下对宽幅匀播和常规条播的响应机制,试验采用播种方式与施肥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2种播种方式和5个施肥水平,合计10个处理。结果表明:常规条播能够提高甘青9号基本苗、分蘖数、株高指标,而宽幅匀播可增加甘青9号穗长。宽幅匀播能够整体提高甘青9号旗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反之,常规条播降低了甘青9号旗叶蒸腾速率。相比于常规条播,宽幅匀播能够有效提高甘青9号产量、穗粒数、穗粒重及千粒重,而有效穗则是常规条播高于宽幅匀播。综上,在等肥条件下,宽幅匀播能够明显提升甘青9号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利于旗叶光合吸收与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9号 播种方式 施肥水平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博洛塔绢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侯钰荣 兰吉勇 +7 位作者 孙强 管廷贤 柯梅 魏鹏 刘兴义 李超 康帅 徐雪娇 《草食家畜》 2023年第6期43-50,共8页
【目的】在平原荒漠草地围栏封育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博洛塔绢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包衣种撒播、包衣种条播、包衣种穴播、裸种撒播、裸种条播和裸种穴播6个处理对比分析博洛塔绢蒿出苗和植株次年返青... 【目的】在平原荒漠草地围栏封育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博洛塔绢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包衣种撒播、包衣种条播、包衣种穴播、裸种撒播、裸种条播和裸种穴播6个处理对比分析博洛塔绢蒿出苗和植株次年返青情况,以及利用盆栽控水分析幼苗根系生长规律。【结果】不同播种方式对比分析显示,裸种穴播的出苗和植株次年返青情况均优于其他处理。博洛塔绢蒿实生苗最长根系值与盆栽试验相似,盆栽试验的须根系不如野外试验的须根系发达。【结论】选择裸种穴播,且播种当年5月底,植株根系生长超过15 cm,植株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无灌溉荒漠草地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博洛塔绢蒿
下载PDF
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凯 贾永红 +4 位作者 罗四维 王润琪 郝立冬 张金汕 石书兵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2,共8页
为探究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条播(DR)和匀播(UN)2种播种方式,副区设150万粒·hm^(-2)(D150)、225万粒·hm^(-2)(D225)、300万粒·hm^(-2)(D300)... 为探究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新冬2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条播(DR)和匀播(UN)2种播种方式,副区设150万粒·hm^(-2)(D150)、225万粒·hm^(-2)(D225)、300万粒·hm^(-2)(D300)和375万粒·hm^(-2)(D375)4种种植密度,比较分析了不同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下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根系伤流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小麦总根干重、总根长呈先增后减趋势,单株次生根数、根系伤流量呈减小趋势。与条播相比,匀播下小麦总根干重、总根长显著增加,差异主要在0~30 cm土层;单株次生根数、根系伤流量增加,差异主要在生育中后期;产量显著提高(增幅9.89%),其中以D225处理最大。综上,匀播能够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活性,有利于高产;在本试验条件下匀播小麦以225万粒·hm^(-2)种植密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种植密度 根系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谷子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董扬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12,共4页
为了促进谷子高产栽培,以嫩选20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单条播、双条播、穴播3种播种方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嫩选20生育期、茎秆特征、抗倒伏性、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单条播相比,双条播和穴播可使谷子提前成熟... 为了促进谷子高产栽培,以嫩选20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单条播、双条播、穴播3种播种方式,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嫩选20生育期、茎秆特征、抗倒伏性、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单条播相比,双条播和穴播可使谷子提前成熟2~3 d;双条播可明显改善谷子茎秆特征,增强抗倒伏性,除茎节数外,其余各茎秆指标、抗倒伏指标均显著高于单条播,各指标较单条播增加幅度为4.11%~15.78%,而穴播无显著影响;双条播、穴播均可显著改善谷子光合特性,其中双条播处理下各项光合指标最高,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比单条播增加21.04%、26.89%和22.22%。与单条播平均产量4952.15 kg·hm^(-2)相比,双条播和穴播分别增产12.03%和6.14%。综合来看双条播播种方式有利于谷子促早熟、提高抗倒伏性、改善光合特性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播种方式 抗倒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微地形差异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上卿 赵桂茹 +4 位作者 安曈昕 李海 郭锦涛 格茸吾姆 吴伯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
为减少坡耕地作物播种至出苗期间的水土流失,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形成微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共设置6个处理,T1处理为深开沟播种(沟深20 cm),T2处理为浅开沟播种(沟深10 cm),T3处理为塘播,T4处理为起高垄播种(垄高20 cm,... 为减少坡耕地作物播种至出苗期间的水土流失,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形成微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共设置6个处理,T1处理为深开沟播种(沟深20 cm),T2处理为浅开沟播种(沟深10 cm),T3处理为塘播,T4处理为起高垄播种(垄高20 cm,宽30 cm),T5处理为起低垄播种(垄高10 cm,宽15 cm),T6处理为无处理直接播种(空白对照),各处理分别以10°,15°,20°坡度在40,80,120 mm/h雨强下进行27场模拟降雨试验。结果表明:开沟和起垄播种处理都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各处理的水土保持效果为T1>T4>T2>T5,T3和T6间差异不显著,T1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在各坡度和雨强下,较T6地表径流产生时间延缓65.9%~178.1%,入渗强度增大102.6%~195.1%,地表径流量减少75.6%~82.6%,土壤侵蚀量减少95.3%~99.1%。深开沟播种T1和起高垄播种T4能够很好地将雨水积留在沟或垄沟中,并且能有效防止沟中积水破垄或越沟流出,其中T1防止沟中积水越沟流出效果最好,仅在极少情况下发生。通过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形成的微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于坡耕地作物生长前期水土保持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雨强 坡度 水土流失 微地形
下载PDF
甘肃高寒阴湿区播种方式对猫尾草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张文轩 李瑞珍 +1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2,共8页
为明确甘肃高寒阴湿区不同播种方式(A1:条播,A2:撒播,A3:点播)对猫尾草种质(B1:猫尾草新品系,B2:川西猫尾草,B3:岷山猫尾草,B4:克劳沃1号猫尾草)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最佳播种方式和猫尾草种质,测定了不同播种方式下猫尾草种... 为明确甘肃高寒阴湿区不同播种方式(A1:条播,A2:撒播,A3:点播)对猫尾草种质(B1:猫尾草新品系,B2:川西猫尾草,B3:岷山猫尾草,B4:克劳沃1号猫尾草)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最佳播种方式和猫尾草种质,测定了不同播种方式下猫尾草种质的株高、分蘖数、鲜干比、鲜(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中,A2处理(撒播)下,4个猫尾草种质的平均分蘖数最高,A3处理(点播)下,平均粗蛋白(CP)含量最高;4个猫尾草种质中,B1(猫尾草新品系)和B2(川西猫尾草)在3种播种方式下的平均分蘖数和鲜(干)草产量均较高,生产性能较好。播种方式×猫尾草种质交互作用表明,播种方式对4个猫尾草种质的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猫尾草新品系和克劳沃1号猫尾草的最佳播种方式为点播,川西猫尾草适宜于条播,岷山猫尾草适宜于撒播;猫尾草新品系和川西猫尾草的生产性能优于岷山和克劳沃1号猫尾草,猫尾草新品系的营养成分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尾草 播种方式 生产性能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下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根系构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9
作者 撒春宁 刘金龙 +2 位作者 许冬梅 李永康 刘梦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46,共9页
为探究不同播种方式下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根系构型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基于单播和混播不同播种方式,分别设置田间持水量的80%(W1)、65%(W2)、50%(W3)、35%(W4)和20%(W5)5个水分梯度,研究了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根系构型的... 为探究不同播种方式下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根系构型的影响,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基于单播和混播不同播种方式,分别设置田间持水量的80%(W1)、65%(W2)、50%(W3)、35%(W4)和20%(W5)5个水分梯度,研究了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根系构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单播蒙古冰草在W1和W4水分处理下具有较高的根长、根表面积,混播蒙古冰草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呈增加趋势,以W5处理的4582.84 cm/g和521.85 cm^(2)/g最高;播种方式主要影响蒙古冰草的根长、比根长和分形维数。沙生冰草的根长、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根体积及单株根系生物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播方式下以W2处理较高;在同一水分梯度下,各指标均呈现出混播显著高于单播。在W1、W4和W5水分处理下,混播蒙古冰草的相对竞争强度修正指数(CRCI)均为正值,分别为0.05、0.02和0.35;而沙生冰草在各水分梯度下的CRCI均为负值,表现出混播对沙生冰草生长的促进效应。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混播提高了蒙古冰草和沙生冰草的抗逆性能;沙生冰草比蒙古冰草具有更强的抗逆性,能更有效地通过根系构型的可塑性变化适应播种方式和水分条件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冰草 沙生冰草 干旱胁迫 播种方式 根系特征
下载PDF
播种方式和密度对青海草地早熟禾建植初期植株的影响
10
作者 景美玲 李积雅 +1 位作者 杨增增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6-1563,共8页
为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效应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植株构件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Qinghai’)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设计(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研究牧草生产性能和根系变化特征,以期... 为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效应对青海草地早熟禾植株构件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Qinghai’)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设计(不同播种方式和不同播种密度),研究牧草生产性能和根系变化特征,以期为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的合理建植及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均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地下芽数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直径、根系长度影响极显著,两者交互对根系长度和地下芽数量影响极显著。地上生物量与根系表面积的最佳种植组合为撒播与6478粒·m^(-2)播种密度,地下芽数量的最佳种植组合为15 cm行距与2782粒·m^(-2)播种密度。青海草地早熟禾生长初期植株重点建植地下根系,间接影响地上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草地早熟禾 播种密度 根系特征 播种方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不同播种方式的饲草产量和效益
11
作者 李世平 张诗慧 +7 位作者 袁福锦 侯洁琼 余梅 吴文荣 刘彦培 欧阳青 刘建勇 钟声 《草学》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以大田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播种方案对青贮玉米单株生长、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生产时,采用农机穴播,播种量45kg/hm^(2),种植密度8~9万株/hm^(2)时,饲草产量和效益最高。与籽实玉米生... 以大田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播种方案对青贮玉米单株生长、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生产时,采用农机穴播,播种量45kg/hm^(2),种植密度8~9万株/hm^(2)时,饲草产量和效益最高。与籽实玉米生产相比,青贮玉米不仅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抵制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风险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但青贮玉米生产在收贮、运输及利用等方面与籽实玉米生产相比存在一定局限性。云贵高原区玉米改籽实为青贮原料生产时,其规模应与当地养牛、养羊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播种密度 播种方式 产量 效益 云贵高原
下载PDF
播量与播种方式对四川阿坝地区燕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陈芸莹 姜臻 +6 位作者 张新 李达旭 游明鸿 吴婍 季晓菲 张昌兵 雷雄 《草学》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以梦龙燕麦(Avena sativa L.cv.Magnum)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综合分析燕麦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探究不同播量、播种方式对燕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 为进一步提高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以梦龙燕麦(Avena sativa L.cv.Magnum)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综合分析燕麦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探究不同播量、播种方式对燕麦饲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方式与鲜草产量、鲜干比、生殖枝数以及分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率呈负相关;播种量与牧草产量有一定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播种方式为撒播时,梦龙燕麦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分蘖数随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播种量为120kg/hm^(2)时,其鲜、干草产量和分蘖数最高,分别为83.87t/hm^(2)、20.93t/hm^(2)和811个/m^(2),其NDF(48.57%)和ADF(27.03%)均达到特级燕麦干草水平,且粗蛋白(9.97%)也有显著提升(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该组合与标准处理关联系数关系最大(r=0.7643),可以获得较高的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播种方式 梦龙燕麦 牧草产量 牧草品质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量和播种方式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万杰 蒋福祯 +1 位作者 马利利 李正鹏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目的】探究适宜的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措施。【方法】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在青海木里矿区设置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低、中、高)和3种播种方式(条播、穴播、撒播)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的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的... 【目的】探究适宜的高寒矿区生态恢复措施。【方法】通过有机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在青海木里矿区设置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低、中、高)和3种播种方式(条播、穴播、撒播)对高寒矿区植物群落的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低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1F3)的方式,其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最优;2)高有机肥施用量与撒播相结合(Y3F3)的方式,其土壤营养成分整体较佳;3)基于主成分分析,高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33 m^(3)/667 m^(2)+商品有机肥1.5 t/667 m^(2))+微播处理的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综合效果最好,但成本高;(4)基于熵权TOPSIS法得出低有机肥施用量(羊板粪11 m^(3)/667 m^(2)+商品有机肥0.5 t/667 m^(2))+撒播处理最接近最优方案,指标相对接近度为0.704,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结论】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角度看,低有机肥施用量+撒播的经济效益最好,同时对植物群落生长、土壤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矿区 有机肥施用量 播种方式 主成分分析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薏苡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14
作者 唐健 严如江 +1 位作者 郭帮莉 黄成艳 《农技服务》 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
优化薏苡播种方式,是完善薏苡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薏苡种植水平及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适宜兴仁地区生产条件且种植效益较高的薏苡播种方式,以贵薏苡1号为试验材料,在兴仁市进行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人工点播和人工撒... 优化薏苡播种方式,是完善薏苡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薏苡种植水平及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适宜兴仁地区生产条件且种植效益较高的薏苡播种方式,以贵薏苡1号为试验材料,在兴仁市进行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种植试验,比较人工点播和人工撒播2种方式的薏苡经济性状、产量及种植效益。结果表明:人工点播的薏苡有效穗数极显著低于人工撒播,但穗粒数和穗实粒数极显著高于人工撒播,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人工撒播;人工点播的薏苡产量较人工撒播显著提高11.15%,但成本较人工撒播高43.72%,使净收益和投产比均较人工撒播低。与人工点播相比,人工撒播可提高薏苡种植净效益和投产比,适宜在薏苡轻简化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播种方式 点播 撒播 产量 效益
下载PDF
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生长表现及经济效益
15
作者 韦思梅 舒建锋 贺尔闪 《农技服务》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安龙县为贵州省主要的薏苡产区之一。为筛选安龙县薏苡轻简化栽培的适宜播种方式提供参考,于安龙县开展薏苡不同播种方式(人工点播、人工撒播、人工条播)种植试验,比较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 安龙县为贵州省主要的薏苡产区之一。为筛选安龙县薏苡轻简化栽培的适宜播种方式提供参考,于安龙县开展薏苡不同播种方式(人工点播、人工撒播、人工条播)种植试验,比较薏苡不同播种方式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种播种方式薏苡的出苗期时间相同,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时间及全生育期时长相差较小,全生育期分别为164 d、165 d、165 d。薏苡株高依次为人工点播(212.2 cm)>人工条播(204.7 cm)>人工撒播(193.4 cm),基本苗密度依次为人工条播(10017穴/667m^(2))>人工点播(9418穴/667m^(2))>人工撒播(9253穴/667m^(2)),有效分蘖数依次为人工点播(32210株/667m^(2))>人工条播(30352株/667m^(2))>人工撒播(29887株/667m^(2)),千粒重依次为人工条播(93.5 g)>人工撒播(93.4 g)>人工点播(92.8 g)。薏苡产量依次为人工点播(299.48 kg/667m^(2))>人工条播(281.45 kg/667m^(2))>人工撒播(268.01 kg/667m^(2)),纯收入依次为人工点播(923.47元/667m^(2))>人工条播(813.77元/667m^(2))>人工撒播(790.17元/667m^(2)),产投比依次为人工点播(1.88)>人工撒播(1.81)>人工条播(1.78)。综合考虑薏苡生长表现及经济效益,安龙县薏苡栽培中宜采用人工点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播种方式 点播 撒播 条播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淮北地区稻茬晚播小麦抗逆免耕播种方式研究
16
作者 毕彦辉 丁伟 +5 位作者 杨超 勒辉勇 朱小垒 叶鹏 孙秀红 周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6-9,13,共5页
淮北地区稻茬麦播种时常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黏重。筛选出适合当地稻茬晚播小麦的播种方式对于获取小麦高产至关重要。本文对单轴种肥一体机匀播、双轴种肥一体机匀播、单轴种肥一体机条播(机械动力驱动下种,简称机械下种,下种管为... 淮北地区稻茬麦播种时常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土壤黏重。筛选出适合当地稻茬晚播小麦的播种方式对于获取小麦高产至关重要。本文对单轴种肥一体机匀播、双轴种肥一体机匀播、单轴种肥一体机条播(机械动力驱动下种,简称机械下种,下种管为普通平口圆管)、双轴种肥一体机条播(机械动力驱动下种,简称机械下种,下种管为普通平口圆管)、双轴种肥一体机条播(电力驱动下种,简称电子下种,下种管为改进后的斜口剖面圆管)、人工撒播+手扶拖拉机浅旋盖籽、稻套麦7种播种方式的基本苗数、播种深度、整齐度、作业效率、茎蘖动态、播种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适合宿迁地区稻茬晚播麦的播种方式为双轴种肥一体机匀播和双轴种肥一体机条播(电子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麦 播种方式 基本苗数 作业效率 淮北地区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3 位作者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岳俊芹 邵运辉 +2 位作者 陈远凯 汪庆昌 金先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为了解不同播种方式下土壤生态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变化,以河南农业大学提供的小麦品种超力1号为试验材料,对2种播种方式(平播、免耕秸秆覆盖沟播)下土壤温度、水分、小麦叶片SPAD值及产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沟播条件下,冬季0... 为了解不同播种方式下土壤生态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变化,以河南农业大学提供的小麦品种超力1号为试验材料,对2种播种方式(平播、免耕秸秆覆盖沟播)下土壤温度、水分、小麦叶片SPAD值及产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沟播条件下,冬季0~5cm耕层地温较平播高约1~2.2℃。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平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幅度约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土壤温度和水分 SPAD 产量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朱新开 郭凯泉 +2 位作者 郭文善 封超年 彭永欣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3,共5页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籽粒产量存在差异;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是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所致。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他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播种方式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播种方式对耕层土壤水分及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岳俊芹 邵运辉 +3 位作者 陈远凯 秦峰 李巍 金先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研究了播种方式对不同耕层水分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直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有利于... 研究了播种方式对不同耕层水分及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土壤踏实,水分下渗后不易散失,保水能力强;直播麦田的土壤疏松,表层水分容易散失,而且下渗也快,水分不易保存;2种播种方式都能使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绿色持续期,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沟播小麦的根系下层分布比例较大,单位重量的根不仅能支撑较重的地上部,也能承担较多穗数和粒重;沟播产量大于直播,增产约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方式 耕层水分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