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纳米载体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观贵 徐亚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3345-3349,共5页
背景:新型阳离子纳米材料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易于合成和改性,稳定性好,结构及性能容易调控,已被作为基因治疗转染载体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目的:观察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转染体外培养小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 背景:新型阳离子纳米材料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易于合成和改性,稳定性好,结构及性能容易调控,已被作为基因治疗转染载体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目的:观察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转染体外培养小鼠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分别以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实验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对照组)作为载体,制备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转染载体系统。将昆明小鼠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别培养于含实验组和对照组转染载体系统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MTT法观察载体系统的细胞毒性,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率。结果与结论:两种载体分别转染后,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两组载体对螺旋神经节细胞均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组载体毒性较小且转染效率较高(P<0.05)。结果说明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基因转染体外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均优于传统的阳离子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 阳离子脂质体 基因转染 螺旋神经节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实时跟踪支化聚乙烯亚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官能团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茅群龙 张艳 张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8-30,35,共4页
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体系中,PEI的伯胺基可与GMA上的环氧基和双键发生竞争反应,两者的反应速率显著不同。以红外光谱中的GMA羰基吸收峰为基准,分别对GMA中的环氧基和双键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的... 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反应体系中,PEI的伯胺基可与GMA上的环氧基和双键发生竞争反应,两者的反应速率显著不同。以红外光谱中的GMA羰基吸收峰为基准,分别对GMA中的环氧基和双键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进行半定量研究,确定PEI中伯胺基与GMA中环氧基的反应活性远大于与双键的反应,在5 ℃~40 ℃温度区间内,温度升高会加速两组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但更有利于环氧基与胺基的反应。这些结果证明,可以利用红外光谱这一简便的方法来半定量地跟踪反应过程并获得最优化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团反应 支化聚乙烯亚胺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红外光谱 实时跟踪
下载PDF
支化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磁性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对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灿 牛姣姣 +3 位作者 谢雅典 胡海良 张建辉 林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3-600,共8页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u^(2+)污染,本研究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使用对Cu^(2+)具有强络合作用的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得到Fe3O4@BPEI磁性纳米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u^(2+)污染,本研究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超顺磁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使用对Cu^(2+)具有强络合作用的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到纳米粒子表面,得到Fe3O4@BPEI磁性纳米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结构、尺寸及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吸附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u^(2+)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进一步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成功接枝到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表面。最佳吸附条件为pH=6.0、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吸附剂用量为10 mg。通过实验数据拟合,Fe_(3)O_(4)@PEI吸附Cu^(2+)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覆盖,在303 K时,模型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1.24 mg/g。表明支化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纳米吸附剂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水体中Cu^(2+)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吸附 Cu^(2+)
原文传递
基于聚乙烯醇/支化聚乙烯亚胺离子交换膜不同烃基对其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文娟 徐开俊 +1 位作者 范敏敏 王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82,共7页
以聚乙烯醇/支化聚乙烯亚胺(PVA/BPEI)为基体,分别选用多种卤代烃为季铵化试剂制备阴离子交换膜(AEMs),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膜的关键性能进行表征,以及基于分子结构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以3-氯-1-丙醇为季铵化试剂制备所得的... 以聚乙烯醇/支化聚乙烯亚胺(PVA/BPEI)为基体,分别选用多种卤代烃为季铵化试剂制备阴离子交换膜(AEMs),并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对膜的关键性能进行表征,以及基于分子结构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以3-氯-1-丙醇为季铵化试剂制备所得的AEM于80℃电导率可达79. 03 m S/cm,IEC值为3. 1 meq/g,且该膜由于羟基在膜内形成的氢键作用使其具有优异的热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膜内季铵基团随其疏水链长度及结构的不同对AEMs性能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引入含有羟基的柔性侧链可在膜内构成氢键网络形成亲疏水结构,是提高膜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膜 聚乙烯 支化聚乙烯亚胺 季铵化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支化聚乙烯亚胺-甲基橙层层组装膜制备及负载缓释性能研究
5
作者 贾智信 师海岗 +3 位作者 胡灯 李琼 陈小玲 赵彦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7,共3页
以层层组装方法将聚天冬氨酸(PASP)、支化聚乙烯亚胺(PEI)、甲基橙(MO)在不同pH值下制得PASP/PEI-MO膜。探讨了PASP/PEI-MO膜中MO的负载性能以及在生理盐水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PEI-MO溶液pH值为8.3,PASP溶液pH值为3.8时,PASP/PEI... 以层层组装方法将聚天冬氨酸(PASP)、支化聚乙烯亚胺(PEI)、甲基橙(MO)在不同pH值下制得PASP/PEI-MO膜。探讨了PASP/PEI-MO膜中MO的负载性能以及在生理盐水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当PEI-MO溶液pH值为8.3,PASP溶液pH值为3.8时,PASP/PEI-MO膜的负载量达到了最大,还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层层组装膜(PASP/PEI-MO)-20中MO在释放1500min时,MO的释放量达到0.095mg/cm^2;浸泡负载MO的释放量达到0.296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组装 聚合物复合物 支化聚乙烯亚胺 聚天冬氨酸 药物缓释
原文传递
支化聚乙烯亚胺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性能及荧光机理
6
作者 张尚尚 施伟光 +2 位作者 李紫雪 鲁晓怡 王俊 《化工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抗坏血酸(AA)为原料,采用一锅法使AA氧化生成古洛糖酸(DKG),并与bPE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黄绿色荧光的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bPEI-DKGNPs)。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bPEI-DKGNPs的荧光性能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90℃、60min、pH=5.00的水热条件下,AA氧化生成的DKG与bPEI交联反应,生成粒径约为1.2nm的单分散黄绿色荧光的bPEI-DKGNPs。在35℃恒温条件下,bPEI-DKGNPs的pH缓冲溶液(pH=3.00、12.00)荧光强度稳定,且7d内不变。金属离子识别实验可知,Cu2^+可与bPEI-DKGNPs中的N、O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发生能量转移或内滤效应从而导致bPEI-DKGNPs荧光猝灭,并建立了Cu2^+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为复杂水体环境中的Cu2^+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手段。同时,通过荧光机理分析可知,bPEI和DKG中的杂原子基团(N、O)经交联、固化后,杂原子基团的振动和旋转受到限制,导致辐射跃迁强度增加、荧光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荧光纳米粒子 离子识别 荧光稳定性 荧光机理
下载PDF
二茂铁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水溶液的聚集结构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淑婧 金磊 +3 位作者 孙一新 上官勇刚 计剑 郑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50-1356,共7页
通过将二茂铁接枝在大分子链上制备了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Fc-BPEI),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及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其水溶液中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流变行为.考察了剪切作用、浓度、温度对溶液中大分子结构和形态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 通过将二茂铁接枝在大分子链上制备了疏水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Fc-BPEI),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及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其水溶液中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与流变行为.考察了剪切作用、浓度、温度对溶液中大分子结构和形态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茂铁改性的聚乙烯亚胺分子尺寸明显增大,且随浓度增大体系中大分子逐渐从分子内疏水缔合为主向分子间疏水缔合为主转变,形成分子间缔合体.上述原因使得Fc-BPEI溶液黏度显著增大,但是该体系却呈现典型的牛顿流体特征.对样品进行连续升-降温循环热处理,发现经过升降温处理后的Fc-BPEI体系黏度明显增大,且增幅随热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动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缘于热处理使得大分子链缔合方式和形态发生变化,体系中出现穿插于多个分子间缔合体的PEI大分子,产生了类似网络结构的大分子聚集结构.经热处理的Fc-BPEI溶液呈现显著的剪切变稀现象,高浓度溶液的抗剪切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疏水改性 流变行为 缔合作用
原文传递
红外光谱法研究聚乙烯亚胺的结构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冬梅 曹金丽 +4 位作者 张怡 张彦昌 殷园园 李天仚 赵献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99-200,共2页
聚乙烯亚胺是已知电荷密度最大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线型和支化两种结构,本文对所合成的聚乙烯亚胺进行红外表征,通过鉴定叔胺结构的存在,证明聚乙烯亚胺为支化结构。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红外
下载PDF
支化聚乙烯亚胺(PEI)阳离子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吕淑婷 石毅 +1 位作者 陈永明 刘利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23,共6页
将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丙烯酸(A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PEG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交联剂和光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共混合,通过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基于支化聚乙烯亚胺的阳离子水凝胶... 将支化聚乙烯亚胺(PEI)、丙烯酸(AA)、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PEG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交联剂和光引发剂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共混合,通过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基于支化聚乙烯亚胺的阳离子水凝胶P(AA-PEI)/PPEGA.作为对比,也制备了不含支化聚乙烯亚胺的PAA/PPEGA水凝胶.采用流变仪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EI与PAA的第二重交联赋予水凝胶更好的力学性能,储存模量提高了50%,达到6 kPa.对重金属Cu2+离子的吸附实验表明,P(AA-PEI)/PPEGA水凝胶能有效地清除水溶液中的Cu2+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网络水凝胶 支化聚乙烯亚胺 紫外光引发 重金属吸附
原文传递
含环糊精的聚乙烯亚胺-g-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娟 刘郁杨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00-804,共5页
以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为骨架,将β-环糊精(β-CD)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引入到BPEI上,合成出了接枝共聚物(BPEI-CD)-g-PNIPAm。用FTIR、SEC/MALLS和1H NMR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温度敏感性和超分子包合性能。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Β-环糊精 聚(N-异丙基丙烯酰)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下载PDF
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掺杂支化聚合物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辉 周晓剑 +2 位作者 王凤 曹明 杜官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151,共7页
【目的】脲醛树脂(UF)是生产人造板用最重要的一类胶黏剂,低摩尔比生产技术的推广使甲醛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树脂胶接及耐久性出现了急剧下降,为了协调甲醛与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选取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作为改性剂,利用其... 【目的】脲醛树脂(UF)是生产人造板用最重要的一类胶黏剂,低摩尔比生产技术的推广使甲醛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树脂胶接及耐久性出现了急剧下降,为了协调甲醛与树脂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选取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作为改性剂,利用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实现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胶接性能的调控。【方法】设置了以HPEI聚合物添加量、添加方式为变量,考察在不同条件下对脲醛树脂体系胶接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等仪器分析手段对HPEI聚合物在树脂体系中的作用机制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HPEI聚合物的引入可有效提升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胶接强度,特别是耐水胶接强度,提升幅度最高可达65%。从经济角度考虑,HPEI聚合物的添加比例以1%为宜。对比HPEI聚合物的不同加入方式,在相同用量条件下,HPEI聚合物与脲醛树脂之间以共聚方式形成的体系,综合效果更加突出。通过FT-IR对不同树脂体系的结构组成分析发现,共聚合方式更加有利于HPEI与UF树脂体系之间化学层面交联反应的发生,而且从树脂固化特征参数的变化上也得到了印证。而根据对改性前后树脂的形貌特征分析也发现HPEI聚合物以共聚合方式加入到UF树脂体系中后,固化后树脂结构呈现出蓬松的层状组合特点,更有利于与木材之间形成良好的机械胶接,从而赋予树脂体系更加显著的胶接和耐久性。【结论】通过本试验的实施,HPEI聚合物可以用于低摩尔比脲醛树脂的增强改性剂,在树脂合成反应过程中添加1%质量比例的HPEI聚合物,可有效提升树脂的胶接及耐久性能,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低摩尔比脲醛树脂 胶接强度 固化特征 结构变化
下载PDF
纳米材料PEG-PEI介导双基因促体外拟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兵 袁芳 +4 位作者 殷建瑞 蒲蜀湘 解龙昌 高庆春 高聪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PEG-PEI介导的双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在体外对拟神经细胞模型(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方法将PEG-PEI介导的联合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转染SH-SY5...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PEG-PEI介导的双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在体外对拟神经细胞模型(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联合杀伤作用。方法将PEG-PEI介导的联合基因pIRES2-EGFP/CD-5-FC和pIRES2-EGFP/TRAIL转染SH-SY5Y细胞后,采用MTT法观察其对SH-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SH-SY5Y细胞凋亡率及FPEG-PEI的转染效率。结果 N/P=15时PEG-PEI转染两种目的基因中单一基因的细胞凋亡作用最强(P<0.01);两种基因联合转染SH-SY5Y细胞时的细胞凋亡率为77%,较单一基因转染的细胞凋亡率提高了27%(P<0.01)。结论 CD-5-FC和TRAIL基因在体外联合转染对SH-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一基因更强;PEG-PEI可以作为神经细胞基因靶向传输的载体行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体内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 体外转染 拟神经元细胞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纳米颗粒矿化沉积及提高钻井井壁稳定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振东 徐海 +2 位作者 李公让 张敬辉 吕建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在泥页岩地层的钻井中,由于页岩极易吸水膨胀,导致井壁出现掉块、坍塌等情况,因此在钻井过程中需要对井壁进行加固。模拟生物矿化沉积过程,在硅片表面交替沉积纳米颗粒和阳离子聚合物,形成纳米矿化沉积层。对纳米颗粒和阳离子聚合物进... 在泥页岩地层的钻井中,由于页岩极易吸水膨胀,导致井壁出现掉块、坍塌等情况,因此在钻井过程中需要对井壁进行加固。模拟生物矿化沉积过程,在硅片表面交替沉积纳米颗粒和阳离子聚合物,形成纳米矿化沉积层。对纳米颗粒和阳离子聚合物进行了优选,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沉积层的表面和断面形貌,通过红外光谱仪分析沉积层的组成,研究了沉积层的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方解石晶型纳米碳酸钙的沉积效果优于纳米二氧化硅,低浓度纳米碳酸钙的沉积效果优异。硅片在1%阳离子聚合物支化聚乙烯亚胺与0.4%纳米碳酸钙中交替沉积可形成均匀分散、致密牢固的“堆砌”结构。沉积达到25个循环时,沉积层厚度为23.88μm,横向拉伸杨氏模量为1.4086 MPa,具有较好的黏弹性。改性纳米碳酸钙和阳离子聚合物可在模拟井壁上形成致密稳定的沉积层,为加固井壁、提高井壁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支化聚乙烯亚胺 矿化沉积 井壁稳定
下载PDF
新型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淑瑶 张哲泠 +2 位作者 黄有欢 胡勇 张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37-344,共8页
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阴极界面层。采用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用支化的聚乙烯亚胺(BPEI)修饰GQDs,得到了一种氮元素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s)。N-GQDs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容易成... 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阴极界面层。采用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并用支化的聚乙烯亚胺(BPEI)修饰GQDs,得到了一种氮元素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s)。N-GQDs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容易成膜,且尺寸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将其应用在反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作为阴极界面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GQDs/PCE-10:PC 71 BM/MoO 3/Al的器件,N-GQDs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器件的电子迁移率,还降低了ITO的功函数。结果表明,与ITO、ITO/ZnO比较,ITO/N-GQDs的透光性和电子传输性能更好,基于后者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达到了8.64%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支化聚乙烯 功函数 有机太阳能电池 阴极界面层
下载PDF
基于聚对氨基苯磺酸、功能化石墨烯和纳米金修饰电极的构筑及用于双酚A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博 刘乃铭 +3 位作者 施家炎 王林 刘昀 任群翔 《分析试验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4-709,共6页
通过电聚合方法制备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的玻碳电极(GCE/pABSA),然后把带有正电荷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BPEIGr)和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依次修饰到电极上,制得GCE/pABSA/BPEIGr/AuNPs修饰电极。研究了双酚A在... 通过电聚合方法制备聚对氨基苯磺酸修饰的玻碳电极(GCE/pABSA),然后把带有正电荷的超支化聚乙烯亚胺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BPEIGr)和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依次修饰到电极上,制得GCE/pABSA/BPEIGr/AuNPs修饰电极。研究了双酚A在GCE/pABSA/BPEIGr/AuNP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修饰电极对双酚A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在pH 7.0的PBS溶液中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双酚A在0.2~0.8 V范围内出现1个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峰。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双酚A进行了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0.05~10μ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mol/L(3σ)。将基于此修饰电极的传感器用于浑河水和自来水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0%~1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功能化石墨烯 金纳米粒子 双酚A 电化学传感器
原文传递
触须式聚合物开管柱的电色谱性能表征
16
作者 张晓伟 杨娟 +1 位作者 林旭聪 谢增鸿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99-2802,共4页
采用共价键合方法,制备了支化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触须式聚合物开管柱,并对其电色谱性能展开了详细研究。开管柱的电渗流强度随着乙腈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流动相中缓冲液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流动相pH值低于7.5时,开管柱可获得反向电渗... 采用共价键合方法,制备了支化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触须式聚合物开管柱,并对其电色谱性能展开了详细研究。开管柱的电渗流强度随着乙腈含量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流动相中缓冲液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流动相pH值低于7.5时,开管柱可获得反向电渗流;电渗流EOF日内、日间和周内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2.6%之间,柱间RSD为1.6%(n=4),批间RSD为4.8%(n=3),重现性较好。蛋白质在该柱上得到成功分离,没有严重拖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聚乙烯亚胺 开管柱 电色谱
原文传递
溶酶体酸性微环境敏感型粒径可变纳米粒的构建及评价
17
作者 邰晓伟 王蛘 +1 位作者 高会乐 何勤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以功能性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为基本骨架材料的粒径可变纳米粒,用于递送药物至黑色素瘤的深部区域。方法通过酰胺键修饰特定量的琥珀酸酐至b PEI骨架上,得到具有电荷翻转功能的材料NSP,再引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 目的构建一种以功能性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为基本骨架材料的粒径可变纳米粒,用于递送药物至黑色素瘤的深部区域。方法通过酰胺键修饰特定量的琥珀酸酐至b PEI骨架上,得到具有电荷翻转功能的材料NSP,再引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制备粒径可变纳米粒(PSP),分别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和释药行为;考察B16F10细胞对PSP的摄取及胞内内涵-溶酶体对PSP的影响;通过构建体外三维肿瘤球模型来考察纳米粒的穿透能力。结果载阿霉素粒径可变纳米粒(D/PSP)在p H7.4缓冲液中的粒径、PDI和Zeta电位分别为31.2±4.8 nm、0.106±0.015、-2.26±0.06 m V。在内涵-溶酶体所对应的p H5.0条件下,D/PSP的粒径可膨胀至891.6±26.3 nm,PDI为0.256±0.123,Zeta电位为15.61±0.19 m V。B16F10细胞对D/PSP的摄取在一定范围内呈孵育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其主要的入胞机制为网格蛋白介导和能量依赖型的内吞途径。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较好的溶酶体酸性微环境响应性的PSP,D/PSP具有较强的肿瘤球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变化 支化聚乙烯亚胺 电荷翻转 内涵-溶酶体 溶酶体酸敏感 阿霉素 纳米粒 黑色素瘤
原文传递
层层沉积提高井壁稳定性室内研究
18
作者 张敬辉 汪蕾 +3 位作者 李公让 曹美文 徐海 赵怀珍 《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9-503,共5页
以钠蒙脱土分散液作为模拟钻井液,与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合物溶液交替流过模拟井壁(硅片),模拟生物矿化过程,进行层层沉积模拟实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跟踪钠蒙脱土/聚乙烯亚胺复合膜的成膜过程,并表... 以钠蒙脱土分散液作为模拟钻井液,与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合物溶液交替流过模拟井壁(硅片),模拟生物矿化过程,进行层层沉积模拟实验。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跟踪钠蒙脱土/聚乙烯亚胺复合膜的成膜过程,并表征复合膜的形貌、微观结构、化学组成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钠蒙脱土和聚乙烯亚胺可自发在模拟井壁上形成结构致密的有机/无机复合膜,该复合膜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平均每层厚度约为46.18nm。该复合膜力学性能优良,而且杨氏模量并不随沉积层数的增加而变化。通过动态滤失实验表明,层层沉积改善了滤饼质量,降低了滤失速率以及总的动态滤失量,有助于井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沉积 有机/无机复合膜 支化聚乙烯亚胺 井壁稳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