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ld-Kalman滤波的机动飞行下转子支承系统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1
作者 范翔南 陈曦 +2 位作者 张博 杨德志 任光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41,共15页
机动飞行条件下高速转子系统会同时受到环境载荷以及转子自身的共同激励而产生强烈的强迫响应。为研究其复杂的振动特性,本文采用Vold-Kalman滤波(Vold-Kalman Filter,VKF)对不同基础运动激励下转子系统的实测振动信号进行阶次跟踪滤波... 机动飞行条件下高速转子系统会同时受到环境载荷以及转子自身的共同激励而产生强烈的强迫响应。为研究其复杂的振动特性,本文采用Vold-Kalman滤波(Vold-Kalman Filter,VKF)对不同基础运动激励下转子系统的实测振动信号进行阶次跟踪滤波。为验证VKF的有效性及参数设置的可靠性,通过转子动力特性计算生成系统响应的仿真信号,并通过加噪处理模拟测量信号,然后通过VKF提取目标阶次的时域波形。通过陀螺运动转子动力学试验,测得不同基础转动激起的系统振动响应,组合使用VKF和计算阶次跟踪(Computed Order Tracking,COT)提取并分离了转子转频信号和基础低频信号的时域和阶次信息。结果表明,单轴滚转或俯仰运动均会激起与其频率一致的低频振动响应,且滚转、俯仰角速度的大小会影响该低频信号的幅值大小;随着基础运动角速度的变化,转子前四阶振动分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基础运动频率与转频之间的频带区域有显著变化。此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机动飞行下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信号处理与分析的准确度和效率,降低了信号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d-Kalman滤波 相对带宽 机动飞行 转子支承系统 振动特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确认的非线性转子支承系统建模方法
2
作者 杨稀 闫述 +1 位作者 王浩然 赵永刚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7,共7页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 为了建立能够准确反映转子支承系统真实结构的数学模型,提出基于模型确认辨识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刚度参数,并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采用自由状态下的转子模态测试数据对转子模型进行修正与确认,建立准确的转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低幅值激励的模态测试,辨识其线性支承刚度参数,从而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底层线性模型。对转子支承系统开展不同激励水平下的恒位移振动测试,确定支承非线性刚度的函数形式,并进一步识别支承非线性刚度参数,最终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设计加工了考虑非线性支承因素的转子系统,采用该方法建立的转子支承系统底层线性模型,与实际结构的模态频差在5%以内,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在0.89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模型预测的响应与转动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基本准确地反映真实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支承系统 非线性 振动测试 非线性参数识别 非线性建模 模态置信准则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塔式起重机回转支承系统装配工艺的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尔东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2期253-254,258,共3页
现代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回转支承系统是塔式起重机的关键部分。合理设计回转支承系统装配工艺,对塔式起重机的长周期工作极为有利。基于回转支承系统的制作装配工序,分析有效设计塔式起重机回转支承系统的相关装配... 现代建筑施工中,塔式起重机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回转支承系统是塔式起重机的关键部分。合理设计回转支承系统装配工艺,对塔式起重机的长周期工作极为有利。基于回转支承系统的制作装配工序,分析有效设计塔式起重机回转支承系统的相关装配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在装配回转支承系统时,既要遵循既定装配顺序,又要适当调整齿轮啮合间隙与回转支承安装位置,由此才能实现塔式起重机回转装配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回转支承系统 啮合间隙 装配工艺
下载PDF
动平衡机支承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蒋渤鸥 杨克己 贾叔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4-116,149,共4页
简述了动平衡机的机理 ,并在详细分析支承系统对动平衡机灵敏度和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支承系统———气动支承系统的方案。通过对其结构分析和实验验证 ,证实了该支承系统是可行的 ,在小转子。
关键词 动平衡 支承系统 支承系统 气动支承系统
下载PDF
电磁推力支承系统结构参数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江大川 刘淑琴 +1 位作者 虞烈 王世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00-105,共6页
电磁支承系统结构参数的正确设计,是保证其悬浮支承能力及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以某导弹参数测试平台中所采用的电磁推力支承系统为例,对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解决了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系统结构型式... 电磁支承系统结构参数的正确设计,是保证其悬浮支承能力及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以某导弹参数测试平台中所采用的电磁推力支承系统为例,对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解决了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系统结构型式的选择,电磁铁静态工作点的确定,偏磁电流、控制电流及启浮电流的计算,线圈发热及温升校核等.文章还同时给出了有关电磁推力支承系统结构参数的具体工程设计步骤,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结构参数设计 电磁支承系统 测试平台
下载PDF
大型回转窑支承系统的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和慧 程静 周金水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5,共9页
对操作工况下大型回转窑支承系统的力学行为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和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根据轮带结构和运行特点,解析导出轮带内壁受筒体的压力分布公式,修正了长期以来前人轮带压力公式的不妥之处。基于Ansys及其APDL(Ansys parametric ... 对操作工况下大型回转窑支承系统的力学行为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和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根据轮带结构和运行特点,解析导出轮带内壁受筒体的压力分布公式,修正了长期以来前人轮带压力公式的不妥之处。基于Ansys及其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编程,实现对支承系统的多体接触模型在分布压力、摩擦转矩和预紧配合作用下的复杂加载及其边界非线性有限元模拟,获得回转窑支承系统的变形与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轮带与托轮之间是循环挤压过程;每回转一周,轮带内外表面的等效应力经历五次脉冲循环,在与托轮接触处的峰值应力达最大。托轮外表面也存在较高接触应力。循环应力集中是使轮带与托轮发生表面疲劳失效的根本原因。过盈配合与支承载荷的双重作用,导致轮孔在与轮轴的配合端面成为托轮强度的最薄弱部位,可解释轮孔开裂或喇叭口失效现象。摩擦转矩使载荷偏置,导致支承系统应力分布非对称,故左右对称模型只适用于停工状态,对操作工况是不准确的。这些认识对回转窑支承系统的设计、检修和窑线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支承系统 轮带压力公式 应力分析 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轴线检测的回转窑支承系统等寿命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军 王广斌 +1 位作者 王梅松 陈干清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 ,支承载荷分配不均导致托轮轴疲劳断裂。本文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 ,导出支承系统各托轮轴疲劳损伤与轴线偏差的关系 ,从而根据轴线检测得出各托轮轴剩余疲劳寿命 ;以轴线偏差调整量为优化变量 ,各...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 ,支承载荷分配不均导致托轮轴疲劳断裂。本文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 ,导出支承系统各托轮轴疲劳损伤与轴线偏差的关系 ,从而根据轴线检测得出各托轮轴剩余疲劳寿命 ;以轴线偏差调整量为优化变量 ,各托轮轴中最小的剩余寿命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 ,结合现场实例进行支承系统等寿命优化调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的调窑方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应用等寿命优化调整的方法必要、可行 ,能有效防止托轮轴疲劳断裂事故 ,为回转窑的维护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轴线检测 支承系统 疲劳寿命 载荷分配 托轮轴 目标函数 变量优化 优化算法
下载PDF
关联维数在旋转机械支承系统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滕丽娜 陈兆能 +1 位作者 佟德纯 童剑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提出用关联维数来定量描述旋转机械支承系统的工作状态 ,进而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文中首先采用迭代奇异值降噪算法对转子支承系统不同状态下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然后计算了信号的关联维数 .分析结果表明 ,系统不同运行状况对应的关联... 提出用关联维数来定量描述旋转机械支承系统的工作状态 ,进而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文中首先采用迭代奇异值降噪算法对转子支承系统不同状态下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 ,然后计算了信号的关联维数 .分析结果表明 ,系统不同运行状况对应的关联维数明显不同 ,因此可以用关联维数作为支承系统工作状态的特征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支承系统 状态监测 关联维数 座松动 轴瓦间隙过大 故障诊断 分型维数
下载PDF
基于理想点法的液体静压支承系统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红玲 魏旭豪 +1 位作者 郑小龙 刘赵淼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117-121,共5页
利用多学科优化理论,以液体静压支承系统的结构最大位移最小、单元最大Von Misses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无量纲的材料弹性模量和油膜刚度作为设计变量,利用响应面方法,将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条件的目标函数进行显式化,建立了以结构综合... 利用多学科优化理论,以液体静压支承系统的结构最大位移最小、单元最大Von Misses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无量纲的材料弹性模量和油膜刚度作为设计变量,利用响应面方法,将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条件的目标函数进行显式化,建立了以结构综合性能指标为目标的单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获得了提高系统力学性能的参数条件。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增强数控机床工作台的承载能力和性能,满足高精度的加工需求,推动先进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静压支承系统 理想点法 多目标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双转子-支承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国丽 刘树辉 朱清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率较高的问题,计算分析双转子-支承系统在碰摩-不平衡故障下的轴承支反力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双转子-支承系统和高压涡轮-机匣碰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12.0计算了双转子-支承系统在碰摩力和不平衡量... 针对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率较高的问题,计算分析双转子-支承系统在碰摩-不平衡故障下的轴承支反力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双转子-支承系统和高压涡轮-机匣碰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12.0计算了双转子-支承系统在碰摩力和不平衡量引起的简谐激振力作用下的轴承支反力.通过计算多种工况下的动态轴承支反力,获得了碰摩和不平衡量的分布及大小对轴承支反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支承系统 转子动力学 反力
下载PDF
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建华 陈涛 +2 位作者 王强 张斌 高殿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磁液双悬浮轴承采用液体静压与电磁悬浮的双重支承形式,在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的同时,也使得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易诱发其支承系统运行不稳定。然而稳定性又是磁液双悬浮轴承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前提及基础,因此本文拟对磁液... 磁液双悬浮轴承采用液体静压与电磁悬浮的双重支承形式,在大幅度提高承载能力及刚度的同时,也使得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易诱发其支承系统运行不稳定。然而稳定性又是磁液双悬浮轴承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的前提及基础,因此本文拟对磁液双悬浮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及校正。首先,本文介绍了磁液双悬浮轴承的结构特点、支承调节机理。接着,基于力学平衡方程、电磁方程及流量方程,推导了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对其支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轴承单自由度支承系统存在右端极点是系统本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最后,采用根轨迹法与频率法对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了稳定性校正,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校正后的单自由度支承系统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支承系统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及具有良好动态品质。本文所做研究能够为磁液双悬浮轴承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液双悬浮轴 单自由度支承系统 稳定性 根轨迹法 频率法
下载PDF
储能飞轮支承系统进动模态阻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兴建 卫海岗 沈祖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高速运转的储能飞轮支承系统存在多个低频进动模态 ,这些模态的衰减指数对飞轮的安全运转具有决定意义。为提高模态阻尼 ,设计了引入外部阻尼的上、下阻尼器 ,具有恰当参数的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改善飞轮转子支承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求解飞... 高速运转的储能飞轮支承系统存在多个低频进动模态 ,这些模态的衰减指数对飞轮的安全运转具有决定意义。为提高模态阻尼 ,设计了引入外部阻尼的上、下阻尼器 ,具有恰当参数的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改善飞轮转子支承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求解飞轮转子支承系统的复特征值问题 ,分析了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随转速的变化规律 ,对比了上、下阻尼器的功能 ,并讨论了下阻尼器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力学 阻尼器 模态阻尼比 储能飞轮 支承系统 进动模态
下载PDF
大型超静定回转窑支承系统等强度调窑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学军 王梅松 +1 位作者 刘德顺 陈干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严重不均,托轮轴疲劳断裂现象频繁,对它运行轴线的合理调整是防止托轮轴疲劳断裂的关键。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支承系统疲劳强度与轴线的关系;以轴线调整量为优化变量,托轮轴安全...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严重不均,托轮轴疲劳断裂现象频繁,对它运行轴线的合理调整是防止托轮轴疲劳断裂的关键。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支承系统疲劳强度与轴线的关系;以轴线调整量为优化变量,托轮轴安全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结合现场实例进行支承系统等强度优化调整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回转窑的维护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对现场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定 回转窑 支承系统 疲劳强度 优化
下载PDF
静电陀螺支承系统的内模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糜长军 郭晋峰 +1 位作者 金志华 田蔚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针对静电陀螺支承系统超前-滞后PID控制器参数确定过程的复杂性,引入反馈控制器处理不稳定对象,处理后的对象采用一种改进的内模控制方法,推导了内模控制静电支承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结果表明,控制器可由新的稳定对象... 针对静电陀螺支承系统超前-滞后PID控制器参数确定过程的复杂性,引入反馈控制器处理不稳定对象,处理后的对象采用一种改进的内模控制方法,推导了内模控制静电支承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结果表明,控制器可由新的稳定对象的逆、不稳定分量和一个低通滤波环节相乘得到,确定过程简单.给出了MATLAB环境下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内模控制的静电陀螺支承系统跟踪无静差,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陀螺仪 静电支承系统 内模控制 调节参数
下载PDF
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动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四成 程悦荪 +2 位作者 李忠 戴培清 白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91,共4页
针对振动轮上的橡胶减振器进行了动态性能试验研究 ,根据系统隔振理论 ,分析了辐射型和平置型布置的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各动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并给出了典型样机振动轮减振支承刚度值 ;
关键词 振动压路机 减振器 性能 刚度 振动轮 支承系统 动力
下载PDF
回转窑支承系统疲劳寿命与轴线关系及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学军 王广斌 +2 位作者 王梅松 陶徐 陈干清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5-48,共4页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不均导致托轮轴疲劳断裂。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托轮轴疲劳寿命损伤模型,根据支承载荷分配与轴线偏差的线性关系,得出回转窑支承系统各托轮轴疲劳寿命与轴线偏差的关系;结合现场...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不均导致托轮轴疲劳断裂。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托轮轴疲劳寿命损伤模型,根据支承载荷分配与轴线偏差的线性关系,得出回转窑支承系统各托轮轴疲劳寿命与轴线偏差的关系;结合现场实例介绍了根据检测回转窑的运行轴线,预测支承系统疲劳寿命的方法,为回转窑的维护与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回转窑支承系统疲劳寿命对轴线偏差的变化非常敏感,合理的进行轴线调整,能有效提高支承系统疲劳寿命,防止托轮轴运行中突然断裂。图2,表1,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支承系统 疲劳寿命 轴线 预测
下载PDF
双重非对称转子支承系统实体有限元动力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威猛 王建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9-14,36,共7页
研究了同时考虑转子和支承非对称特征的转子支承系统3D有限元建模和振动特性分析方法。首先用ANSYS得到转子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整体质量、刚度和科氏力矩阵;其次利用动静坐标变换关系得到旋转坐标系下的时变支承刚度;最后利用节点编号与... 研究了同时考虑转子和支承非对称特征的转子支承系统3D有限元建模和振动特性分析方法。首先用ANSYS得到转子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整体质量、刚度和科氏力矩阵;其次利用动静坐标变换关系得到旋转坐标系下的时变支承刚度;最后利用节点编号与矩阵行号的对应关系在整体矩阵中施加约束和时变支承刚度,得到系统的时变系数运动微分方程。基于弗洛凯理论和赫尔无穷行列式方法对方程求解得到系统的频率特性和稳定性。利用文献算例模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实际工程转子在考虑双重非对称特征时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 转子支承系统 3D有限元 时变系统 稳定性
下载PDF
大型超静定回转窑支承系统疲劳强度与轴线偏差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学军 胡荣 +1 位作者 刘德顺 陈干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6,共6页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严重不均,托轮轴疲劳断裂现象频繁。本文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托轮轴危险截面等效应力幅的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实例分析表明,托轮轴疲劳强度主要受对应载荷的影响,等效应力幅与所受... 回转窑运行中由于轴线偏移,支承载荷分配严重不均,托轮轴疲劳断裂现象频繁。本文通过对回转窑托轮轴进行力学分析,导出托轮轴危险截面等效应力幅的计算方法;结合现场实例分析表明,托轮轴疲劳强度主要受对应载荷的影响,等效应力幅与所受载荷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根据支承系统载荷分配与运行轴线偏差的关系,得到支承系统疲劳强度与轴线偏差的线性关系式,对关系式进一步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回转窑 线性关系式 疲劳强度分析 支承系统 轴线偏差
下载PDF
支承系统变形对斜齿轮承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辉 吴昌林 杨叔子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2-74,共3页
以某型汽车变速箱为例,建立了面向传动装置的参数化模型;研究了啮合过程中齿面载荷分布、齿间载荷分配和啮合刚度的变化规律;考察了支承系统变形对斜齿轮承载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斜齿轮 支承系统 啮合刚度 变形 载特性
下载PDF
回转窑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先明 肖友刚 +1 位作者 陈国新 李学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支承系统各构件疲劳寿命相当为优化目标,考虑接触应力、滚圈变形、托轮、托轮轴配合面不脱开等约束条件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模型,并引入广义最大最小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滚圈、托轮、托轮轴... 以支承系统各构件疲劳寿命相当为优化目标,考虑接触应力、滚圈变形、托轮、托轮轴配合面不脱开等约束条件的模糊因素,建立了支承系统构件等寿命模糊优化模型,并引入广义最大最小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滚圈、托轮、托轮轴的疲劳寿命比较接近,且载荷大于2000kN时,滚圈疲劳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支承系统 等寿命 模糊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