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6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置入术对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免疫炎性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俊 罗国松 +1 位作者 郑英俊 王学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心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MOJ患者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分为ERCP组(54例)与PTCD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与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炎性因子、肝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高于PTCD组(χ^(2)=4.193,4.877,P<0.05);CD3^(+)、CD4^(+)、CD4^(+)/CD8^(+)高于PTCD组,CD8^(+)低于PTCD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PTCD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低于PTCD组(P<0.05);导管堵塞等并发症7.41%低于PTCD组22.92%(χ^(2)=4.873,P<0.05)。结论ERCP胆管支架置入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支架置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免疫炎性反应 肝功能
下载PDF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俊 郑英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7-0030,共4页
分析ERCP胆管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56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对其实施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但是置入路径存在差异,分为ERCP组以及PTCD组,对两组... 分析ERCP胆管支架置入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选取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56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均对其实施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但是置入路径存在差异,分为ERCP组以及PTCD组,对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效果实施观察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PTCD组的高危梗阻患者缓解率和ERCP组相比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ERCP组的低位梗阻患者缓解率和PTCD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和PTCD组患者相比,ERC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偏短,差异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指标对比P<0.05.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低位梗阻治疗中具备一定优势,同时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酌情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胆管支架置入 老年患者 恶性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胰管支架置入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康婵娟 张海涛 翟静洁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26-728,73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AB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治疗,B组100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联合T型管引流术治疗,C组10...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0例AB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A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治疗,B组100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联合T型管引流术治疗,C组100例行鼻胆管引流联合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比3组肝功能、并发症、死亡率及恢复情况。结果B组术后总胆红素(TBIL)、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术后TBIL、AST、ALT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恢复进食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P<0.05);C组恢复进食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A组的12.00%(P<0.05);C组1.00%死亡率低于A组8.00%(P<0.05)。结论ABP患者应用胰管支架置入治疗,可有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有利于改善肝功能,死亡率低,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支架置入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总胆红素 胆汁漏 鼻胆管引流 开腹胆总管探查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Hcy/hs-CRP、短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尹贵荣 付桂侠 顾启亮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外周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联合支...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外周血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治疗,n=42)和对照组(仅支架置入治疗,n=4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CCD)指标[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的收缩峰流速]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同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MRS评分(mRS)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至少12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8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缝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cy、hs-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NIHSS、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短暂性脑缺血(TIA)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新发脑梗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降低血清Hcy/hs-CRP浓度,提高疗效、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支架置入 颅内动脉狭窄 短期预后 外周血指标
下载PDF
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IVCS合并下肢DVT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5
作者 曾三平 曾志峰 +1 位作者 黎焕 聂胜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并对比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究并对比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支架置入与系统溶栓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各35例。非手术组患者给予系统溶栓治疗,手术组患者给予CDT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时间(PT)];静脉阻塞情况(阻塞评分、溶栓率、静脉通畅率);水肿情况(患肢围径差、消肿率);治疗期间住院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预后效果[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结果:治疗5 d后,手术组患者D-D水平低于非手术组,t-PA水平高于非手术组,PT长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阻塞评分低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溶栓率、静脉通畅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治疗3个月后,手术组患者膝上、膝下腿围径差均小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膝上、膝下消肿率均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及PTS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CDT联合支架置入治疗用于IVCS合并下肢DVT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常规系统溶栓治疗更佳,且治疗后恢复更快,预后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接触性溶栓 支架置入 系统溶栓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安全性
下载PDF
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丰思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腹腔镜手术对梗阻性结直肠癌(OCRC)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3-06濮阳油田总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8例O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和方法分为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 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腹腔镜手术对梗阻性结直肠癌(OCRC)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3-06濮阳油田总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8例O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和方法分为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手术组(观察组)和急诊开腹手术组(对照组),各29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一期切除吻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急诊开腹手术比较,金属支架置入后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OCRC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创伤程度更轻,并有利于保证淋巴结清扫质量、提高一期切除吻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支架置入 结直肠癌并梗阻、择期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放化疗分别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和支架置入治疗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燕 白改艳 +1 位作者 商博鑫 郭雪艳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与放化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与放化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支架组和射频消融组,每组74例,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片段19抗原21-1 (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食管癌量表(QLICP-ES)];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短期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射频消融组患者的缓解率为66.22%,明显高于支架组的4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Cyfra21-1、SCC-Ag较治疗前降低,且射频消融组患者的Cyfra21-1和SCC-Ag分别为(2.27±0.75)μg/L、(1.52±0.45) ng/mL,明显低于支架组的(2.69±0.81)μg/L、(1.79±0.49)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SSA、QLICP-E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SSA、QLICP-E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为94.59%,与支架组的90.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射频消融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明显长于支架组的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5);射频消融组与支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5%、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化疗联合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显著,相较于放化疗联合支架置入,其更能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安全性尚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晩期食管癌 放化疗 支架置入 内镜下射频消融 生存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宝新 陈惠茹 黄锦贤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CHS的发生。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科于2016年6月至2022年4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且... 目的探究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CHS的发生。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科于2016年6月至2022年4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且接受CAS治疗的18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监测患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ean)并以此为依据分为CHS组与非CHS组,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CHS的影响因素。结果180例经过CAS治疗的患者中术后18例发生CHS,单因素分析显示:CHS组与非CHS组在糖尿病、新发脑梗死患病率、发病至手术时间、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发病至手术时间、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均进入方程,其中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发病至手术时间为危险因素,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为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新发脑梗死及发病至手术时间是CAS术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侧支循环代偿分级情况为保护因素,临床上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且全过程给予干预,控制血压、血糖,尽量在发病14 d内完成手术,降低CHS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 支架置入 脑高灌注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支架置入后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刘如敏 郑晓虹 +7 位作者 丘云逸 杜传福 苗芸 缪洪飞 夏仁飞 周敏捷 曾文利 徐健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2015年以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非亲属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应激状态下组织缺氧、细胞内环境紊乱和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等因素使得此类来源的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往往成为移植术后各类并发症的不利因素[1]。在肾移植术... 2015年以来,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非亲属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应激状态下组织缺氧、细胞内环境紊乱和大量炎症因子释放等因素使得此类来源的器官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往往成为移植术后各类并发症的不利因素[1]。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移植肾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为罕见,发病率不到1%[2],但病情危急,易导致移植肾失功,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感染是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3]。本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例移植肾假性动脉瘤合并破裂出血、行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受者的诊疗过程,为移植肾动脉感染性假性动脉瘤介入处置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出血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内环境紊乱 支架置入 组织缺氧 器官移植 移植肾动脉 诊疗过程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王朝刚 张晓曼 +2 位作者 李兆妍 徐远杰 范建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2164-2168,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并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156例行支架置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再狭窄,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并进行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156例行支架置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再狭窄,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再狭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应用价值。结果随访发现,1 a内再狭窄共34例(21.79%);狭窄组与非狭窄组糖尿病、吸烟史、支架类型、支架长度、随访时胱抑素C(CysC)、D-二聚体(D-D)、高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HDL)、规范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金属支架、支架长度>15 mm、未规范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高CysC、高D-D、高Hcy与低HDL水平为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ROC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术后再狭窄事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7(95%CI:0.672~0.901),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为82.3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主要为有糖尿病、金属支架、支架长度>15 mm、未规范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高CysC、高D-D、高Hcy与低HDL水平等,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支架置入手术 再狭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旭 赵冬 +1 位作者 代林志 董江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20-2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行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机械取栓的AIS患者580例,根据是否接受补救性支架治疗,分为单纯取栓组349例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23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指标,根据...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行补救性支架置入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机械取栓的AIS患者580例,根据是否接受补救性支架治疗,分为单纯取栓组349例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23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指标,根据血常规计算血小板体积指数(MPR)和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HR);根据术后24 h内、72 h、7 d的头颅CT或MRI影像判断颅内是否发生出血转化;术后90 d使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比较两组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补救性支架置入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取栓组与补救性支架置入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MPR、THR、出血转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纯取栓组和补救性支架置入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性支架置入组中,预后良好者入院时NIHSS评分、LDH、MPR及THR、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次数、术后出血转化较预后不良者降低(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LDH、THR及MPR、发病至股动脉成功穿刺时间、取栓次数是补救性支架置入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均>1,P均<0.05)。结论AIS患者行补救性支架与单纯取栓相比不会增加不良预后发生率;入院NIHSS评分、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取栓次数、LDH、入院时MPR及THR是补救性支架置入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救性支架置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支架置入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杭晓阳 晋辉 +5 位作者 曾辉 王中明 刘静 韩风杰 周庆庆 郑海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支架置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长支架置入(≥28mm)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随访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支架置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长支架置入(≥28mm)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依据随访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和B组(非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及手术特征,应用血管内超声并探讨其预测价值。结果A组、B组在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B组干预后最小管腔直径大于A组,且B组直径狭窄率低于A组(P<0.05)。干预后血管内超声分析,B组最小管腔面(minimum lumen area,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MLA与平均参考段管腔面积比大于A组(P<0.05)。其余两组手术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LA、MLA与远端参考段管腔面积比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长支架置入预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重点观测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急性冠脉综合征 支架置入 手术特征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从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CASSISS)研究看非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的未来
13
作者 王韬 罗继昌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CASSISS)研究的阴性结局并不意味着研究失败,其结果提示,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认识目前还处于浅薄的状态,该研究并不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终点,而恰恰是起点。作为神经介入医师... 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CASSISS)研究的阴性结局并不意味着研究失败,其结果提示,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认识目前还处于浅薄的状态,该研究并不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终点,而恰恰是起点。作为神经介入医师,应更加注重利用评估手段对患者进行精准的筛选,而并非一味强调血管内治疗技术的提升。此外,未来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应该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而不是仅关注临床卒中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SISS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超声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柳响红 林珊 +2 位作者 刘刚 钱琴如 刘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成像技术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探讨导致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11例,均经血管超声诊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为肾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成像技术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探讨导致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11例,均经血管超声诊断、数字剪影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为肾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并行支架置入术,置入支架111枚。依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24例)和非再狭窄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支架管径、支架长度、支架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肾动脉PSV与腹主动脉PSV比值(RAR)、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以及残余狭窄等参数,探讨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时间及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即刻支架残余狭窄5例(4.5%),术后半年、一年、两年随访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分别为7例(6.3%)、13例(11.7%)、4例(3.6%),累计狭窄率21.6%,其中术后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再狭窄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均P<0.05);再狭窄组PSV、RAR、AT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年、一年、两年又逐渐升高,术后两年增加最明显,PSV高达(295.1±56.0)cm/s、RAR增加至(3.75±1.03),AT值增加至(0.090±0.024)s;非再狭窄组PSV、RAR、AT在术后即刻恢复正常后,术后半年、一年、两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合并残余狭窄、术后用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等变量比例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一年再狭窄的比例最高。术后存在残余狭窄、术后用药不规律、舒张压升高及术前狭窄率越高的患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肾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 再狭窄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克波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675-678,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 目的:分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疼痛、APACHE-Ⅱ评分、术后各指标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WBC、CRP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TNF-α指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十二指肠镜胆胰管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术后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减轻疼痛,降低APACHE-Ⅱ评分,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十二指肠镜 胆胰管支架置入 效果
下载PDF
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邓文胜 荣军 +1 位作者 李晓文 李包根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究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行急诊开腹手术)27例及微创组(行一期支... 目的探究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65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行急诊开腹手术)27例及微创组(行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38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55.82±8.67)mL少于开腹组的(120.46±27.49)mL,淋巴结清扫数为(24.56±3.21)个多于开腹组的(20.08±3.47)个,手术时间为(186.43±19.74)min、肛门排气时间为(1.24±0.36)d及住院时间为(7.31±0.86)d,均短于开腹组的(215.49±23.58)min、(2.38±0.69)d、(11.05±1.27)d(P<0.05)。治疗后,微创组癌胚抗原水平为(13.22±2.13)g/L、甲胎蛋白水平为(15.26±1.31)g/L均低于开腹组的(19.68±2.45)g/L、(18.67±1.53)g/L(P<0.05)。并发症发生率微创组为5.26%低于开腹组的29.63%(P<0.05)。结论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又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 一期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刘秋弟 秦柱贵 陈圣昌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2月~2022年10月纳入的10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对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2月~2022年10月纳入的10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栓塞、静脉血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15.09%(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脑血管支架置入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脑血管支架置入 血栓形成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张国兵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炎症因子及预后...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炎症因子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d后血液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观察组治疗7d后血液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d后,且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效果较好,短期内会导致NLR、炎症因子升高,但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置入 单纯药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
19
作者 郭烁 任莉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099-3102,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60例CVS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比较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不同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CV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60例CVS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PTA联合裸支架置入治疗,B组患者给予PTA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再狭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血液透析流量和血管通畅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3.33%vs 100.00%)、临床有效率(90.00%vs 96.67%)及支架置入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液透析流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血液透析流量分别为(271.20±72.45)mL/min、(253.24±65.77)mL/min、(231.76±52.89)mL/min,明显高于A组的(225.15±80.93)mL/min、(212.32±76.52)mL/min、(200.38±60.43)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9个月、1年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3.33%、76.67%,明显高于A组的60.00%、5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1年再狭窄率为10.00%,明显低于A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联合裸支架或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血液透析患者CVS均具有显著疗效,且PTA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血液透析流量及血管通畅率,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 疗效 血管通畅
下载PDF
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并食管-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治疗 被引量:36
20
作者 高雪梅 韩新巍 +3 位作者 吴刚 马南 王艳丽 李永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 透视下 ,2 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 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 ,瘘口完全封堵 ,患者恢复正常进食 ,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 目的 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 透视下 ,2 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 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 ,瘘口完全封堵 ,患者恢复正常进食 ,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论 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 气道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治疗 重度狭窄 气道 食管癌性狭窄 支架置入 覆膜内支架 肺部感染 一次性 并发症 患者 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