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3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的介入治疗疗效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邓旖 郭晓华 +1 位作者 胡晓钢 王佳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51-855,共5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特发性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探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08例特发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是否...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特发性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探讨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108例特发性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是否出现二次咯血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并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共发现403支责任血管。105例患者术后24 h止血,临床成功率为97.2%。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3(8.0,24.8)个月,40例患者出院后咯血复发,咯血复发率为37.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非首次咯血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64,95%CI:1.018~3.792,P=0.04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梗死、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于特发性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非首次咯血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性体动脉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赵吉庆 王俊玲 王志强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 目的:分析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滨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0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与试验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试验组给予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支气管直径长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气促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痰或气管分泌物涂片结果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的治疗中,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及疾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支气管狭窄 支气管 球囊扩张术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治疗支气管扩张症,重在宣肺泻热
3
作者 王豪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5期53-53,共1页
支气管扩张症,主要指反复的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不可逆性扩张,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随着人民生活与卫生条件的改善,麻疹、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发病率明显降低。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百日咳疫苗 慢性咳嗽 泻热 支气管 宣肺 预防接种 不可逆性
下载PDF
温阳益肺法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李燕 韩迪 许宏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56-358,共3页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1]。当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后...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化脓性炎症,导致中小支气管反复损伤和(或)阻塞,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管壁增厚,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的一类异质性疾病的总称[1]。当患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后,病变可累及多个支气管或肺叶,导致肺功能下降,出现慢性缺氧,最后出现呼吸衰竭,整体预后较差。本病的发生率、患病率、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恶化,调查显示,在国内40岁以上人群该病发病率为1.2%,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目前西医对于支气管扩张症在急性加重期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3],对于稳定期的咳嗽,咯痰、咳吐无力、气短等症状应用抗生素及黏液溶解剂维持治疗,临床疗效不够理想,并且面临反复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耐药等问题[4]。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5]。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病位在肺,其稳定期为本虚标实证,主要由于六淫之邪侵袭肺脏,日久伤正,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以肺气不足,脾肾阳虚为主,治疗则以培健脾益肺、温肾助阳为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运用温阳益肺法对稳定期的支气管扩张症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果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阻塞 本虚标实证 脾肾阳虚 支气管 温肾助阳 慢性缺氧 六淫
下载PDF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王丽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98-0101,共4页
研究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手段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08月01日至2022年02月28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诊支气管哮喘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FEV1/FVC指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进行激发... 研究在支气管哮喘诊断手段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21年08月01日至2022年02月28日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初诊支气管哮喘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FEV1/FVC指标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进行激发试验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激发组)和进行舒张试验的典型哮喘患者(舒张组)。使用Master Screen肺功能测试系统监测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肺功能变化。结果 激发试验组患者FEV1/FVC为76.86±4.58,FEV1占预计百分比为95.04±12.52,FVC占预计百分比为103.56±14.35,PEF占预计百分比为93.32±13.14。舒张试验组患者FEV1/FVC为58.92±10.05,FEV1占预计百分比为66.32±21.65,FVC占预计百分比为87.65±21.38,PEF占预计百分比为62.10±22.15。两组患者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显著(P<0.05)。激发组26例患者中有25例为阴性结果,仅1例为阳性结果,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为3.85%;舒张组所有26例患者舒张试验检查结果显示均呈阳性。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激发组所有病例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1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悸,考虑为急性哮喘发作,另1例主要表现为恶心,考虑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激发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在舒张组,有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是心悸、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进一步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均有很高的价值,基于病情合理选择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不仅有助于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检出率,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舒张试验 乙酰甲胆碱 沙丁胺醇
原文传递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腾腾 王海燕 +3 位作者 张英谦 段晨初 甄立娜 刘新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 目的探讨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儿童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典型支气管哮喘患儿59例(A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B组),以吸入用氯醋甲胆碱为支气管激发剂,使用Astograph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基础呼吸阻力(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最小诱发累积剂量或反应阈值(Dmin)、Rrs升高到基础水平115%所需氯醋甲胆碱的累积剂量(PD15)、传导率下降斜率(SGrs)],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Dmin与PD15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in、PD15对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判断效能。结果B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指标Dmin、PD15高于A组,SGrs低于A组(P均<0.05),两组Rrs cont、Grs con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in与PD15呈正相关(r=0.68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min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为0.966~1.000,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3.41 U,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93.3%;PD15区分典型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AUC为0.921(95%CI为0.869~0.973,P<0.0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为5.86 U,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6.7%。结论典型支气管哮喘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更强,Dmin≤3.41 U、PD15≤5.86 U可作为鉴别典型支气管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下载PDF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成人隐匿性支气管异物延迟诊治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贾卫红 霍雪清 +5 位作者 艾娜娜 王媛媛 杨栋才 杨倩 何军 张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3年7月收治的4例成人隐匿性支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4例中仅1例存在脑血管意外导致长期卧床,误吸发生支气管异物,其余3例均为正常成人。临床...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3年7月收治的4例成人隐匿性支气管异物病例资料。结果4例中仅1例存在脑血管意外导致长期卧床,误吸发生支气管异物,其余3例均为正常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误诊为肺炎2例、肺脓肿、支气管炎各1例,后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确诊后3例在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摘除术,另一例在局麻气管镜失败后改为全麻下治疗,无并发症发生。4例中1例为动物性异物(鸭脖),2例为植物性异物(瓜子仁、菜叶、菜梗、辣子角),1例为金属物品(锡纸)。误诊时间3个月~10年。结论成人支气管异物少见,临床表现各异,非金属样异物或植物性异物在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早期多数呈阴性结果,使得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导致肺不张及肉芽组织增生,引起反复肺炎。成人支气管异物存在误诊率高、延误诊断时间长的特点。全麻下气管镜诊治是诊断和治疗隐匿性支气管异物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支气管疾病 成人 误诊 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褚梦迪 王国安 +1 位作者 姜静波 吴宏成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异常的支气管病变(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病变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或急性加重).
关键词 支气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病变 呼吸困难 咳痰 肺部疾病 肺气肿 急性加重
下载PDF
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9
作者 赵巍 孟威威 +3 位作者 王庆兴 王丽 李静 方玉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关键词 囊肿 支气管源性 皮肤 表皮样囊肿
原文传递
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
10
作者 于喜红 杨瑞 +4 位作者 刘继伟 弓莉 周静 王振静 高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 观察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MPR)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接受胸部薄层CT扫描的TBTB患者并行MPR,观察病变直接与间接表现;比较轴位平扫CT(直接观察法)与其联合MPR(联合观察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 观察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MPR)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接受胸部薄层CT扫描的TBTB患者并行MPR,观察病变直接与间接表现;比较轴位平扫CT(直接观察法)与其联合MPR(联合观察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直接观察法诊断TB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38.88%(201/517)、98.13%(1 789/1 823)、85.53%(201/235)、84.99%(1 789/2 105)及85.04%(1 990/2 340),联合观察法上述各项分别为91.10%(471/517)、98.85%(1 802/1 823)、95.54%(471/493)、97.51%(1 802/1 848)及97.14%(2 273/2 340);2种方法间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薄层CT多征象联合MPR可有效诊断TB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疾病 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11
作者 廖艺超 周鹏程 +2 位作者 余薇 马建黎 冯雪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26-28,36,共4页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属于少见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和误诊。目前治疗上多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容易复发。本文总结1例支气管镜下治疗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BPA的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国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属于少见病,临床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和误诊。目前治疗上多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容易复发。本文总结1例支气管镜下治疗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BPA的概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回顾,对支气管镜在ABPA诊治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为该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支气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俯卧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伴肺不张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2
作者 萨日娜 王爱琼 +2 位作者 高有汉 李晓安 呼格吉乐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伴肺不张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MPP伴肺不张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BAL基础上加以俯卧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AL。比较两组患儿发热、肺部体征、住院时间、肺复张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肺部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第7天、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肺复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周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联合俯卧位在儿童MPP伴肺不张治疗中,有利于缩短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肺复张和肺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肺泡灌洗 俯卧位 肺不张 儿童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比较
13
作者 吴瑜丹 陶爱林 +1 位作者 刘雪婷 何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水平及屋尘螨、粉尘螨特异性IgE(sIgE)阳性情况,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观察尘螨过敏情况(以尘螨SPT阳性率表示);肺功能测试仪检查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用力呼出气体25%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的实际值/预计值及FEV1/FVC(实际值)。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年龄、血清t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分别为(377.41±239.78)、(313.47±276.95)、(235.27±240.85)IU/mL,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低于儿童组(P<0.01),儿童组、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7.76%(42/43)、77.50%(62/80)、34.38%(11/32),血清粉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75.00%(78/104)、35.90%(14/39),尘螨SPT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87.74%(93/106)、56.41%(22/39),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及尘螨SPT阳性率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各组F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组、青壮年组MMEF、MEF50、MEF25及FEV1/FVC均高于中老年组(P均<0.01)。肺功能相关指标与血清tIgE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功能相关指标中FEV1、FVC/FEV1、MMEF、MEF50、MEF2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203、-0.499、-0.401、-0.343、-0.361,P均<0.05)。结论 儿童哮喘患者较青壮年及中老年哮喘患者的血清tIgE水平及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尘螨SPT阳性率升高,且肺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下载PDF
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CT和MRI不典型表现临床案例分析
14
作者 王伟 陈疆红 +1 位作者 杨正汉 靳二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纵隔型支气管囊肿(MBC)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中上部,发生在后下纵隔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19岁,男性,体检发现纵隔占位。CT表现为后下纵隔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密度混杂,边缘及内部可见结节状钙化... 纵隔型支气管囊肿(MBC)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多发生于中纵隔中上部,发生在后下纵隔相对少见。本文报道1例后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19岁,男性,体检发现纵隔占位。CT表现为后下纵隔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密度混杂,边缘及内部可见结节状钙化,增强后未见强化。MRI检查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见条索状、分隔样低信号,增强后延迟期病灶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术后病理诊断:支气管源性囊肿。本文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CT和MRI影像特征,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后下纵隔不典型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后下纵隔 支气管囊肿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曲霉球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魏明莉 何森 +1 位作者 毕煜玲 曾令军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84-486,共3页
支气管内曲霉球(endobronchial aspergilloma,EBA)是一种罕见的曲霉感染,而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曲霉球感染更是极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曲霉球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支气管残端 支气管 肺癌术后 曲霉球 曲霉感染 感染患者 临床资料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16
作者 尤玉婷 曾丽娥 +3 位作者 林春燕 陈琼华 林洁如 郑敬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3-216,220,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分析其BALF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100例患儿BALF...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分析其BALF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100例患儿BALF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31株,革兰阴性菌98株(74.81%),革兰阳性球菌33株(25.19%),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5.19%)、肺炎链球菌(21.37%)占比较高,卡他布兰汉菌(15.27%)、肺炎克雷伯菌(11.45%)其次。重症肺炎患儿BALF中前4位病原菌主要以<1岁(97.37%)、1~3岁(96.88%)占比较高,>3~7岁(94.12%)、>7~14岁(92.31%)相对较少。各年龄BALF中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汉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BALF中肺炎链球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较敏感,对氯霉素敏感性其次,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耐药性均较高;15株卡他布兰汉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氯霉素耐药性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耐药性其次;20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均较敏感,对青霉素G、泰利霉素敏感性其次,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较高,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克林霉素耐药性其次。结论儿童重症肺炎BALF中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多见,且0~3岁患儿病原菌占比高于>3~14岁,临床应合理用药以预防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球菌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17
作者 李璐 周俊飞 +2 位作者 张乐 赫阳森 吕蕴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BUS检查的96例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BUS检查的96例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方案为丙泊酚1.5 mg/kg+阿芬太尼30μg/kg+米库氯铵0.15 mg/kg,艾司氯胺酮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术中根据患者反应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4.00μg/(kg·min)和丙泊酚4~6 mg/(kg·h)。记录苏醒期呛咳程度和发生率,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超声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穿刺时和苏醒即刻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司氯胺酮组苏醒期呛咳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动过速、头晕、躁动、视力模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能降低无痛EBUS检查苏醒期呛咳的发生,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 超声支气管 呛咳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miRNA-21、miRNA-26a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闫鲜鹏 韩伟 +2 位作者 王洁英 李婷 陈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75-78,82,共5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微小RNA(miRNA)-21及miRNA-26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微小RNA(miRNA)-21及miRNA-26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以及miRNA-21、miRNA-26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和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感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PR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iRNA-21和miRNA-26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斯特钠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肺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联合治疗可能通过下调miRNA-21和miRNA-26a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片 糠酸氟替卡松 微小RNA-21 微小RNA-26a
下载PDF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检查联合快速现场评价在外周肺感染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19
作者 陈丽萍 项保利 +3 位作者 赵建清 王布 郭志青 姬泽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检查联合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外周肺感染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肺感染性病变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VBN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联合ROSE,VBN组接受VBN检查联... 目的探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检查联合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外周肺感染性病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外周肺感染性病变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VBN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联合ROSE,VBN组接受VBN检查联合ROSE。统计两组外周肺感染性病灶类型检出情况,定位病变时间、操作总时间、支气管镜操作次数,以及检查期间并发症情况(如咯血、气胸、气道出血、胸腔积气、纵隔气肿)。结果78例外周肺感染性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共检出92个病灶,其中VBN组有48个病灶、常规组有44个病灶。VBN组外周肺感染性病灶的检出率为81.25%(39/48),常规组为59.09%(26/44),VBN组外周肺感染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肺脓肿、肺隐球菌病、肺曲霉菌病、肺毛霉菌病、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BN组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2,P<0.05),常规组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36,P<0.05)。VBN组定位病变时间、操作总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支气管镜操作次数少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检查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BN检查联合ROSE可提高外周肺感染性病灶的检出率,缩短病灶定位时间和操作时间,减少支气管镜操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肺感染性病变 虚拟导航支气管镜检查 快速现场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