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咯血的疗效及复发预测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前程 舒鹰 何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39-343,356,共6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咯血的疗效及复发预测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2月,对因支气管扩张引起的频繁咯血(咯血史超过1年,每年至少发生3次,咯血量超过20 mL/次)而入院的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接... 目的回顾性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咯血的疗效及复发预测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2月,对因支气管扩张引起的频繁咯血(咯血史超过1年,每年至少发生3次,咯血量超过20 mL/次)而入院的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BAE治疗(n=57)或保守治疗(n=53)被纳入分析。对BAE手术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进行了评估。比较患者的咯血复发率和长期无咯血生存率。结果BAE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成功率为92.98%。21.05%(12/57)的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随访期间,共有65例(59.09%)患者咯血复发,BAE组18例,保守治疗组47例(包括5例死亡)。经Kaplan-Meier曲线分析,BAE组无咯血生存期显著长于保守治疗组(log-rank=54.675,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在整体队列分析中,BAE(HR=0.163,P<0.001)和大量咯血(HR=3.340,P<0.001)与复发独立相关。而对于BAE组复发性咯血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支气管囊状扩张亚型(HR=2.685,P=0.003)是复发性咯血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BAE可能为支气管扩张并频繁咯血的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囊状支气管扩张亚型患者复发风险相对较高,需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频繁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分析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高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58-061,共4页
探究肺癌患者接受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后的病情变化。方法 选取近3年在本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接受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应用后对患者... 探究肺癌患者接受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后的病情变化。方法 选取近3年在本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接受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手段应用后对患者各个指标带来的影响。结论 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肺功能和肿瘤因子水平发生的变化更明显(P<0.05),在治疗过程中除神经系统损害两组无明显差异外(P>0.05),在其他方面观察组中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人数更少(P<0.05)。结论 为肺癌患者提供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可以有助于强化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的肺功能和肿瘤因子水平得到改善,同时使用该治疗方法也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毒副反应的风险,增强患者的化疗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患者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中央气道恶性肿瘤经内镜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3
作者 曾雅玲 王宪刚 +5 位作者 李先华 李兴明 谢秀芳 罗进 李云 范贤明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在中央气道肿瘤经内镜介入治疗诊疗中辅助止血、降低手术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中央气道肿瘤患者接受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在中央气道肿瘤经内镜介入治疗诊疗中辅助止血、降低手术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中央气道肿瘤患者接受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前是否行BAE分为两组:A组30例仅行介入治疗,B组27例介入治疗前行BAE;分析介入组患者支气管动脉CTA(BA-CTA)情况,对比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对比进行均衡性检验,P值均>0.05,两组均衡可比。A组30例均成功完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术中少量出血15例、中量出血13例、大量出血2例。B组27例均成功进行BAE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其中少量出血22例、中量出血4例、大量出血1例;B组患者DSA共检出瘤体血管57支,成功栓塞血管56支,其中17例术前完善BA-CTA,共检出瘤体相关血管29支,平均开口径约0.18cm。B组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中大量出血率小于A组(P=0.017)。结论中央气道肿瘤患者在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进行BAE,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术前BA-CTA检查有助于指导B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中央气道恶性肿瘤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支气管黏膜改变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骆伟杰 戴立果 +6 位作者 王洵 郭祺锟 储梦兰 罗玮 赖清 李铜强 熊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5月至202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AE的患者176例。观察患者BAE前、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 目的评估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5月至2024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AE的患者176例。观察患者BAE前、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176例患者中,143例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表现,33例患者检查结果有异常,表现均为黏膜充血、水肿,部分合并血管隆起,但均无支气管黏膜缺血坏死。2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示,13例患者术前术后检查均无明显异常;9例术前检查异常,术后3例患者无明显异常,1例术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BAE后不会引起支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及脱落,可减轻部分支气管黏膜充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黏膜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136例随访研究
5
作者 张智勇 陈雷 +1 位作者 李龙朋 王志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74-377,391,共5页
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患者的1年随访结果,分析BAE对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术后1年随访期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完成术后1年随访的136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 目的总结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患者的1年随访结果,分析BAE对大咯血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术后1年随访期间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完成术后1年随访的136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BAE术前的基线资料、BAE术中相关信息及随访结果,统计分析BAE治疗大咯血的即刻止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期间大咯血的复发率。按照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43)和对照组(n=93)。对可能与大咯血患者术后1年随访期间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大咯血患者术后1年随访期间大咯血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胸闷(23例)、胸痛(18例)和咳嗽(15例)等,均较轻微,经过观察或对症治疗均可在住院期间逐渐缓解并消失。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空洞、有吸烟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有吸烟史、合并支气管扩张和合并肺部空洞均为BAE术后1年随访期间大咯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大咯血患者BAE术后随访期间的复发率较高,与术后1年内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合并支气管扩张、合并空洞和有吸烟史,临床中应重视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疗效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梁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比较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96例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BAE治疗,研究组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水平、手术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大咯血再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aO_(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咯血再发生率为4.17%(2/48),低于对照组的18.75%(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球囊压迫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患者可改善临床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大咯血再发生率,效果优于BA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纤维支气管 球囊压迫术 血气分析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
7
作者 亚生江·玉苏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54-05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评估DSA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研究选取2023...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评估DSA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87例大咯血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143例)和实验组(1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DSA引导下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改善,咯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恢复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各项评估指标的评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减少咯血量、缩短恢复期,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支气管动脉栓塞 大咯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危险因素分析及相关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何华伟 何斌 +4 位作者 黄志忠 何蔼 谭海莲 朱庆东 蒙夏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849-1855,1861,共8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接受BAE治疗的24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d再咯血情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2月我院接受BAE治疗的24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d再咯血情况,分为再咯血者组(n=64)和不再咯血组(n=176)。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BAE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危险因素。将所有样本数据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验证集用于模型的内部验证。采用R语言构建BAE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预测模型和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对比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90天、合并肺动脉瘘、合并其他体循环动脉、术前PLT≥229.5×10^(9)/L是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指标构建BAE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和GBDT预测模型,其中GBDT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44~0.891),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9~0.816),GBDT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7(95%CI:0.515~0.839)、0.611(95%CI:0.485~0.807)。两种模型训练集Delong检验显示GBDT模型AUC值高于列线图模型(P<0.05)。结论BAE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主要与病程≥90天、合并肺动脉瘘、合并其他体循环动脉等因素有关,以此构建的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BAE介入治疗结核性大咯血后再咯血的整体预测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结核性大咯血 再咯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性别回顾分析
9
作者 范伟 闫卓卓 +5 位作者 李奋强 苏东君 李更相 党磊 彭玉星 王文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64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生肺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8年因大咯血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患者,按照性别差异分为2组,其中女性68例,男性195例;统计患者的原发病、发病年龄、住院时长、出血部位、使用的栓塞...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生肺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8年因大咯血在我院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患者,按照性别差异分为2组,其中女性68例,男性195例;统计患者的原发病、发病年龄、住院时长、出血部位、使用的栓塞剂、咯血复发率及死亡率,使用SPSS 27.0软件分析患者发病年龄和住院时长、性别和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的相关性,使用RStudio 4.2.2制作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诺莫图。结果原发病前3位的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支扩)和陈旧性肺结核中女性发病率为50%、22%、15%,男性为43%、21%、21%;发病年龄女性为(54.6±16.8)岁,男性为(60.1±14.0)岁;出血部位中仅左肺、仅右肺、双肺可见,女性占比6%、21%、73%,男性占比17%、21%、62%;栓塞剂350~560μm PVA颗粒和300~500μm微球中女性31%、24%,男性50%、17%;复发咯血患者中前3位原发病陈旧性肺结核、肺部感染和支扩中,女性占比33%、33%、33%,男性44%、34%、10%;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肺部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女性和男性在原发病、出血部位、栓塞剂的适用、复发咯血和死亡预后当中存在性别差异,且年龄为患者复发咯血及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性别差异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邹晨 葛坤元 +3 位作者 蒋晓东 陈秀峰 余超 程宝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大咯血患者227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手术组(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90例)和内科治疗组(单纯行内科止血治疗, 1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咯血量。结果 介入手术组总有效率94.44%高于内科治疗组的8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7 d,介入手术组咯血量分别为(0.61±0.27)、(0.39±0.10)、(0.04±0.01)ml,均低于内科治疗组的(20.46±2.41)、(10.22±2.24)、(4.22±0.9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可提升疗效、降低咯血量,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大咯血 疗效 咯血量
下载PDF
术前胸部增强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11
作者 袁凯 秦伟 +2 位作者 杨光强 杨师 吴涯昆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 目的观察胸部增强CT指导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BAE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73例,其中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30例作为观察组、未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者4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胸部增强CT图像指导手术医师区分出血责任血管,并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对照组仅在介入手术室于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下进行BAE。记录两组BAE中检出的责任血管数量,包括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同时记录观察组术前胸部增强CT检出的相关责任血管情况。比较两组即刻止血成功率、手术时间、射线曝光剂量。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及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数量及责任血管总数均多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右共干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前增强CT对责任右侧支气管动脉、责任左侧支气管动脉数量、责任左右共干、责任异位体循环动脉及总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分别为92.59%、95.65%、90.00%、83.33%、91.67%。观察组即刻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剂量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即刻、1年、2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3.3%、90.0%,对照组分别为93.0%、81.4%、69.8%,观察组术后2年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咯血复发率分别为6.7%、10.0%,对照组分别为18.6%、30.2%,观察组术后2年咯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胸部增强CT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症伴大咯血患者BAE中检出责任血管,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和射线曝光量,并且患者术后长期治疗效果较好、咯血复发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大咯血 胸部增强CT 支气管动脉栓塞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12
作者 孔令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探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吉林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收治的98名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9名)和对照组(49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 探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吉林省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收治的98名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9名)和对照组(49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理状态评分(90.28+2.16)、情感状态评分(92.55+2.26)、认知功能评分(93.48+2.25)、社会家庭功能评分(91.57±2.1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8.57%)明显少于对照组(63.27%)。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1.84%,而对照组为87.76%(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减少高危因子,提升患者总体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肺结核 大咯血 优质护理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途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于王锋 乔吉艳 解婷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途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流程的6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同一时间收治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途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收治的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流程的6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同一时间收治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途径的6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预检分诊停留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手术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分析两组肺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停留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及手术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绿色通道护理途径可补充常规流程存在的缺点,在临床运用中可缩短患者救治、辅助检查、确诊、转运及手术流程所消耗的时间,可避免延误时间耽误救治。对在需使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情况下,不仅可以缩短救治等待时间,提高急救率,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 护理途径 支气管动脉栓塞 肺结核 大咯血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患者咯血的疗效
14
作者 彭怀玉 钟勇进 +1 位作者 刘顺帆 尚立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结核患者咯血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抗结核、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结核患者咯血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2组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抗结核、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垂体后叶注射液进行止血治疗,观察组加以BAE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其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6%vs. 82.26%,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bFGF、VEGF-A、IL-1、IL-6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10、IgG、IgA、IgM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内观察组咯血总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E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肺结核咯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田家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分为4组,A组实施内科保守治疗,B组实...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分为4组,A组实施内科保守治疗,B组实施单纯纤维支气管镜止血治疗,C组实施单纯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D组则采取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比四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A、B、C组相比,D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D组全咯血量较少、肺动脉压较低、停止血液流动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短,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 <0.05)。治疗前、治疗中,四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 h及治疗后1 d,与A、B、C组相比,D组PaO_(2)均较高,PaCO_(2)均较低(P <0.05)。结论 通过采取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大咯血患者可获得突出的综合治疗效果,患者的血气功能指标得到明显调节及改善,且操作期间并无明显不良反应,整体安全性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下电子纤维支气管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茅惠娟 丁建春 +1 位作者 孙梅 孔杰俊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7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好转2例(5.4%),无效1例(2.6%)。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病人窒息、死亡。有些患者内科治疗往往达不到立即止血的效果。目前我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展介入工作以来,共治疗肺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372例。其中肺结核咯血患者123例,绝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肺结核咯血37例患者,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肺结核咯血 疗效分析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咯血患者 常见并发症 2009年
下载PDF
34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仇爱民 董从松 +2 位作者 祁风亮 陶章 张海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9期1716-1716,共1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病人即刻止血33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1例咯血明显减少,同时加药物内科...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病人即刻止血33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1例咯血明显减少,同时加药物内科保守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栓塞 顽固性大咯血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大咯血患者 临床应用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研究
18
作者 许爱爱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8期0225-0227,共3页
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64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调查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64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调查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患者的一种方式,通过介入护理可以提高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大咯血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护理 大咯血患者 支气管动脉栓塞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在急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肖国庚 熊佳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8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在急性咯血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在急性咯血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咯血量、各项凝血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咯血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5 d、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咯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FIB水平、PLT高于对照组,PT低于对照组,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与对照组的1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治疗急性咯血能够快速减少咯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邵伯云 周维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09年第9期1254-1254,共1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男13例,女8例,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DSA造影,首先明确出血部位,然后进行支气管动脉...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男13例,女8例,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DSA造影,首先明确出血部位,然后进行支气管动脉内栓入明胶海棉十丝线微粒+欧乃派克或小直径不锈铜丝圈。结果21例患者术后咯血量即刻明显减少,1周内咯血完全停止。3例患者2周左右复发,行第2次BAE止血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控制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疗效观察 支气管动脉栓塞 SELDINGER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支气管动脉 病例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