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陆帕话剧《狂人日记》的改编艺术及其审美特征
1
作者 刘璨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5,共9页
陆帕根据鲁迅小说原著改编的话剧《狂人日记》公演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戏剧界许多人的热议。他突出“舞台写作”理念,精细地设置舞台布景的色彩与光色艺术,又大量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舞台动感;他充分施展故事... 陆帕根据鲁迅小说原著改编的话剧《狂人日记》公演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受到戏剧界许多人的热议。他突出“舞台写作”理念,精细地设置舞台布景的色彩与光色艺术,又大量应用现代影像技术,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舞台动感;他充分施展故事文本建构的主观能动性,显示了对小说原著的深刻理解与认知;他不仅以原作者的人生与文学世界为基础对故事内容进行自由组合与重构,而且不断突出其艺术指向,强化思想表现。陆帕不仅创造出了既体现原著基本精神,又有很强创新性的艺术世界,营造出强劲的剧场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戏剧 陆帕 《狂人日记》 改编艺术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从小说到电影——分析苏联电影《就是那个闵希豪森》的改编艺术
2
作者 郭周天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1期172-174,共3页
1979年,苏联导演马克·扎哈罗夫在苏联中央电视台的领导下将德国小说《吹牛大王历险记》改编成电影《就是那个闵希豪森》,旨在将闵希豪森塑造成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俄国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其他国家对其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该片采用... 1979年,苏联导演马克·扎哈罗夫在苏联中央电视台的领导下将德国小说《吹牛大王历险记》改编成电影《就是那个闵希豪森》,旨在将闵希豪森塑造成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俄国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其他国家对其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该片采用了全新的手法,放弃了复现角色在原著中的冒险奇迹,从而消解了小说叙事中的滑稽与不真实。具体通过转变叙事视角、重塑角色身份、补充叙事细节以及使嘲笑的主客体发生易位的改编策略,最终实现从小说到电影——从滑稽的笑话到激昂的革命赞歌的改编,使闵希豪森的故事历久而弥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牛大王历险记》 《就是那个闵希豪森》 马克·扎哈罗夫 苏联电影 改编艺术
下载PDF
论从小说《灵与肉》到电影《牧马人》的改编艺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岳小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0-31,共2页
众所周知,世界电影诞生之初,并不存在对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然而,由于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加强了电影的叙事功能和表意功能,使得文学和电影有了共同的叙事单元和表意单元。根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它既体现了编导者的... 众所周知,世界电影诞生之初,并不存在对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然而,由于后来有声电影的出现加强了电影的叙事功能和表意功能,使得文学和电影有了共同的叙事单元和表意单元。根据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它既体现了编导者的审美理想,也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既忠实于原著,又高于原著,充分体现了剧作者高超的改编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灵与肉》 电影《牧马人》 改编艺术
下载PDF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改编艺术琐谈
4
作者 王占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2,共2页
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上映。但不幸的是,尽管导演穷尽心力,媒体方面却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导演对原著叙事的把握与运用成了这部影片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成就了该片故事性的完美还原,... 2013年5月,由好莱坞导演巴兹·鲁曼执导的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上映。但不幸的是,尽管导演穷尽心力,媒体方面却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导演对原著叙事的把握与运用成了这部影片的双刃剑:它一方面成就了该片故事性的完美还原,却也造成了影片思想性的极大缺憾。本文拟从叙事手法和叙述者两方面进行讨论,通过电影与原著的对比,向读者阐释影片在改编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改编艺术
下载PDF
论电影《为奴隶的母亲》的改编艺术
5
作者 俞王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2期79-81,共3页
改编自柔石短篇小说的电影《为奴隶的母亲》通过对原著情节的重组、置换和增删,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又极大地丰富了原著的内容。它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性,使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更为紧张激烈,"为奴隶的母亲"的悲剧更为彻底。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改编艺术 电影 短篇小说 矛盾冲突 原著 戏剧性 柔石
下载PDF
《宦门子弟错立身》的剧本改编艺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边 《戏文》 2005年第6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宦门子弟错立身》 改编艺术 中国 丛兆桓 戏曲 剧本
下载PDF
影视文化的独特魅力——论电影《一九四二》的改编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匡妙妙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影片上映后获得极大的反响,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原作对于电影的成就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是影视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对于电影的成功更是功不可没。本文就以电... 《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影片上映后获得极大的反响,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原作对于电影的成就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但是影视文化散发的独特魅力对于电影的成功更是功不可没。本文就以电影《一九四二》为例,从叙事文本的重新编排,视觉造型的完美打造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改编的艺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故一九四二》 电影《一九四二》 叙事文本 视觉造型 改编艺术
下载PDF
蜕变与新生——论影片《花季·雨季》的改编艺术
8
作者 涂青林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11,共4页
一部有影响的小说扎根于读者的心灵之后,如果改编为电影,往往给改编者造成很大压力,因为弄不好.便成了东施效颦。令人欣喜的是,继郁秀的长篇处女作《花季·雨季》引来好评如潮,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从容编剧、戚健导演、深圳影业公... 一部有影响的小说扎根于读者的心灵之后,如果改编为电影,往往给改编者造成很大压力,因为弄不好.便成了东施效颦。令人欣喜的是,继郁秀的长篇处女作《花季·雨季》引来好评如潮,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从容编剧、戚健导演、深圳影业公司1998年摄制)也大获成功。 从艺术形态的角度看,“小说拍成电影以后,将必然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完整的艺术品、”而对这一艺术品诞生奥妙的探寻,也当是一个有意义的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艺术 小说化 电影改编 影片 中国电影 中学生 人物形象 美学风格 改编 早恋现象
下载PDF
戏剧改编艺术论——兼论繁荣云南戏剧创作的艺术之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森茂芳 《民族艺术研究》 1998年第5期13-24,共12页
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繁荣戏刷创作,一旗举出,人人筹谋,一讲戏剧创作,传统艺术理论中只讲深入生活,发现故事,拟定主题,编辑成戏,而很少将改编当作一大戏剧美学课题来研究,更有甚者认为改编是一种初浅的艺术“翻译”,因而不屑一顾,这应该... 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繁荣戏刷创作,一旗举出,人人筹谋,一讲戏剧创作,传统艺术理论中只讲深入生活,发现故事,拟定主题,编辑成戏,而很少将改编当作一大戏剧美学课题来研究,更有甚者认为改编是一种初浅的艺术“翻译”,因而不屑一顾,这应该说是一种片面.其实从古今中外的戏剧创作史上看,改编而重建辉煌的作品几乎占到经典作品的一大半以上.可见改编是戏剧创作的一大主要方法之一.鉴于此,我省繁荣戏剧创作,在艺术决策上,不应只将着眼点与重点放在深入生活的创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艺术 戏剧创作 云南花灯戏 生活素材 改编 艺术素材 作品 化学成分 《红楼梦》 体裁
下载PDF
试论电视剧的改编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明慧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电视剧的改编应以观众为最终的目的。艺术形式的转换导致了受者主体的差异 ,观众的艺术审美心理 ,决定了电视剧改编的取向 ,改编者应对之准确把握并积极回应 ,呼吁观众的主动参与和再创作 ,在满足观众审美需要的同时提升其审美能力。改... 电视剧的改编应以观众为最终的目的。艺术形式的转换导致了受者主体的差异 ,观众的艺术审美心理 ,决定了电视剧改编的取向 ,改编者应对之准确把握并积极回应 ,呼吁观众的主动参与和再创作 ,在满足观众审美需要的同时提升其审美能力。改编的结构应符合观众的审美层次 ,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并留有空白形成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改编艺术 结构 观众 审美层次
下载PDF
从《陆犯焉识》到《归来》——浅析张艺谋的电影改编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博储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第11期206-208,共3页
《归来》为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剧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结尾部分。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删减,将原著丰富的内蕴简化,通过对主人公陆焉识越狱和归来两个片段的描绘,深层次地表现出人伦情感的温情,也体现出张艺谋... 《归来》为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剧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结尾部分。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大幅删减,将原著丰富的内蕴简化,通过对主人公陆焉识越狱和归来两个片段的描绘,深层次地表现出人伦情感的温情,也体现出张艺谋电影一贯的审美趣味。本文在仔细比对原著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基础上,阐述电影与原著片段的异同,从主题、人物、情节选取方面对原著《陆犯焉识》和电影《归来》进行多方位的对比分析,并从中探究张艺谋在电影改编中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 《陆犯焉识》 张艺谋 改编艺术 电影编剧
下载PDF
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改编艺术初探——以《活着》为例
12
作者 郭一君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人们越来越依赖影像而非传统的文字方式来把握和理解世界,在这样的语境下,社会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以《活着》为例,阐述了视觉文化时代中,从文学文本到影视文本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影视改编艺术 《活着》
下载PDF
从曹操形象的塑造看高希希的改编艺术
13
作者 柯梦春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20-123,共4页
高希希在电视连续剧《三国》中塑造了一个独特的曹操形象。高希希以当代立场阐释曹操性格特征和历史地位,赋予这一形象新意和新质,使其完成了从奸雄到英雄、从国贼到功臣的转变。这个形象源于原著,又区别于原著,其魅力就体现在"似... 高希希在电视连续剧《三国》中塑造了一个独特的曹操形象。高希希以当代立场阐释曹操性格特征和历史地位,赋予这一形象新意和新质,使其完成了从奸雄到英雄、从国贼到功臣的转变。这个形象源于原著,又区别于原著,其魅力就体现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番再创造,既充分尊重了电视剧艺术的规律,又实现了导演的艺术追求,为名著的影视改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曹操形象 高希希 改编艺术
下载PDF
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艺术手法琐谈
14
作者 马宝记 黄凌峰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X期73-76,共4页
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艺术手法琐谈马宝记,黄凌峰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编导在本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精心加工、改造,对人物、故事、情节本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则增减、渲染、夸张。所谓有联系,... 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艺术手法琐谈马宝记,黄凌峰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编导在本实于原著的基础上,精心加工、改造,对人物、故事、情节本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则增减、渲染、夸张。所谓有联系,是说电视剧基本上符合小说原著;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改编艺术 电视剧 刘备 曹操 原著 人物性格 督邮 手法 诸葛亮
下载PDF
《超能陆战队》大众化改编艺术特征
15
作者 邱思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是继《功夫熊猫》之后的又一部文化融合的艺术产物,这不仅是迪士尼与漫威的一次成功的资源整合,也表明了迪士尼对亚洲动画市场的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分析《超能陆战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经...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是继《功夫熊猫》之后的又一部文化融合的艺术产物,这不仅是迪士尼与漫威的一次成功的资源整合,也表明了迪士尼对亚洲动画市场的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分析《超能陆战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经验可知,对全球化大环境和当代大众文化审美的精准把握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影片《超能陆战队》的大众化改编路径进行梳理,进一步探讨这种改编的具体方法以及体现出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大众文化 艺术改编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浅谈王晰《如果云知道》+《云一定知道》的改编艺术
16
作者 王童 《乐器》 2021年第4期72-73,共2页
齐秦版《如果云知道》是耳熟能详的一首曲目,声线温柔、曲调和暖;王晰原唱的《云一定知道》以浑厚绵延的低音见长。这次"嫁接",赋予了两首歌曲以新的生命力,增强了故事感和戏剧性。首先,从这首改编曲目的音域来看,两首歌嫁接... 齐秦版《如果云知道》是耳熟能详的一首曲目,声线温柔、曲调和暖;王晰原唱的《云一定知道》以浑厚绵延的低音见长。这次"嫁接",赋予了两首歌曲以新的生命力,增强了故事感和戏剧性。首先,从这首改编曲目的音域来看,两首歌嫁接之后成为音域宽且跨度大的一首歌曲,演唱难度相当高。王晰选取了《如果云知道》的副歌高潮部分,亮嗓第一句歌词"如果云知道",就到达大字三组的B;之后"你不会知道"的"会"字,惊鸿直上飙到大字四组的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 改编艺术 副歌 王晰 故事感 音域 戏剧性
下载PDF
屋顶之上和屋顶之下——从《邪不压正》看电影的改编艺术
17
作者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1年第7期18-35,共18页
1.孤傲孤傲、戏霸、霸气、牛气……这些词都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紧扣在"姜文"这个名字之前的一些形容词和专用名词。有这么一个细节颇值得玩味。窦文涛曾经在采访中问姜文:"如果拍摄(电影)超了预算怎么办?"这位... 1.孤傲孤傲、戏霸、霸气、牛气……这些词都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紧扣在"姜文"这个名字之前的一些形容词和专用名词。有这么一个细节颇值得玩味。窦文涛曾经在采访中问姜文:"如果拍摄(电影)超了预算怎么办?"这位个性导演的回答,竟然是:"什么是预算?"《邪不压正》作为"民国三部曲"的终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 专用名词 改编艺术 互联网 窦文涛 三部曲 孤傲 预算
下载PDF
浅谈李渔《蜃中楼》的改编艺术
18
作者 赵雪梅 《阅读与写作》 2001年第7期18-19,共2页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作家与作品层出不穷,而象清代戏剧家李渔这样集理论与创作于一身者尚少。他以令人瞩目的成就名贯古今并享誉海外,被公认为“风情喜剧大师”,但人们在关注李渔自身创新性成...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其悠久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作家与作品层出不穷,而象清代戏剧家李渔这样集理论与创作于一身者尚少。他以令人瞩目的成就名贯古今并享誉海外,被公认为“风情喜剧大师”,但人们在关注李渔自身创新性成就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在对前人戏曲特别是元曲的改编过程中于优秀戏曲文化的流传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蜃中楼》 改编艺术 古代戏曲 文学评论
下载PDF
浅析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改编艺术
19
作者 张子恒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0期33-34,共2页
1999年,临汾市蒲剧院编排了大型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该剧由剧作家纪丁、王颂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创作而成。演出20年来,获奖无数、好评如潮,对现代戏曲的编排和蒲剧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从故事情节、人物... 1999年,临汾市蒲剧院编排了大型蒲剧现代戏《土炕上的女人》,该剧由剧作家纪丁、王颂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短篇小说《土炕》改编创作而成。演出20年来,获奖无数、好评如潮,对现代戏曲的编排和蒲剧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分析蒲剧《土炕上的女人》对小说《土炕》的改编与再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剧 《土炕上的女人》 纪丁 改编艺术
下载PDF
莫言《红高粱》艺术改编探究
20
作者 宫爱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0-105,共6页
莫言《红高粱》自问世以来,先后被改编为影视、戏剧、舞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极大地扩大了小说的传播范围,提升了小说的影响力,推动了小说的经典化进程。《红高粱》在不同艺术形式中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电影《红高粱》通过色彩艺... 莫言《红高粱》自问世以来,先后被改编为影视、戏剧、舞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极大地扩大了小说的传播范围,提升了小说的影响力,推动了小说的经典化进程。《红高粱》在不同艺术形式中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电影《红高粱》通过色彩艺术和“减法”改编强化了生命主题和反抗精神,电视剧《红高粱》则通过丰富主题蕴涵和增强戏剧冲突取得更为大众化的传播效果,戏剧《红高粱》借助唱白舞蹈等艺术形式刻画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舞剧《红高粱》则编排创意舞蹈动作、运用道具传神表现生命意识和反抗主题,美术《红高粱》以油画、剪纸等形式表达爱国情怀和艺术共鸣。在改编过程中,莫言《红高粱》所承载的故事文本、文化意义随文艺形式、艺术载体发生变化。《红高粱》是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改编的典型个案,其多重艺术形式的改编体现了当代小说的传播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红高粱》 艺术改编 媒介 文化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