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剂施用下的土壤降酸培肥效果——基于中国酸性土壤改良研究的Meta分析
1
作者 明润廷 万方 +4 位作者 那立苹 吴海程 王薇 谭文峰 伍玉鹏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0-410,共11页
为了准确评估土壤改良剂施用对中国酸性土壤的降酸培肥效果,对127篇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明确了酸性土壤改良剂施用对土壤酸度、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改良剂在极强酸性土壤(pH≤4.5)中的降酸效果最好,施用后... 为了准确评估土壤改良剂施用对中国酸性土壤的降酸培肥效果,对127篇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明确了酸性土壤改良剂施用对土壤酸度、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改良剂在极强酸性土壤(pH≤4.5)中的降酸效果最好,施用后土壤pH增幅达14.39%,土壤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酸的削减率分别为68.61%和69.90%。改良剂本身的pH和碱度是影响改良剂降酸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以石灰类改良剂降酸效果最好,施用后土壤pH增加18%,交换性酸减少75.81%。改良剂本身的养分含量和施用量是影响改良剂培肥土壤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机肥类改良剂施用对土壤速效氮、有效磷的提升效果最好(分别为60.16%和135.30%),生物质炭类改良剂对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的提升效果最好(达75.52%和76.02%)。施用改良剂通过降低土壤酸度、增加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效果,其中以生物质炭类改良剂的增产效果最好(达78.23%)。综上,对于强酸性土壤建议施用石灰、高碱度生物质炭等高pH、高碱度改良剂;对于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建议施用高碱度有机肥、生物质炭等改良剂;对于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建议施用生物质炭、矿物类改良剂;而对于弱酸性土壤,建议施用普通有机肥。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无机类和有机类改良剂的配合施用研究,以此获得较好的酸性土壤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土壤改良 改良 土壤肥力 META分析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土及草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李佳钰 刘兴和 +3 位作者 魏佳吉 史毅 张富 田青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筛选适合兰州新区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本研究选取纬一路(中度盐碱地)和财贸学院(重度盐碱地)两地,采用盆栽试验分析9种改良剂在草地早熟禾种植前后对土壤PH及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PH,其中,7种处理... 为筛选适合兰州新区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本研究选取纬一路(中度盐碱地)和财贸学院(重度盐碱地)两地,采用盆栽试验分析9种改良剂在草地早熟禾种植前后对土壤PH及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土壤PH,其中,7种处理(除康地宝、磷石膏处理)都增大了草坪草盖度、叶宽、叶绿素含量,纬一路8种处理都增大了密度(除康地宝处理)及高度(除硫酸亚铁处理),财贸学院9种处理都增大了密度且7种处理(除康地宝、磷石膏处理)增大了高度。所选9种土壤改良剂中,“生物菌剂+化肥”改良剂效果最好,改良后纬一路和财贸学院土壤PH达到了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理化条件,草地早熟禾的密度、高度、盖度、叶宽及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04株·cm^(-2)、14.52 cm、98.30%、1.08 mm、3.11 mg·g^(-1)和1.94株·cm^(-2)、13.11 cm、92.08%、0.94 mm、2.61 mg·g^(-1),改良效果优于其它土壤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草地早熟禾 盐碱地 植物生长 最优改良
下载PDF
盐碱地改良技术评价及应用研究——评《盐碱地改良技术实用问答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景 刘山林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I0011-I0011,共1页
盐碱土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过高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生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盐碱地面积也呈逐年... 盐碱土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过高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和农民生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盐碱地面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使得盐碱地修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盐碱土的改良技术和方法逐渐得到关注,涵盖了水利工程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等多个方面。然而,在实际的盐碱地治理和修复过程中依然存在挑战和问题,如盐碱土改良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不同改良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面积 盐碱土改良 土壤盐碱化 生物改良 土壤类型 农业改良 土地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心脏外科术后ICU患者低氧血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韦树旺 韦张旭 +5 位作者 廖世锋 韦珊珊 韦柳江 兰婕燕 韦玉璇 谢玲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M-CCUE)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低氧血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转入ICU低氧血症患者,采用M-CCUE方案进行病因分析,并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匹配,对比分析M-CCUE方案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探讨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M-CCUE)在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低氧血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6例转入ICU低氧血症患者,采用M-CCUE方案进行病因分析,并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匹配,对比分析M-CCUE方案诊断效能。结果:86例常规检查诊断肺水肿30例,胸腔积液17例,肺实变/肺不张25例,气胸12例。经M-CCUE方案诊断肺水肿33例,胸腔积液16例,肺实变/肺不张26例,气胸11例。进一步评估,最终确诊肺水肿34例,胸腔积液16例,肺实变/肺不张26例,气胸10例。常规检查对气胸诊断特异度为92.10%,灵敏度为60.00%,肺水肿诊断特异度为84.61%,灵敏度为64.70%,对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诊断灵敏度均为超过60.00%。M-CCUE方案对胸腔积液、肺实变/肺不张、气胸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80.00%。结论:M-CCUE方案对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病因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 超声 心脏手术 ICU 低氧血症
下载PDF
6份玉米Suwan改良系抗病性评价与育种应用
5
作者 王天宇 郭向阳 +5 位作者 黄露 王黎明 祝云芳 吴迅 王安贵 刘鹏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209,共7页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 对西南地区300份玉米育种材料进行筛选与鉴定,从中选取12ED-27、QB2182、QB2218、QB4122、QB5910和QB6231共6份Suwan种质改良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病害鉴定标准,将玉米丝黑穗病、穗腐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等6种病害进行人工接种,并对其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6份Suwan改良系对常见的6种病害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抗性,不同材料间对不同的病害抗性存在差异。其中,QB6231高抗(HR)丝黑穗病,12ED-27高抗(HR)穗腐病,QB5910高抗(HR)茎腐病,QB2182、QB2218和QB6231高抗(HR)小斑病,QB2182和QB5910高抗(HR)大斑病。这些材料可在西南地区直接或改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uwan种质 改良 抗病性 育种应用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石灰改良红层泥岩填料力学性能劣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陈康 刘先峰 +3 位作者 蒋关鲁 袁胜洋 马杰 陈忆涵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红层泥岩水敏性高,作路基填料时可用石灰改良。受季节变化影响,路基基床经历干湿循环,导致服役性能降低。为研究干湿循环下改良填料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开展一系列干湿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弯曲元试验测定改良填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 红层泥岩水敏性高,作路基填料时可用石灰改良。受季节变化影响,路基基床经历干湿循环,导致服役性能降低。为研究干湿循环下改良填料力学特性劣化规律,开展一系列干湿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弯曲元试验测定改良填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小应变刚度。结合连续滴水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揭示干湿循环后填料微观结构劣化特征。结果表明:低幅度循环下试样在干侧和湿侧均产生体胀。高幅度循环下试样在湿侧产生体胀。在干侧先产生体缩,随循环次数增加,即使含水率较低,试样也产生体胀。体胀导致强度和小应变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劣化。当试样产生体缩时,强度有所增长,但小应变刚度由于裂缝衍生而持续衰减。试样强度随损伤体变可用统一劣化方程表示。但高幅度循环下试样干燥后的小应变刚度远低于劣化线,且劣化速率远大于强度。试样滴水后能维持基本形貌,但观察到团聚体松散、微粒剥落和新生裂缝等结构劣化特征,从而导致宏观力学性能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填料 干湿循环 石灰改良 红层泥岩 性能劣化
原文传递
基于Meta分析的苏打盐碱土改良效果评估
7
作者 黄广志 黄立华 +4 位作者 刘伯顺 蒋小曈 杨璨 梁燕萍 蔡婧晖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9,共12页
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北松嫩平原西部,长期以来人们在苏打盐碱地治理中采用了多种物料或措施进行土壤改良,也取得了较好的改良效果。然而,这些改良措施多是定点的单一评估,缺少不同改良剂多点位的综合比较。为此本研究利用Meta分... 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北松嫩平原西部,长期以来人们在苏打盐碱地治理中采用了多种物料或措施进行土壤改良,也取得了较好的改良效果。然而,这些改良措施多是定点的单一评估,缺少不同改良剂多点位的综合比较。为此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从近30年有关苏打盐碱土改良报道的589篇文献中遴选出符合条件的854组相关数据,综合量化评估了石膏类改良剂、生物炭和混合改良剂(2种及2种以上改良物料配施)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采用随机森林方法解析了影响不同改良剂改良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石膏类改良剂、生物炭和混合改良剂在稻田上施用后土壤碱度分别降低27.5%、38.6%和41.1%,改良效果显著,改良剂之间差异不显著;生物炭对土壤养分含量提升效果最佳(47.7%),石膏类改良剂相对最低(26.3%)。三种改良剂多用于中、重度苏打盐碱土表层(0~20cm)土壤改良,其施用量和施用年限对土壤改良效果存在差异。改良剂施用量是影响石膏类改良剂、生物炭和混合改良剂降低土壤碱度和盐分效果的主要因素。石膏类改良剂主要作用原理是降低土壤碱度,进而间接提升土壤养分和促进作物生长,生物炭和混合改良剂兼具降低土壤碱度和直接提供土壤养分的作用。土壤改良剂在选择使用上不仅要考虑用量,种植作物类型、改良剂成本、作用效果持久性以及环境安全性问题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化学改良 META分析 石膏 生物炭 混合改良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改良黄泛区粉土堤防水理特性试验
8
作者 马少春 刘宴利 +2 位作者 鲍鹏 潘艳辉 郭成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 为解决堤防粉土难压实、黏结性差、遇水易浸透、流失等问题,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PAM)对粉土进行改良,研究了PAM改良土的水理特性,分析了PAM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AM对土体进气值和残余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土体脱湿速率影响较小。在相同基质吸力下,改良土的体积含水率和残余含水率随PAM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表明其持水性增强。对改良土的水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短时间和长时间改良土的崩解率均随PAM掺量增加而减小,表明PAM对粉土的耐崩解性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当掺量为1.0%~1.2%时,改良土样基本未发生崩解,水稳性相对较强。研究成果对预防粉土病害,堤防安全,附近或上部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保护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PAM 堤防 水理特性 崩解试验 体积含水率
下载PDF
我国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案例研究
9
作者 吕航 赵月 +3 位作者 龚绪龙 万佳俊 郭慧 许书刚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3,共19页
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滨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愈发紧缺,改良利用滨海盐碱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然而,现有针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综述研究多以物理、化学等基于学... 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滨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愈发紧缺,改良利用滨海盐碱地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然而,现有针对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综述研究多以物理、化学等基于学科的分类方式划分改良技术,难以指导实际工程中改良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因此,文章旨在系统梳理现有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总结更易于实践的技术分类方式,以指导实际工程应用。文章通过系统收集和筛选我国滨海盐碱地改良相关研究文献,综合对比和总结不同改良技术的优劣性及适用范围,依据其调控改良目标进行技术分类,并选取不同条件下高效改良方案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滨海盐碱地主要成因为成土盐分高、土壤理化性质差、毛细返盐作用强;(2)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可根据调控改良目标划分为淋滤除盐技术、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技术、抑制返盐技术、生物改良技术四类;(3)淋滤除盐与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技术在滨海地区应用最广泛,抑制返盐技术多用于高盐地区,生物改良技术应根据盐分水平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轻度盐碱化土壤中,适宜种植耐盐作物从而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基于对改良技术的总结分析,文章提出了滨海盐碱地针对性改良技术体系构建、滨海盐碱土改良过程中水资源的高效与安全利用、加强多学科交叉的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研究及滨海盐碱地改良的长效性管理等研究方向,以期为滨海盐碱地的高效治理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土壤盐碱化 脱盐技术 改良策略 水盐调控
下载PDF
几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平 聂浩 +3 位作者 郎漫 施明杨 杨彬妍 罗小三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耕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可能会对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为探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有效性与酶活性的影响,以铜(Cu)、镉(Cd)污染水稻土为对象,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施用0.1%和0.4%(质量比)的聚丙烯酸(PAA)、聚丙烯酰胺(PAM)、聚乙烯醇(PVA)和腐殖酸(HA)这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并阐明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对照(CK)处理相比,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7.4%~22.7%、4.9%~68.9%、5.3%~20.7%和5.1%~108.5%,土壤结构改良剂施用量越高,各养分含量增幅越大。施用0.1%和0.4%的PAA后收获期水稻根中全磷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8.8%和90.6%,其余处理水稻根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则分别降低了11.6%~41.7%、26.4%~70.6%和18.3%~58.7%;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水稻秸秆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4.0%~87.1%、62.0%~524.2%和6.4%~31.9%;施用0.1%和0.4%的PAM后稻米全氮含量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15.1%和12.2%,而施用PAA、PVA和HA后稻米全氮含量增加了6.1%~23.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后稻米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7.3%~21.1%和2.4%~20.1%。施用4种土壤结构改良剂处理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7.8%~94.3%、18.5%~163.0%和2.0%~22.0%,施用PAA和HA后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降低了3.3%~5.0%,而施用PAM和PVA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CK处理增加了3.8%~71.0%。综上,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能够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养分有效性及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过程中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改良 重金属污染 养分有效性 酶活性
下载PDF
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
11
作者 刘小勇 贾军平 +5 位作者 彭海 任静 韩富军 刘馨蔚 李健 尹晓宁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6-98,共3页
重茬果园再植障碍已成为制约果树更新换代和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规范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对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的多年试验,研究总结了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土壤绿色... 重茬果园再植障碍已成为制约果树更新换代和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规范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通过对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的多年试验,研究总结了山地重茬果园土壤绿色改良技术规范。从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土壤绿色改良、抗重茬砧木选择、脱毒苗栽植等方面规范了重茬果园土壤改良技术,为山地重茬果园标准化管理和林果产业高质量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茬果园 再植病 土壤改良 技术规程 山地
下载PDF
改良植入方式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对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季英 赵海燕 +3 位作者 吴春燕 朱红娟 曹燕华 唐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植入方式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靖江市某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行手臂输液港置管患者138例,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放置手臂输液港,研究组... 目的研究改良植入方式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靖江市某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行手臂输液港置管患者138例,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放置手臂输液港,研究组采取改良植入方式放置手臂输液港,分析组间患者输液港港座放置用时和术中囊袋下导管打折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植入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①研究组输液港港座放置用时和术中囊袋下导管打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前两组的疼痛程度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植入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植入方式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运用可明显降低输液港港座放置用时和术中囊袋下导管打折发生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植入费用更低,该方式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植入方式 手臂输液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港座放置用时
下载PDF
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美学效果及预后观察
13
作者 李密 戴追 +2 位作者 杨文彦 李光辉 陆泳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美学及预后效果。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予以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48眼),使用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 目的:研究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的美学及预后效果。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笔者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予以前瞻性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48眼),使用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常规组40例(50眼),使用常规眼轮匝肌切除术矫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后两组眼部症状(畏光、刺痛感、异物感)、美学效果(眼部睑裂宽度、睑裂倾斜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手术满意度。结果:术后1个月,改良组临床有效率(95.83%)高于常规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畏光、刺痛感及异物感的分值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改良组的上述分值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睑裂宽度较术前下降、睑裂倾斜度较术前增加,且改良组睑裂宽度小于常规组、睑裂倾斜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常规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8%、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对手术的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眼轮匝肌切除术,使用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可获得更佳的疗效,眼部症状改善效果及美学效果均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眼轮匝肌折叠术 老年 下睑内翻 美学效果 满意度 预后效果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治疗中的价值
14
作者 庄燕 任敏 +1 位作者 孟宪忠 蒋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合并认知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及执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言语功能[改良Fre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m-FDA)、语音清晰度(SI)、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呼吸控制功能[最长发音时间(MMPT)、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胸廓活动度]、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情绪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的差异。结果(1)言语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FDA、SI、CADL、CRRCA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FDA、SI、CADL、CRRCA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控制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MPT、MIP、MEP、胸廓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的MMPT、MIP、MEP、胸廓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认知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MBI与FIM评分均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BI、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且可改善情绪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认知障碍 改良六字诀 执行功能训练
下载PDF
微生物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孙瑞波 章凤玲 +4 位作者 宗静雯 罗聪 李凯旋 王滢 陈林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30,共17页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通过土壤改良来发挥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碱地中蕴含着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通过土壤改良来发挥盐碱地的农业生产潜力,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碱地中蕴含着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微生物资源,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员之一,微生物在土壤结构改良、肥力提升和促进植物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对盐碱地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生态功能调控途径和植物-微生物互惠互利机制等基本原理缺乏全面了解,加之微生物群落较高的环境敏感性等特点,基于微生物的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开发仍面临巨大挑战。该文总结盐碱地中的主要功能微生物资源,概括微生物提高盐碱地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和抗逆性、提高作物生产力的主要作用途径,回顾目前利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探讨微生物改良盐碱地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内容与方向,以期推动盐碱地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开展,并为盐碱地改良提供微生物学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功能微生物 耐盐碱微生物 微生物改良 修复机制 微生物群落调控
下载PDF
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流程在口腔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筛查中的应用
16
作者 何杏芳 王帅 +2 位作者 邓益君 林朱梅 黄秋雨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流程在筛查口腔癌同期行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吞咽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癌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 目的:评价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流程在筛查口腔癌同期行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吞咽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癌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试验组以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流程进行吞咽功能筛查评估,对照组以常规洼田饮水试验进行筛查。比较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次数、胃管拔除率、胃管重置率和胃管留置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评估次数为(1.10±0.30)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2±0.60)次(P<0.05)。试验组胃管重置率和胃管留置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胃管拔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改良洼田饮水试验评估流程的口腔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筛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常规洼田饮水试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改良洼田饮水试验 吞咽功能 胃管拔除
原文传递
改良巩膜瓣制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张德玉 邢雁飞 刘新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32-136,163,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巩膜瓣制作及缝合方法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纳入摩洛哥拉西迪亚大区眼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8例(98只眼),其中双眼发病8例以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眼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50只眼)和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巩膜瓣制作及缝合方法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纳入摩洛哥拉西迪亚大区眼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8例(98只眼),其中双眼发病8例以临床症状相对较重眼入组,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50只眼)和对照组48例(48只眼)。其中观察组术中采用改良的巩膜瓣制作方法,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矩形巩膜瓣手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7 d平均眼压、早期浅前房形成情况及术后14 d功能性滤过泡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手术时间: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01,P=0.000)。(2)眼压:2组术后7 d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浅前房形成情况:观察组术后7 d发生轻度及中度浅前房2例(4.00%),而对照组为10例(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5,P=0.016)。(4)功能性结膜滤过泡形成情况:2组术后14 d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巩膜瓣制作方法,可有效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更好地调控房水滤过率,减小缝线的局部刺激,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巩膜瓣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下载PDF
改良式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ARDS患儿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
18
作者 侯瑶 孔楠 +2 位作者 吴玉芹 王霖 王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ARDS患儿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96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为对象,按随机数字法... 目的探讨改良式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ARDS患儿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96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儿为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B、C 3组。A组为传统俯卧位通气组(n=32)、B组改良式俯卧位通气组(n=32)、C组为改良式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组(n=32)。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以下参数的变化,氧合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力学指标:肺顺应性、气道平均压、气道平台压、气道总阻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心指数、总外周阻力指数,平均动脉压;临床疗效指标:啰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律失常、气道阻塞、压力性损伤、导管脱落总发生率、胃内容物反流。结果C组治疗后的氧合指标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治疗后的呼吸力学指标优于A组和B组(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C组治疗后心输出量、心指数、平均动脉压3项指标与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总外周阻力指数指标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指标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B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俯卧位通气联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患儿氧合及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总外周阻力指数有较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俯卧位通气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ARDS 呼吸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任敏 庄燕 +1 位作者 孟宪忠 蒋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8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法分成观...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8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与督脉电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言语功能[改良Fre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m-FDA)]、语音清晰度(SI)、声学参数[第一共振峰(F1)、第二共振峰(F2)、音高、音强、元音空间面积(VSA)、元音清晰度指数(VAI)、共振峰集中率(FCR)、下颌距]、认知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m-FDA、S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治疗12周后m-FDA、SI评分分别为(34.43±2.80)、(0.82±0.12)分,均高于对照组[(31.48±2.75)、(0.77±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1、FCR均较治疗前降低,F2、高音、音强、VAI、下颌距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F2、高音、音强、VAI、下颌距分别为(1576.04±179.52)Hz、(179.08±31.20)Hz、(77.27±4.71)dB、0.97±0.09、(435.89±77.21)Hz,均高于对照组[(1470.24±183.43)Hz、(167.41±29.06)Hz、(71.55±5.32)dB、0.86±0.14、(400.21±92.10)Hz],F1、FCR分别为(506.33±95.35)Hz、1.17±0.11,均低于对照组[(541.65±92.74)Hz、1.2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MoCA评分为(28.72±1.48)分,高于对照组[(25.92±1.67)分],NIHSS评分为(0.77±0.49)分,低于对照组[(1.53±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督脉电针法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可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声学参数,提高语言清晰度,改善认知水平,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改良六字诀 督脉电针法 声学参数 语言清晰度 认知水平
下载PDF
基于改良衰弱指数评估老年患者衰弱程度对顺式阿曲库铵作用的影响
20
作者 薛松 汪平娟 +3 位作者 江涛 刘玉 李查兵 王义桥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衰弱状态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访视时根据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衰弱状态对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访视时根据改良衰弱指数(modified Frailty Index mFI-11)评估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改良衰弱指数评估并记录。随机选取没有数据缺失项的患者87例纳入本研究中,采集数据后根据mFI-11指数分为两组:mFI<0.27分为C组(非衰弱组),mFI≥0.27分为D组(衰弱组)。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维持方案一致),入室后均进行肌松监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镇静镇痛药物推注之后加速度肌松监测仪测得的T1及TOfr基础值(TOFrc),顺式阿曲库胺(0.15 mg/kg)推注后TOFr为0的时间(t0)、术中第1次TOFr为0.25的时间(t1)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感觉障碍、生活依赖程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病史以及脑血管事件伴神经功能受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0时间比较,D组较C组t0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t1时间比较,D组较C组t1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T1及TOFrc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衰弱指数评估为衰弱状态的患者与非衰弱状态患者相比,肌松监测下显示顺式阿曲库胺推注后,达到TOFr=0的时间更短、术中恢复到TOFr=0.25的时间更长,即随着衰弱程度的增加,顺式阿曲库胺起效时间更短,肌松开始恢复的时间则需要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衰弱指数 mFI-11 四个成串刺激 老年 顺式阿曲库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