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成骨细胞改良酶的消化分离培养 被引量:13
1
作者 吴培福 钟代彬 +3 位作者 曲伟杰 王梅 黄有德 韩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为研究细胞毒性物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 24 h 内乳鼠头盖骨,对国外现行报道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同类试验室条件下的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酶消化分离培养法,并用该新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成骨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细胞毒性物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 24 h 内乳鼠头盖骨,对国外现行报道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同类试验室条件下的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酶消化分离培养法,并用该新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成骨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耗时短、消化充分和对细胞损伤小的特点,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镜下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突起,胞质丰富、清晰。应用特异性染色方法,胞质中呈现相应的特征性染色。培养过程中,成骨细胞经历静止期、指数成长期和滞后期等三个阶段。培养 14 d 后,出现矿化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头盖骨 成骨细胞 改良酶 系统消化 分离培养
下载PDF
改良酶消化联合植块法培养兔骨膜成骨细胞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冰净 王稚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11-1914,共4页
背景:骨膜成骨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成骨潜能,而且取材方便,但以往常规培养方法时间较长,如何能够缩短培养时间,是骨膜源性成骨细胞成为理想种子细胞的关键之一。目的:应用改良酶消化法培养兔骨膜原代成骨细胞,观察其在喷砂钛... 背景:骨膜成骨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成骨潜能,而且取材方便,但以往常规培养方法时间较长,如何能够缩短培养时间,是骨膜源性成骨细胞成为理想种子细胞的关键之一。目的:应用改良酶消化法培养兔骨膜原代成骨细胞,观察其在喷砂钛片上的黏附及增殖情况。方法:切取雄性日本大耳白兔胫骨近端前内侧面骨膜0.5~1.0cm2:①常规方法:以0.25%胰蛋白酶在37℃消化30min后,用0.1%Ⅰ型胶原酶在37℃消化30min,不断振荡,弃掉胰蛋白酶后植入培养瓶,干涸培养2h,加入含体积分数15%胎牛血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②改良方法:将Ⅰ型胶原酶消化时间由30min改为1h。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将原代培养成骨细胞与喷砂钛片联合培养,采用扫描电镜、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成骨细胞在喷砂处理钛片上的黏附及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培养第5天,改良法培养的骨膜成骨细胞从组织块周围爬出,第25天细胞汇聚成单层,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传代培养1个月后,可见细胞成复层生长,并有黑色钙结节生成,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呈阳性。常规法培养的细胞爬满单层时间推迟12d左右。在喷砂处理的钛片表面上成骨细胞立体感强,有伪足伸出,伪足嵌入小的孔洞内,细胞表面有基质分泌。两种方法培养的成骨细胞在钛片表面的黏附及增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消化法可明显缩短成骨细胞培养时间,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及增殖能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改良酶消化法 骨膜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改良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乳牙牙髓干细胞 被引量:6
3
作者 别利克孜.卡德尔 刘奕杉 +4 位作者 王璇 李伯琦 马艳 毕晓娟 努斯来提.哈里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93-1800,共8页
背景: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活力,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组织工程需要的细胞量。目的:比较传统酶消化法和改良酶消化法获取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成功率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龋滞留乳切牙12颗,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传统酶... 背景: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活力,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组织工程需要的细胞量。目的:比较传统酶消化法和改良酶消化法获取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成功率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龋滞留乳切牙12颗,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传统酶消化法和改良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乳牙牙髓细胞,在不同代次细胞中检测细胞扩增天数、收获量、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克隆形成率、细胞表面特异标记物STRO-1、CD146、CD34和CD45的表达。细胞成骨、成脂诱导分化能力及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和牙本质涎蛋白表达水平,判定细胞牙向分化潜能。结果与结论:两组细胞生长曲线,扩增天数、细胞收获量及细胞倍增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牙向分化实验结果显示,改良酶消化法碱性磷酸酶和牙本质涎蛋白较传统酶消化法和对照组而言呈强阳性表达。然而,两组在克隆形成率、细胞表面特异标记物及多项诱导分化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改良酶消化法与传统酶消法相比,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同源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可为牙齿再生治疗提供高质量种子细胞,是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培养与分化 乳牙牙髓细胞 改良酶消化法 牙本质涎蛋白 体外培养 细胞鉴定 牙向分化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改良分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肌腱干细胞及诱导分化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立岩 孙新 +7 位作者 田丹 徐睿 雷昊 艾津辉 王华 王海涛 陈继营 柴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改良分次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肌腱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家兔髌腱组织,分别运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和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进行分离、培养、传代,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 目的采用改良分次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家兔肌腱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家兔髌腱组织,分别运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和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进行分离、培养、传代,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绘制两种方法的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鉴定仪检测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的表达,取P3-P4代肌腱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鉴定。结果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较酶消化后低密度稀释接种法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形态均一,杂质细胞少。分离出的肌腱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90、CD44呈阳性,而CD34、CD14呈阴性,证实之前分离的细胞为肌腱干细胞。鉴定出肌腱干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分化能力。结论采用改良的分次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肌腱干细胞简单易行,肌腱干细胞生长及传代速度可观,活性良好,纯度较高。另外,肌腱干细胞的成功分离培养,也为肌腱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酶消化法 肌腱干细胞 分化鉴定
下载PDF
以黑曲霉生产面包品质改良复合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蔡静平 张晓云 +2 位作者 黄淑霞 郭雷 王海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7-41,共5页
从粮食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 1株可同时产生α 淀粉酶 (FA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的黑曲霉菌株。经试验表明 ,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稳定产生FAA 2 0 0u/mL以上 ,GOD 1 5u/ g以上。产生的 2种复合酶在pH 6~ 7下可表现最高酶活力 ,酶作用... 从粮食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 1株可同时产生α 淀粉酶 (FAA)和葡萄糖氧化酶(GOD)的黑曲霉菌株。经试验表明 ,该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稳定产生FAA 2 0 0u/mL以上 ,GOD 1 5u/ g以上。产生的 2种复合酶在pH 6~ 7下可表现最高酶活力 ,酶作用的适宜温度为 3 0~ 40℃ ,40℃下保温 3 0min酶活降低 5 0 %左右 ,在 60℃以上 2种酶均基本无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改良复合 黑曲霉 面包 添加剂 Α-淀粉 葡萄糖氧化
下载PDF
改良紫外酶促法在糖尿病患者血浆、尿D-乳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梦琼 林永前 王俏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37-323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D-乳酸含量的改良紫外酶促法,并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血浆、尿D-乳酸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检测血浆、尿D-乳酸含量的商品试剂盒加以改良,并用改良紫外酶促法检测80例糖尿病患者和85例健康成人的血浆和尿液标本中D-...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D-乳酸含量的改良紫外酶促法,并探讨其在糖尿病患者血浆、尿D-乳酸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检测血浆、尿D-乳酸含量的商品试剂盒加以改良,并用改良紫外酶促法检测80例糖尿病患者和85例健康成人的血浆和尿液标本中D-乳酸含量。结果:改良紫外酶促法检测血浆、尿D-乳酸在0~200μ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0%、5.8%,7.1%、6.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8.2)%,(100.1±7.2)%。糖尿病患者血浆D-乳酸的含量[(40.1±24.5)μmol/L]明显高于健康成人[(23.2±10.1)μmol/L],尿中经肌酐校正的D-乳酸含量差异也有显著性[(37.4±5.6)μmol/(L·mMCr)vs(19.3±12.6)μmol/(L·mMCr)]。结论:改良紫外酶促法检测血、尿D-乳酸含量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可接受的精度及回收率,适合在常规实验室推广应用。糖尿病患者血浆、尿D-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成人,检测D-乳酸含量对糖尿病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D-乳酸 改良紫外促法
下载PDF
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培养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被引量:5
7
作者 易琼 王鲁 +1 位作者 李圆方 朱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9335-9338,共4页
背景:目前采用的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混合酶分离乳腺细胞团的方法操作复杂,实验条件要求高。目的:观察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否成功进行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Ⅰ型、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1:1:1)混合消化直接用眼科剪剪碎的... 背景:目前采用的A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混合酶分离乳腺细胞团的方法操作复杂,实验条件要求高。目的:观察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否成功进行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Ⅰ型、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1:1:1)混合消化直接用眼科剪剪碎的小鼠乳腺组织,37℃振荡消化获取乳腺细胞团,并采用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将细胞团接种于细胞培养瓶进行培养。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获得较多的细胞团,且培养12h后细胞团绝大多数贴在细胞瓶壁,培养72h后细胞团完全铺开融合成片,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细胞角蛋白18呈阳性反应。说明应用改良型混合酶消化法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较纯的乳腺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混合消化法 乳腺上皮细胞:角蛋白18 细胞培养 小鼠
下载PDF
改良木瓜酶-抗痛素法对Rh血型4份弱抗体特异性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覃小青 申卫东 焦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改良木瓜-抗痛素法 Rh血型4份弱抗体 特异性 检测
下载PDF
应用糖化酶改良法提取黄姜皂素 被引量:8
9
作者 周雨丝 朱迟 +1 位作者 黄文敏 陈思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93,共3页
采用糖化酶改良法对鲜黄姜进行酶解,使黄姜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与皂素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黄姜皂素的收获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盐酸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最适酶解条件为温度60~65℃,时间30~60min,糖化酶用量200U·g-1,p... 采用糖化酶改良法对鲜黄姜进行酶解,使黄姜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与皂素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黄姜皂素的收获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盐酸的消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最适酶解条件为温度60~65℃,时间30~60min,糖化酶用量200U·g-1,pH值4 0~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糖化改良 提取技术 黄姜皂素 收获率 质量 消耗量 使用量 PH值 薯蓣皂素
下载PDF
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分离草菇冷诱导基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丽琼 林俊芳 +1 位作者 杨丽卿 刘瑞瑞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采用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克隆分离了十条草菇冷诱导基因片段VC7、VC8、VC9、VC10、VC11、VC12、VC13、VC14、VC15、VC16。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分离的十条DNA片段分别为504bp、549bp、555bp、301bp、189bp、602bp、605bp、834bp、... 采用单酶切cDNA-AFLP改良法克隆分离了十条草菇冷诱导基因片段VC7、VC8、VC9、VC10、VC11、VC12、VC13、VC14、VC15、VC16。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分离的十条DNA片段分别为504bp、549bp、555bp、301bp、189bp、602bp、605bp、834bp、703bp、1085bp。同源性BLAST程序搜索结果显示,除VC14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的钙磷型ATP酶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外,其余九条DNA片段目前都没有搜索到同源的核酸序列;而其翻译的蛋白质序列,除了VC11和VC15目前未能搜索到同源的蛋白质序列外,其余八条DNA片段翻译的蛋白质序列与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等的有关蛋白质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冷胁迫基因 分离 切cDNA-AFLP改良 蛋白质序列 食用菌
下载PDF
改良Pereira髓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万新 刘军 +3 位作者 樊丽华 刘国平 封国光 刘新月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8-180,237,共4页
目的 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 (MPO)染色快速准确、安全可靠 ,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 采用将碘化钾溶于Wright Giemsa染色液中的新配方 ,使试剂更稳定、保存时间长 ,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染色时间。结果 此法与... 目的 为了使髓过氧化物酶 (MPO)染色快速准确、安全可靠 ,对Pereira碘化钾MPO染色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方法 采用将碘化钾溶于Wright Giemsa染色液中的新配方 ,使试剂更稳定、保存时间长 ,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染色时间。结果 此法与Washburn联苯胺法比较 ,两者阳性率十分相近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改良Pereira髓过氧化物酶法阳性反应标本存放多年不褪色 ,是目前众多碘化钾法中较理想的MPO染色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ereira髓过氧化物快速染色法 应用 细胞化学 血细胞 MPO
下载PDF
改良尿素酶试剂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玉林 蒋笑平 +1 位作者 虎建恩 段芳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改良尿素试剂 检测 幽门螺杆菌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改良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法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及应用
13
作者 王雅杰 方芳 +2 位作者 索凤霜 陈彤岩 康熙雄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306-307,287,共3页
探讨利用改良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法(A法)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及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用A法检测352份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B法)比较。A法与B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A法在磁性微球基... 探讨利用改良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法(A法)检测三种肿瘤标志物及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用A法检测352份血清AFP、CEA和CA19-9水平,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B法)比较。A法与B法检测结果相关性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A法在磁性微球基础上对制备冻干试剂、反应杯独立包装和双波长检测荧光信号进行改进;利用A法检测肿瘤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荧光磁微粒免分析法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改良联合酶消化法提取成年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洪群 郑梅 +2 位作者 晏乘曦 黄鹏 赵兴山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联合酶消化法是否能稳定提取成年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方法 6只C57成年小鼠拉颈处死后取心脏,然后采用改良联合酶消化法即用胰酶、Ⅱ型胶原酶于37℃恒温箱内消化心脏组织6 min,加血清终止消化,然后将含有细胞的消化液... 目的探讨改良联合酶消化法是否能稳定提取成年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方法 6只C57成年小鼠拉颈处死后取心脏,然后采用改良联合酶消化法即用胰酶、Ⅱ型胶原酶于37℃恒温箱内消化心脏组织6 min,加血清终止消化,然后将含有细胞的消化液冰上储存,离心提取成年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传代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法检测波形蛋白、盘状结构域受体2进行形态学和免疫学鉴定。结果采用改良联合酶消化法可以稳定地提取贴壁细胞。苏木素-伊红染色可见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经免疫荧光鉴定,所提取的细胞波形蛋白、盘状结构域受体2表达阳性。结论改良联合酶消化法可以稳定地提取成年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提取法 改良联合消化法 心脏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成年小鼠
下载PDF
双模态改良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用于黄曲霉毒素B 1 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光胤 蔡爱丽 +2 位作者 邓放明 赵倩 石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4-230,共7页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中的灵敏度不能满足痕量检测需求。该文拟对传统ELISA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比色与热双模态改良型ELISA用于真菌毒素...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中的灵敏度不能满足痕量检测需求。该文拟对传统ELISA进行改进,建立一种比色与热双模态改良型ELISA用于真菌毒素的检测。使用亲和素化的磁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为载体富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生物素化的黄曲霉毒素B 1核酸适配体(aptamer,Apt)制备复合物(MNPs@Apt@HRP)为检测探针。以核酸适配体与抗体组合作为识别元件,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H 2O 2的显色反应和氧化态TMB的光热反应为信号输出,实现了检测黄曲霉毒素B 1的高灵敏及高选择性的比色及热信号的双模态检测,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了2.47×10^(-12 )g/L及3.79×10^(-13) g/L,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1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适配体 磁纳米颗粒 比色信号 热信号
下载PDF
改良Hodge试验、CNPt及mCIM筛选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红 黄紫嫣 +4 位作者 李军 陈立华 沈晖 邬靖敏 邹明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MHT)、Carba NP试验(CNPt)及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临床分离的117株肺炎克雷伯菌,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57株... 目的探讨改良Hodge试验(MHT)、Carba NP试验(CNPt)及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临床分离的117株肺炎克雷伯菌,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57株,敏感60株。以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为标准,评价3种方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价值。结果 57株对碳青霉烯耐药的菌株中,PCR阳性40株,包括39株KPC,1株NDM-1,未检出其他耐药基因。MHT、CNPt、mCIM阳性率分别为87.7%(50/57)、89.5%(51/57)、91.2%(52/57)。60株敏感菌PCR均未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3种表型筛选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PCR为金标准,MHT、CNPt、mCIM灵敏度分别为97.5%(39/40)、100%(40/40)和100%(40/40),特异度分别为85.7%(66/77)、85.7%(66/77)和84.4%(65/77)。结论 CNPt是一种可靠的表型筛选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医院感染的监测。mCIM操作简单,结果判断明确,更适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 改良HODGE试验 CarbaNP试验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下载PDF
改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重组人活性蛋白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征 毕跃东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用ELISA法直接定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重组人活性蛋白C(rhAPC)。用改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进行定量分析。用棋盘滴定法对包被抗体、反应一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的适宜工作浓度进行了选择,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参... 研究用ELISA法直接定量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重组人活性蛋白C(rhAPC)。用改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进行定量分析。用棋盘滴定法对包被抗体、反应一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的适宜工作浓度进行了选择,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参考品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较好。改良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可用于直接定量分析细胞培养液中的rhAP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抗体夹心联免疫法 重组人活性蛋白C 定量分析
下载PDF
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CRE和CRPA产酶表型的方法学评价
18
作者 尚佳文 徐文娜 +3 位作者 许南松 刘晓敏 曾秋耀 郑炘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综合评估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碳青霉烯酶检测和分型能力。方法采用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并保存的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 目的综合评估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碳青霉烯酶检测和分型能力。方法采用mCIM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2022年临床分离并保存的47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和4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的产酶表型,胶体金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比对,通过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多角度综合评价。结果mCIM检测CRE和CRPA的阳性率分别为70.2%和35.7%,碳青霉烯酶不确定占比为25.5%和11.9%。增强试验检测47株CRE:44.7%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17.0%产A类碳青霉烯酶,不产A或B类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占38.3%;增强试验检测42株CRPA:2.4%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90.4%产A类碳青霉烯酶,同时产A类碳青霉烯酶和B类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4.8%,不产A或B类碳青霉烯酶的菌株占2.4%。两种方法检测CR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3,P=0.01),检测CR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32,P=0.592)。胶体金法验证:产碳青霉烯酶的阳性符合率为84.6%,产丝氨酸酶的阳性符合率为80%,产金属酶的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检测CRE两种方法均适用且差异不大,CRPA更推荐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胶体金值得推广,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目 铜绿假单胞菌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 碳青霉烯抑制剂增强试验 胶体金法
下载PDF
优化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及鉴定SD大鼠的成骨细胞(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双利 刘宁 +2 位作者 杨淑野 吴昊 查振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983-2987,共5页
背景:体外成骨细胞的培养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如果胰蛋白酶的消化时间过长,成骨细胞膜便易受到损伤;同时,传统的培养方法存在所获得的成骨细胞数量少、纯度不高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探求一种新的体外培养成骨细... 背景:体外成骨细胞的培养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如果胰蛋白酶的消化时间过长,成骨细胞膜便易受到损伤;同时,传统的培养方法存在所获得的成骨细胞数量少、纯度不高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探求一种新的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目的:优化成骨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培养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7-03/05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完成。选用出生24h的SD大鼠8只,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实验用Ⅱ型胶原酶由美国Sigma公司分装,胰蛋白酶为Sigma公司产品,碱性磷酸酶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制品公司生产,SABC-1021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公司进口分装。方法:挑选24h之内的新生SD乳鼠麻醉后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颅骨,剔除附着的结缔组织及骨膜,D-Hank’s液冲洗3次。不强调对颅骨内、外膜,骨缝连接处等附着的结缔组织及颅顶的透明软骨结节等进行反复多次的剔除,避免操作时间过长影响细胞的存活率。结合0.1%Ⅱ型胶原酶来消化SD乳鼠颅骨,减少并严格控制胰蛋白酶的消化时间。组织块经0.25%胰蛋白酶消化20min,继以0.1%Ⅱ型胶原酶消化60min,收集上清离心,所得成骨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并行"多次贴壁法"纯化。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形态特点。采用碱性磷酸酶Gomori钙钴法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法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鉴定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具有多个突起可互相连接,细胞核较幼稚,细胞器丰富,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可分泌碱性磷酸酶,改良钙钴法染色阳性率可达90%,并可形成钙结节,I型胶原染色阳性,具有成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结论:实验用优化后的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改良酶消化法 SD大鼠
下载PDF
酶标法诊断猪囊虫病改进研究
20
作者 韩宇 胡耀辉 +7 位作者 陈义 顾万均 陈晓平 王世明 刘英琪 李惠淑 骆一凡 陈栋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1期89-93,96,共6页
作者在已取得的酶标法诊断猪囊虫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DEAE Sephadcs A50抽滤法制备抗原,提高效率12倍,得到高纯度复合抗原;缩短温浴时间(提高效率15~17倍);被检血定量与微量;保持包被后抗原活性等研究,经120万... 作者在已取得的酶标法诊断猪囊虫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DEAE Sephadcs A50抽滤法制备抗原,提高效率12倍,得到高纯度复合抗原;缩短温浴时间(提高效率15~17倍);被检血定量与微量;保持包被后抗原活性等研究,经120万头猪的诊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一般诊断率为97%以上,符合率9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酶标法 猪囊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