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欧拉法的三相逆变器双矢量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
作者 柯新禹 冯起辉 +4 位作者 黄荣政 林呈辉 李春洋 童红 陈璐 《电力大数据》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中预测精度差和频率波动导致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欧拉法的双矢量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显著降低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所提方法首先采用改进欧拉法代替传... 为了解决传统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中预测精度差和频率波动导致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欧拉法的双矢量调制型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够显著降低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所提方法首先采用改进欧拉法代替传统欧拉法,提高离散化模型的预测精度。其次,利用双电压矢量合成调制的方法,实现了固定开关频率和高精度控制。最后,基于Simulink搭建了三相逆变器仿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可行性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欧拉法以及四阶Runge-Kutta法在稳态和动态响应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输出电流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为0.98%,而且对于扰动的响应效果也较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级联控制 改进欧拉法 太阳能发电
下载PDF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航空货运量预测
2
作者 王超峰 曲俊霏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6期61-65,共5页
航空货运是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航空货运业的不断发展,货运量持续增长。因此,准确预测航空货运量对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为科学预测城市之间航空货运业务量,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机场设施... 航空货运是现代交通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航空货运业的不断发展,货运量持续增长。因此,准确预测航空货运量对于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为科学预测城市之间航空货运业务量,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机场设施安排等影响因素,首先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机场的货运业务总量,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引力模型确定城市机场综合服务能力得分和城市节点间的货运吸引强度,从而判断货物流向的趋势,最后通过构建组合预测模型得到2026年各城市机场间的货运量。结果表示,中国的航空货运业务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货运量的预测为对货运机场的运行容量设置以及提升物流设施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改进引力模型 航空网络
下载PDF
车辆轨迹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算法研究
3
作者 候峙朴 范英 +3 位作者 赵敏 代晓文 许晋军 李一帆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4-339,共6页
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中的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首先,为解决高速转弯工况下轮胎侧偏刚度的强非线性特性导致的车辆失稳问题,建立了轮胎动态侧偏刚度估计器进行实时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改... 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控制中的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首先,为解决高速转弯工况下轮胎侧偏刚度的强非线性特性导致的车辆失稳问题,建立了轮胎动态侧偏刚度估计器进行实时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现有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时域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最后,为验证控制器的效果,选取合适的工况进行了联合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改进控制器在高速转弯的工况下,跟踪精度误差降为4.9%,横摆角误差降为2.6%,比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分别提高了67.8%和62.3%,比模糊控制算法优化的控制器分别提高了55.8%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车辆 轨迹跟踪 侧偏刚度估计 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器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5
作者 赛开阳 王明武 +2 位作者 梁应选 陈伟恒 李奥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3,共8页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控制增量,建立了速度与角速度的极限值和变化率约束条件,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求解;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了双向移动平台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到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分别比较了速度20 mm/s、30 mm/s工况下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和MPC算法的跟踪轨迹,以及数据误差;最后,给出了实验台硬件组成和原理框图,进一步地使用LabVIEW软件开发出了运动控制程序的人机界面,并在实验台上对两种算法进行了实际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PC控制器的轨迹跟踪精度明显优于LQR控制算法,最大跟踪误差不超过0.05 mm,能够满足双向移动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要求。该方法有效提升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可为高性能数控加工中的复杂轨迹跟踪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数控加工 并联驱动双向移动平台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精度 轨迹跟踪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LabVIEW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交通事故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单小曼 刘尊青 +3 位作者 辛宁 侯金超 姚亮 王逸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为改善交通安全,提升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熵权法、反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权重计算,继而通过等权法、乘积合成法和博弈论思想进行综合赋权,对组合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GM(1,1)-指... 为改善交通安全,提升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熵权法、反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进行权重计算,继而通过等权法、乘积合成法和博弈论思想进行综合赋权,对组合模型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综合赋权改进的GM(1,1)-指数平滑-BP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其决定系数(R^(2))高达0.994,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仅为1.426%,较单项模型和直接组合模型预测程度更好,误差率更低。基于博弈论思想离差最小化求解最优权重组合系数,能够有效结合不同赋权方法的优势,权衡各方法之间的最优解,从而避免模型出现过度拟合、预测误差大及缺乏动态适应性等问题。同时,组合预测模型以数据最大优化为核心原则,可有效克服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及数据,显著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 博弈论 GM(1 1)-指数平滑-BP 赋权改进 组合预测模型
下载PDF
改进SSA优化BPNN的煤体瓦斯渗透率预测模型
7
作者 汪伟 崔欣超 +3 位作者 祁云 李绪萍 王璜瑞 齐庆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为更加精确地预测煤体瓦斯渗透率,进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构建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煤体瓦斯渗透率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引入Sine混沌映射和高斯变异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以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和局... 为更加精确地预测煤体瓦斯渗透率,进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构建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煤体瓦斯渗透率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引入Sine混沌映射和高斯变异改进麻雀搜索算法(SSA),以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寻优精度,从而优化BPNN的权值和阈值配置;然后,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处理瓦斯渗透率影响因素的数据,以提高模型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并以累积方差达88.59%的3个主成分提取为模型输入,渗透率作为输出进行试验;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山西某煤矿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ISSA-BPNN在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等4个指标上优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NN、PSO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及SSA优化BPNN(SSA-BPNN)模型,且相较于其他模型在测试样本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降低0.0327、0.022、0.0179、0.0182;MAPE分别降低5.15%、3.14%、2.76%、2.36%;RMSE分别降低0.0316、0.0279、0.0188、0.0222;R^(2)分别提高0.0775、0.0658、0.0401、0.0493;实例验证表明模型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煤体瓦斯 渗透率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改进GM(1,1)-ARMA模型的工业用水量预测
8
作者 高华昆 杨杰 《吉林水利》 2025年第3期60-64,共5页
工业用水量预测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准确预测工业用水量的变化趋势,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安徽省工业用水量预测的GM(1,1)模型。由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精度不符合要求,在原有的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幂函数优化原... 工业用水量预测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为准确预测工业用水量的变化趋势,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安徽省工业用水量预测的GM(1,1)模型。由于传统GM(1,1)模型预测精度不符合要求,在原有的GM(1,1)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幂函数优化原始值改进GM(1,1)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引入ARMA进行残差修正,建立了改进GM(1,1)-ARMA模型,并将上述2种改进模型应用到安徽省工业用水量预测中,预测出安徽省2025年工业用水量为77.74亿m3、2030年为74.60亿m3。结果表明:2种改进GM(1,1)模型的方法优于传统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根据预测结果,可分析出2027~2030年安徽省工业用水量将在74.60亿m3左右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GM(1 1)模型 ARMA 残差修正 工业用水量预测
下载PDF
基于残差生成器的Buck双向变换器改进模型预测控制
9
作者 李劲松 沈琦丰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8,共14页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 在以光伏储能装置为主体的直流微网中,外部扰动容易引起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导致系统输出电能质量下降。为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针对直流微网中常用的Buck型双向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生成器的改进电流补偿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模型预测控制(MPC)环节进行线性等效,证明采用校正前PI+MPC控制时,系统在0 rad/s时存在失稳风险。然后,由此设计负低-高通滤波器校正环节,并从调节系数变化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等角度进行分析,验证改进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生成器的电流补偿能有效平抑外界扰动引起的母线电压波动,负低-高通校正环节在改善系统性能的同时又进一步抑制电感电流噪声,进而平滑母线电压曲线。最终,证明提出的改进策略可显著提升直流微网的动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网 DC-DC变换器 残差生成器 改进模型预测 负低-高通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0
作者 周宇晨 杨家强 +1 位作者 张晓军 高健 《微特电机》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针对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在电机电感参数失配时电流控制性能下降、转矩脉动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在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添加非参数模型电感辨识算法... 针对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在电机电感参数失配时电流控制性能下降、转矩脉动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在扩张状态观测器中添加非参数模型电感辨识算法,该算法利用d轴扰动估计值计算得到电机辨识电感,将其反馈到下一时刻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电流与扰动估计中,消除电感失配对于传统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不利影响。将辨识电感用于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输出电压指令的计算,进一步增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参数鲁棒性。搭建电机转矩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的参数鲁棒性强,具有良好的电流控制性能,在电机电感失配时能有效减小电机转矩脉动,具备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 非参数模型电感辨识 参数鲁棒性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改进两段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天皓 姚磊 张帅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基于有限控制集的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时通常会暴露出计算复杂与交流侧输出电流严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双矢量优化谐波电流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即改进两段式模型预测控制,可减少开关状态组合计算量,进一步优化交... 基于有限控制集的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时通常会暴露出计算复杂与交流侧输出电流严重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双矢量优化谐波电流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即改进两段式模型预测控制,可减少开关状态组合计算量,进一步优化交流侧输出电流。推导了MMC离散数学模型,并构建无权重因子的代价函数,通过计算实际电流与参考电流包围的最小面积重新定义同一周期内两阶段开关信号的占空比,并引入一种附加冗余子模块的方法抑制桥臂环流,接着提出一种败者树多路归并排序算法均衡电容电压。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三相23电平MMC仿真模型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相比于两段式模型预测控制,所提策略的交流侧输出电流跟踪更加精准,谐波畸变率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改进两段式模型预测控制 附加冗余子模块 电容电压均衡 总谐波畸变率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技术研究
12
作者 文翌铖 陈亦文 +2 位作者 童筱涵 江加辉 监浩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96,共11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过基波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对所有谐波的控制。首先,使用PI加重复控制的电流环复合控制得到上、下桥臂预导通子模块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步交流侧电流模型预测,最终得到桥臂投入子模块数的最优解,缩小了寻找目标函数最优电平的搜索范围,无需设计权重因子,每相桥臂子模块的总投入数为[N-1,N+1],交流侧输出电平数最大可达2N+1,提高了MMC-APF交流侧电流补偿精度,并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了MMC-APF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非线性负载 PI加重复控制 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ASTW功率给定模型预测直接控制策略
13
作者 王文杰 沈春锋 +1 位作者 李姗 秦嘉盛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发电机输出电压非理想条件下采用模型预测功率控制(MPDPC)时,有功功率给定由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器(PI)外环输出与直流侧电压相乘确定,但PI控制器在负载突变时存在输出电压波动大、响应速度慢和鲁棒性差等问题。... 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发电机输出电压非理想条件下采用模型预测功率控制(MPDPC)时,有功功率给定由电压比例积分控制器(PI)外环输出与直流侧电压相乘确定,但PI控制器在负载突变时存在输出电压波动大、响应速度慢和鲁棒性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自适应超螺旋算法(ASTW)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PDPC)功率给定控制策略。通过对PWM整流器直流侧功率建模,设计基于超螺旋算法的非线性功率控制律;同时,为解决传统自适应率线性增长速度慢和抖振严重等问题,对自适应律进行优化,并对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论证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和试验平台,表明改进型ASTW可抑制系统抖振,减小功率波动,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负载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 电压不平衡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控制器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的DE固废热裂解釜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4
作者 刘安东 张军 姜云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5期136-138,142,共4页
由于裂解釜温度控制存在非线性、大滞后、时变等特性,基于改进差分进化(IDE)算法,采用一种固废多模型温度预测控制策略,通过软切换器应对固废热裂解釜中的温度变化。同时,运用改进DE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来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控... 由于裂解釜温度控制存在非线性、大滞后、时变等特性,基于改进差分进化(IDE)算法,采用一种固废多模型温度预测控制策略,通过软切换器应对固废热裂解釜中的温度变化。同时,运用改进DE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来更新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控制误差和确保系统稳定性。该控制策略能适应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动态。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抑制扰动方面有明显优势,跟踪平均百分比误差提升0.11%,均方根误差降低0.0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差分进化 模型预测控制 抑制扰动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的水库库区水温模拟
15
作者 郑铁刚 吴茂喜 +3 位作者 张迪 金瑾 林俊强 孙双科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 水温是影响水库水生态系统的“主因子”,了解库区水温分布及预测未来的水温变化对保护水库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水库水温结构复杂、实时预测困难的技术问题,该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中嵌入相关分析模块自动筛选模型的特征输入,并优化输出维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STM模型,并在溪洛渡水库工程开展了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LSTM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最大值为0.63,纳什效率系数最小值为0.96,表明模型整体性能较好,能够精准地捕捉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2)基于改进LSTM模型的库区水温分布预测值和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EFDC)模拟值随时间的量值分布及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两者的库区表层年际误差值为-1.19~1.04℃,中层年际误差值为-1.06~1.68℃,底层年际误差值为-1.28~1.07℃,年际水温最大相对误差为8.3%;3)相较于EFDC模型多天的模拟时长,改进模型的计算时间缩短至几百秒,计算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水温分布的快速、实时精准预测。该研究通过改进LSTM模型,实现了深水水库垂向水温的高效预测,研究结果可为分层取水设施的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模拟 改进的长短期网络记忆模型 水温分布 相关性分析 水温预测 人工智能学习
下载PDF
基于优化赋权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协调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威 谢丽蓉 +3 位作者 张琦 包洪印 王贺佳 刘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0-266,共7页
风储系统多目标之间存在难以协调控制的问题,权重系数的选择对多目标控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首先,构建以储能充放平衡、并网波动最小和储能输出最小的风储系统多目标函数,考虑各子目标权重系数对风储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鲸鱼算法(IW... 风储系统多目标之间存在难以协调控制的问题,权重系数的选择对多目标控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首先,构建以储能充放平衡、并网波动最小和储能输出最小的风储系统多目标函数,考虑各子目标权重系数对风储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改进鲸鱼算法(IWOA)优化模型预测控制(MPC)的风储协调运行方法,采用组合隶属度函数进行满意度评价,得到混合储能最优总控制量和权重系数。然后,采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CEEMDAN)算法对混合储能总控制量进行分解,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分解分量进行重构,实现混合储能功率的分配。最后,以新疆某风电场数据进行仿真,验证所提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功率分配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储能 权重系数 改进鲸鱼算法 组合模糊隶属度函数
原文传递
基于分数阶滑模控制的光伏并网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17
作者 张晓英 游紫萱 +2 位作者 罗童 张兴平 王晓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78,共10页
针对外界扰动情况下的光伏并网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MPDPC)系统中存在系统抖振、功率跟踪速度慢、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分数阶滑模电压控制器,该策略在直流侧母线电压... 针对外界扰动情况下的光伏并网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odel predictive direct power control,MPDPC)系统中存在系统抖振、功率跟踪速度慢、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分数阶滑模电压控制器,该策略在直流侧母线电压外环采用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首先,构造分数阶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函数,削弱系统抖振,提高系统动态性能;然后,构造分数阶双幂次指数趋近律,引入加权积分型增益和饱和函数,有效避免系统在非滑动模态阶段时切换增益的增大,提高系统控制精度;最后,设计新型分数阶电压环控制器并运用于光伏并网系统中.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数阶滑模电压控制器能够满足光伏并网MPDPC系统的各项基本需求,抑制系统抖振,提高功率跟踪性能,降低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率,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和公共电网电能转化的关键难题,对光伏并网系统高性能控制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光伏发电 并网系统 分数阶微积分 滑模控制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电压环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LSTM模型的系泊缆仿真张力预测
18
作者 张火明 黄敏 陆萍蓝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4-1831,共8页
对海洋浮式平台系泊系统在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受到的线性、非线性作用力进行了预测,预测过程中对长短周期记忆(LSTM)单模型预测网络隐藏层数、迭代次数和学习速率做了优化。提出了具有可变卷积和小波基激活函数的多层特征提取特性和变... 对海洋浮式平台系泊系统在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受到的线性、非线性作用力进行了预测,预测过程中对长短周期记忆(LSTM)单模型预测网络隐藏层数、迭代次数和学习速率做了优化。提出了具有可变卷积和小波基激活函数的多层特征提取特性和变阈值残差收缩预测功能的混合预测模型,对平台运动响应多点系泊系统整体受力进行非线性映射,分析了多点系泊缆模型,得到了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系泊缆张力值。使用LSTM单模型、Resnet-LSTM混合模型和改进混合模型对系泊力仿真数据集进行训练预测。结果显示:采用Resnet-LSTM混合模型预测准确度可达0.9974,使用可变卷积改进的Resnet-LSTM预测效果优于未改进模型,各项网络参数和预测指标得以优化。证明基于Resnet-LSTM的改进混合预测模型应用在多点系泊系统张力非线性时序特征预测应用方面具有提升网络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系泊力 多点系泊系统 改进Resnet-LSTM模型 张力预测
下载PDF
五相感应电机变采样周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9
作者 陈会鸽 王双岭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6,338,共10页
针对无调制模块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存在的谐波含量高问题,提出1种新型基于模型的变采样周期MPC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五相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分析了MPC对时间固定离散化所带来的问题,而引入调制或调制替代来... 针对无调制模块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存在的谐波含量高问题,提出1种新型基于模型的变采样周期MPC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五相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分析了MPC对时间固定离散化所带来的问题,而引入调制或调制替代来解决此问题将使控制系统复杂度增加,故遵循更简单、自然的思路,基于追击算法来改变采样间隔,结合MPC确定最优控制动作和实施时间,实现变采样周期MPC方案。利用五相感应电机驱动系统开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变采样周期MPC优良的参考跟踪和电流谐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器 数字控制系统 变采样周期 追击算法 五相感应电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