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在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正 敖天其 +2 位作者 李孟芮 胡富昶 刘凌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目的】解决缺资料地区面源污染精确定量评估问题,以期为缺资料地区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降雨和地形影响的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并通过借助ArcGIS和等标污染负荷法,选取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地表径流、畜... 【目的】解决缺资料地区面源污染精确定量评估问题,以期为缺资料地区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降雨和地形影响的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并通过借助ArcGIS和等标污染负荷法,选取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城镇地表径流、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6大污染源和TN、TP 2大污染物对渠县境内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估算。【结果】研究区主要污染为面源污染;其TN、TP输出负荷分别为503.84、53.85 t/a,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居民生活污水为主要污染来源占总污染的49.39%;涌兴镇、三汇镇为研究区重点治理乡镇。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验证结果显示TN、TP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87%和13.86%,模型结果验证良好。【结论】改进后的模型适用于缺资料地区面源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 污染负荷 渠县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龙溪河流域氮磷负荷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马亚丽 王兴繁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1期70-77,共8页
面源污染事关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探究龙溪河流域面源污染的定量评估问题对于该区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龙溪河流域泸县段7个乡镇、2个子流域的氮磷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流域2012年的总氮(... 面源污染事关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探究龙溪河流域面源污染的定量评估问题对于该区域的水环境及水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龙溪河流域泸县段7个乡镇、2个子流域的氮磷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流域2012年的总氮(TN)、总磷(TP)污染总负荷为481.34、235.03 t/a,农村生活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次是畜禽养殖、农田径流,TN是主要污染物。玄滩镇和云锦镇分别达到总负荷的30%和20%左右,是该区域的重点污染防治乡镇,且各乡镇主要污染源基本均为农村生活污染。玉河沟子流域和三溪口水库子流域总负荷分别为202.58、82.75 t/a,玉河沟子流域贡献率更大为30%,是流域重点防控子流域,农村生活污染为子流域内重点污染源,其次为畜禽养殖、农田径流污染。基于降雨及地形因子修正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TN负荷相对误差由改进前的20.11%下降至14.74%,TP负荷相对误差由改进前的15.79%下降至10.55%,改进后模型模拟精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负荷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 农业 面源污染 龙溪河流域 泸县
原文传递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艳 焦燕 +4 位作者 杨文柱 闫颖超 邬宏 灵灵 史月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51-6560,共10页
为了解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非点源污染现状,引入降雨影响因子(α)和地形影响因子(β)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改进,量化该地区的农田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结合污染物入河系数(γ),对农田非点源氮磷入河(乌梁素海)量进行估算,并识... 为了解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非点源污染现状,引入降雨影响因子(α)和地形影响因子(β)对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ECM)进行改进,量化该地区的农田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结合污染物入河系数(γ),对农田非点源氮磷入河(乌梁素海)量进行估算,并识别污染物关键源区.结果表明,河套灌区2021年农田非点源总氮(TN)、总磷(TP)污染负荷为3520.998和407.125t,分别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负荷总量的79.674%和89.201%;农田非点源TN、TP污染负荷空间分布一致,表现为靠近水体、排干的乡镇贡献量最高,依次为新华镇、新安镇和塔尔湖镇,TN、TP污染负荷分别为316.658, 236.725, 199.344t/a和36.615,27.371,23.050t/a;农田非点源TN、TP入河量为387.310t/a和16.285t/a,其中新华镇、新安镇、塔尔湖镇、隆兴昌镇、团结镇和蛮会镇是河套灌区的农田非点源污染重点防治乡镇;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的合理性,相对误差分别为-4.743%和19.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农田非点源污染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 TN TP
下载PDF
密云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4
作者 耿润哲 王晓燕 +2 位作者 焦帅 孟凡德 段淑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84-1492,共9页
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以研究区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输出系数取值,估算了密云水库上游潮河和白河流域平水年(2000年)和丰水年(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①通过对降雨和地形的表征,改进... 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以研究区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基于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输出系数取值,估算了密云水库上游潮河和白河流域平水年(2000年)和丰水年(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结果表明:①通过对降雨和地形的表征,改进的模型降低了估算误差,总氮、总磷在平水年和丰水年的模拟误差均降低20%以上,可以更精确地模拟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情况.②总氮、总磷负荷量在平水年和丰水年分别为7505.28t、997.88t和10022.1t、1075.6t,总氮负荷量随降雨径流量的增加而有显著增大,但总磷负荷增加不大,反映出总氮负荷量在不同水文年份中变化显著.③来自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总氮、总磷负荷量占总负荷的85%以上.总磷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占70%以上,2000年与2010年比例变化不大;总氮污染,在2000年主要来自于农村生活,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31.44%,而2010年主要来自禽类养殖,占当年污染负荷总量的27.27%,反映出10年间经济发展导致主要污染源发生变化.④污染高风险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东高西低,局部集中,分布不均,靠近水体",密云县、赤城县以及丰宁县等人口密度较大、以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要产业的地区为污染负荷总量较高的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负荷比例 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 密云水库流域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