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化理念的研究生管理流程改革与实践——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1
作者 金胜 罗万静 +1 位作者 纪云龙 燕凌羽 《中国地质教育》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信息化是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流程为研究对象,梳理以往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盲区、漏洞和主要问题,改变传统的以信息化手段模拟管理流程的方法,提出以信息化理念和手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信息化是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流程为研究对象,梳理以往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盲区、漏洞和主要问题,改变传统的以信息化手段模拟管理流程的方法,提出以信息化理念和手段构建新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改变以培养计划为核心的单线管理流程,建立了培养计划、排课选课、成绩查询三线并行的新式管理流程。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方便了广大师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每年减少70%以上的工作量,适应了学校研究生全过程-全方位开放式育人模式的新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理念 研究生管理 三线管理流程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有色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2
作者 郑航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对有色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该领域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需改革有色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通过对有色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 随着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对有色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该领域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需改革有色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培育具备国际视野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通过对有色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可以整合行业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素养,促进有色冶金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专业人才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素养 工程专业英语 国际视野 英语教学模式 有色金属行业
下载PDF
比较研究的视野 幼教研究的力作——《当代日本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评介
3
作者 李克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8-128,共1页
2023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 2023年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强化法治保障十分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强大及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的学前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终身教育 社会公益事业 法治保障 幼教 整体提升 改革与实践 综合国力
下载PDF
高职课程“果蔬保鲜与加工”的思政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王丽琼 林少华 +2 位作者 马长路 孙玉清 董晓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98-200,共3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剖析教师目前课程思政的融入现状,分析学生已有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价值观念,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剖析教师目前课程思政的融入现状,分析学生已有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价值观念,分析实训学生所在果蔬保鲜加工企业员工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现状,提出了本课程的思政目标,全面挖掘了本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了本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和建议,以期推动“果蔬保鲜与加工”课程内涵式发展,从而为开设有高职“果蔬保鲜与加工”及其类似课程的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课程“果蔬保鲜与加工” 思政改革与实践 价值理念
下载PDF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崔向珍 郑雪凌 周红雨 《张江科技评论》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现场工程师,又被称为现场应用工程师或现场技术负责人,是基于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社会背景下,在生产生活、工程管理、社会管理与服务等工作岗位上,用科学技术创造性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背景。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应用工程师 工作岗位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实用型人才 改革与实践 科学技术
下载PDF
以产出为导向的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6
作者 李红艳 汪波 王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当前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一种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以产出为导向的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当前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一种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以产出为导向的信息类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设计了一套涵盖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三方面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信息类人才的创新能力,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信息类人才 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高职院校就业导向下茶叶审评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侯彦双 王威锐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期85-87,共3页
根据《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关要求,针对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具体要求和技能实操考核方式,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茶叶审评技术课程和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有效对接的改革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就... 根据《评茶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关要求,针对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具体要求和技能实操考核方式,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茶叶审评技术课程和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有效对接的改革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就业导向下茶叶审评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效地提升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专业毕业生的评茶技术技能,学生在完成茶叶审评技术课程的学习,可获得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茶叶审评技术》课程是面向评茶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岗位技术技能培训及考证的重要综合性专业技术技能课程。茶叶审评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为了适应茶叶行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而进行的重要探索。在这个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仅依靠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引进行业专家、采用多样化评估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和持续更新课程内容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技能需求以及行业要求。教学改革实践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和行业交流,学生可更深入了解茶叶品质评价和检验领域实际工作,同时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此外,可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茶叶行业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旨在提高茶叶审评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茶叶审评 评茶技能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地方高校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田从祥 李文清 +1 位作者 刘显成 朱国庆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建筑学专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地方高校对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结合地方高校实况,引入CDIO教育理念,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 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发展,建筑学专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立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各地方高校对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结合地方高校实况,引入CDIO教育理念,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四个方面出发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将课程体系、应用型特色平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为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实践改革提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CDIO理念 建筑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光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9
作者 王晴岚 刘祺 徐利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4期175-177,共3页
从光电产业面临的挑战和趋势出发,简述了地方高校光电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光电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掣肘因素,探索突出特色定位、重构课程体系、企业深度参与的光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 从光电产业面临的挑战和趋势出发,简述了地方高校光电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光电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掣肘因素,探索突出特色定位、重构课程体系、企业深度参与的光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需求 光电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和金课建设背景下钢结构一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
作者 张子静 崔朦朦 +2 位作者 孙佳秋 李敏 杨建功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1期205-207,共3页
本文结合新工科和金课内涵,提出钢结构一流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项目组成员对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适时增加钢结构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专家讲座、翻转课堂教学。变革考核方式,采用全过程... 本文结合新工科和金课内涵,提出钢结构一流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项目组成员对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适时增加钢结构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专家讲座、翻转课堂教学。变革考核方式,采用全过程评价,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课程成绩,也提高学生学习钢结构课程的兴趣,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金课建设 钢结构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刘菲菲 宋小艳 《时代汽车》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塑课程模块、教学逻辑,建立了与各职业能力模块相匹配的考核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投入,使学生初步具备岗位能力,能够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 本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重塑课程模块、教学逻辑,建立了与各职业能力模块相匹配的考核内容,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投入,使学生初步具备岗位能力,能够真正地达到学以致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实验安全教育与增强现实技术(AR)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2
作者 袁冰芯 李恒 贾加加 《科技风》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增强现实技术(AR)可以将虚拟信息和真实环境叠加起来,具有交互式、沉浸式等优点,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具体化。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安全教育与增强现实技术(AR)结合交互教学改革与实践,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提供虚拟... 增强现实技术(AR)可以将虚拟信息和真实环境叠加起来,具有交互式、沉浸式等优点,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具体化。本文旨在探讨实验安全教育与增强现实技术(AR)结合交互教学改革与实践,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提供虚拟的环境和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加安全地进行实验,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本文将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在实验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安全教育 增强现实技术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自媒化”改革与实践策略研究——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
13
作者 江敏 黄华军 李琳 《科教导刊》 2024年第7期115-117,共3页
专业课程教学“自媒化”是由单一借助多媒体手段转向同时借助自媒体手段辅助专业课程教学。将自媒体手段引入“环境监测”这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实现教师教学手... 专业课程教学“自媒化”是由单一借助多媒体手段转向同时借助自媒体手段辅助专业课程教学。将自媒体手段引入“环境监测”这一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实现教师教学手段自媒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自主化,强调学生学习逐步由教师依赖走向自主化,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更符合国家需求的环境领域人才。同时,促成评价增值化,对课程持续产生的自媒化产品的评价逐渐向增值评价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化”改革与实践:手段自媒化 过程自主化 评价增值化
下载PDF
“三全育人,五位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袁义 周欢 +1 位作者 唐黎黎 邓晓军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730-737,共8页
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开展的“三全育人,五位一体”的思政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实践分析。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改革着力于构建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在“五位一体”的框架下,课程内容结合时事热... 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开展的“三全育人,五位一体”的思政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实践分析。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课程改革着力于构建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在“五位一体”的框架下,课程内容结合时事热点,融入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优化的教学资源通过三大平台增强线上线下的互动性和实用性;学习过程创新以项目制和案例研究为主,强化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实践空间拓展倡导校外社会实践,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反馈社会;多元评价体系包含自评、互评及师评,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实践证明,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我们的改革经验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秦永梅 韩凤英 +3 位作者 孙晓明 郝树芹 刘瑞杰 刘敏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323-328,共6页
为了响应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从《植物生理学》的教学目标、课程建设规划、课程资源、课程教学与管理等内容进行改革,探寻高校《植物生理学》课程实施的有效思路和有效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 《植物生理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基于“工地课堂”的智能建造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例
16
作者 王斌 彭知数 +1 位作者 胡勇军 段瀚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引言智能建造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1]、物联网+[2]、3D打印[3]、以及人工智能[4,5].等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建造方式。随着我国智能建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逐步从传统的建造模式转向智能建造模式。智能... 引言智能建造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1]、物联网+[2]、3D打印[3]、以及人工智能[4,5].等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相融合的新型建造方式。随着我国智能建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建筑业逐步从传统的建造模式转向智能建造模式。智能建造技术的出现促使各学科的前沿技术更紧密地协调发展,充分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建筑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各环节都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从而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升级 智能控制技术 建造方式 3D打印 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 课程改革与实践 建造模式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民办本科英语专业《英语听力II》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7
作者 冯文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65-0168,共4页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听力II》作为民办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旨在促进学生英语听力发展,提高英语听说综合运用能力,以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本课程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英语听力II》作为民办本科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旨在促进学生英语听力发展,提高英语听说综合运用能力,以学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本课程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基于听力单元不同专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坚持正确价值引领,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出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和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新时代外语类应用型复合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民办本科 《英语听力II》 应用型课程教学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18
作者 王同梅 马鸣阳 +2 位作者 王兰 高博 石玉娇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跨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而较为旺盛,为加强人才培养,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专业。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跨入大数据时代,对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而较为旺盛,为加强人才培养,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大数据技术专业。然而,作为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了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现状,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情况进行了分析,以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实践建设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校企合作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研究,进而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跨公卫课程群联动综合教学改革与实践
19
作者 熊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质量的保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为此,医学研究生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引入公共... 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质量的保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为此,医学研究生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引入公共卫生知识,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而综合教学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群联动则是该手段的一种新的实践方法。基于此,文章从公共卫生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角度,综述了医学研究生跨公卫课程群联动综合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公卫课程群联动 综合教学 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