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粒子125I体外实验模型的发展和现状
1
作者 韩莹波 杨泽成 +2 位作者 董红梅 孙雅敏 张舵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作为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已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1-5]。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为6711型,结构见图1[6],半衰期59.6天,主要发射光子能量为 27.4 keV、31.4 keV 的X射线和光子能量为35.5 keV的γ射线,半价层为0.025 mmPb。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围,不同于其他放射治疗方法,是采用极低剂量率持续照射肿瘤来获得治疗效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 半价层 放射治疗方法 光子能量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治疗肿瘤 发展和现状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鹏 李梦杰 吴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前、随访3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癌胚抗原(CEA)],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论 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临床缓解率、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CC、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血清SCC、CE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可提高老年NSCLC临床缓解率,降低血清SCC、CEA水平,更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培美曲塞二钠 吉西他滨 顺铂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葛影 周慧赟 谢波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 目的:分析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标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取标准化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心理状态与生存质量等较优,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 护理效果 标准化护理 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研究
4
作者 周雅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6-0029,共4页
探讨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南宁中南医院接诊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80例开展此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应用碘125放射性粒... 探讨扶正化瘀汤联合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南宁中南医院接诊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80例开展此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应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汤治疗。治疗28d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CT影像学病灶的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肺癌症状量表(LCS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CEA、CYFRA21-1及VEG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T影像学病灶显示,观察组肿瘤病灶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三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7.50% vs 22.50%,P>0.05)。结论 扶正化瘀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扶正化瘀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研究
5
作者 何玉 张磊 李丽琼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患者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00例。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将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预后、不良反应。结果 ORR、DCR: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6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1%(1/100),对照组8%(8/100),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理想,可提高ORR、D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放射性粒子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游建雄 王精兵 +5 位作者 蒋春雨 杨西涛 温明哲 郑连洲 苏立新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介入科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16例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90%靶区体积(D90)的中位剂量。评估患者临床止血成功率,依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患者肿瘤近期疗效,分析总生存期(OS)及局部无进展生存期(LPFS),评价不良事件。结果16例患者共行87次(平均5.4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及28次(平均1.8次)粒子植入。术后D90的中位剂量为117 Gy,止血技术成功率100%;1例术后1个月内再出血,重复化疗栓塞后未再出血,临床止血成功率93.8%(15/16)。治疗后平均随访21.6个月(9~51个月),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8.7%),部分缓解(PR)8例(50.0%),疾病稳定(SD)4例(25.0%),疾病进展(PD)1例(6.3%),疾病控制率(DCR)93.8%(15/16)。4例仍存活,中位OS 17个月(7~4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3%、35.7%,中位LPFS 13.5个月(4~48个月),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5%、37.2%。术后出现皮肤或口腔黏膜毒性5例(31.5%),均为1~2级,未发现毒性与剂量的相关性。结论CT引导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是晚期头颈部癌伴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癌 出血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放射性粒子植入
下载PDF
两种发光、光催化作用的聚合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
7
作者 杜鹏 孙振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016-0018,共3页
评价两种化合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增强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的混合配体基化合物[Zn(3,4’-bpdc)(bpp)]n·Zn(H2O) (1)和[CO2(3,3’-bpdc)2(4,4’-dpp)]n·Zn(H2O)(2... 评价两种化合物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增强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的混合配体基化合物[Zn(3,4’-bpdc)(bpp)]n·Zn(H2O) (1)和[CO2(3,3’-bpdc)2(4,4’-dpp)]n·Zn(H2O)(2)并通过PXRD、EA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此外,还对化合物1的发光性能和化合物2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ELISA法测定新化合物对血清IGF-1的抑制活性;此外,还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化合物1能显著增加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但化合物2没有。结论化合物1通过降低血清IGF-1和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联合碘125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化合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前列腺癌 配位化合物 发光性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补肺消萎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正虚毒结型患者免疫状态及症状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龙建新 施粱显 石玮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333-336,341,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肺消萎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患者免疫状态及症状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补肺消萎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患者免疫状态及症状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消萎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外周T淋巴细胞百分含量[CD4^(+)、CD8^(+)、CD4^(+)/CD8^(+)]、肺癌症状量表(Lung Cancer Symptom Scale,LCSS)[生活质量、活动状态、相关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47.50%(19/40)、疾病控制率87.50%(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7.50%(11/40)、疾病控制率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含量、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CD8^(+)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4^(+)含量、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状态、相关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活动状态、相关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2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消萎汤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能进一步提升晚期NSCLC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免疫状态及症状,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消萎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晚期NSCLC 正虚毒结型 免疫状态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7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守鹏 李胜男 +3 位作者 陈霖 葛良玉 李梦 孟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术+放疗后复发且拒绝二次手术的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术中将^(125)I放射性...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术+放疗后复发且拒绝二次手术的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术中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设计的靶区组织间,术后视情况戴用赝复体式放射性粒子布源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7例患者随访17~62个月,均未见肿瘤再次复发,未出现明显3级及以上放射性损伤。随访过程中,1例高龄患者因全身疾病死亡,3例患者出现轻度暂时性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复发的腭部小唾液腺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近期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部恶性肿瘤 小唾液腺肿瘤 复发 ^(125)I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周慧赟 王磊 雷婷婷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的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孤独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价病人的心理弹性水平,并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及孤独感自评量表(UCLA)进行调查问卷。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孤独感量表得分为(40.01±8.63)分,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61.79±14.54)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为(116.32±18.80)分;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孤独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6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的孤独感量表得分和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1),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4,P<0.01),孤独感量表得分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07,P<0.01);纳入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弹性得分、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进行孤独感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肿瘤病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早对孤独感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前进行有效干预,改善病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情况,对于降低其孤独感程度具有显著效果,对促进病人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人 心理弹性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孤独感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丽萍 陈伟娜 贾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满意度、生活质量均高于参照组(P<0.01),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隙植入术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梦歌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期142-144,148,共4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 目的:比较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近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2年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及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A125、AFP、CEA、CA199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CA125、AFP、CEA、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7.81%(5/64),低于对照组的22.5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与微波消融术治疗早中期肝癌近期疗效、安全性接近,^(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可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2年复发率,两种方法术后2年生存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 微波消融 肝癌 肿瘤标志物 复发率 生存率
下载PDF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卓文 王蓓 +1 位作者 蔺志强 习羽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1期70-72,共3页
肺部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肺癌”)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占位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方法较多,除手术治疗、化疗外,还包括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 肺部恶性肿瘤(以下简称“肺癌”)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占位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方法较多,除手术治疗、化疗外,还包括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应用及发展,且获得一定成效。现对肺癌患者经^(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125)Ⅰ放射性粒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原位微波灭活术对骨盆转移性肿瘤的近远期疗效分析
14
作者 邹庆芳 邵宏斌 +3 位作者 王瑾 许杰男 董晨辉 马东洋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RSI)联合原位微波灭活术对骨盆转移性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骨...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RSI)联合原位微波灭活术对骨盆转移性肿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骨盆转移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125)I RSI联合原位微波灭活术,38例)与对照组(原位微波灭活术,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以及远期生存状况。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既定术式,未发生神经损伤、深部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2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KP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VAS评分与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共随访7~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3个月,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中位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25)I RSI联合原位微波灭活术对骨盆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用原位微波灭活术,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功能状况,安全性高,但远期疗效及生存状况未见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转移性肿瘤 原位微波灭活术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介入治疗 疼痛 功能状况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纪远 马健群 崔亚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72-574,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 综合治疗 肺癌 近距离放疗 恶性肿瘤细胞 人工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及其防护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璀 江宏 茹海凤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12期31-32,共2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的部分城市由于恶性肿瘤而死亡的比例已处于首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我院于2005年11月引进该项技...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的部分城市由于恶性肿瘤而死亡的比例已处于首位。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我院于2005年11月引进该项技术,并在临床取得显著的疗效。而放射性粒子植入属于内放射治疗,周围正常组织仅受到较低剂量照射,正常组织没有损伤或仅有轻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 防护 放疗 恶性肿瘤 正常组织 放射治疗 低剂量照射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小奇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1期148-149,共2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内照射是一种新兴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1],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与外科手术结合,可以缩小解剖范围,扩展手术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肿瘤治疗方法 125I放射性粒子 手术配合 放射性粒子植入 肿瘤侵犯 肿瘤组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玉玲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9期2418-2418,共1页
关键词 ^125I放射粒子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晚期恶性肿瘤病人 护理配合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近距离放射治疗 ^125I种子源 组织间插植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 被引量:67
19
作者 卓水清 陈林 +7 位作者 张福君 赵明 张亮 刘健 李奎 吴沛宏 郑庆生 王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668,共3页
背景与目的: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确切等特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而125I放射性粒子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辐射损害及其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 背景与目的:影像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作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它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确切等特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而125I放射性粒子对患者及周围人群的辐射损害及其防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周围辐射剂量的监测。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20例,用γ射线监测仪在术后即时及2、4、6个月后对125I放射性粒子辐射剂量进行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室内天然本底剂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与放射源距离的增大,辐射剂量迅速减少,在距离患者体表50cm时,测得的剂量已接近室内天然本底辐射剂量;辐射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在6个月后体表测得的剂量已基本接近室内天然本底剂量。结论: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后对辐射的防护应积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注意距离防护、时间防护。只要严格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于患者及周围人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辐射剂量 监测 防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