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管彬 李贵妃 刘艳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17-521,共5页
目的 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98例老年慢性颈痛病人,按照1∶1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物... 目的 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对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疼痛程度、运动能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98例老年慢性颈痛病人,按照1∶1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物理康复疗法,观察组予以物理康复联合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连续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主动活动障碍、肌力和耐力、表面肌电信号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神经肽Y(NPY)]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48/49)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5)。治疗7 d、15 d观察组NRS评分分别为(3.00±0.49)分、(1.09±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6±0.52)分、(1.78±0.36)分(P<0.05)。治疗7 d、15 d观察组颈椎功能障碍分别为(9.46±2.85)分、(5.12±2.10)分,颈椎主动活动障碍分别为(1.63±0.76)分、(0.58±0.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2.10±3.10)分、(8.96±2.56)分,(2.10±0.53)分、(1.52±0.45)分(P<0.05)。治疗15 d观察组肌力、耐力分别为(29.63±3.12)mm、(35.98±2.56)s,均高于对照组(28.12±2.56)mm、(33.21±2.10)s(P<0.05)。治疗7d、15 d观察组血清PGE2、NPY、P物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5 d观察组22 mmHg、26 mmHg、30 mmHg气囊压力时表面肌电信号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有助于提高老年慢性颈痛病人疗效,减轻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和运动功能,增强肌肉肌力和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物理康复 放散式体外冲击穴位点 老年 疼痛程度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