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2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控花生白绢病的根际放线菌分离鉴定及防效评价
1
作者 职永玺 何海荣 +4 位作者 周琳 高飞 何磊鸣 赵特 杜鹏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花生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发生在花生茎基部的真菌病害,严重制约花生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利用稀释涂布法从怀牛膝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了116株放线菌,并从中筛选鉴定了能够防控花生白绢病的菌株。通过平... 花生白绢病是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引起的发生在花生茎基部的真菌病害,严重制约花生的品质与产量。本研究利用稀释涂布法从怀牛膝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了116株放线菌,并从中筛选鉴定了能够防控花生白绢病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得到两株抑菌活性较好且稳定的菌株Soil-1-5和Soil-3-28,它们对齐整小核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43%和92.34%。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两株菌分别被鉴定为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i和藤黄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uteogriseu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菌株Soil-1-5和Soil-3-28的无菌发酵滤液稀释5倍后对齐整小核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67%和57.11%,且对禾谷镰孢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两菌株的无菌发酵滤液对齐整小核菌菌核萌发和菌核形成也有较好拮抗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oil-1-5和Soil-3-28对花生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1.92%和31.74%,其中菌株Soil-3-28对花生生长有促进作用。综上,菌株Soil-1-5和Soil-3-28对花生白绢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 怀牛膝 根际放线菌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促进生长
下载PDF
龋齿放线菌致乳腺炎1例
2
作者 雷莉 郭宸君 +1 位作者 郭学君 杨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是一种罕见的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属于放线菌的一个亚种。它属于口咽部的正常菌群,发生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包括胸部、头颈部、盆腔及四肢皮下软组织等[1-3]。乳腺龋齿放线菌病罕见,既往仅... 龋齿放线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是一种罕见的兼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属于放线菌的一个亚种。它属于口咽部的正常菌群,发生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包括胸部、头颈部、盆腔及四肢皮下软组织等[1-3]。乳腺龋齿放线菌病罕见,既往仅见1例文献报告[4]。本文对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例龋齿放线菌感染乳腺炎病例情况进行报告,总结和分享诊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放线菌 非哺乳期乳腺炎 感染
下载PDF
拮抗青枯雷尔氏菌的放线菌筛选及其防病作用
3
作者 廖鑫琳 郭鑫 +5 位作者 杨季学 邵嘉朱 袁歆瑜 胡佳燕 陈晓晓 蒋冬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9-1334,共16页
【目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本研究从不同生境的土壤中筛选出对青枯雷尔氏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探究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理特征影响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开发防... 【目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本研究从不同生境的土壤中筛选出对青枯雷尔氏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探究其对青枯雷尔氏菌的生理特征影响以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开发防病微生物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出目标放线菌后,通过形态学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96孔板法测定目标放线菌粗浸膏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粗浸膏对青枯雷尔氏菌处理后,检测青枯雷尔氏菌的生长动态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的变化;通过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碘化丙啶(PI)荧光试验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观察对细胞膜通透性和膜成分的影响;通过测定胞外多糖(EPS)、胞内活性氧(ROS)等探究目标放线菌株对青枯雷尔氏菌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目标放线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和测序结果,将筛选得到的目标放线菌Sa-21菌株鉴定为雷帕链霉菌(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对青枯雷尔氏菌的抑菌圈直径达47.9 mm。Sa-21菌株粗浸膏抑制青枯雷尔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μg·mL^(-1),对菌体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试验范围内随着粗浸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粗浸膏处理后的青枯雷尔氏菌菌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菌体出现穿孔和皱缩等现象,试验范围内随着粗浸膏浓度的升高,破裂菌体数量增加,皱缩程度增强,并且粗浸膏处理后,碘化丙啶可以穿过细胞膜与胞内物质结合发出荧光,且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增加,说明处理后的青枯雷尔氏菌细胞膜通透性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粗浸膏处理可导致青枯雷尔氏菌胞内活性氧积累,胞外多糖产量下降,说明对细胞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盆栽防病试验表明,先接种病原菌后喷施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67.61%,而先喷施发酵滤液10倍稀释液再接种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85.89%。【结论】链霉菌Sa-21能抑制青枯雷尔氏菌菌体增殖、破坏细胞膜结构,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雷帕链霉菌 放线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底泥海洋放线菌的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
4
作者 莫杰 钱生辉 +1 位作者 钱嘉兴 缪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采用滤纸片法以紫色色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指示菌对84株分离自红树林底泥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再对高活性菌株进行活性复筛以及薄层层析化学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N2-56具有很强的抗群体感应... 采用滤纸片法以紫色色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指示菌对84株分离自红树林底泥的海洋放线菌进行抗菌及抗群体感应活性筛选,再对高活性菌株进行活性复筛以及薄层层析化学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HN2-56具有很强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及较弱的抗菌活性,且代谢产物较为丰富。对该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离及GC-MS分析,从其活性组分中鉴定出13个可能的化合物,且多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活性验证试验发现,化合物4(二乙基甲苯甲酰胺)和12(莪术烯醇)具有抗群体感应活性。经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观察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HN2-56鉴定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chumphonesis)。该菌株在抗群体感应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抗菌活性 抗群体感应活性 GC-MS
下载PDF
放线菌LA-5主要抑菌成分及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陈丹丹 李培谦 +2 位作者 赵燕飞 冯宝珍 丁春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重要病害之一。为筛选拮抗葡萄灰霉病的生防菌并明确其主要抑菌成分,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了拮抗链霉菌LA-5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了菌株LA-5发酵液提取物拮抗活性和稳定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葡萄采后重要病害之一。为筛选拮抗葡萄灰霉病的生防菌并明确其主要抑菌成分,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了拮抗链霉菌LA-5发酵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测定了菌株LA-5发酵液提取物拮抗活性和稳定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LA-5发酵提取物对灰葡萄孢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对灰葡萄孢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分别为9和14 mg·L^(-1)。LA-5发酵液提取物耐高温、酸和紫外照射,对病原菌具有较稳定的拮抗活性。GC-MS分析结果显示,LA-5发酵液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17种,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高达52.87%。DBP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抑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灰葡萄孢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库姆塔格沙漠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抑菌潜力评估
6
作者 李佳慧 汶瑛 +4 位作者 田茂 刘光琇 张威 章高森 薛林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7,共10页
沙漠土壤蕴藏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尤其是稀有放线菌类群,是挖掘新放线菌资源的理想生境。本研究开展库姆塔格沙漠可培养放线菌抑菌活性筛选,以期为该地区放线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菌株资源。根据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放线菌多样... 沙漠土壤蕴藏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尤其是稀有放线菌类群,是挖掘新放线菌资源的理想生境。本研究开展库姆塔格沙漠可培养放线菌抑菌活性筛选,以期为该地区放线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菌株资源。根据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放线菌多样性;从库姆塔格沙漠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370株放线菌,分布于11个目12个科的22个属,其中链霉菌属和糖丝菌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分离放线菌菌株的63%和13.8%。对14株放线菌潜在新种(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低于98.65%)进行高氏一号、ISP2、TSB培养基液体发酵,获得提取浓缩物样品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11株潜在新种的发酵产物有广谱抗菌活性。本研究表明,库姆塔格沙漠中含有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具有从中发现放线菌新菌种和抗生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姆塔格沙漠 放线菌 16S rRNA基因测序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7
作者 刘雪萍 张绍勇 +4 位作者 陈瑶瑶 吴酬飞 王瑞俊 陈海 张立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9,共9页
为研究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并筛选具高抗水产病原菌的活性菌株,通过分离培养基分离纯化放线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块法和牛津杯法测试... 为研究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并筛选具高抗水产病原菌的活性菌株,通过分离培养基分离纯化放线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块法和牛津杯法测试分离菌株及其2种发酵液对3种水产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拮抗作用。从南太湖沉积物中共分离得到160株放线菌菌株,隶属于6个目、9个科和12个属,除优势菌群链霉菌(Streptomyces)外,还分离到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和壤霉菌属(Agromyces)等,通过优良拮抗放线菌初筛,26株放线菌对至少一种水产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通过对初筛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优良拮抗放线菌复筛,9株放线菌对水产病原菌仍具有抑制活性,其中菌株Spr-T-4-14发酵液对3种病原菌具抑菌活性,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湖沉积物 放线菌 多样性 水生生物病原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药用昆虫桂花蝉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抗菌活性研究
8
作者 苏雅琳 廖婧阳 +1 位作者 欧健鹏 刘文彬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桂花蝉肠道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桂花蝉共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抗菌活性;通过外观观察、扫描电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对具... 目的探讨药用昆虫桂花蝉肠道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桂花蝉共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抗菌活性;通过外观观察、扫描电镜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对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Nanopore第3代测序;利用Antismash、Prism、Circos、Rodigal、eggNOG、GO和KEGG等工具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注释分析。结果采用6种培养基从桂花蝉肠道共分离获得34株不同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2株、戈登氏菌属(Gordonia)1株和冢村氏菌属(Tsukamurella)1株,菌株GHC 11可能为1株新的链霉菌种,73.5%的菌株对至少1种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菌株GHC 54具有显著的抗S.aureus和MRSA活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Gordonia terrae。菌株GHC 54基因组大小为5346952 bp,包含1个5210251 bp环状染色体和1个136601 bp质粒,共编码4828个基因,GC含量为67.91%,其中含有50个tRNA基因、9个rRNA基因。编码基因分别进行eggNOG、GO、KEGG、Nr、Pfam、Swiss-prot和TrEMBL功能注释,共注释到4776个蛋白。菌株GHC 54中含有14个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6个NRPS、2个Terpene、1个Ectoine、1个Arylpolyene、1个Redox-cofactor、1个NAPAA、1个Ripp-like和1个PKS基因簇,85.7%的基因簇同源性小于20%,具有较高的新颖性。结论桂花蝉共生放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菌株GHC 54具有合成新颖抗菌化合物的潜力。本研究将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蝉 共生放线菌 戈登氏菌 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龋齿放线菌感染一例
9
作者 郭姣姣 许波 +1 位作者 温志英 王勤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患者,男,69岁,因“发热4天”于2021年1月5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伴寒战、头痛,于当地诊所使用头孢他啶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1991年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2014年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 患者,男,69岁,因“发热4天”于2021年1月5日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伴寒战、头痛,于当地诊所使用头孢他啶治疗无效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1991年诊断为肺结核,规律抗结核治疗1年;2014年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服用环孢素。吸烟40年,20支/日;饮酒40年,2两/日,已戒酒6年。入院体格检查:T 39.2℃,P 66次/分,R 19次/分,Bp 187/67 mmHg,急性发热病容,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放线菌 肺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延边州晒烟放线菌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
10
作者 刘士瑶 赵春夺 +5 位作者 温喜峰 崔伟 张帅 刘璐 张振 李虎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78-182,共5页
为了获取不同环境和生态位对晒烟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从延边州龙井、图们和延吉3个不同地点的晒烟生长区取样,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烟草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茎、叶中分离晒烟放线菌。根据菌体形态和16S rDNA部分序列测定及GenBank-BL... 为了获取不同环境和生态位对晒烟可培养放线菌的影响,从延边州龙井、图们和延吉3个不同地点的晒烟生长区取样,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烟草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茎、叶中分离晒烟放线菌。根据菌体形态和16S rDNA部分序列测定及GenBank-BLAST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共得到链霉菌属和红球菌属放线菌11株,且延吉晒烟样品分离出的菌株数量多于龙井和图们。对烟草不同部位的放线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分离到的放线菌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根、茎、叶。该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晒烟种植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晒烟 分离 鉴定 系统发育多样性 吉林延边
下载PDF
一株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物质
11
作者 张骏梁 史蔷 +2 位作者 吴昊 张萌 徐颖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6,共9页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资源丰富,是新型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以活性为导向对红树林来源菌株进行筛选,对表现出抗细菌、生物膜和真菌活性的GP3T5(Streptomyces sp.)菌株的次... 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资源丰富,是新型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以活性为导向对红树林来源菌株进行筛选,对表现出抗细菌、生物膜和真菌活性的GP3T5(Streptomyces sp.)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萃取、C18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出3种化合物,分别记为化合物1、2和3.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1、2和3依次为pyrisulfoxin A、collismycin A和echinomycin A.对化合物1、2和3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抗菌活性最好,对食源性病原菌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单增李斯特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μg/mL.化合物1、2和3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生物膜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32、16和1μg/mL.化合物2和3具有良好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化合物2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10μg/mL,化合物3的IC50≤1μg/mL.以上红树林来源菌株GP3T5的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挖掘红树林土壤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红树林放线菌 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 抗生物膜 抗食源性细菌 抗植物致病真菌
下载PDF
放线菌防治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2
作者 曹艳茹 朱国兴 +4 位作者 王海龙 吴雅杰 焦钰 张兴丽 朱若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8,共12页
根结线虫病是全球性植物土传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传统的线虫防治方法因成本高、毒性大、线虫易产生抗药性、危害生态环境等原因不符合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线菌因其能适应各种生境,代谢产物丰富,且能通过诱导植物... 根结线虫病是全球性植物土传病害,每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传统的线虫防治方法因成本高、毒性大、线虫易产生抗药性、危害生态环境等原因不符合农业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线菌因其能适应各种生境,代谢产物丰富,且能通过诱导植物产生免疫防御,调节植物根部微生物区系,分泌多种酶等方式来安全高效地防治根结线虫病而广受关注和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放线菌防治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及目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应用放线菌资源进行线虫生物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根结线虫 生物防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羊放线菌病诊治方法
13
作者 成大荣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期33-33,共1页
羊放线菌病是由致病性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病原特性羊放线菌病的病原是放线菌。该菌抵抗力不强,易被普通消毒剂杀死;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存活,对日光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中能存活多年。二、流行病学放线菌主要危害1... 羊放线菌病是由致病性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病原特性羊放线菌病的病原是放线菌。该菌抵抗力不强,易被普通消毒剂杀死;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存活,对日光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中能存活多年。二、流行病学放线菌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青年肉羊,老龄羊和羔羊较为少见。本病散发,临床低频率发生,常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区。本菌污染饲料或饮水后,可从羊只口腔黏膜伤口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低洼潮湿 普通消毒剂 病原特性 流行病学 口腔黏膜 肉羊 羔羊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化学成分研究
14
作者 王子鹏 李芬发 +5 位作者 谢晴宜 马青云 杨理 戴好富 罗都强 赵友兴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4,共7页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 对海洋放线菌Actinoplanes sp.M4I6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并评价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C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对分离得到化合物进行了抗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评价。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鉴定为(E)-prop-1-enyl-2-hydroxypropanoate(1)、cyclo-(R-Pro-R-Phe)(2)、cyclo-(L-Val-L-Leu)(3)、cyclo-(L-Phe-L-Val)(4)、cyclo-(L-Leu-L-Phe)(5)、lumichrome(6)、2-(4-hydroxyphenyl)ethylacetate(7)、4-hydroxysattabacin(8)、3-hydroxybutan-2-yl 2-phenylacetate(9),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5、6、8、9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6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弱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游动放线菌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
下载PDF
可培养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宏梅 赵心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6-1000,共5页
海洋放线菌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代谢产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研究可培养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海洋放线菌是新药开发和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是代谢产物功能多样性的基础,因此研究可培养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海绵共附生放线菌、深海放线菌和海洋固有放线菌的研究进展,对可培养的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包括样品处理、培养基的选择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对未培养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培养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建立区域性海洋放线菌菌种及基因资源库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培养海洋放线菌 深海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海洋固有放线菌 未培养海洋放线菌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 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 JS106 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莉 钱嘉兴 +3 位作者 莫杰 周恒 钱生辉 董昆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 群体感应抑制剂能够通过调控致病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来降低其致病力,且不易使其产生抗性突变,有望治疗或协同治疗细菌性感染,以应对细菌耐药性问题。本文研究了一株海洋来源的放线菌达松维尔拟诺卡氏菌JS106中的抗群体感应活性物质。采用减压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从JS106的发酵液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1,6-二羟基吩嗪(1)、6-羟基-1-甲氧基吩嗪(2)、4',7-二甲氧基异黄酮(3)、N-(2-羟基苯基)乙酰胺(4)、1-甲氧基吩嗪(5)和2-氨基吩恶嗪-3-酮(6)。在测试浓度下,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群体感应活性,对紫色色杆菌的色素产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菌株JS106可产生丰富的吩嗪类化合物,在抗群体感应方面有出色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生物活性 抗群体感应活性 拟诺卡氏菌 吩嗪类化合物
下载PDF
深海放线菌Streptomyces koyangensis SCSIO 5802中次级代谢产物neoabyssomicin H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永相 李晓悦 鞠建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9-173,共5页
深渊霉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抗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激活潜伏HIV病毒等生物活性,具有显著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koyangensis SCSIO 5... 深渊霉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抗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激活潜伏HIV病毒等生物活性,具有显著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koyangensis SCSIO 5802新型深渊霉素类化合物的生产潜力进行发掘,综合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手段,获得一个结构新颖的深渊霉素硫醚二聚体化合物,命名为neoabyssomicin H。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UV、IR、HR-ESI-MS,1D和2D NMR及X-Ray单晶铜靶衍射等进行了鉴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neoabyssomicin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系列临床MRSA的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值大于128μg·m L^(-1)。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深渊霉素类化合物,为硫醚二聚体类深渊霉素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放线菌 深渊霉素 抗菌 硫醚二聚体
下载PDF
牛放线菌病
18
作者 叶建敏 《养殖技术顾问》 2001年第8期24-,共1页
关键词 放线菌 黏膜 皮肤 大颌病 解剖部位 牛型放线菌 放线菌 放线菌 放线杆菌病 木舌病 放线菌 病牛
下载PDF
一株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张运晖 赵瑛 +1 位作者 张艳萍 王立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52-59,共8页
为解决玉米秸秆固废污染和秸秆资源有效利用问题,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从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降解菌,并对该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株降解纤维素效果较好,经鉴定... 为解决玉米秸秆固废污染和秸秆资源有效利用问题,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从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降解菌,并对该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该菌株降解纤维素效果较好,经鉴定该菌株为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命名为SJS-15,并对该菌株的酶学特性及纤维素降解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JS-15在发酵培养基中的纤维素酶活(CMC)峰值为30.5 U/mL,最适反应pH为6.0,滤纸酶活(FPA)峰值为25 U/mL,最适反应pH为8.0,两种酶均能在温度20~60℃,pH 4.0~10.0范围内保持较高酶活性。纤维素分解实验表明菌株SJS-15对玉米秸秆和滤纸有分解能力,40 d时对玉米秸秆降解率为35.6%(质量分数,下同),对滤纸降解率为18.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菌株处理的玉米秸秆较对照有明显降解痕迹。菌株SJS-15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玉米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可作为玉米秸秆还田和堆肥发酵的高效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筛选 纤维素 放线菌 酶学性质
下载PDF
放线菌剂使用方法对晚播冬小麦生长及光合性状的影响
20
作者 张东旭 胡丹珠 +5 位作者 闫金龙 冯丽云 邬志远 杨斌 李岩华 张俊灵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7-1466,共10页
为探究放线菌剂使用方法对晚播冬小麦生长及光合性状的影响,以长6990为供试小麦品种、娄彻氏链霉菌(D74)为供试菌剂,在大田设置T1(种子包衣+拔节期、灌浆期喷施D74菌剂)、T2(种子包衣+拔节期喷施D74菌剂,灌浆期喷施清水)、T3(种子包衣+... 为探究放线菌剂使用方法对晚播冬小麦生长及光合性状的影响,以长6990为供试小麦品种、娄彻氏链霉菌(D74)为供试菌剂,在大田设置T1(种子包衣+拔节期、灌浆期喷施D74菌剂)、T2(种子包衣+拔节期喷施D74菌剂,灌浆期喷施清水)、T3(种子包衣+拔节期、灌浆期喷施清水)、T4(种子不包衣+拔节期、灌浆期喷施D74菌剂)和CK(种子不包衣+拔节期、灌浆期喷施清水)5个处理(包衣中含有菌剂D74),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放线菌剂处理下晚播小麦的产量较CK均不同程度提高,增产幅度为7.35%~25.00%,且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为T4>T1>T2>T3>CK,其中T1、T4处理与CK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间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T1和T4处理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CK,T2处理穗粒数和千粒重也较高。在光合性状中,放线菌剂处理主要影响晚播小麦灌浆后期的光合效率。花后28~35 d,T1、T4处理的旗叶净光合速率,T1~T4处理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氮含量,T1、T2和T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CK。放线菌剂使用后晚播小麦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有所降低,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2和T4处理的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较CK增加了37.93%、29.42%和50.92%;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贡献率也有所提高,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放线菌剂能够有效增加晚播小麦的光合持续能力,延缓叶片衰老,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穗部发育和籽粒灌浆,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提高产量,其中放线菌剂种子包衣效果不明显,叶面喷施放线菌剂效果较突出,拔节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放线菌剂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使用方法 晚播冬小麦 生长 光合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