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3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当代启示
1
作者 卜红双 周亭旭 刘美含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探索和尝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围绕政治、经济、党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伟大实践探索,其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具有掀开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伟大预演;提升了治党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探索和尝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围绕政治、经济、党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伟大实践探索,其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不仅具有掀开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伟大预演;提升了治党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材;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以及形成了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意义。此外,这一实践还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治党具有丰富的现实启示。新时代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必须坚持不断进行党的自我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央苏区 政权建设 当代启示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进程中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逻辑——基于中部地区石镇的案例研究
2
作者 李尧磊 栗伊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45,共21页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 厘清乡镇政府负担的生成机制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对乡镇政府负担问题背后的生成逻辑关注不足。本文基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采用“国家—乡镇政府—基层群众”三维分析思路尝试阐释这一问题。以H省Y市石镇为例,国家通过多中心工作模式形塑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两条路径显著提高了对乡镇政府的监控强度,保障了国家意志与基层群众诉求的有效实现。同时,也由于内嵌其中的“功能强化”与“治权弱化”内在张力的加剧,导致乡镇政府负担加重这一非预期后果。乡镇政府负担加重,其背后是国家政权建设对国家、乡镇政府与基层群众三者之间利益关系进行的新一轮深度调整。这一调整遵循国家利益与基层利益优先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在国家与基层群众的双重监控压力之下,乡镇政府的弱势地位更加凸显,乡镇政府的正当利益不断流失,未来的基层体制改革需要正视这一问题以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镇政府负担 多中心工作模式 12345政府服务热线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视域下农村“生活治理”的实践研究——基于华北F村的田野调查
3
作者 卢丛丛 邓大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生活治理 规则嵌入 日常生活
下载PDF
一项见微知著的县域个案研究——评何志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川北通江县的政权建设研究(1950—1956)》
4
作者 卢子蒙 《学术评论》 2024年第4期82-86,共5页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志明副教授的新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川北通江县的政权建设研究(1950—1956)》(当代中国出版社2023年版,以下简称“何著”),在使用大量第一手档案、报纸、内部刊物以及口述史料的基础上,以县级政权为研究对象...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志明副教授的新著《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川北通江县的政权建设研究(1950—1956)》(当代中国出版社2023年版,以下简称“何著”),在使用大量第一手档案、报纸、内部刊物以及口述史料的基础上,以县级政权为研究对象,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展开研究,以县域个案研究为切口,展示了新政权选拔与培养基层干部的全过程,并由此观察地方与中央的政策互动,形成了深化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研究的一种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拔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政权建设 口述史料 基层干部队伍 县级政权 为政之要 内部刊物
下载PDF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5
作者 魏德平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 全民族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在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不但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中承担试验、推广、完善政策任务,更是中共践行“局部执政”最为重要的地区。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加强陕甘宁边区政治工作是面对的首要任务,也决定着西北局其他方面工作的成效。西北局通过贯彻落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三三制”原则指导下推进边区政权建设、推行边区精兵简政和组织开展边区防奸锄奸工作等重大举措,把边区的政治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使边区成为当时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模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族抗战时期 中共中央西北局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政党主导型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逻辑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清 刘玲斐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1期79-91,共13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国家机构经过一系列改革,得以持续优化,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须破解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执政党于2018年进行国家机构改革。这场改革通过增强执政党的统合力来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统领,进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国家机构经过一系列改革,得以持续优化,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亟须破解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执政党于2018年进行国家机构改革。这场改革通过增强执政党的统合力来实现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统领,进而破解国家机构运行的困扰性难题,实现政权建设的政治目标。政党主导型的国家政权建设构成了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改革 国家政权建设 政党
原文传递
中国革命发展进程视阈之下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7
作者 王新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68,共19页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正确认识抗战与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并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新民...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正确认识抗战与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张,并率先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建设和其他建设。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生机勃勃的情况,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将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活生生的现实,赢得了抗日根据地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拥护,从而为抗战成为人民的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权建设
下载PDF
论延安时期政权建设对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兴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9-36,125,126,共10页
延安时期的政权建设是对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继承和发展。在执政理念的塑造上,延安时期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继承了巴黎公社的“公仆”思想;在建立民主政权上,延安时期和巴黎公社都坚持民主选举的原则,“三三制”是对“普选制”... 延安时期的政权建设是对巴黎公社政权建设的继承和发展。在执政理念的塑造上,延安时期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继承了巴黎公社的“公仆”思想;在建立民主政权上,延安时期和巴黎公社都坚持民主选举的原则,“三三制”是对“普选制”的进一步发展;在廉政建设方面,延安时期的许多做法是对巴黎公社的“限薪令”和消除一切特权的发展;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与巴黎公社的“廉价政府”是一脉相承的。无论是巴黎公社还是延安时期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巴黎公社 政权建设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论周恩来对“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贡献
9
作者 杜立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周恩来以特别的视角、精辟的论断及切身践行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三三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他致力于抗日政权民主化的早期实践,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并从多层面... 周恩来以特别的视角、精辟的论断及切身践行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三三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他致力于抗日政权民主化的早期实践,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并从多层面积极推介宣传“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执政效能广为传扬。周恩来“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团结抗日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周恩来 “三三制”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贡献
下载PDF
在改造中巩固:基于皖西苏区政权建设的考察
10
作者 李论 梁家贵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1930年,皖西苏区成立。为了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巩固新诞生的政权,皖西苏区积极进行政权建设上的尝试,包括成立特委、改造苏维埃、加强文化宣传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皖西苏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皖西苏区加强政权建设的有益历史经验,... 1930年,皖西苏区成立。为了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巩固新诞生的政权,皖西苏区积极进行政权建设上的尝试,包括成立特委、改造苏维埃、加强文化宣传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皖西苏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皖西苏区加强政权建设的有益历史经验,对如今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苏区 政权建设 历史经验
下载PDF
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历史政治学分析
11
作者 聂平平 《党史文苑》 2023年第11期42-44,共3页
政权建设是政治学理论研究最为核心也最为基础的理论命题。以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来考察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制度与治理实践的历史回顾来呈现国家结构的初创与设计,这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并未在苏区研究中得到广泛... 政权建设是政治学理论研究最为核心也最为基础的理论命题。以历史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来考察中华苏维埃政权建设,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制度与治理实践的历史回顾来呈现国家结构的初创与设计,这些理论问题的探讨并未在苏区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建设是带有独创性的探索,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经验,揭示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理论 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政治学分析 治理实践 理论命题 苏区研究
下载PDF
同心干,赢来巴山红烂漫——川陕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实践及启示
12
作者 杨娟 《巴蜀史志》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转战入川,先后解放通江、南江等县,建立以巴中为中心和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达4.2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有24个县、市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4万人扩大到8万余人,... 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转战入川,先后解放通江、南江等县,建立以巴中为中心和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达4.2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有24个县、市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4万人扩大到8万余人,由4个建制师发展到5个军15个师,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皖苏区 苏维埃政权 川陕革命根据地 政权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实践及启示 中国工农红军
下载PDF
关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庆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7,共5页
县级主导的基层政权组织被赋予的行政权力性质(党政不分以及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一体化)造成它与国家和基层社会的一种结构性的(利益)竞争关系,致使其权力时常处在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之外。因此,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政策取向并没有... 县级主导的基层政权组织被赋予的行政权力性质(党政不分以及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一体化)造成它与国家和基层社会的一种结构性的(利益)竞争关系,致使其权力时常处在国家控制和社会监督之外。因此,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政策取向并没有将县级主导的基层政权组织完整地纳入以国家权威为中心的、统一的政权体系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基层政权建设 县级政权组织 党政关系 公共资源所有权 行政管理权
下载PDF
乡镇机构改革的宏观视角:国家政权建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勇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21,共4页
晚清以来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受到重视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乡镇政权建设已明显加强 ,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乡村治理权威蜕变为“赢利型经纪”进而带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从而促使国家权威真... 晚清以来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受到重视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家乡镇政权建设已明显加强 ,但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乡村治理权威蜕变为“赢利型经纪”进而带来国家政权的“内卷化”,从而促使国家权威真正在乡村确立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何确保国家为进行大规模后发现代化建设能更多地、合法地汲取乡村资源。从国家政权建设这一宏观视角来看 ,其因此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并为乡镇机构改革规定了促进农村市场化和推动政府治理变革的双重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机构改革 宏观视角 国家政权建设 农村市场化 后发现代化 经纪 赢利 乡村治理 政府治理 基层政权建设
下载PDF
“国家政权建设”范式与民国时期地方政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志军 尹红群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20-222,共3页
“国家政权建设”是西方学者解释欧洲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主流范式,西方一些汉学研究学者使用这一范式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本文对这一范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地方政权研究进行讨论。国家政权与地方政权在中... “国家政权建设”是西方学者解释欧洲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主流范式,西方一些汉学研究学者使用这一范式作为理论背景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地方政权与基层社会。本文对这一范式能否适用于中国地方政权研究进行讨论。国家政权与地方政权在中国缺乏宪法意义上的明晰界定,而中国地方政权结构与能力的多样性,使得“国家政权建设”失去了西方原初的内涵。故本文主张用“地方政权建设”来解释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方政权性质、结构及行为的转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地方政权建设 国家-社会 转型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与现代国家建构方向 被引量:19
16
作者 韩鹏云 徐嘉鸿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3,共9页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 通过考察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税费改革之前的乡村组织和乡村常规权力对乡村治理起到了主导型的支撑作用;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开始以弱化或绕开乡村组织及乡村常规权力的方式来提高国家基础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但国家基础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难以完全匹配,单向度建设往往造成乡村治理的诸多困局。鉴于乡村常规权力的性质与乡村社会及乡村治理可以有效契合,为推进乡村社会中现代国家建构,应重新重视和启动乡村常规权力建设,并使之与国家基础权力建设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乡村治理 乡村常规权力 国家基础权力
原文传递
接点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湖北荆门J村调查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锐 袁明宝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点治理模式,还是农业税时期结合型的接点治理模式,都是正式权力嵌入地方社会的有益尝试。后税费时期的治理接点被弱化甚至瓦解,使原来的国家-接点-农民关系变为官僚体系与农民的直接打交道,它带来基层组织的脱嵌化与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只有重塑治理接点的权力性质,实现其合法性来源的转换,使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一身,才能呼应并协调地方诉求,促进国家政权建设稳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接点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合法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新中国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解读——兼谈乡村社会变迁与国家政权建设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乐天 陆洋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5,共9页
目前学界对中国农村政治的研究已经基本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即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分析框架是从西方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理想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农村研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是相生相依的,双方共同造就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秩序。在这种国... 目前学界对中国农村政治的研究已经基本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即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分析框架是从西方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理想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农村研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是相生相依的,双方共同造就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地方秩序。在这种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地方秩序中,农村基层干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富有中国乡土性特征的实践构建着普通农民与国家之间的特殊关系,也塑造了不同时期乡村社会发展的独特性。本文通过剖析农村基层干部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实践,反映这一特殊群体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个不同历史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和行为特征,用更深层次的学术分类揭示新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以及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互动 地方秩序 农村基层干部 乡村社会变迁 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PDF
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国家与社会治理空间的转换——以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佀传振 崔琳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32-636,共5页
单位制和社区制是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两大重要模式。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变迁,实质上是城市治理结构从全能空间向合作空间的转换,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
关键词 国家政权建设 单位制 社区制
下载PDF
双结构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以粤北高村的治理实践为表达对象 被引量:12
20
作者 林辉煌 王德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3-101,共9页
国家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与农民的对接,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有社区接应的基础。共存于地方社会的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有各自的认同单位、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和治理任务,二者相互嵌入和改造生成了双结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 国家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与农民的对接,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有社区接应的基础。共存于地方社会的社区治理和国家治理有各自的认同单位、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和治理任务,二者相互嵌入和改造生成了双结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的身份认同、公共品供给、社会生活保障等,同时具备了国家性和社区性。因此,双结构治理提供了这样一个通道,在国家治理社区化的过程中实现社区治理的国家化,使得国家政权建设能够有效地进入宗族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国家治理 双结构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