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6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史、问题域与当代性——《资本论》政治哲学阐释的三条路径
1
作者 高广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0,共9页
《资本论》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不仅是马克思政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政治哲学角度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既需要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谱系中界定《资本论》的政治哲... 《资本论》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不仅是马克思政治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政治哲学角度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既需要在西方政治哲学的理论谱系中界定《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也需要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论自觉中解读《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质,更需要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建构的理论语境,激活《资本论》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思想史、问题域和当代性分别在“纵向”“横向”和“坐标系”的意义上,构成推进《资本论》政治哲学思想当代阐释的三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政治哲学 思想史 问题域 当代性
下载PDF
试论《唐虞之道》的政治哲学理路
2
作者 周海春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唐虞之道》对禅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构建,但因为是对尧舜传说的哲学解读,这使得对政治的哲学思考与对历史的政治叙事结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禅让是否可以包含传子,制度维度的“位”和美...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唐虞之道》对禅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构建,但因为是对尧舜传说的哲学解读,这使得对政治的哲学思考与对历史的政治叙事结合在一起,其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禅让是否可以包含传子,制度维度的“位”和美德维度的“德”之间是什么关系;禅让和内圣外王是什么关系;血缘原则的“亲”和德行原则的“贤”之间是什么关系;禅让是否被理解为必然的;等等。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唐虞之道》以及先秦禅让思想研究的深入开展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虞之道》 禅让 政治哲学
下载PDF
《资本论》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
3
作者 李慧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旨在探寻“解放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就不仅仅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还内含着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资本论》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内容、理路、任务三个方面:就内容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旨在探寻“解放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就不仅仅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还内含着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资本论》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内容、理路、任务三个方面:就内容而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提供了一个关于时代的理想性图景,马克思批判了这一图景,通过《资本论》的“对象”,在思维中再现了资本主义的现实;就理路而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马克思批判了这种理路的抽象性和非历史性,主张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就任务而言,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提出确立资本主义永恒性的时代任务,《资本论》提出的则是把人从物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近代西方政治哲学 批判
下载PDF
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4
作者 胡华田 姚进生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基本原则、基本范畴是朱熹民本思想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践活动的理论内核。“天理论”是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得民心”是朱熹民本思想的基本原则,“尊君”与“民本”是朱熹民本思想的基本政治哲学范... 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基本原则、基本范畴是朱熹民本思想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践活动的理论内核。“天理论”是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基础,“得民心”是朱熹民本思想的基本原则,“尊君”与“民本”是朱熹民本思想的基本政治哲学范畴。朱熹民本思想的这些政治哲学意蕴,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民本思想 政治哲学 人民民主
下载PDF
蜕变与开端——《学问的进展》与现代政治哲学
5
作者 朱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学问的进展》是西方哲学从古典传统转向现代的关键文献。培根一方面质疑理性的绝对权威和哲人的沉思生活,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方法在哲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现代蜕变。培根力促修辞学与哲学的合一,如此哲人与智术师的关... 《学问的进展》是西方哲学从古典传统转向现代的关键文献。培根一方面质疑理性的绝对权威和哲人的沉思生活,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方法在哲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现代蜕变。培根力促修辞学与哲学的合一,如此哲人与智术师的关键区分便不再有效;当修辞学不再讲高贵的谎言,也就不再能服务于真理。修辞学与哲学的再度合一,意味着传统哲学与修辞学的退场、新的哲学与修辞学的诞生。哲学的蜕变化解了哲学与城邦的张力这一经典问题,从而消弭了古典政治哲学,开启了现代政治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问的进展》 哲学 修辞学 蜕变 现代政治哲学
下载PDF
生命与权力的“潜能”——理解阿甘本政治哲学的一个视角
6
作者 郑雨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潜能”是阿甘本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理论结构贯穿并型构了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思考。阿甘本将亚里士多德以实现为目的的潜能改造为“能而不做”的“非潜能”,进而为其新型的伦理与政治规划奠定了基础。在生命伦理层面,阿甘本指出基于... “潜能”是阿甘本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其理论结构贯穿并型构了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思考。阿甘本将亚里士多德以实现为目的的潜能改造为“能而不做”的“非潜能”,进而为其新型的伦理与政治规划奠定了基础。在生命伦理层面,阿甘本指出基于“潜能—实现”的伦理学提供了划分生命优劣的标准,并基于“非潜能”阐发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形式”和非目的论的“姿态”伦理学。在政治权力层面,阿甘本运用“潜能—实现”分析了主权例外的运作方式,并基于“非潜能”提出了中断主权例外运作的“弥赛亚”事件,使主权停止对生命的捕获。阿甘本基于“潜能”阐发的政治哲学属于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它将福柯的现代社会微观生命政治扩展为存在于整个西方政治史中的宏观政治问题,并质疑了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其缺陷在于未能有效地说明“赤裸生命”和“生命—形式”对于抵抗生命权力作用的区别,并且将政治权力的运作结构本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潜能 非潜能 生命伦理 主权例外
下载PDF
哲学根基与内在张力: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分析
7
作者 张楷芹 梁罡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从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史观的本体论、追求“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论、到揭示两大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矛盾论和实现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方法论,共同构成了政治哲学范畴的出场逻辑...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从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史观的本体论、追求“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论、到揭示两大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矛盾论和实现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方法论,共同构成了政治哲学范畴的出场逻辑。在政治哲学范式的意蕴嬗变中,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呈现出从“意识形态”概念到“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从批判术语到建设话语、从建党理论到灌输理论的内在张力。从政治哲学视角下分析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于:要植根鲜活实践,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把握战略需求,在破立并举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坚守价值立场,在规律遵循中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下载PDF
何谓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方法?——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诠释
8
作者 张小龙 王增智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学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的解读存在着诸多分歧。事实上,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政治实践领域中,创新并发展出了政治哲学的具体方法——从政治形式这个外表出发深入社会生活的批判方法。他主要是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把握政... 学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的解读存在着诸多分歧。事实上,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运用到政治实践领域中,创新并发展出了政治哲学的具体方法——从政治形式这个外表出发深入社会生活的批判方法。他主要是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把握政治历史事件背后的经济关系的深层结构,以此来揭示历史本质层面的经济基础与历史现象层面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此,马克思政治哲学方法是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唯物史观在政治领域的深化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政治形式 社会生活
下载PDF
中国政治哲学的一般意涵与总体特征
9
作者 李婉芝 江畅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中国政治哲学一般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或启示意义的各种理论形态的政治哲学,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基本层次... 中国政治哲学一般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或启示意义的各种理论形态的政治哲学,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基本层次。它运用经验体悟、理智直觉和思辨构想一体的方法研究家国天下一体,重点关注道与德、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王道与霸道等问题。中国政治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与同样历史悠久的西方政治哲学相比较,具有历史演进的一贯性、理论根基的深厚性、思想旨趣的道德性、理想追求的崇高性、学术观点的归宗性等标志性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哲学 家国天下一体 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 王道 人民至上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哲学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10
作者 江畅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5,246,共15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的政治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政治哲学,而是马恩两人共同创立和完善的政治哲学体系。马恩政治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主要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理论依据自由主义思想进行...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的政治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政治哲学,而是马恩两人共同创立和完善的政治哲学体系。马恩政治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主要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理论依据自由主义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恩政治哲学是以唯物史观为主要本体论根基,以全人类彻底解放为现实目标,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为社会理想,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为实现现实目的的主要手段和主要力量,以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各尽所能地为社会作贡献为实现理想社会的基本途径的政治哲学体系。它具有理想性与实践性、人类性与阶级性、革命性与建设性、系统性与深刻性有机统一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恩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人类的彻底解放 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
下载PDF
回到政治经验本身--论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现象学解构
11
作者 马成昌 杨德志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阿伦特政治思想的中心关切是对政治与政治行动的重新评价,而这一思考的理论背景是她对现象学思想的充分吸纳。她开创性地以现象学方法理解政治的意义,将行动之复多性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在政治由以生发的人类生存条件与意义的基础上理... 阿伦特政治思想的中心关切是对政治与政治行动的重新评价,而这一思考的理论背景是她对现象学思想的充分吸纳。她开创性地以现象学方法理解政治的意义,将行动之复多性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在政治由以生发的人类生存条件与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政治,从而将现象学的“回到事实本身”具体化为“回到政治经验本身”,突显人之为人的政治性,强调在具体经验场所中呈现人自身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空间的根本意义,并由此对强调沉思生活、拒斥政治经验的传统政治哲学展开批判,探索一种善待政治经验、充分考虑人之创生性与复多性的全新的政治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伦特 政治哲学 政治经验 现象学 海德格尔
原文传递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逻辑
12
作者 毛振军 李松雷 +2 位作者 张明伟 赵环秀 刘兴燕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古至今,美好生活一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党始终初心未改,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前提,以人民至上标示创造美好生活... 从古至今,美好生活一直是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党始终初心未改,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前提,以人民至上标示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价值理念,以高质量发展夯筑创造美好生活的稳固基石,以公平正义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带领中国人民汇聚起磅礴力量,团结奋进,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此宏大壮丽的过程中,党不但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好生活观,而且向世界贡献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深刻体现出胸怀天下的大党风范与世界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美好生活
下载PDF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研究的力作——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哲学研究》
13
作者 陈志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5-116,共2页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3月23日,他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演讲时强调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不再是梦想,而正成为人们能够亲...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3月23日,他首次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演讲时强调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命运共同体不再是梦想,而正成为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各国应紧密团结起来形成合力,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政治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学院 外国专家 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理念 合作共赢 体验和感受 地球村 政治哲学研究
下载PDF
实证观视域下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兼容性问题研究
14
作者 李骄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8-125,334,共9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兼容与不兼容两种观点。在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成为解决分歧的关键。根据青年马克思对同时代思想...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学者们提出了兼容与不兼容两种观点。在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哲学是一种规范性理论的情况下,历史唯物主义是何种意义上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成为解决分歧的关键。根据青年马克思对同时代思想家实证观点的批判,“真正的实证科学”是以经验为基础却不拘泥于经验,始终保持对现存的批判与超越能力,并不断走出理论、走向实践的实证知识。本文认为,作为“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兼具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因而可以与政治哲学相互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观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哲学 兼容性
下载PDF
如何认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的不同?
15
作者 李佃来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102,159,共10页
马克思虽然在多种情况下对有关权利、平等、公正等的规范性话语予以了批判,但在其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支持规范性判断的政治哲学思想。然而,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康德等政治哲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以特... 马克思虽然在多种情况下对有关权利、平等、公正等的规范性话语予以了批判,但在其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支持规范性判断的政治哲学思想。然而,与霍布斯、洛克、休谟、卢梭、康德等政治哲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以特定的方式、从特定的思想层面来把握政治哲学问题的。不管就立论方式而言还是就思想界面来说,马克思政治哲学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都存在不可同日而语的重大不同。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种不同,而不是将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作为绝对标准,才能够建构起符合马克思的理论要求与思想追求的“马克思政治哲学”,也才能够对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哲学 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 立论方式 思想界面
下载PDF
现代汉语“政治哲学”的语言和观念史考察
16
作者 吴根友 汪日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81,F0003,共13页
百年现代汉语政治哲学的发展史可以扼要地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前50年为“初兴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沉寂时期”;改革开放后为“复兴时期”。从语言上看,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哲学译名源于日译著作,于20世纪初在汉语学界出现,但... 百年现代汉语政治哲学的发展史可以扼要地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前50年为“初兴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沉寂时期”;改革开放后为“复兴时期”。从语言上看,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哲学译名源于日译著作,于20世纪初在汉语学界出现,但作为具有独立学术、学科意义的政治哲学,则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步确立。从观念上看,初兴时期以“政治理想”为关键词来定义政治哲学,复兴时期则以“权力、价值、规范、正当”等一组关键词来解读政治哲学。现代汉语的政治哲学观念大体上通过三种进路形成并展开:内在性进路、外在性进路和历史性进路。从学术形态上看,早期政治哲学较弱的学科意识,及其语言和观念形成的复杂历程,造就了现代汉语政治哲学中“以政治思想史撰写政治哲学史”的学术传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现代汉语政治哲学亦逐步变成显学。梳理百年汉语政治哲学的发展历史,对于当前中国政治哲学学科的发展,或许可以提供学术史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政治哲学 政治理想 权力-价值 政治哲学思想史
下载PDF
古典政治哲学与《资本论》的当代激活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广旭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 将研究视角从近代政治哲学转换到古典政治哲学,是拓展《资本论》政治哲学激活研究的一种路径。古希腊哲人关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关系的理解,为阐明《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开辟了新的空间。《资本论》将价值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引入现代经济形式分析,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政治哲学对于经济生活的政治和道德意义的理解,为重塑现代人的经济存在和政治存在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资本论》的政治哲学主题既不是悬置超越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绝对正义,也不是纠缠于资本主义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分配正义,而是通过指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正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局限性,超越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塑造的“特殊正义”幻象,实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涵的“普遍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学 《资本论》 经济 政治 正义
下载PDF
从分配正义批判到生产正义建构——《资本论》财富思想的政治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广旭 周瑶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资本论》以总体性辩证法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揭示为一种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社会关系。这一分析的根本目的不是构建一种古典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理论,而是探索解决财富的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个人受抽象统治”的时代问题。通过对... 《资本论》以总体性辩证法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揭示为一种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社会关系。这一分析的根本目的不是构建一种古典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理论,而是探索解决财富的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个人受抽象统治”的时代问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本质的分析,马克思不仅揭露了基于权利逻辑的资本主义分配正义的虚假性和有限性,消解了现代政治哲学所缔造的分配正义神话,而且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经济形式和政治内容之间矛盾的“再现”,揭示了社会财富的资本形态的内在限度及其必然崩溃的内在逻辑。《资本论》的财富思想蕴含一种以公有制为形式、以人的自主性活动为内容的共产主义生产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财富 分配正义 生产正义 政治哲学
下载PDF
政治哲学的立场、意向和方法——以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哲学构建为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畅 《阅江学刊》 2023年第2期5-17,171,共14页
政治哲学研究者总是站在某一立场上研究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的立场问题就是研究者在人类社会的复杂结构中,立足于谁、为了谁进行研究的问题。当代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国家走向世界势在必行,政治哲学要超越以往立场的多元而走向一元,为世界共... 政治哲学研究者总是站在某一立场上研究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的立场问题就是研究者在人类社会的复杂结构中,立足于谁、为了谁进行研究的问题。当代人类基本共同体从国家走向世界势在必行,政治哲学要超越以往立场的多元而走向一元,为世界共同体构建提供支持和服务。政治哲学的意向是一种研究者确定目标对象并在意识中不断与之相互建构的互动活动。政治哲学研究如果死守某个目标对象,其研究就会丧失创造性和生命力。政治哲学研究目标对象的确定是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开放构建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与研究者的研究相伴始终的不断循环往复的持续过程。政治哲学作为哲学的专门学科,必须运用哲学的基本方法——思辨方法,但也要运用一些其他方法,如文献诠释法、历史审视法、现实质疑法等。今天政治哲学要回归其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必须改变政治哲学研究中流行的科学经验方法,在使思辨方法成为政治哲学的基本方法的同时,对政治科学和政治现实始终保持批判性态度,不断推进政治复归其真实本性,体现本性所要求的实践要求。立场、意向和方法的不同决定着政治哲学的性质不同,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政治哲学需要对我们的研究立场、意向和方法进行反思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中国特色政治哲学 立场 意向 方法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哲学意蕴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树彬 何建春 《求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4,M0003,共10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闪耀看政治哲学的理论光芒,也蕴含看深刻的方法论智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场域的技术化跃升、异化民主的祛魅与民主本意的原初回归,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出场的世界历史语境。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涵摄了本体与逻辑的动... 全过程人民民主既闪耀看政治哲学的理论光芒,也蕴含看深刻的方法论智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场域的技术化跃升、异化民主的祛魅与民主本意的原初回归,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出场的世界历史语境。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涵摄了本体与逻辑的动态均衡、时间与空间的优化配置、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合等本质特征,正是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西式民主的分殊。在此基础上,可以透过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展现出的价值与使命、动力与发展、伦理与正义等政治哲学的理论意涵,深入洞察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研究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哲学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政治参与 数据赋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