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机制分野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统合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小随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6-90,103,共6页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分化而成的人类行为三大领域,其界分原理是各自运行机制上的实质区别,并事实上构成了资源的三个分配渠道或三次分配体制。秉性和目标不同的三大机制在运行上不可避免出现互相侵入或覆盖的情况。国...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分化而成的人类行为三大领域,其界分原理是各自运行机制上的实质区别,并事实上构成了资源的三个分配渠道或三次分配体制。秉性和目标不同的三大机制在运行上不可避免出现互相侵入或覆盖的情况。国家治理必须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政治统合,不同的政治统合模式和能力决定国家治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分野 国家治理 政治统合
下载PDF
政治统合制及其运行基础——以县域治理为视角 被引量:152
2
作者 欧阳静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198,10-11,共16页
政治统合制是指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对行政科层制进行结构整合、资源聚集、功能重组的治理模式。在县域治理实践中,为了克服行政科层制的缺陷与惰性,以党委为主体的政治机制将重要的治理事务转化为中心工作,再通过压力机制、动员机制和行... 政治统合制是指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对行政科层制进行结构整合、资源聚集、功能重组的治理模式。在县域治理实践中,为了克服行政科层制的缺陷与惰性,以党委为主体的政治机制将重要的治理事务转化为中心工作,再通过压力机制、动员机制和行政包干制等机制重构科层结构、整合科层资源,完成具有综合性、紧迫性的中心工作,从而形成了政治统合制。政治统合制不仅呈现了党委在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中的功能与意义,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路径。但是.政治统合制最大的风险是政治机制本身的官僚化。因此,发挥政治统合制的积极因素,避免党组织的官僚化,既是我国政权建设的挑战,又是其建设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统合 行政科层制 中心工作 县域治理
原文传递
需要建立一门统合政治学——关于把我们党的统战理论学科化的思考
3
作者 王继宣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9-22,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80多年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统战理论。但是,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统战理论学科至今尚未建立。在新世纪新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统战理论,把统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80多年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系统的统战理论。但是,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统战理论学科至今尚未建立。在新世纪新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统战理论,把统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战理论学科建设,创建统合政治学。其逻辑框架大致如下: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政治统合;政治统合主体;政治统合客体;统合政治资源;政治统合社会化;统合政治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理论 学科化 政治
下载PDF
统合西南边疆区域政治的关键:1935年蒋介石改组黔局及其对云南的影响
4
作者 段金生 《民国档案》 CSSCI 2024年第3期132-140,共9页
中央红军入黔后,国民党中央军亦追随而至,为蒋介石改组黔局提供了条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蒋介石对时任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采取的措施经历了“保留“”未定”“扶助“”去之”的复杂过程。在具体策略上,蒋注重运用政治方式,实施步... 中央红军入黔后,国民党中央军亦追随而至,为蒋介石改组黔局提供了条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蒋介石对时任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采取的措施经历了“保留“”未定”“扶助“”去之”的复杂过程。在具体策略上,蒋注重运用政治方式,实施步骤也相当谨慎。然而,蒋介石改组黔政,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强迫方式进行的,这虽然使其成为胜利者,却埋下诸多隐患,引起了龙云的戒备。龙云一方面对蒋介石保持了表面尊重,一方面对国民党中央军进入西南更加警惕。蒋介石对西南边疆区域政治统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多维面相,既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异化的政治逻辑的重要构成,也是突出表现。以武力为依恃的政治改组,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国家政治的统合,但难以解决政治分野的根本问题,反而导致蒋介石与龙云等西南实力派的猜忌加深,种下了日后分道而行的恶果。在近代国家建设的宏大视角下,蒋介石改组黔局的过程及其影响,反映出边疆社会是国家政治、经济诸维结构的重要组成,边疆政治的变化关系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改组黔政 西南边疆区域 政治统合 地方实力派
原文传递
流动的责任边界:基层政府的业务与政治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桐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61,共27页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 本文以一起“非正常上访”的事件过程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基层政府责任边界的变化以及相关行动策略的产生。基层政府具有“业务部门”和“政治单位”的双重角色面向,其行为逻辑也不同——前者适用理性官僚制,清晰的任务边界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使得基层政府责任边界模糊,为其规避风险留有制度空间;后者适用于政治统合制,模糊的任务边界设计反而迫使基层政府重新清晰其责任边界,展现出担当的一面。基层政府受两种制度逻辑的影响,责任边界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其行为也从“风险规避”向“风险担当”转化。本文使用“流动的责任边界”作为分析框架,强调情境变化和基层政府的双重角色面向在其行为塑造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对话和发展已有的基层政府责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责任边界 理性官僚制 政治统合 业务部门 政治单位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安信息连接的双轨式断裂与技术重建——基于对L社区的微信治理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金锋 陈如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6,共12页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基层治安治理则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治安主体与治安实体之间保持有效信息连接,治安主体对治安实体形成信息优势,...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基层治安治理则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治安主体与治安实体之间保持有效信息连接,治安主体对治安实体形成信息优势,这是基层社会治安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基层治安主体与治安实体之间的信息连接呈现双轨式断裂,治安主体依靠人力连接模式无法有效把控治安实体的变化动向。为此,需要依靠技术连接模式来重建治安主体与治安实体之间的信息连接。技术连接模式包括关系生产型和技术自生产型两种类型。技术连接模式能够实现双层空间有效连接、安全治理缝隙弥合、国家社会政治统合等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功能生产,成为当前基层治安治理所践行的一条主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信息连接 双轨式断裂 技术连接 政治统合
原文传递
从经济全球化和东亚经济区域化谈两岸经济整合
7
作者 李隆生 《发展研究》 2011年第10期34-39,共6页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东亚经济区域化。接着,从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谈两岸经济整合。最后,就两岸经济整合、政治统合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区域化 海峡两岸 经济整 政治统合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五代以降钱塘江两岸的地域耦合——以杭、绍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可达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91,共10页
传统研究视野中的浙西、浙东往往被视为差异甚大的两个区域,这与真实的历史记载存在着一定偏差。本文将地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化用到历史地理学领域,以杭州和绍兴为中心,从经济交往、文化互动、政治统合等三个角度出发,努力勾勒出五代以降... 传统研究视野中的浙西、浙东往往被视为差异甚大的两个区域,这与真实的历史记载存在着一定偏差。本文将地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化用到历史地理学领域,以杭州和绍兴为中心,从经济交往、文化互动、政治统合等三个角度出发,努力勾勒出五代以降杭、绍两地的空间交往图景,进而说明钱塘江两岸在五代后形成了高度的地域耦合。本文期冀通过这一研究,就正确探明两浙的地域关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关系 经济交往 文化互动 政治统合
下载PDF
县级职能部门运作中卸责式监督的生成逻辑及其后果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先红 彭晓旭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54,M0004,共12页
职能部门是各级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探析职能部门从“尽责”到“避责”的转换逻辑与生成机制有助于深化对政府行为的认识。县级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推进常常受到科层体制“职责同构”的限制,尽管可以通过诸多变通机制加以纾解,但乡镇自... 职能部门是各级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探析职能部门从“尽责”到“避责”的转换逻辑与生成机制有助于深化对政府行为的认识。县级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推进常常受到科层体制“职责同构”的限制,尽管可以通过诸多变通机制加以纾解,但乡镇自主性的存在使得县级职能部门无法确保乡镇政府严格按照职能部门的要求落实工作。面对绩效考核与问责压力,县级职能部门依托领导小组机制,在推动“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化”的同时实现了主体责任的转移,并辅以规范化的督导检查来保证业务工作落地落实,卸责式监督带来了县域监督泛化和乡镇责任超载的严重后果。应当将以领导小组机制为代表的政治统合制控制在适当的运行限度之内,同时强化问责制度和督导检查制度的弹性化取向,从而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县域治理 职能部门 部门避责 卸责式监督 领导小组机制 政治统合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盟誓功能性原理的考察——以盟誓祭仪仪式的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吕静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91,共9页
通过对盟誓构成要素的解剖与分析,提出盟誓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盟誓,原始的宗教感情是制约自身行为的原动力。而巫术式的盟誓祭仪,是人类宗教感情外在化和行动化的表现。蕴含着优越的政治权威、宗教权威的载书、血... 通过对盟誓构成要素的解剖与分析,提出盟誓具有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盟誓,原始的宗教感情是制约自身行为的原动力。而巫术式的盟誓祭仪,是人类宗教感情外在化和行动化的表现。蕴含着优越的政治权威、宗教权威的载书、血祭等仪式的盟誓的运用,在春秋时代达到了维持中原各诸侯间的政治秩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盟誓功能 祭仪 自我诅咒 政治统合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自治赋权与精英参与——湖北秭归县“二长八员”村落自治个案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春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40,共9页
政治统合与行政吸纳对农村精英参与治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未能有效解决闲置精英参与不足和村级公共治理缺位的问题。在村级治理行政—自治非均衡形态下,产生了行政悬浮和自治空转的结构性特征。当自治场域内精英主体能够有效集聚和自治... 政治统合与行政吸纳对农村精英参与治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未能有效解决闲置精英参与不足和村级公共治理缺位的问题。在村级治理行政—自治非均衡形态下,产生了行政悬浮和自治空转的结构性特征。当自治场域内精英主体能够有效集聚和自治赋权时,体制外乡村精英参与村级公共治理才可行并能够有效运转。村落精英参与治理,其核心在于激发闲置精英的参与功能来破解村落治理缺失的困境,其运行机制在于村落协商共治和自我监督管理,其治理导向在于促进村落公共事务的解决。村落精英自治对未来优化乡村治理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有效 自治赋权 政治统合 行政吸纳 精英参与
下载PDF
简约治理:超越科层化的乡村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211
12
作者 欧阳静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63,207,共20页
与传统“无为而治”背景下的“简约治理”不同,当代乡村的简约治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有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是指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结合点”的基层政权组织通过“群众路线”“驻队”“包村制”“工作组”和“统分结... 与传统“无为而治”背景下的“简约治理”不同,当代乡村的简约治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积极有为”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是指处于国家与乡村社会“结合点”的基层政权组织通过“群众路线”“驻队”“包村制”“工作组”和“统分结合”等非科层化治理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其“承上启下”功能的治理模式。近年来,由于“上面千条线”对“下面一根针”的挤压,导致乡镇党委政治统合能力弱化,无法发挥其简约治理功能,结果引发基层形式主义问题。基于此,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从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结合点”出发,处理好“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实践关系,充分发挥基层简约治理功能,以保持乡村治理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简约治理 政治统合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准确把握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13
作者 傅小随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6年第4期5-7,共3页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分化而成的人类行为三大领域,其界分原理是各自运行机制上的实质区别,并事实上构成了资源的三个分配渠道或三次分配体制。秉性和目标不同的三大机制在运行上难免出现互相侵入的情况。只有对三者进... 政府、市场与社会是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分化而成的人类行为三大领域,其界分原理是各自运行机制上的实质区别,并事实上构成了资源的三个分配渠道或三次分配体制。秉性和目标不同的三大机制在运行上难免出现互相侵入的情况。只有对三者进行有效政治统合,才能保障国家的稳定发展和有效治理。这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要处理的基本关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分野 政治统合 战略布局
原文传递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史和演变逻辑探究
14
作者 叶雪锋 《才智》 2019年第32期150-151,共2页
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群体,为更好地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必要对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资料搜集、文件分析和逻辑归纳等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辅导员制度发... 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体系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群体,为更好地开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必要对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资料搜集、文件分析和逻辑归纳等方法,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脉络,在此基础上探究辅导员身份定位、职责要求等方面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其逻辑起点和逻辑转向,回答了其变化的内在因素,并力求为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制度 一元化政治 多元化专业性支持
原文传递
A FRAMEWORK OF FUZZY LANDSCAOE THEOR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LLIANCE ANALYSIS
15
作者 S. Suganuma V. N. Huynh +5 位作者 Y. Nakamori S. Y.Wang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 China) K. K. Lai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03年第1期1-12,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framework of fuzzy landscape theory and discuss an application to alliance analysis. The fuzzy landscape theory may allow us to analyses a variety of aggregation processes in political, eco...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framework of fuzzy landscape theory and discuss an application to alliance analysis. The fuzzy landscape theory may allow us to analyses a variety of aggregation process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in a more flexible mann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rnational alignment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Europe and the coalition formation in standard-setting alliances in the case of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given by the original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landscape theory ALLIANCE PARTITION genetic algorith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