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微”协同微传播驱推高校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叶丽娜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高校是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政治认同教育价值链条的重要一环,是筑牢认同社会根基与思想基石的重要保障。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文章分析微传播视域下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困... 高校是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政治认同教育价值链条的重要一环,是筑牢认同社会根基与思想基石的重要保障。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政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文章分析微传播视域下高校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困境,通过“三微”协同微传播探索高校政治认同教育新模式,旨在培育高校学生政治认同感。文章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三微”协同微传播驱推高校学生政治认同的实践路径。“三微”协同微传播模式,即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微文化”思政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学的权威性,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穿透力,构建“微文化”思政教学资源库;运用“微媒介”提高思政教学渠道的精细化程度,通过不断拓展网络政治参与的微媒介渠道来优化高校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效果,构建网络政治“微媒介”思政教学渠道;运用虚拟情境教学模式,创建微型在线视频课堂,线上线下多方位、多元化统筹传播,加大政治认同教育整合力度,构建思政“微课堂”云端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微”协同 微传播 高校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路径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0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路径探析
2
作者 李涛 胡建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4-119,共6页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与“0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在内容上具有相通性,在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在新时代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0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要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实践教学主阵地,占领网络...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与“0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在内容上具有相通性,在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在新时代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0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要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实践教学主阵地,占领网络媒体新课堂,构建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00后”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评价探讨
3
作者 农艳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3期0068-0070,共3页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式,直接着大学生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政治认同教育的实现目标。由此可见,高校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完善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其评价机制是否达到科学管理的效果,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模式,直接着大学生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于政治认同教育的实现目标。由此可见,高校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完善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其评价机制是否达到科学管理的效果,是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策略。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体系还存在评价方法单一,评估过程中缺乏相应规范体系等问题。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理念,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坚持系统设计,开展多元综合评价,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评价
下载PDF
数字时代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赜
4
作者 吕晓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6-38,共3页
数字时代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抢占大学生意识形态主动权先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增强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全局主动性,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高校应加强党委对数字时代政... 数字时代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抢占大学生意识形态主动权先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增强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全局主动性,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此,高校应加强党委对数字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的领导,探索人机耦合的政治认同教育新模式,增设系统的素养教育抵制资本侵蚀以及增加大学生政治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数字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挑战与对策
下载PDF
渗透政治认同教育的乡土地理考察活动设计与实施--以横林镇乡土地理考察为例
5
作者 王哲呈 《地理教育》 2023年第S02期150-152,共3页
一、问题提出2021年10月22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并要求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解析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帮助学生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这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 一、问题提出2021年10月22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并要求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重点解析党的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帮助学生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这与“课程思政”理念高度契合。“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个非思政课程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举止行为等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地理 课程思政 高中教学 思政课程 党的领导 举止行为 政治认同教育 大中小学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策略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元修成 张澍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54-56,共3页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产生、延续和巩固,其内容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多元文化对大...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产生、延续和巩固,其内容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要确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原则,要推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深化与结构优化,要拓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渠道与途径,要创新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要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大学生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政治社会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被引量:7
7
作者 蒙象飞 马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教育和认知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然而,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认知教育同信仰教育异质性的忽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依旧是较为突出的现象。这不仅导致用知识取代信仰、用知识衡... 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教育和认知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然而,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认知教育同信仰教育异质性的忽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依旧是较为突出的现象。这不仅导致用知识取代信仰、用知识衡量信仰、用知识检测信仰等不良情形,也致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缺乏理论基础,进而引发政治认知和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困惑。摆脱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困境,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视角,通过加强政治文化体验和政治活动参与等途径,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从被动遵从到主动接纳的转换,进而使政治认同真正上升到信仰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政治社会化 对策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现状探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文洲 刘海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9-51,共3页
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北省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现状,对河北省10所高校2011级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政治认同的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在动机缺失、不了解少数民族政策等。因... 本研究主要针对河北省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现状,对河北省10所高校2011级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政治认同的主流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在动机缺失、不了解少数民族政策等。因此提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本、以媒体技术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预科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训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0,共6页
新媒体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教育的传统权威受到解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受到新媒体中多元化碎片化信息的解构,致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风险防控机制遭到冲击。这与新媒体技术的配套制度建设滞后和缺乏对... 新媒体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教育的传统权威受到解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受到新媒体中多元化碎片化信息的解构,致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风险防控机制遭到冲击。这与新媒体技术的配套制度建设滞后和缺乏对新媒体技术的制度规制密切相关。因此,从新媒体的配套制度建设和技术规制出发建构植入新媒体思维的新观念、奖惩规则、组织以及权威制度体系,并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民族地区大学生"两微一端"和"线上线下"联动的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可实现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创新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迎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58,共3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困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根据思政课的具体内容,把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道路认同教育、制度认同教育、政党认同教育有机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之中。为此,要不断改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策略浅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世兵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62-63,共2页
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教育策略包括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视角开展政治认同教育、从党和各民族共同经历与遭遇视角开展整治认同教育、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今昔对比视角开展政治认同教育、从对党性质与执政理念深入分析视角开展政治认同教育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研究——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迎春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危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为此,要改进"概论"课教学...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普遍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同危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在政治认同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为此,要改进"概论"课教学模式,增强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采用说理与解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坚持认知教育与认同教育相结合,利用网络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问题探究——以内蒙部分高校为例
13
作者 史艳芳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内蒙部分高校为例,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同情绪化、情感淡漠以及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理念不清晰等趋向。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高校应进一步加...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安全稳定,以内蒙部分高校为例,当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存在着政治认同情绪化、情感淡漠以及在多元社会思潮影响下理念不清晰等趋向。结合当前社会现实,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延伸网络教育平台,实践层面上,有效应对高校民族方面的矛盾和纠纷,以实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14
作者 王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6-79,75,共5页
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缺一不可。政治认同教育与思想教育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它们在起源、内容、特点、功能上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把握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 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缺一不可。政治认同教育与思想教育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但它们在起源、内容、特点、功能上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把握高校思想教育与政治认同教育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大学生积极思想观念与政治认同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教育 政治认同教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三个自信”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
15
作者 张珍 《广西教育》 2014年第31期41-43,共3页
分析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思路:打破封闭式的内容框架,强化理论宣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打破单向的理论宣讲方式,强化互动和引导;打破各自为政的大学生思想政... 分析当前高校政治认同教育在增强大学生“三个自信”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思路:打破封闭式的内容框架,强化理论宣讲与社会现实的结合;打破单向的理论宣讲方式,强化互动和引导;打破各自为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强化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三个自信”
下载PDF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莉 肖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后物质价值观特点和政治认同生成规律,提出渐进、多维、双向动态发展的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生...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后物质价值观特点和政治认同生成规律,提出渐进、多维、双向动态发展的政治认同教育模式;生活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堂主渠道建设;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同时完善校园相关制度建设和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教育 后物质价值观 模式构建
下载PDF
基于情感导向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同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主要从情感方面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培育需要通过信仰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并由理想建构、理论阐释、情境再现、... 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主要从情感方面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培育需要通过信仰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并由理想建构、理论阐释、情境再现、规范导入等要素构成。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路径方面,要融通个体理想和集体理想,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构建理论产生的复杂情境,增强课程讲授的叙事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身份认同 信仰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略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娄君庭 段薇静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5,共3页
新时代加强和推进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维护党和国家执政体系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高校必须教育大... 新时代加强和推进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维护党和国家执政体系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高校必须教育大学生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的认同,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可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营造校园红色文化环境等方面着手,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政治情感觉悟、政治信任程度、政治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时代内涵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利用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以桂北红色资源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苒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充分利用桂北红色资源对广西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可以实现...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充分利用桂北红色资源对广西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可以实现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的强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和自身品格的完善,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以及"融媒体"等手段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红色资源 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浅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程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7-79,93,共4页
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坚定与迷失并存等特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相结合,可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增强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 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坚定与迷失并存等特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相结合,可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增强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上的作用,要创新高职院校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丰富高职院校政治认同教育方式,推进政治认同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促进政治认同教育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高职大学生 政治认同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