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2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作者 李峰 《广西教育》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故事教学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巧用故事... 故事教学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将故事教学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二是巧用故事冲突,促进知识理解与应用;三是结合故事内涵,培养正确价值观;四是创新故事表达,引发探究热情;五是续编故事内容,发展逻辑思维;六是运用生活故事,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故事教学法 故事情境 故事冲突 故事内涵 故事续编 故事价值 故事表达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服务人类教育发展——专访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
2
作者 张民选 孔令帅 舒美豪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张民选教授一直致力于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服务人类教育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贯彻联合国提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响应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倡议、推动上海全球城市建设计划实施,张民选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 张民选教授一直致力于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服务人类教育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了贯彻联合国提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响应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倡议、推动上海全球城市建设计划实施,张民选教授带领团队建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现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教育经验交流平台。张民选教授重点论述了“为什么要讲好故事”“如何吸引别人来听故事”“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和“谁来讲故事”等5个问题,并主张中国要积极展现自己的教育成就,要在国际事务中增强教育影响力。张民选教授还总结概括了中国教育成就背后的核心教育经验,介绍了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需求,并倡导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共同讲述中国教育故事。张民选教授认为,要在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过程中全面客观认识中国与世界,各国要在相互借鉴先进教育经验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张民选教授指出,数字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数字时代育人新途径。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来提高教学质量,如为学生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提供社会和情感支持、开展有前瞻性的指导等。张民选教授向广大青年学者寄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文献研究,在教育实践中总结有价值的教育经验;要拥有宽广胸怀,以传播中国优秀教育经验与服务全球教育发展为己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教育故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 人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学术话语讲故事”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对策
3
作者 李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1,共4页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推动思政课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用“学术话语讲故事”是提升思政课课堂效果的应然之举,也是思政课优化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推动思政课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用“学术话语讲故事”是提升思政课课堂效果的应然之举,也是思政课优化话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在探讨用“学术话语讲故事”的理论主旨的基础上,尝试在话语内容、话语语境、话语效果、话语品格等方面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学术话语讲故事”的现实空间,对思政课教学用“学术话语讲故事”作出具体分析,并从优化思政课话语叙事方式、构建中国故事话语语料库、加强故事话语阐释有效性、增强话语文本有效性等方面提出具体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学术话语 故事话语 学术话语讲故事
下载PDF
共情传播视域下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建构
4
作者 王真真 王相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126,共9页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 中国体育故事存在国际认同不足等困境,如何基于文化陌生感的语境建构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认同,是亟待思考的现实议题。该研究以共情传播为理论,指出了中国体育故事中的共情元素、共性历史、共同诉求和共通价值,为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提供了共情可能。并以国际认同的建构为导向,构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的共情传播模式,认为承载不同价值观、不同主题的中国体育故事,在相应的跨文化传播场域,能够经由共情传播建构国际认同。基于这一模式提出了中国体育故事跨文化传播中建构国际认同的路径:提炼中国体育故事与世界的共情元素,消解认知偏差;从平民视角和他者视角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强化情感认同;强化中国体育交流故事传播中的聚合效应,以共识促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故事 跨文化传播 共情传播 国际认同
下载PDF
聚焦故事思维激发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力
5
作者 朱丹丹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聚焦故事思维,结合历史史料、生活体验、真实情境等,激...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聚焦故事思维,结合历史史料、生活体验、真实情境等,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学科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多元思考,并探寻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方略。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故事思维 道德与法治 情境教学
下载PDF
运用红色故事提升高校党员教师党性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党支部为例
6
作者 吴修荣 郝金镇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红色故事教育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建党精神、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文化重要指示的需要、党员教师自身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红色故事教育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建党精神、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学校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文化重要指示的需要、党员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新时代背景下服务学生的需要。基层党支部引导党员教师品悟红色故事、撰写红色故事、讲解红色故事;创新载体,丰富形式;创设环境,形成氛围,从而提升支部党员党性修养,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故事 教师 党性教育
下载PDF
宫姬之回归: 历史性鬼故事与朝代覆亡
7
作者 蔡九迪 郭文仪(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7-188,共22页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 论文讨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鬼故事,被称为“历史性鬼故事”,这类鬼故事通常以历史“受难者”或牺牲者为中心,其主题与个体死亡的故事紧密相关,隐喻了王朝的覆灭及由此产生的创伤。论文从十七世纪六种“林四娘”故事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这些版本,对林四娘故事进行了类型区分,分析了故事的变体以及与之类似的“宫姬归来”的故事。“宫姬回归”的情节在怀古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表达了对王朝辉煌和衰落的追悼。作者以林四娘故事为例,展示了“宫姬回归”类型的鬼故事如何成为悼明文化工程的一部分,使旧朝记忆重新浮现并最终得到安抚。这一过程突显了历史性鬼故事的独特意义,深刻探讨了这些故事与王朝覆灭的历史记忆之间的变化和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鬼故事 王朝覆灭 宫姬回归 林四娘故事 明清易代
下载PDF
于故事中激活 在演绎中拉伸——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赏读
8
作者 肖晓兰 杨顺仪 《学语文》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2023-2024年高考满分作文专辑》,聚焦2023年新高考Ⅰ卷考场作文,从标题拟写、考生思维、行文结构、故事演绎进行梳理赏评,作一鸟瞰式描述,以抛砖引玉,启迪启发正在备考的师生,也以此陶冶写作情趣,在借鉴学习中,提升自我写作。
关键词 高考作文 标题拟写 考生思维 行文结构 故事演绎
下载PDF
教师立场与学术生产——以李何林《〈故事新编〉讲义》为中心的探讨
9
作者 鲍国华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三大奠基人中,李何林曾经的革命者身份一直受到关注,被视为其文学教学与研究事业的生命底色。然而,李何林对自家的教师身份也颇为看重,长期在高校任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作品的教学与研究,大多从教师立场出发。...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三大奠基人中,李何林曾经的革命者身份一直受到关注,被视为其文学教学与研究事业的生命底色。然而,李何林对自家的教师身份也颇为看重,长期在高校任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作品的教学与研究,大多从教师立场出发。这在其存世的《〈故事新编〉讲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学是李何林从事学术生产的出发点和源动力,也促成其学术书写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何林 教师 故事新编》 讲义
原文传递
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古人形象?——以《故事新编》为中心考察当代文坛的创作
10
作者 竺建新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36,共9页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故事新编”类小说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经历了“故事新编”“新故事新编”和“后故事新编”三个时期,发展已百年,但鲜有佳作。其重塑的古人形象虽然数量增长迅猛,但写作主体缺乏精神建构的自觉性,重塑的古人形象大...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故事新编”类小说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经历了“故事新编”“新故事新编”和“后故事新编”三个时期,发展已百年,但鲜有佳作。其重塑的古人形象虽然数量增长迅猛,但写作主体缺乏精神建构的自觉性,重塑的古人形象大多欠缺可信度和审美性。在这方面,《故事新编》提供了三方面文学经验:其一,追求创新,但不作“观念化”“娱乐化”的简单消解,而是对古人形象进行艺术性重构;其二,以古讽今,重视人性书写,让重塑的古人形象生发出丰富的精神蕴藉;其三,以“尊重史实”与“文学想象”相结合的叙事模式,让重塑的古人形象既有人物成立的逻辑性,又有人物的精神风采,呈现出丰盈的审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古人形象 文学经验 小说创作
下载PDF
从“故事新编”到“追踪蹑迹”——“创意写作中国化”理论取径的可能性
11
作者 张怡微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故事新编”是一门显学。尤其是近十年来,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与创意写作学科的结合,为“故事新编”实践提供了更多元的展示和阐释空间。立足于“故事新编”的研究视野,并结合中国小说续书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理... 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故事新编”是一门显学。尤其是近十年来,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与创意写作学科的结合,为“故事新编”实践提供了更多元的展示和阐释空间。立足于“故事新编”的研究视野,并结合中国小说续书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理解不同时期改编、新编、演义等创作行为的发生动机。辨析不同研究框架背后的创作发生论,可以为创意写作小说类别的训练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并以此作为创意写作学科中国化、本土化的理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故事新编》 续书研究 改编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特点、策略、启示——以习近平总书记出国访问讲述的小故事为例
12
作者 王泰 王晓飞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时示范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他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让国外民众通过具有重大主题、深刻内涵、世界意义的小故事了解中国、走近中国,也让中国融入世界。习近平总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时示范践行“讲好中国故事”,他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创新对外话语体系,让国外民众通过具有重大主题、深刻内涵、世界意义的小故事了解中国、走近中国,也让中国融入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故事,内容落点小而巧妙,篇幅短而精悍,蕴藏深意,直击心灵,回应关切,让国外受众获得“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他立足中华文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彰显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实践的启示是:拓宽历史和文明视野,在更高的层次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眼光,妥善处理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的基本问题,进而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让全世界更多人为中国声音喝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公主与女巫的艺术形象演变——以中外经典童话故事为中心
13
作者 汤素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必然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女性审美价值观。尤其是一些经典童话和原型人物,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改写和重新创作。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经典童话和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从童话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演变,可以... 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必然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女性审美价值观。尤其是一些经典童话和原型人物,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改写和重新创作。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经典童话和所塑造的女性角色,从童话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演变,可以看出女性如何建构自我、从被遮蔽到发出自己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故事 女性形象 主体性
下载PDF
边缘活力与“西游故事”的多民族叙述
14
作者 赵毓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发生的,是在中原动力与边缘活力“内聚外活”的文化力学结构内实现的。边缘地带的多民族叙述一方面容受中原文化,又反馈于中原文化,一方面吸纳异域文化,又经内部多民族交流整合后向中原输送,... “西游故事”的演化传播是在中华文学版图内发生的,是在中原动力与边缘活力“内聚外活”的文化力学结构内实现的。边缘地带的多民族叙述一方面容受中原文化,又反馈于中原文化,一方面吸纳异域文化,又经内部多民族交流整合后向中原输送,仿佛“两重滤器”。在古代“一带一路”的历史空间背景下,西北、西南、东南多民族地区表现得格外活跃: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板块承担了故事早期演化的主动力功能;由川滇缅印通道贯穿的西南板块贮存了故事早期形态的“活化石”;以泉州为中心的东南板块将海外因子与闽地民间信仰结合,推动了人物形象的完善、定型。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新活力,则推动了故事的世情化、戏谑化、游戏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故事 边缘活力 多民族 中华文学版图 一带一路
下载PDF
故事中思辨的教学路径
15
作者 吕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文本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在故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辨的六条路径:第一,融入情境,具身体验,是理性思辨的前提;第二,有深度的问题,是引发思辨的有效...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类文本不仅数量最多,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载体。本文提出在故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思辨的六条路径:第一,融入情境,具身体验,是理性思辨的前提;第二,有深度的问题,是引发思辨的有效方法;第三,在字里行间寻找证据,让思辨更具相关性、精确性;第四,还原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让思辨更具清晰性、逻辑性;第五,发现思维困境,提供思维支持,让思辨更具深刻性、宽广性;第六,拓展情境,建构意义,让思辨更具灵活性、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思辨能力 思维品质
下载PDF
科学故事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新梅 程雪妮 +1 位作者 陈鹏 李科友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4期0059-0062,共4页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繁杂且抽象,具有理解难、内容相对枯燥等特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在《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中,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 《基础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繁杂且抽象,具有理解难、内容相对枯燥等特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在《基础生物化学》教学中,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学故事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爱校和爱国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独立、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精神,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科学故事 农林特色
下载PDF
“讲述美国故事”的霸权外交叙事模式:解构与批评
17
作者 杨明星 贺康宁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27,157,158,共19页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塑造其全球大国的话语霸权,启动了“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的外交战略传播工程。“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有其特殊的历史动因、发展脉络和叙事模式及策略。研究发现,美国通过整合对外传播资源和先进信息技术,建构了一... 20世纪40年代,美国为塑造其全球大国的话语霸权,启动了“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的外交战略传播工程。“向世界讲述美国故事”有其特殊的历史动因、发展脉络和叙事模式及策略。研究发现,美国通过整合对外传播资源和先进信息技术,建构了一套服务其国家利益的霸权外交叙事模式,逐渐成长为一个与其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超级大国。美国为了打造全政府、全社会、全媒体的外交叙事体系,在推动跨部门联动、法制化构建和双轨并行的同时,辅之以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凸显、多重视角呈现和数据信息操纵等多元叙事策略。为了打破美国的叙事霸权,维护中国的叙事主权,中国应加快推进“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国外交叙事体系建设,敢于揭露和反制美国对华污名化叙事,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述美国故事 霸权外交叙事模式 叙事策略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建立故事银行,让孩子拥有思辨的头脑
18
作者 秦旭芳 《教育家》 2024年第16期32-33,共2页
一个没有故事的时代是苍白的。具备故事思维的人,往往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生活。到底什么是讲故事的能力?如何从技能层面、心理层面、未来职业发展层面等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怎样更好地传授家长、教师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的... 一个没有故事的时代是苍白的。具备故事思维的人,往往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生活。到底什么是讲故事的能力?如何从技能层面、心理层面、未来职业发展层面等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怎样更好地传授家长、教师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的方法与步骤?我们希望在多元化的游戏与阅读中,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故事思维,让孩子实现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 快乐成长 故事 心理层面 故事思维 未来职业发展 多元化 技能层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