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轧生产效率与能耗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兴杰 纪建军 +1 位作者 肖冬 潘孝礼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S1期343-347,共5页
对于无缝钢管连轧生产,连轧生产效率和能耗是衡量生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建立机理模型,故难以实现对其模型的优化。本文根据连轧生产工艺将连轧生产过程分成多个部分,提出了基于均值子时段MPLS方法的连轧生产效率和... 对于无缝钢管连轧生产,连轧生产效率和能耗是衡量生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建立机理模型,故难以实现对其模型的优化。本文根据连轧生产工艺将连轧生产过程分成多个部分,提出了基于均值子时段MPLS方法的连轧生产效率和能耗预报模型。在间歇过程预报模型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对各段工艺参数的平均值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连轧生产效率和能耗综合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连轧生产效率和能耗预报模型的连轧生产效率合能耗综合优化方法可有效取得最优工艺参数,为连轧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能耗的降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钢管 连轧 效率与能耗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单交叉口车辆轨迹优化
2
作者 冯红艳 康雷雷 刘澜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25-38,共14页
为了提高信号灯前车辆的通行效率,改善交通流整体运行水平,本文从减少车辆延误和降低燃油消耗两个角度入手,在智能网联环境下,提出了一种车辆编组识别算法和针对编组头车的多目标线性轨迹优化模型(MOLP-pl)。首先对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I... 为了提高信号灯前车辆的通行效率,改善交通流整体运行水平,本文从减少车辆延误和降低燃油消耗两个角度入手,在智能网联环境下,提出了一种车辆编组识别算法和针对编组头车的多目标线性轨迹优化模型(MOLP-pl)。首先对智能驾驶员跟驰模型(IDM)进行改进,调整车辆状态,减少车辆随机到达状态下车辆速度和车头时距分布的差异,同时为后续MOLP-pl轨迹优化模型的运行提供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以车辆编组为优化单元,通过车辆编组识别算法识别编组头车和跟随车辆,将编组头车的行驶轨迹作为优化对象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了提高车辆轨迹优化模型的求解效率和精度,对其进行线性化重构,采用线性求解器计算编组头车加速度,构建编组头车最佳时空轨迹,然后,利用IDM跟驰模型计算跟随车辆的行驶速度,从而使编组车辆最大效率的通过交叉口。最后,利用SUMO构建的仿真实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车辆轨迹优化算法可显著提高信号灯前车辆的通行效率,在三种不同的交通饱和度条件下,相对于无速度引导场景,车辆延误分别降低了8.56%、12.42%、64.79%,燃油消耗分别降低了17.21%、18.34%、12.64%;相对于逻辑控制场景,延误分别降低了-1.31%、2.63%、60.83%,燃油消耗分别降低了2.47%、7.91%、2.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辆轨迹优化 交通效率与能耗 编组识别 SUM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