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1365”体系建设,全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新冠疫情防控启示与思考
1
作者 陈良 陈玉国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6-7,共2页
过去三年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抗疫防疫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作体系,达到了“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的目标。抗疫防疫过程提示我们依托急诊科建立大急诊急救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卫生事件。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急诊科建设
下载PDF
卒中中心救治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
作者 苏梓涵 陈晨 韩建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4期64-67,共4页
卒中中心建设是对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再造,是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抓手,与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纲要相契合,与提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本文就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体系搭建体系和方法进行探索。陕西省通过发挥卫健系统组织... 卒中中心建设是对院内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再造,是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抓手,与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纲要相契合,与提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关。本文就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体系搭建体系和方法进行探索。陕西省通过发挥卫健系统组织部署力,制定目标、实施方案,拟定标准化急救体系并提供政策支持,依靠牵头医院指导引领力,下沉帮扶并制定建设指标,组织质控会议,提升同质化水平,发挥网络平台信息支持力,打造“干预-救治-随访”的全流程的信息系统,挖掘基层医院发展源动力,多方发力,四力融合,打造上下贯通,各级医院互相补充的卒中急救体系。通过卒中中心建设系统提升区域内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中心 信息平台 公共政策 救治能力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发挥智能装备优势,促进救治训练转型——西部战区总医院发挥智能装备优势提升救治能力纪实
3
作者 赵芝洪 王子冰 吴瀚波(图) 《解放军健康》 2023年第6期46-46,共1页
野战医疗帐篷内,后送伤员救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救治展开时,“伤病员”将生命数据实时传送到了总考官冉明宇操作的平板电脑上。这是日前西部战区总医院开展战创伤救治训练的一幕场景。“战场救治容不得丝毫拖延,平时训练是确保伤... 野战医疗帐篷内,后送伤员救治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救治展开时,“伤病员”将生命数据实时传送到了总考官冉明宇操作的平板电脑上。这是日前西部战区总医院开展战创伤救治训练的一幕场景。“战场救治容不得丝毫拖延,平时训练是确保伤员得到精准高效救治的重要支撑。有了这名‘伤病员’的参与,每场救治演练都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员救治 救治能力 野战医疗 平板电脑 战场救治 实时传送 智能装备 伤病员
下载PDF
技能培训对医护人员外伤救治能力的探讨研究
4
作者 张子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25-0028,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伤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医护人员的外伤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医疗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具体的技能培训如何影响医护人员的外伤救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外伤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医护人员的外伤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医护人员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医疗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具体的技能培训如何影响医护人员的外伤救治能力,仍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医护人员外伤救治所需基本技能以及技能培训对提升医护人员外伤救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还指出了提升医护人员技能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医疗教育和医护人员技能培训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培训 医护人员 外伤救治能力 探讨
下载PDF
黑龙江省医疗救治系统医院救治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艳春 吴群红 +5 位作者 郝艳华 李斌 任延禄 姜文海 高力军 宁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的考察黑龙江省各级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5个市级综合医院和5个传染病院、9个县级医院的机构和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主要负责... 目的考察黑龙江省各级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以期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5个市级综合医院和5个传染病院、9个县级医院的机构和个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疗机构人员学历构成主要以中专、大专为主,医疗救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救治人员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识和意识不强,资金配备不够合理,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结论黑龙江省医疗救治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体系运作已初见成效,但传染病院面临压力很大,综合医院传染科也面临着平战结合的矛盾,医疗救治体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 医疗救治能力 政策支持
下载PDF
交通伤院前急救护理培训提升护士应急救治能力 被引量:19
6
作者 葛学娣 王莉英 +2 位作者 凌霞 李冰 叶国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交通伤院前急救护理培训对护士应急救治能力的提高。方法某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30名护士进行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应对患者紧急状态下采取急救措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结果培训前后,护... 目的观察交通伤院前急救护理培训对护士应急救治能力的提高。方法某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对30名护士进行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应对患者紧急状态下采取急救措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时效性。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等考核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培训是培养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军队护理人员提高应对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伤 院前急救护理培训 应急救治能力 护士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提高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被引量:6
7
作者 冒山林 夏志洁 +4 位作者 曹隽 郭涛 葛梓 赵晖 周鑫健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估新医改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的成效。方法:通过创新患者管理制度、规范就诊流程和培养医护人员急救能力等方法强化对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以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对急诊综合救治... 目的:评估新医改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的成效。方法:通过创新患者管理制度、规范就诊流程和培养医护人员急救能力等方法强化对急诊综合救治能力建设。以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对急诊综合救治能力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随着急诊患者逐年增加,同期急诊医患比、医护比和患者滞留急诊时间有所下降。与2013年度比较,2015年度急诊STEMI患者平均门球时间明显降低,ROSC成功率显著提高。与2014年度比较,2015年度急危重症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至2015年底约2/3的急诊医师能独自完成急救操作技能,临床中所有急救工作均由急诊医师团队完成。结论:规范急诊患者管理流程和加强医护人员能力培养能显著提升急诊综合救治能力,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综合救治能力 急救能力 分级分诊 重点疾病
下载PDF
海军陆战部队医疗后送及救治能力优化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荣 陈国良 +4 位作者 贺祥 齐亮 顾仁萍 王旭 林叶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医疗后送 救治能力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加强部队救治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秀红 毕光远 +1 位作者 潘裕亮 卢海仓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随着未来战争形态发展变化,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发生深刻转变,部队卫生机构在平战时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加强部队卫生机构建设,着力提高部队救治能力,已成为卫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结合沈阳军区部队救治... 随着未来战争形态发展变化,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发生深刻转变,部队卫生机构在平战时卫勤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加强部队卫生机构建设,着力提高部队救治能力,已成为卫勤核心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结合沈阳军区部队救治力量建设试点工作实践,从卫勤指挥链条、专业队伍建设、力量编组模式、卫生装备改革和训练方式转型5个方面提出了部队救治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救治能力 建设 实践与思考
下载PDF
11家区县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勇坚 简伟研 +1 位作者 胡牧 张修梅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估北京市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方法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收集11家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2008年的"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中风伴严... 目的评估北京市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方法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北京市出院病人病案首页数据库"收集11家远郊区县区域中心医院2008年的"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中风伴严重并发症"和"多发性创伤"4类出院病例。以"回原住地率"为正向指标,同时利用死亡和转院信息构建"未能救治率"作为负向指标,对医院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正向和负向指标,在11家区域中心医院中,医院C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强,而A的危重病例救治能力最弱。结论利用客观的出院转归指标,便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助于得到较为可靠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转归 救治能力 危重病例
下载PDF
某地医院卫生救治能力趋势分析及相关建议
11
作者 吴爱平 陈锦华 +2 位作者 伊波 钟贵陵 张永裕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究以福建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地方医院卫生救治能力的变化趋势,为平战时卫生动员提供基础资料与政策建议。方法将卫生救治能力量化,采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进行描述并用平均增长速度法进行预测;分析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探讨... 目的探究以福建省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地方医院卫生救治能力的变化趋势,为平战时卫生动员提供基础资料与政策建议。方法将卫生救治能力量化,采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进行描述并用平均增长速度法进行预测;分析变化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探讨其对平战时的意义。结果 2002-2010年福建省地方医院卫生救治能力量值年均增长率为10.11%,至2015年人均拥有卫生救治能力量值较2010年上升51.43%,但低于同时期全国人均水平;提出医院应加强在管理、技术、科研等方面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卫生救治能力。结论福建省医院卫生救治能力呈上升趋势,对满足平时医疗卫生救治服务的需要和战时国防卫勤保障任务的需求有重要意义;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救治能力,将来更好地为战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救治能力 动态数列 平均增长速度法 趋势分析 建议
下载PDF
舰艇战伤救治能力情况调查分析
12
作者 温世浩 陈国良 陈尧忠 《国防卫生论坛》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海上作战 舰艇救护 战伤救治能力 人员 装备 卫勤训练
下载PDF
如何提高胸部创伤救治能力探讨
13
作者 田虎耕 《武警医学》 CAS 1994年第S1期58-59,共2页
如何提高胸部创伤救治能力探讨武警安徽总队医院田虎耕(合肥230041)1胸部创伤的概况在历次战争中,我军胸部创伤的发生率约为8%[1,2]。美军在越战期间(1966~1967)胸伤的发生率高达19.69%。胸伤的主要... 如何提高胸部创伤救治能力探讨武警安徽总队医院田虎耕(合肥230041)1胸部创伤的概况在历次战争中,我军胸部创伤的发生率约为8%[1,2]。美军在越战期间(1966~1967)胸伤的发生率高达19.69%。胸伤的主要原因战时为火器伤和各种穿透伤,和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救治能力 田虎耕 穿透伤 总队医院 胸部伤 火器伤 确定性治疗 紧急剖胸 胸外伤
下载PDF
广西二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的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小冶 秦岭 +1 位作者 韦波 黄永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0-652,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二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现状。方法:应用量表法对广西136家二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二级医院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人力资源调配、病床及相关设施、应急资源储备、应急设备获得、医疗救治预案。结... 目的:了解广西二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现状。方法:应用量表法对广西136家二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二级医院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人力资源调配、病床及相关设施、应急资源储备、应急设备获得、医疗救治预案。结果:126家二级医院按要求填写量表,占92.6%。调查反映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广西二级医院在人力资源调配方面有一定能力,在病床及相关设施扩充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应急资源具有一定储备,多数医院不能从其他部门获得应急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预案不够完善。结论:广西二级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能力十分有限,需要加强建设,系统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公共卫生事件 救治能力
下载PDF
创建三级甲等医院 提高突发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能力
15
作者 赵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三级甲等医院 应急救治能力 重大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定点收治医院 南京市第二医院 质量控制中心
下载PDF
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门诊救治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嘉华 朱敏 +2 位作者 钱阳明 孙强 田丽丽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结合以往任务经验,分析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门诊救治能力的关键因素,寻找提高医院船整体救治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确定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绘制模型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中各判断矩... 目的结合以往任务经验,分析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门诊救治能力的关键因素,寻找提高医院船整体救治能力的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研、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确定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绘制模型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中各判断矩阵具有高度一致性,并获得了可接受、符合逻辑的评价指标权重值。结论本研究对医院船海外医疗服务门诊救治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船整体救治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医疗服务 救治能力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对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崇明 胡芳芳 陈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170-172,共3页
目的分析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行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对救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 目的分析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行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对救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得出时间、心电图报告得出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得出时间(7.43±0.44)min、心电图报告得出时间(6.77±1.0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1.20±1.84)、(10.58±1.4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行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可显著缩短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得出时间以及心电图报告得出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心肌梗死 优化胸痛中心护理质量干预 救治能力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救治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敏 田丽丽 +3 位作者 孙强 田宇 曲佳 赵嘉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53-354,356,共3页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自服役以来,主要担负国内外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活动,与设计时的功能定位有所出入,不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文献回顾和客观数据分析,对医院船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中的救治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自服役以来,主要担负国内外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活动,与设计时的功能定位有所出入,不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文献回顾和客观数据分析,对医院船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中的救治能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到医院船提升其救治能力的可能性和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船 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救治能力 现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实体化创伤中心建设提升严重创伤救治能力 被引量:15
19
作者 肖仁举 王忠安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99-400,F0003,共3页
为明确实体化创伤中心建设对提升严重创伤救治能力的作用,笔者以兴义市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从院内多学科团队建设及核心能力维护、创伤救治流程优化、创伤时间节点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实体化创伤中... 为明确实体化创伤中心建设对提升严重创伤救治能力的作用,笔者以兴义市创伤中心实体化建设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效,从院内多学科团队建设及核心能力维护、创伤救治流程优化、创伤时间节点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介绍,为实体化创伤中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心 救治能力 实体化
下载PDF
创伤登记提升创伤中心救治能力 被引量:11
20
作者 肖仁举 张连阳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319-320,F0003,共3页
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是质量改进过程的基石。高质量的数据始于创伤登记员高质量的数据录入,创伤登记员的资质、全职、工作量、参与创伤小组工作等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中国创伤数据库建设才刚起步,应坚持在广大创伤工作... 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是质量改进过程的基石。高质量的数据始于创伤登记员高质量的数据录入,创伤登记员的资质、全职、工作量、参与创伤小组工作等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基础。中国创伤数据库建设才刚起步,应坚持在广大创伤工作者中推广普及创伤登记及创伤数据库建设,并用于创伤预防、创伤救治、创伤康复和创伤预后等研究,以促进中国创伤中心建设及创伤救治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登记 创伤中心 救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