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职教体系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维度与路径研究——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作者 吕栋腾 孟繁增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围绕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系统研究了教学创... 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围绕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系统研究了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设定、维度构成和实施路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聚焦师德师风引领、教师能力提升和校企培养共同体建设三大核心维度,按照“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开放引领、机制创新”并行展开,全面畅通建设的关键推进路径,打造高职卓越“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双师型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基于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刘述丽 张舒羽 马继侠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作用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基于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组建及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以工程地质与土工技术课程为例,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问题引领,多措并举提高教师思政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作用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基于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组建及省级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以工程地质与土工技术课程为例,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问题引领,多措并举提高教师思政能力、多方发力共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维共振优化课程培养目标、全程育人进行思政教学设计、五步教研法具体实施课程思政、多元主体进行课程教学评价,创新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为促进专业课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有效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创新团队 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教学设计 实施策略
下载PDF
网站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创新
3
作者 周李涌 高鹭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4期131-134,170,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站开发技术课程教学痛点,然后论述了网站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接着说明了网站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成效,最后对网站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网站开发技术课程 教学创新 Web前端工程师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创新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4
作者 徐利萍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新时代具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性课程。本文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困境成因分析,探讨互动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新时代具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性课程。本文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合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困境成因分析,探讨互动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从完善互动教学创新顶层设计、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创新课外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互动教学过程考核模式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创新策略,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职学生,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互动教学创新 核心素养
下载PDF
面向“双碳”战略,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赵锐 刘洋 +3 位作者 俞阳 黄涛 杨红薇 熊欣 《实验与分析》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二十大报告指出“双碳”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对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间的联系,及时调整和更新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已成为“双碳”战略背景下... 二十大报告指出“双碳”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对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目标、市场需求与学科建设间的联系,及时调整和更新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已成为“双碳”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以“双碳”牵头,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选择《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对象,重点针对双碳知识要素的时滞性、实践特色不足、教学效果评估单一的现实问题,以“双碳”目标驱动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探索,通过双碳政策梳理以及低碳消费案例解析重构了教学内容,设计低碳消费行为实验、碳积分核算实验以及绿色选材实验增加了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融合问卷量表与电生理技术量化分析学习效果丰富了教学评价方法,形成了课程体系闭环路径,为探索“双碳”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教育改革 教学创新 实践创新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6
作者 王佳 刘献岭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高校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新探索,以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步入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缓慢是进行人工智能赋能的必要性;国家战略的支撑引导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共... 高校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新探索,以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步入智能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缓慢是进行人工智能赋能的必要性;国家战略的支撑引导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取得的发展共同构成人工智能对其赋能的可行性。为此,在坚持“价值为本,技术为器”“内容为王,技术为用”“教师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空间三个维度进行赋能,以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铸魂育人实效,进而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实现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7
作者 柴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教师是教学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创新的核心要素,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教学创新能力。首先,要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专创融合教学理念。其次,高校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专创融合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参与到... 教师是教学创新的主要实施者,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创新的核心要素,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教学创新能力。首先,要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专创融合教学理念。其次,高校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专创融合教育模式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文章分析了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要素、提升的必要性,探讨了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高校教师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会展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8
作者 彭慧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3-135,共3页
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兴起和发展,为高校各类课程教学改革指引新方向、新路径。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强调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 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兴起和发展,为高校各类课程教学改革指引新方向、新路径。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强调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文章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教学要求,分析高校会展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的优势,并提出重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挥课堂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组织丰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建设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等创新策略,以期推动会展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展,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提升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育理念 会展课程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内涵、困境与纾解
9
作者 苏辉 周虎 《职教通讯》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立足中职学校发展现状,探索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理论内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当前存在的凝聚氛围不浓、角色定位模糊、制度供给不足和实践能力匮乏等问题,探索出“紧扣‘一条主线’... 立足中职学校发展现状,探索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理论内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揭示了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当前存在的凝聚氛围不浓、角色定位模糊、制度供给不足和实践能力匮乏等问题,探索出“紧扣‘一条主线’、实施‘三个计划’、建立‘四道分类’、推动‘四链融合’”的“1344”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施路径,为中职学校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学创新团队 结构化
下载PDF
数字赋能教学创新:基本特征、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贺会团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以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变革为导向,结合高职课堂教学数智化发展,探讨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特征、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分析数字赋能课堂教学的...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带来新的机遇,以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变革为导向,结合高职课堂教学数智化发展,探讨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基本特征、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分析数字赋能课堂教学的可视化、数据化、数智化、个性化、交互化和协同化特征,从数字信息化时代发展、产业经济数字化升级和职业教育自身需求三个维度探讨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评价反馈机制和教学生态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实现数字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教学创新 职业教育 数智化 教学生态体系
下载PDF
对分课堂(PAD)导引下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整体设计
11
作者 桑雷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能够解决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学分离、教师无奈、学生无力的问题,更加体现出学生“主体型”学习地...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应用于思政课教学,能够解决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学分离、教师无奈、学生无力的问题,更加体现出学生“主体型”学习地位,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反映到具体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重构教学生态,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主体的变化;重塑教学组织,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条件的变化;重整教材资源,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变化;重组教学实施,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流程的变化;重建教学评价,重点关注思政课教学考核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整体设计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功能与组织类型
12
作者 王玉龙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组织形态,在教学创新、资源整合、优势发挥、示范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清晰的发展目标、合理的组成结构、典型的项目机...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组织形态,在教学创新、资源整合、优势发挥、示范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清晰的发展目标、合理的组成结构、典型的项目机制等特征。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逻辑,组织类型主要分为战略型、资源型、整合型等,对服务专业领域、整合优质资源、推动院校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组织功能 组织类型
下载PDF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研究
13
作者 刘李福 孟禹衡 《商业会计》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文章基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三大要素为一体,以《高级...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理论性较强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发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文章基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践,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三大要素为一体,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为载体,通过创新和发展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为目标,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机制。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学生考核与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革新,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重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研究对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质量、推动“会计学”一流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财务会计 教学机制 教学创新改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14
作者 刁志波 《对外经贸》 2024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教学创新团队是基于产教融合的新型团队,要起到示范作用,将校企与校际协作共同体、示范性产业学院、创新型实验或实践教学中心等作为团队的依托。教学创新团队的运行需要进行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团队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团队的制度建... 教学创新团队是基于产教融合的新型团队,要起到示范作用,将校企与校际协作共同体、示范性产业学院、创新型实验或实践教学中心等作为团队的依托。教学创新团队的运行需要进行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团队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团队的制度建设。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包括建立多层次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约束制度、教研和科研管理制度、专业建设制度等,加强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能力培养。校企与校际合作的方式包括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等。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众多院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加强创新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教学创新团队 协同工作机制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的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15
作者 张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206-209,共4页
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本文在分析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的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教学创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方法,建... 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本文在分析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的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教学创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方法,建立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经检验该教学创新方案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OBE 教学创新 网站设计 网页制作
下载PDF
“金课”建设背景下教学创新的“四化”实践与探索--以“旅游营销策划”课程为例
16
作者 孙梦阳 冯兰慧 王倩倩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2期72-74,共3页
教学创新是高等教育建设一流课程的必经之路,文章基于“金课”建设背景,坚持“两性一度”原则,提出了“课程主题聚焦化、育德育智互动化、产教融合立体化、创新成果显性化”的“四化”创新思路。并以“旅游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创新为例... 教学创新是高等教育建设一流课程的必经之路,文章基于“金课”建设背景,坚持“两性一度”原则,提出了“课程主题聚焦化、育德育智互动化、产教融合立体化、创新成果显性化”的“四化”创新思路。并以“旅游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创新为例,围绕“痛点”问题,从学生需求、行业需求、首都需求以及专业发展四个角度出发,对以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使课程创新效果不断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四化 教学创新 旅游营销策划
下载PDF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17
作者 雍楚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6-I0007,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思想意识薄弱、教育成果难以量化等。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注重关注热点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 路径研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知识转化 教学创新研究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双向六环”模式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中的应用探析
18
作者 钟友坤 王秋菊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4期0009-0012,共4页
结合雨课堂教学平台功能开展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在培训中引入柯氏模型“引、学、点、探、测、用”等六个环节,注重发挥培训讲师和受训教师双向互动作用,有效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学习能力、教学创新行动能力、教学创新社会能力... 结合雨课堂教学平台功能开展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在培训中引入柯氏模型“引、学、点、探、测、用”等六个环节,注重发挥培训讲师和受训教师双向互动作用,有效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学习能力、教学创新行动能力、教学创新社会能力和教学创新资源构成能力,同时为高校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双向六环 培训模式 教学创新
下载PDF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19
作者 刘海妹 刘淑贞 张子聪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72-74,共3页
信息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世界各国都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升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落实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是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信息时代的来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世界各国都将技能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成为提升各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落实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是当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优秀教师团队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学团队建设制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本文探讨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并分析科学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教学创新 教师团队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