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5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讲简评 教学合一--以育人为导向的英语试卷讲评课方略
1
作者 文俊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3年第35期2-4,共3页
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教师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要借助测试结果和试卷本身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试卷讲评课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具有全面育人的功能。教师通过试卷讲评,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还要借助测试结果和试卷本身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从单纯“育分”到综合“育人”的跨越。为此,教师课前要做好精细分析,精心准备;课堂上要做到精讲简评,教学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试卷讲评 教学合一
下载PDF
基于“教学合一”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
作者 王新利 《学苑教育》 2023年第18期9-11,共3页
“教学合一”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教学合一”理念,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贯彻“教学合一”理念。但是当前初中数学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 “教学合一”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教学合一”理念,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贯彻“教学合一”理念。但是当前初中数学效果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参与性不强、练习时间难以保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合一”理念,采取积极教学策略,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全面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下载PDF
打造告“知法行创教学合一”的物理课堂
3
作者 鲍建中 《教育家》 2023年第2期13-13,共1页
自2001年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启以来,不少教师立足师生发展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习题”训练式的教学,代替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过程;用大屏上看实验、黑板上讲实验甚... 自2001年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启以来,不少教师立足师生发展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知识+实验操作技能+习题”训练式的教学,代替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过程;用大屏上看实验、黑板上讲实验甚至背实验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实践探究的权利,忽视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一张试卷定英雄的评价方式,将一批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造力的学生拒之门外,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过程 教学合一 师生发展 真实情境 实践探究 课堂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物理课堂
下载PDF
构建“教学合一”模式 探索“改薄创优”之路——东庐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述评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向荣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21,共3页
在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紧张的今天,如何打造中小学优质学校,是我国现阶段段基础教育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通过教学改革,以"讲学稿"为载体,构建出"教学合一"模式,激活了全体师生的内在潜能... 在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紧张的今天,如何打造中小学优质学校,是我国现阶段段基础教育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通过教学改革,以"讲学稿"为载体,构建出"教学合一"模式,激活了全体师生的内在潜能,大面积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学校"改薄创优"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教学改革 讲学稿 改薄创优 常规管理
下载PDF
浅谈“教学合一”在新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邓艳 范年柏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7期184-185,共2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新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应用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理论结合计算机英语自身的特点,针对学生学习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三个改变”、“两个加强”、“一个优化”学习理念。
关键词 计算机英语 教学合一 新高职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议题式教学“教学合一”策略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同林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4期24-26,共3页
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其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只有通过议题式教学,达到"教学合一",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陶行知在《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 思想政治课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其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只有通过议题式教学,达到"教学合一",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陶行知在《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上发表著名的《教学合一》一文,精辟论述了"教学合一"的思想。他说:"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立德树人 陶行知 思想政治课 教学生学 紧密相连 策略初探 教和学
原文传递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合一”
7
作者 刘宗晟 蒋利强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正是如今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贯彻好"教学合一"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思想正是如今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贯彻好"教学合一"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应该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教学合一 过程与方法 思维品质
下载PDF
教学合一 学教循环——指向课堂实践的教学关系新论
8
作者 黄伟 《江苏教育》 2019年第91期6-10,14,共6页
从教学关系的视角来考察课堂教学模式,大体有以教定学、少教导学、自学辅学、以学定教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其教学价值,但都有偏执一端之弊。本文提出“教学合一、学教循环”的教学模式可能更加逼近教学的本真。“教学合一、学教循... 从教学关系的视角来考察课堂教学模式,大体有以教定学、少教导学、自学辅学、以学定教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各有其教学价值,但都有偏执一端之弊。本文提出“教学合一、学教循环”的教学模式可能更加逼近教学的本真。“教学合一、学教循环”不以教与学的先后为分隔,而是以二者循环为主线,以学与教达成一致、整合、融合为目标。这便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教与学双方效率最大化的标志。“教学合一、学教循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学教循环 教学关系
下载PDF
教学合一,让学生体验形诸文字
9
作者 王泽斌 陈蓉 《湖北教育》 2014年第9期40-40,共1页
【教学片段一】师:(游戏之后)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准说说,它好玩在哪儿?(学生一听,刚才的热情一下子跑得没影了。你望我,我望你,似乎不知怎样说或是从何说起。在教师的鼓励下,慢慢有学生举手。)生:第一个贴鼻子的是李小林同... 【教学片段一】师:(游戏之后)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准说说,它好玩在哪儿?(学生一听,刚才的热情一下子跑得没影了。你望我,我望你,似乎不知怎样说或是从何说起。在教师的鼓励下,慢慢有学生举手。)生:第一个贴鼻子的是李小林同学,他上台后,拿着要贴的纸,就贴起来,可他贴错了,贴到额角上去了。师:他讲得好吗?(学生看着教师的脸上漾着笑意,跟着说好)。的确讲得不错,而且声音很响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体验 教学合一 文字 教学片段 李小林 同学 游戏 教师
下载PDF
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合一”与“以人为本”
10
作者 荀瑾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才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合一",倡导"以人为本"。历史教学应成为由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合二为一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 为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使历史教学对促进人才成长、素质形成起更大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教学合一",倡导"以人为本"。历史教学应成为由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合二为一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历史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历史课堂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合一 人本主义 德育 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文化素养 高中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合一”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春香 顾新佳 《教育视界》 2018年第8期56-58,共3页
'教学合一'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共生,强调师生共做、师生共长。'教学合一'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真诚的课堂、真知真能发展的课堂,其核心概念有三:目标导学、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合一'... '教学合一'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共生,强调师生共做、师生共长。'教学合一'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真诚的课堂、真知真能发展的课堂,其核心概念有三:目标导学、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合一'课堂的基本范式如下:学案导学、小组互学、班级展学、拓展延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合一 课堂范式
下载PDF
教学合一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行知 《基础教育》 2008年第2期60-61,共2页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象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象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象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他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书本知识 学校 教授法 学生 分离 教书
下载PDF
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我的家乡最美丽专题网站制作》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丹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第5期45-48,共4页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现教育的本质,即授人以渔、学以致用。陶行知先生说,教学两者,是实在应当合一的。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先生要负指导的责任,一方...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的教育思想,体现教育的本质,即授人以渔、学以致用。陶行知先生说,教学两者,是实在应当合一的。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先生要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要负学习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案例分析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合一 课堂教学模式 网站制作 学生 专题 家乡
下载PDF
浅谈“教学合一”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文华 《文理导航》 2010年第34期19-19,共1页
教与学作为教学的两个有机统一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作者根据新课标要求,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合一"理念开展有效教学,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合一 教学效能 学习能力
下载PDF
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及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合一”
15
作者 任凤梅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6-79,共4页
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哲学,教育实践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其所持有的实践观是紧密联系的。基于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提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教学合一"。这种教育实践观,既是对杜威的实践教育... 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哲学,教育实践哲学的研究立场、路径与其所持有的实践观是紧密联系的。基于交往的教育实践观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提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做到"教学合一"。这种教育实践观,既是对杜威的实践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又是对中国传统"知行观"束缚的突破。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在以共同作用的客体为媒介的条件下,在持久的相互交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 教育实践观 教学合一
下载PDF
陶行知“教学合一”思想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春颖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10期145-145,共1页
"教学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学合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极富科学创造性,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主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即为:教师要认清"... "教学合一"这一教育思想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学合一"教育思想的提出极富科学创造性,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性.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主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即为:教师要认清"教"与"学"的定位,要正确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数学这一基础科目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的建立,而不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学生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合一法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 教学合一 掌握方法
下载PDF
从教学合一的角度科学评价一堂体育课
17
作者 赵海英 章成 《新课程(教研版)》 2012年第11期3-3,共1页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写道:“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情,都被教的事情打消掉了。论起...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写道:“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情,都被教的事情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这正是当今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体育课上存在的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 教学合一 科学评价 改革过程 陶行知 新课程 学生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合一”研究
18
作者 陈燕 《求知导刊》 2020年第42期17-18,共2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从整体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应用“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本文先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合一”模式的作用及应用现状,然后探究了“教学合一”模式应用的要求和策略,以期在理论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从整体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应用“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本文先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合一”模式的作用及应用现状,然后探究了“教学合一”模式应用的要求和策略,以期在理论层面对“教学合一”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合一 教学要求
下载PDF
教学合一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行知 《重庆陶研文史》 2014年第3期6-7,共2页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合一 书本知识 教授法 学生 学校 教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