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1,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1
作者 朱旭东 张军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既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范畴,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体系 学科教师教育
下载PDF
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实现策略和质量引线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8,共6页
自我实践提高、同伴学习交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教师共同体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学科教师群,其以完成既定任期目标任务为主要手段持续挖掘整合学科教师群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实践思考和相关理论,阐述... 自我实践提高、同伴学习交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维度。教师共同体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三个维度的学科教师群,其以完成既定任期目标任务为主要手段持续挖掘整合学科教师群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实践思考和相关理论,阐述教师共同体的七项主要特征:五“有”、两“突出”;提出教师共同体实现策略,规范组织设置标准和实践操作流程,着力构建质量管理工作闭环;明晰教师培训是教师共同体的质量引线,三方面改进培训工作,精准赋能提高培训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共同体 学科教师 教师培训
下载PDF
校地协同:高水平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助推器
3
作者 姚松 顾烨洋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体系建设中最顶端环节,是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综合素质 卓越教师 教育强国 校地协同 高水平教师 专业化水平 骨干教师 顶层设计
下载PDF
教师发展共同体,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4
作者 管杰 《教育家》 2024年第10期20-20,共1页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依托教育集群和教育集团,推进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创新,推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区域教师发展结构重组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组织结构。我们建立了区域教师发展中心,鼓励...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依托教育集群和教育集团,推进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实践创新,推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区域教师发展结构重组重组区域教师发展组织结构。我们建立了区域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自主建立各种“同题异质跨域”教师发展共同体,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发展中心 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育集群 结构重组 教师发展共同体 实践创新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师发展组织
下载PDF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流动意愿研究——基于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5
作者 谢瑶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工资被认为是吸引和保留人才最关键的政策工具之一。基于中小学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框架,通过江西省11地级市的教师问卷及访谈数据,研究分析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教师流动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农村津补贴... 工资被认为是吸引和保留人才最关键的政策工具之一。基于中小学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框架,通过江西省11地级市的教师问卷及访谈数据,研究分析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教师流动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农村津补贴发放水平较低,近五成教师对工资待遇不满意,对绩效工资的知晓程度不足,三成的教师有较强烈的流动意愿。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推进绩效评估科学民主管理,厘清教师供给政策与其他部门政策之间的联动,将有利于缓解教师流失问题,提高教师供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流动 教师流失 教师薪酬 教师工资
下载PDF
专业引领 构建教师个性化梯队培养机制
6
作者 长兴县煤山中学 《中国农村教育》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经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我校发展的短板。为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营造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氛围,培养和造就一批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煤山中学特组建了教师梯队建设培训班。
关键词 教师梯队 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教师 创新意识 教师个性化
下载PDF
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时代性、问题域、落脚点
7
作者 段锐 马廉祯 王松涛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体育强国梦的实现对高质量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研究深入探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体育教育理念的深化、体育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强化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研究认为,教师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专业成长机会的有限性以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单一性是当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构建多元化教师培训体系、提供丰富的专业成长机会以及推进教育评价机制的创新。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美国教师表达自由的法律标准及实践
8
作者 黄道主 肖琴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5,I0004,I0005,共13页
美国在规制教师表达自由时有比普通公民更严格的法律标准。其实质标准要求教师在私人生活中模范遵守公序良俗,在教育实践中遵守履职专业规范;形式标准主要有分类规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和公共论坛原理。在规制教师表达时,美国司法审查... 美国在规制教师表达自由时有比普通公民更严格的法律标准。其实质标准要求教师在私人生活中模范遵守公序良俗,在教育实践中遵守履职专业规范;形式标准主要有分类规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和公共论坛原理。在规制教师表达时,美国司法审查围绕“教育”形成了教育本位、利益衡平、路径清晰等特点。这些做法对我国完善规制教师表达自由的法规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师法规 教师表达自由 法律规制 教师
下载PDF
近20年来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核心议题与研究启示
9
作者 李虹 邢朝国 +1 位作者 孙通 胡绮梦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91,共15页
教师情绪劳动是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通过对315篇教师情绪劳动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近20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情绪劳动规则、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教师情绪劳动影响因素以及教师情绪劳动后果。其中,教师情... 教师情绪劳动是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通过对315篇教师情绪劳动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近20年来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情绪劳动规则、教师情绪劳动策略、教师情绪劳动影响因素以及教师情绪劳动后果。其中,教师情绪劳动的基本规则是热爱学生,展现积极情绪,隐藏负面情绪;教师情绪劳动最常使用的策略首先是真实表达,其次是深层扮演,最后是表层扮演;教师情绪劳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教师情绪劳动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教学效果、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组织承诺、忠诚感和离职意向。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组织层面,要认识教师情绪劳动的两面性,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在教师个体层面,要充分理解教师情绪劳动的特殊性,促进自身身心健康。未来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需要在研究设计、理论模型、研究主题和实践指导意义等方面做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情绪劳动 教师情绪劳动规则 教师情绪劳动策略 教育教学实践
下载PDF
论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分析
10
作者 杜尚荣 田敬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是教师有效执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执行课程政策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展现,其执行效果和水平直接反映教育场域中育人目的具体指向。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主要具有质量育人、结构育人、课程育人和素养育人等特点和聚焦教育质量提升、聚焦课程结构改革、聚焦教师能力培养和聚焦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师课程标准执行力 教育质量 课程结构 教师能力 学生发展
下载PDF
高校学术英语教师的自我认知研究
11
作者 米保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3,39,共3页
在高校实施学术英语教学方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师不但需要具备学科教学知识等核心知识,也需要增强对自我的认知,即提升教师自我知识。通过对学术英语教师及教研专家的深度访谈,研究了学术英语教师的自我知识类型及表征,即包括... 在高校实施学术英语教学方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教师不但需要具备学科教学知识等核心知识,也需要增强对自我的认知,即提升教师自我知识。通过对学术英语教师及教研专家的深度访谈,研究了学术英语教师的自我知识类型及表征,即包括对自身需求、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认知,认为学术英语教师应该对自身的需求、兴趣、能力等具备明确的认识,以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为促进学术英语教师知识、教学能力与身份认同的提升提供自主发展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学术英语 教师知识 教师自我认知 教师发展
下载PDF
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12
作者 陈增照 石雅文 +1 位作者 王梦珂 郑秋雨 《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第4期100-111,共12页
教师注意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注意力分析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制约着教师注意力评价的探索,智能化分析工具的应用有望打破这一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注意力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 教师注意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注意力分析的复杂性和低效性制约着教师注意力评价的探索,智能化分析工具的应用有望打破这一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注意力的研究现状。随后,文章探讨了教师注意力分析与评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运用智能技术进行探究的对策。在此基础上,依据注意力理论开发了教师注意力智能分析系统。接着,文章选取12节小学数学课程,利用该系统收集教师注意力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教师注意力与师生互动存在显著相关,即教师看学生与学生行为呈正相关,教师看黑板和教材与教师行为呈正相关。此外,注意力评价结果显示,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在注意学生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且注意力评分更高。基于上述发现,文章为小学教师注意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教师注意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注意力 师生互动 教师行为 智能分析 教师评价
下载PDF
高校“非升即走”制度下教师权益保障困境及破解路径
13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随着“非升即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的主流制度,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问题在人事制度改革和相关立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结合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来看,我国高校教师面临的权益保障困境主要表现为“学术青椒”的尴尬:在“... 随着“非升即走”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的主流制度,高校教师的权益保障问题在人事制度改革和相关立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结合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来看,我国高校教师面临的权益保障困境主要表现为“学术青椒”的尴尬:在“非升即走”聘用合同签订前,高校教师的法律身份模糊;在签订合同时,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尤其是平等参与权缺失;在履行合同中,高校教师权利救济渠道不畅。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术锦标赛”的异化:高校人事管理的相关法律内容模糊、高校办学自主权边界不清和“非升即走”制度的价值偏离。破解“非升即走”制度下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的关键在于学术生态的优化:国家层面应明确“非升即走”聘用合同是“具有行政要素的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重构高校教师“兼具公权与私权性质的特殊劳动者”的法律身份,完善高校教师聘任的相关法律体系;高校层面应重塑“非升即走”的制度价值,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完善“非升即走”制度内容及配套措施,健全教师权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升即走” 高校教师 教师权益保障 聘用合同 教师聘任
下载PDF
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14
作者 桑国元 温丽梅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国目标实现。当前由于相关政策实施处于经验积累阶段,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面临供需匹配之困、动力激发之困、差异跨越之困、优势利用之困和成效保障之困,阻碍了预期成效实现。为突破困境,可从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服务支持保障、完善招募与培训体系、“输血”与“造血”并举、构建服务成效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推动供需侧无缝对接、合理调适主体矛盾的同时,充分发挥优势、持续维系帮扶成效,借助银龄教师之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龄教师 乡村学校教育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难题与破解
15
作者 李赐平 彭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作为补给乡村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既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现实需要,亦是加快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当前,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对全科教师的... 作为补给乡村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既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现实需要,亦是加快乡村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当前,关于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由于对全科教师的价值认识存在争议,出现了小学全科教师自身缺乏身份认同感、社会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等问题,影响了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质量。为此,正确看待全科教师的价值,坚定教师个人信念,构建校内外协同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机制,注重全科培养,加强政策支持,逐步解决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困难,能够优化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小学 全科教师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教师培养
下载PDF
研究型英语教师学习途径及影响因素探究
16
作者 古海波 石玉 刘蓉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5-16,25,共3页
建设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时代要求。文章探究了研究型英语教师的学习途径及影响因素。教师可以借助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等文化制品,参与专业竞赛、学术写作和课题研究等文化活动,建立与名师和专家等的社会关系进行学习;影响教... 建设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时代要求。文章探究了研究型英语教师的学习途径及影响因素。教师可以借助学术期刊、专业书籍等文化制品,参与专业竞赛、学术写作和课题研究等文化活动,建立与名师和专家等的社会关系进行学习;影响教师学习的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目标设定等个人因素,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等人际因素,以及研究条件和教研氛围等宏观社会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师 英语教师 教师学习
下载PDF
构建高职青年教师就业创业能力评价机制的路径
17
作者 李嫚 《四川劳动保障》 2024年第3期128-129,共2页
高职青年教师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适应时代发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完善组织体系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通过设置分层分类的评价指标,获取精准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形成以评价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 高职青年教师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适应时代发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完善组织体系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通过设置分层分类的评价指标,获取精准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形成以评价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丰县中专”)加工制造类专业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探索构建青年教师评价机制的路径,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专业学校 青年教师培养 评价机制 就业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 教师职业发展 促进作用 高职青年教师
下载PDF
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18
作者 钟景迅 《教育家》 2024年第10期12-13,共2页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就需要对我国当前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优化,而建立科学有效的退出机制,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教师退出机制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教师退出机制的现实路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精湛 教师退出机制 教育强国 教师教育体系 集体学习 内在逻辑 教师队伍 现实路径
下载PDF
建构“三位一体”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19
作者 俞国良 《教育家》 2024年第10期1-1,共1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心理健康是健康学校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近期,笔者和课题组运用元分析研究方法,对2000—2022年间我国50多万大中小幼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心理健康是健康学校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近期,笔者和课题组运用元分析研究方法,对2000—2022年间我国50多万大中小幼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6%(排除幼儿教师的检出率为17.8%),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各类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强迫问题20.5%、抑郁18.8%、焦虑16.1%、躯体化14.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问题 职业群体 分析研究方法 教师群体 三位一体 立教之本
下载PDF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内涵、指标及实现路径
20
作者 郭绒 国建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5,共11页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事关教师教育者队伍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未来教师质量,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可被理解为对教师教育者的输入质量(教师教育者资质、教师教育者特质)、过程质量(教师教育者教学、教师教育者研究、...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事关教师教育者队伍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未来教师质量,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可被理解为对教师教育者的输入质量(教师教育者资质、教师教育者特质)、过程质量(教师教育者教学、教师教育者研究、教师教育者反思)和结果质量(教师教育者效能)的综合价值判断。据此,建构了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和若干四级观测点构成的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实施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既需要在理念上重视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聚焦教师教育者关键行为,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主体—方式—结果应用”三位一体有序衔接的具体行动,更需要制度标准和关键支持的双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 教师教育者专业素养 教师质量 高校教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