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了教师,属于教师,由教师经营”:从本土生成到异域转化——英国“教师中心”的历史命运与国际传播
1
作者 赵康 吴亦菲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20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的“教师中心”是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基地。它以“为了教师,属于教师,由教师经营”为宗旨负责开展全英各地中小学各科教师的进修培训,至20世纪70年代几乎遍布英国。“教师中心”的独特性吸引了世界各地... 20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的“教师中心”是英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基地。它以“为了教师,属于教师,由教师经营”为宗旨负责开展全英各地中小学各科教师的进修培训,至20世纪70年代几乎遍布英国。“教师中心”的独特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追随者,并发展到了海外。不幸的是,由于英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对教师中心造成了冲击,加上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教师中心”在英国本土迅速消亡。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在英国之外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在传入美国、西班牙等国后,教师中心经历了不同命运的“在地化”发展,展现出其发展的不同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教师教育 教师中心 在职教师教育 国际传播 在地化
下载PDF
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辨 被引量:86
2
作者 李子建 尹弘飚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82,共13页
近年来,两岸三地的课程改革均将"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试图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与策略。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表明,倡导"学生中心"的课堂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偏重"教师中心&... 近年来,两岸三地的课程改革均将"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试图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与策略。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表明,倡导"学生中心"的课堂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偏重"教师中心"的课堂环境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本研究基于香港中小学生对课堂环境观感和自主学习动机与策略的两项调查,发现"教师中心"的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并依此分析了华人文化情境中课堂环境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 教师中心 学生
下载PDF
历史的视角:教师中心教学文化的价值与局限 被引量:8
3
作者 龚孟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0-174,共5页
教师中心教学文化是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凸显教师主体性,发挥教师权威和管理作用,以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为目的而生成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连续的历史脉络。它具有彰显教... 教师中心教学文化是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凸显教师主体性,发挥教师权威和管理作用,以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为目的而生成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它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连续的历史脉络。它具有彰显教师的主体地位、便于灌输国家意志和社会规范、系统地传习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智慧的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师生主客体二元对立、忽视师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共同建构、偏离全人教育目标等认识和实践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教学文化 历史 价值 局限
下载PDF
应以“学生中心”取代“教师中心”吗?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人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4-42,127,共9页
"学生中心"在其基本含义方面已有主旨相通的两个论述交集区,但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在对其评价方面,不仅好处说得太满,而且沉疴仍讳疾忌医。因此,"学生中心"取代"教师中心"的先决条件尚未具备。... "学生中心"在其基本含义方面已有主旨相通的两个论述交集区,但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在对其评价方面,不仅好处说得太满,而且沉疴仍讳疾忌医。因此,"学生中心"取代"教师中心"的先决条件尚未具备。再加上此"取代"所需的转换机制匮乏,以及"教师中心"同样有其利弊,如今实在很难把班级教学框定在某种教学理念上。现应作出的选择,看来不是将"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推倒重来,而是使之扬长补短。推倒重来和取而代之一样,似都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中心 论述交集区 教师的新角色
下载PDF
论英语专业听力零课时课程中的“教师中心论”回归——关于学生效能感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猛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9,共6页
零课时课程模式符合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因此,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秉承零课时模式的语言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听力零课时的英语专业学生,包括成绩良好的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 零课时课程模式符合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因此,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秉承零课时模式的语言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实行听力零课时的英语专业学生,包括成绩良好的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不高。所以,真正有成效地实施零课时模式的听力教学应注重帮助学生构建其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恢复教与学的平衡,恢复教师的主体地位,实施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综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 零课时 效能感 教师中心 学生
下载PDF
英国的“教师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石伟平 《外国教育研究》 1988年第4期47-50,26,共5页
一、教师中心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中心是在英国普遍设立的、组织和实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一种重要机构。它产生了20世纪50年代初。早期的教师中心称谓不一,目标也比较单一。但自60年代起,它开始在英国蓬勃发展,各地区纷纷建立这种中心... 一、教师中心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中心是在英国普遍设立的、组织和实施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一种重要机构。它产生了20世纪50年代初。早期的教师中心称谓不一,目标也比较单一。但自60年代起,它开始在英国蓬勃发展,各地区纷纷建立这种中心。这个大推进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来自于1964年开始的“纳菲尔德数学和科学课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课程编制 教师在职进修 地方教育 小学教师 英国 教师进修 学位课程 进修课程 产生与发展
下载PDF
矛盾分析法下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海英 瞿巧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20-24,共5页
"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历来存在争议,在尊重幼儿中心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容易片面的理解二者关系。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于此出发点,幼儿教师应该确认双中心不平衡的合理性、正视双中心... "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历来存在争议,在尊重幼儿中心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容易片面的理解二者关系。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于此出发点,幼儿教师应该确认双中心不平衡的合理性、正视双中心失衡、灵活应对双中心失衡和抓住关键促进双中心平衡等认识,并在双中心动态平衡下形成师带幼动的拓展性学习、师幼互动的协商性学习、师推幼动的连续性学习的新模式,以取得幼儿与教师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分析法 幼儿 教师中心 动态平衡 学习新模式
下载PDF
基于矛盾分析法的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的动态平衡
8
作者 冯海英 瞿巧玲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118-122,135,共6页
"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历来存在争议,在尊重幼儿中心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容易片面地理解二者关系。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于此出发点,幼儿教师应该坚持双中心不平衡的合理性、正视双中心... "幼儿中心"与"教师中心"历来存在争议,在尊重幼儿中心的大环境下幼儿园教师容易片面地理解二者关系。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于此出发点,幼儿教师应该坚持双中心不平衡的合理性、正视双中心失衡、灵活应对双中心失衡和抓住关键促进双中心平衡等认识,并通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带幼动、在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在自主性学习和情景性探索活动中师推幼动等策略维系双中心的动态平衡,以取得幼儿与教师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分析法 幼儿 教师中心 动态平衡
下载PDF
虚无的对立与事实上的统一——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卉 周序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6,共7页
在历史上,从未有人专门、系统地提出过“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中心”不过是为了推广“学生中心”而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的“理念对立”其实是虚幻的。“教师中心”更多地存在于实践中... 在历史上,从未有人专门、系统地提出过“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中心”不过是为了推广“学生中心”而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的“理念对立”其实是虚幻的。“教师中心”更多地存在于实践中,指的是部分教师无力实现良好的教学而表现出来的自己居于中心位置的现象。谁居于“中心”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究竟好不好。探索一种既让教师教得轻松,又让学生学得便捷的教学方式,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追求所在。这种教学能够实现“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在事实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学生 事实 对立 教学理念 教学效果 统一
下载PDF
新议教师中心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
10
作者 王学成 《中国西部科技》 2009年第33期61-63,共3页
教师中心教学法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有彻底淘汰教师中心教学法之势。学习者中心教学法倍受青睐,但受现有条件(教材、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根本无法完全采用学习者中心教学法。... 教师中心教学法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有彻底淘汰教师中心教学法之势。学习者中心教学法倍受青睐,但受现有条件(教材、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根本无法完全采用学习者中心教学法。遭此困境,重新认识教师中心教学法之利弊显得十分必要。在认真分析不足的基础之上,在教师中心教学法中融入新鲜元素,使之更具活力,势必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师中心 教学法 新议
下载PDF
大学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时代辨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饶佩 周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前学术界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关系有四种基本观点,即"取代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利弊,取长补短"、"走出主客体说的误区"。不同观点蕴含着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思想的不同理解... 目前学术界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关系有四种基本观点,即"取代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有利弊,取长补短"、"走出主客体说的误区"。不同观点蕴含着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思想的不同理解和阐释。要合理把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并进行科学实践,应进一步对赫尔巴特以及杜威的学说进行系统深度解读;应摒除先入为主的观念,走出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全盘否定的误区,谨慎诊断传统教育教学的病症;应改变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理路,从理论理性转向实践理性,从优质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及关系,尤其应该从技术层面出发来研究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及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学生 师生关系
下载PDF
英美教师中心简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淑英 《中学教师培训》 1990年第6期35-35,共1页
六十年代以来,英、美为了改进中学教师的在职教育,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联系,大力扩展教师进修途径,广设教师中心,提供教师在职进修教育。英国年来改进中学教师在职进修活动的一种重要措施,是普遍设立教师中心。自1964年设立第... 六十年代以来,英、美为了改进中学教师的在职教育,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联系,大力扩展教师进修途径,广设教师中心,提供教师在职进修教育。英国年来改进中学教师在职进修活动的一种重要措施,是普遍设立教师中心。自1964年设立第一所教师中心以来,其发展有如雨后春笋,目前英格兰与威尔斯已经大约有650所教师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教师 在职进修 教师职前教育 在职教育 教师进修 教学专家 教学辅导 威尔斯 行政官
下载PDF
新时代“教师中心”德育的价值意蕴及践行策略
13
作者 毕瑜阳 《学生·家长·社会》 2020年第5期0169-0169,共1页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中心”,这是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学生自发和家庭德育存在不足的弥补。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和人格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当好道德教育的“掌舵人”,通过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中心”,这是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学生自发和家庭德育存在不足的弥补。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和人格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当好道德教育的“掌舵人”,通过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构建高效德育课堂以及师生平等对话交往,紧握道德教育主线,使得学校德育的价值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道德教育 践行策略
下载PDF
“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辨析——基于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杨帆 许庆豫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8-86,共9页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种教学理念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和交叠。根据两种教学理念的相对比重,教师可分为"师生双高"、"师高生低"...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两种教学理念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两者相互渗透和交叠。根据两种教学理念的相对比重,教师可分为"师生双高"、"师高生低"、"师低生高"和"师生双低"四种类型,其中"师低生高"型教师有着诸多优势。持有两种教学理念的情况因教师性别、学校类型、教授学科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受到人格特质、教学能力、职业认同、科研实践、校长领导风格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教师教学理念改革可通过塑造教师优秀的人格品质、提高教学能力、促进科研实践、树立职业理想、加强校长修养等途径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学生 教学理念
原文传递
教师走进与走出“学生中心”
15
作者 张诗晗 吴祖峰 洪磊 《科教导刊》 2016年第2Z期70-72,共3页
"学生中心"一词在课程改革中被频繁使用。在政策导向、理论指导以及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走进片面的"学生中心"观。本文从政策、理论研究以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分析"学生中心"的实质,期望帮助教师走出片... "学生中心"一词在课程改革中被频繁使用。在政策导向、理论指导以及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走进片面的"学生中心"观。本文从政策、理论研究以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分析"学生中心"的实质,期望帮助教师走出片面的"学生中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中心 政策 实践
下载PDF
宁夏高职院校教师流动中心管理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莹 闫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68,共7页
当前,基于教师流动中心这类的组织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技术服务还存在功能定位校企认识差异性较大;缺乏联系指导、管理粗放;制度缺失、缺乏政策体系配套;深度参与有限、实践服务效果一般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认可差异,创新体制机制... 当前,基于教师流动中心这类的组织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技术服务还存在功能定位校企认识差异性较大;缺乏联系指导、管理粗放;制度缺失、缺乏政策体系配套;深度参与有限、实践服务效果一般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认可差异,创新体制机制;精细化管理,打造对接平台;优化设计学研环境,促进跨界融合来促进教师流动中心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 运行情况 调查
原文传递
基于教师流动中心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永光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47-50,共4页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它强调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践技能。据此,参照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流动中心的研...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它强调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娴熟的实践技能。据此,参照国内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流动中心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借助教师流动中心实现专业发展的具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学生中心”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静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自教育产生以来,师生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谁是中心"的争论已持续了几百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对人的日益重视,学生中心受到了肯定。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心理的保健... 自教育产生以来,师生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谁是中心"的争论已持续了几百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对人的日益重视,学生中心受到了肯定。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和终身学习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学生中心"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教师中心 教师角色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流动中心激励机制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莹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36-42,共7页
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教师流动中心,但是在实践中教师流动中心的诸多功能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励机制缺失。参照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与教师流动中心的研究成果,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分析教师流动中... 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教师流动中心,但是在实践中教师流动中心的诸多功能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励机制缺失。参照国内学者对校企合作与教师流动中心的研究成果,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分析教师流动中心激励机制现状入手,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建立教师流动中心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师流动 激励机制
下载PDF
从“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幼儿园空间参与理念的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晓轲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13年第1期91-92,共2页
以往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儿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有限。随着教育实践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提倡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因为幼儿的参与不仅能使环境发生变化,而且能激发幼儿探索与挑战环境的动机,这种体验对幼儿来说是... 以往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儿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有限。随着教育实践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提倡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因为幼儿的参与不仅能使环境发生变化,而且能激发幼儿探索与挑战环境的动机,这种体验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天生的乐趣。幼儿园的空间布置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并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是幼儿园空间环境的主体,如果创设的环境脱离幼儿发展需要,幼儿不愿意或是没有机会参与环境创设,那么无论教师如何精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中心 儿童 环境布置 教育实践 探索活动 花草树木 周围环境 优美动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