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内涵、使命与发展方向——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朱旭东教授
1
作者 朱旭东 张军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 朱旭东教授作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在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朱旭东教授在我国率先提出了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观点,并从国际比较、制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朱旭东教授重点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的内涵、时代使命和发展方向。在对教师教育内涵的分析中,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是聚焦教师终身发展的立体化教育体系,既包含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体系,也包含教师教育机构和制度体系。朱旭东教授认为教师教育学科具有三重属性:既是一项国家事业,也是一个学术范畴,同时还是一项实践性工作。教师教育不但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还要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贡献力量。朱旭东教授还指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建设均衡而有质量的特色化教师教育体系,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科教师教育,由此推动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让教师教育学科为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体系 学科教师教育
下载PDF
菲律宾卓越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体系建设
2
作者 杨素萍 赵婉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为回应突出学习者能力与保证学习连续性的国家要求,摆脱师资数量不足与质量不高的现实困境,菲律宾政府于2022年4月颁布《卓越教师教育法案》并着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通过聚焦卓越教师,《卓越教师教育法案》回答了什么是菲律宾式的卓越... 为回应突出学习者能力与保证学习连续性的国家要求,摆脱师资数量不足与质量不高的现实困境,菲律宾政府于2022年4月颁布《卓越教师教育法案》并着手进行教师教育改革。通过聚焦卓越教师,《卓越教师教育法案》回答了什么是菲律宾式的卓越教师,以及如何建设卓越教师教育体系等问题。在卓越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方面,以追求卓越的人为旨归,要求卓越教师成为正直、有能力且致力于持续专业成长的菲律宾教师和学校领导者。在卓越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卓越教师教育法案》要求卓越教师教育实施机构形成完备的三角结构,包含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具体举措包括:增权赋能教师教育委员会,以统领教师教育全局;完善管理制度,以落实菲律宾国家教育学院监管责任;发挥教师教育卓越中心榜样示范作用,以提高教师教育执行力;等等。深入分析菲律宾卓越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体系建设可以发现,菲律宾卓越教师教育治理呈现出治理体系现代化、专业发展标准化、成长路径可视化、激励机制灵活化等特点。目前,菲律宾仍面临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双重困境,以及存在教师总体学历水平偏低、教师经费预算不足等问题。因此,追求卓越教师的美好愿景与菲律宾的本国实际尚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教师教育 卓越教师教育法案 卓越教师教育体系 培养目标 体系建设 成长路径
下载PDF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意义、蕴含与路径
3
作者 龙宝新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是教师教育领域“三大体系”建设的首要链环,推进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能动作用。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是构筑中国自主教育知识体系的需要,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改革实践创新的需要,也是建设教育家型教师队伍的需要。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时代蕴含是:以教师教育理论原创为手段,实现理论建设方式的自主性;以中国教师教育实践为主题,推进理论内容体系的自主性;以中国教育文化表达为载体,推进理论表达系统的自主性。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应繁荣教师教育学科学术事业,聚焦中国特有教师教育问题,完善中国教师教育话语体系,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教育改革事业以理论的底气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 教师教育学科 教师教育话语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建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4
作者 何茜 罗平云 卞含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历程发现,教育实践课程经历了学苏中改造、恢复中改革、发展中转型等三个阶段。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提... 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历程发现,教育实践课程经历了学苏中改造、恢复中改革、发展中转型等三个阶段。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塑造师范生的情怀品质。未来应从教师教育信念、实践课程资源、实践课程师资队伍与课程评价体系四个向度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 实践课程 师范生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跨学科耦合运行的路径优化研究
5
作者 陈晓清 桑新民 范辰生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从教师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矛盾、专业建设的惯性定势等多角度分析影响和制约教师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环境中创新发展的难点与攻坚战,聚焦课程体系、师资团队、评价体制、实践模式四个方面,提出破解跨学科困境的实施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跨学科耦合 教育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构建基于导向型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关于修订与实施《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6
作者 饶从满 王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诉求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或素养框架。国际经验显示:教师专业标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首先取决于我们研制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标准,标准的目的与功能定位、形式与结构、研制...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诉求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或素养框架。国际经验显示:教师专业标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首先取决于我们研制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标准,标准的目的与功能定位、形式与结构、研制主体与方式、实施方式与配套体系等,都是影响标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教师专业标准》存在功能定位缺乏精准指向,结构缺乏真正有效的层次区分以及实施缺乏有机配套体系等问题。今后应该基于导向优先、兼顾评价的功能定位修订《教师专业标准》;重视标准的修订过程与方式,促进标准的有效传播和实施;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点,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标准 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
下载PDF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逻辑、时代要求与未来进路
7
作者 王建平 曾姝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并领导教师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过百年奋斗,我国教师教育在目标定位、层次结构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教师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当代使命。面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并领导教师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过百年奋斗,我国教师教育在目标定位、层次结构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教师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当代使命。面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应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回应新时代中国式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应当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经验,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教师教育“立交桥”,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完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教师一体化模式,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教学如何回到场地——教师教育“实地化”实施的个案考察
8
作者 王乐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实地化”教育是一种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它为化解教师教育“离土化”带来的危机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对“户外环境教育”课程的参与式个案调查,从目标理念、主题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反思四个方面深描教师教育“实地化”... “实地化”教育是一种让教学回到“土地”的尝试,它为化解教师教育“离土化”带来的危机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对“户外环境教育”课程的参与式个案调查,从目标理念、主题内容、教学方法和效果反思四个方面深描教师教育“实地化”的实施过程,总结出以生态成长和实践迁移为目标、以社区和本土为场地、以人与场地关系为逻辑和以自主探究为动力的“实地化”运行逻辑。“实地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教师教育回到场地,而场地既显现了“实地化”的优势,又向传统的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标准化、技术化、学科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凸显,而“实地化”则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实地化”教育 场地
下载PDF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专访周洪宇教授
9
作者 刘来兵 杨子立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主题,周洪宇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扎根于教师教育话语体系,以开放、协调、联动为特征,以严把质量为核心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应对提升师资准入门槛,...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主题,周洪宇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扎根于教师教育话语体系,以开放、协调、联动为特征,以严把质量为核心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应对提升师资准入门槛,缩小区域师资队伍质量差距,助力数字化时代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转型需要的积极回应和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从提高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层次、加大对落后地区所需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完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和构建数字化教师教育体系四个方面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数字化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下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逻辑理路
10
作者 房敏 张阳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师范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建设的逻辑理路,寻找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且迫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不仅要体现师范专业认证的时代价值要求,还要根植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追求;... 教师教育课程作为师范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建设的逻辑理路,寻找课程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且迫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不仅要体现师范专业认证的时代价值要求,还要根植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追求;内容设计上要以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的涵养为核心,以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具体实践中,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要坚持师德教育与专业能力教育的统一,课程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评价要兼顾多元与多维的统一,还要注意教师教育师资力量的校内外统整,以期提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和人才培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教师教育课程 建设逻辑
下载PDF
教师教育德美融合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应学院为例
11
作者 王赢利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新形势下,地方新办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面临校地协同、师范基本技能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完善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探索建立“德美融合”育人理念,建构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搭建协同育人平... 新形势下,地方新办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面临校地协同、师范基本技能培养、实践平台建设、综合素养培养体系完善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探索建立“德美融合”育人理念,建构多维立体的美育课程体系,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改善育人环境等,推动德育美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提高德美育人实效,提升师范生教师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素养,形成教师教育“德美融合”育人体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德美融合 路径
下载PDF
强化教师教育供给变革,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申仁洪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1期4-5,共2页
实现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强化教师教育供给变革,应把优化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放在首位,通过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三级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适应高质量融合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载体,聚焦融合教育教师核心素养建构等方式,为融合教育的... 实现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强化教师教育供给变革,应把优化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放在首位,通过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三级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适应高质量融合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载体,聚焦融合教育教师核心素养建构等方式,为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 教师教育 供给变革
下载PDF
教师教育专业心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框架构建
13
作者 傅亚强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73-176,共4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心理学基础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系统阐述钉钉子精神、科学思维、教师师德、人民幸福感、“两山”理论、自我革命和不忘初心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帮助学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心理学基础的课程思政教学框架,系统阐述钉钉子精神、科学思维、教师师德、人民幸福感、“两山”理论、自我革命和不忘初心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帮助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理论过程中,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领悟自我成长与百年奋斗目标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心理学基础 课程思政 教学框架 教师教育专业
下载PDF
回眸与反思:国际教师教育研究二十年
14
作者 仝静 袁悦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1期4-12,共9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研究领域。为全面展现国际教师教育研究图景,本文对国际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及国家、刊载期刊、被引文献、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国际教师教...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热切关注的研究领域。为全面展现国际教师教育研究图景,本文对国际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及国家、刊载期刊、被引文献、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形成一支较高贡献力与影响力的核心作者队伍,具有高贡献力与影响力的国际教师教育学术期刊,聚焦于社会公正研究、教育改革政策研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研究、教师能力研究、教师学习研究等研究热点。在理性解读国际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同时,比较与反思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境遇,提出加强教师教育研究队伍建设、加快教师教育研究平台建设、重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师教育 文献计量分析 教师教育研究 研究热点 CITESPACE
下载PDF
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概念重构、生成困境及其突围
15
作者 包永伟 陈瑶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凸显,而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生成或可破解。不同于以往,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承载了新的价值与意涵,其价值有助教师教育经验化困局、学术化赋能与教师教育者泛化、半专业性上升的破解;其意涵指涉高等院...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凸显,而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生成或可破解。不同于以往,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承载了新的价值与意涵,其价值有助教师教育经验化困局、学术化赋能与教师教育者泛化、半专业性上升的破解;其意涵指涉高等院校中直接参与教师培养并开展教育教学授课的教师教育者之学习专业、教授专业和学科专业。同时,其形成也面临困境,即逻辑起点的有事无人价值主导、自我乏力的顾此失彼跨界困厄、运行保障的区隔环境布局持存与评价体系的普强特弱大行其道。基于此,学科教师教育者全专业属性生成应朝着坐标原点的有人有事价值座驾、自我进化的统筹兼顾跨界融通、架桥促流的共生环境联合营造与改指挥棒的精准评制有效促成来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师教育 学科教师教育 全专业属性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与启示
16
作者 王腾 魏玉亭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以澳大利亚《下一步:优质职前教师教育审查报告》为基础,探讨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包括选拔优质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支持新教师,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改革师范教育招生制度,注重考察学生品德;优化... 以澳大利亚《下一步:优质职前教师教育审查报告》为基础,探讨高质量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包括选拔优质人才、提升教学质量、支持新教师,并基于此提出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改革师范教育招生制度,注重考察学生品德;优化师范教育教学内容,改善师范教育城市化倾向;严格教师行业准入要求,实行“先育后考”的教师资格制度;构建教师培养一体化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职前教师教育 教师培养 教师教育改革
下载PDF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内涵、指标及实现路径
17
作者 郭绒 国建文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5,共11页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事关教师教育者队伍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未来教师质量,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可被理解为对教师教育者的输入质量(教师教育者资质、教师教育者特质)、过程质量(教师教育者教学、教师教育者研究、...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事关教师教育者队伍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未来教师质量,是高质量教师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它可被理解为对教师教育者的输入质量(教师教育者资质、教师教育者特质)、过程质量(教师教育者教学、教师教育者研究、教师教育者反思)和结果质量(教师教育者效能)的综合价值判断。据此,建构了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和若干四级观测点构成的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实施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既需要在理念上重视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聚焦教师教育者关键行为,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主体—方式—结果应用”三位一体有序衔接的具体行动,更需要制度标准和关键支持的双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质量评价 教师教育者专业素养 教师质量 高校教师评价
下载PDF
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基于NVivo11软件的质性文本分析
18
作者 李艳灵 李昱霖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56-160,共5页
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对于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研究对H大学40份教育硕士关于他们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期待文本资料展开分析,探究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 教师教育者所扮演的专业角色对于教育硕士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研究对H大学40份教育硕士关于他们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期待文本资料展开分析,探究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角色定位。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运用NVivo11软件,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构建教育硕士眼中“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硕士眼中的“好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可以归纳为研究者、引导者、激发者、联络者、示范者五大角色,结合文本及相关理论对五大角色进行内涵解析。研究结果可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指明具体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好教师教育者” 角色定位 扎根理论 文本分析
下载PDF
师范专业认证视角下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改模式创新研究
19
作者 付江涛 《英语教师》 2024年第5期16-18,28,共4页
总结已有经验,从师范认证角度,学习和反思英语专业课改相关研究。结合理论和自身经验,总结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改过程中的得与失。从宏观与个人改革创新、素养模块构建与创新等方面就构建师范生教育理论体系提出建议,... 总结已有经验,从师范认证角度,学习和反思英语专业课改相关研究。结合理论和自身经验,总结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改过程中的得与失。从宏观与个人改革创新、素养模块构建与创新等方面就构建师范生教育理论体系提出建议,即个人专业技能与学科教学方法相结合,高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对接共享;进行心理咨询教育和教师个人素养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模式 教师教育 师范生 英语专业
下载PDF
教师教育学学科再出发
20
作者 侯怀银 《华夏教师教育》 2024年第1期11-12,共2页
基于教师教育学的学科特性,它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建立,意味着国家对教师培养、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正式发布。在本次修订中,教师教育学正式列为教... 基于教师教育学的学科特性,它作为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建立,意味着国家对教师培养、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正式发布。在本次修订中,教师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这是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回望教师教育学的过去,展望教师教育学的未来,开启教师教育学的新篇章,教师教育的发展呼唤中国教师教育学学科的再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学学科 二级学科 教师教育 教师培养 学科特性 教师教育发展 试行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