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8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职业能力:学前教育人才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1
作者 刘妍 田秋梅 +1 位作者 李胜男 卢琳琳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当前,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学前教育人才职业能力仍存在短板。研究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强、训练不够,在职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欠缺,教学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文章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视域下,提出地方高校努力构建幼儿教... 当前,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但学前教育人才职业能力仍存在短板。研究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不强、训练不够,在职幼儿教师教育信息素养欠缺,教学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文章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视域下,提出地方高校努力构建幼儿教师“U-G-K”协同培养模式;政府部门统筹规划,稳步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幼儿园提升教师创新能力,打造卓越教师队伍等提升路径,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人才职业能力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人才 职业能力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高志玥 《鄂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76-77,共2页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于优化产业布局及调整市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特点分析,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需求,并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及企业发展需求,制定...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于优化产业布局及调整市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特点分析,探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需求,并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及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多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职 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激发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对策研究
3
作者 王红 张炳烛 杨锃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0162-0165,共4页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必须要注重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以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人员以及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但实...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职业院校必须要注重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以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人员以及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但实际上在创新创业教育期间,仍有一定阻碍,对此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的激发职业教育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以培育更多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人才 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激发 对策
下载PDF
体育教育人才健康素养提升的课程设置探索
4
作者 王超 《体育教学》 2023年第8期33-34,共2页
本文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夯实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课程、完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课程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五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进行论述,为体育教师健康教... 本文从“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夯实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课程、完善健康教育实践技能课程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五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进行论述,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素养提升提出思路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人才 健康教育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加强《资本论》本科教学对培养高质量高等教育人才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赵意焕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3期5-10,共6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开展《资本论》的本科课程教学。加强《资本论》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理论自觉;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在学习和科研中的科学态度;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开展《资本论》的本科课程教学。加强《资本论》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理论自觉;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在学习和科研中的科学态度;能够有效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对科学方法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高等教育人才 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
下载PDF
专业认证视域下复合应用型特殊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探微——基于“一体两翼”课程模式的改革
6
作者 陈立 李道媛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7-130,共4页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回应师范类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确立“学生中心”的目标观“,产出导向”的课程观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四川文理学院特教专业在践行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过程中逐渐探索出复合应用型特教人才培养“一体两翼... 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必须回应师范类专业认证核心理念,确立“学生中心”的目标观“,产出导向”的课程观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四川文理学院特教专业在践行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过程中逐渐探索出复合应用型特教人才培养“一体两翼”的课程模式,强化培养目标导向、依据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实施要素,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深化各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评价的相应机制,运用评价结果持续改进教学等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应用型 特殊教育人才 培养课程 师范类专业认证
下载PDF
基于“双证融通”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育婴师-学历证融通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兴国 李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5,共4页
当前,婴幼儿托育事业发展受到极度匮乏的0-3岁婴幼儿保教人才的掣肘。将目前从事婴幼儿托育与教育行业所需的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要求,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历教育任务有机整合,开展基于育婴师-学历证“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 当前,婴幼儿托育事业发展受到极度匮乏的0-3岁婴幼儿保教人才的掣肘。将目前从事婴幼儿托育与教育行业所需的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要求,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历教育任务有机整合,开展基于育婴师-学历证“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助力0-6岁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一体化、培育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推动我国婴幼儿托育与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时代价值。沿着目标融通、内容融通、实践融通、师资融通、评价融通的路径,可实现优化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婴师-学历证双证融通 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 婴幼儿托育 目标融通 内容融通 实践融通 师资融通 评价融通
下载PDF
卓越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8
作者 金玲 王蕊 张丽莉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第22期3-7,共5页
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倡导教育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在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为卓越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南京特殊... 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倡导教育教学要贴近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在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领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为卓越学前融合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培养卓越学前融合教育人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夯实专业知识,通过全过程实践提升学生专业素养,通过多途径助力教师成长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合一 学前融合教育人才 培养
下载PDF
普及化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性审视与实践路径
9
作者 徐淼淼 申珊珊 《河北职业教育》 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中,高职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普及化背景下具有专业性、人文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新的时代内涵。在迈向普及化进程中,高职教育存在育人目标迷失、人文素养培养缺乏、人才培养规...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中,高职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普及化背景下具有专业性、人文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新的时代内涵。在迈向普及化进程中,高职教育存在育人目标迷失、人文素养培养缺乏、人才培养规格单一、校企合作融合度不足等问题。故提出以下策略:理性审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院校技能特色;紧跟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心设计多维能力素质内容;分层分类,构建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建立社会企业互动机制。其目的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技能供给,进而推动技能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高职特色教育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任务驱动视角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10
作者 刘卓雯 《教育评论》 2023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以任务驱动模式付诸教育实践,应全方位顶层设计,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科学高效的项目运行机制,打造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任务执行主体和执行过程分析,示范带动、底部攻坚与高端引... 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以任务驱动模式付诸教育实践,应全方位顶层设计,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科学高效的项目运行机制,打造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任务执行主体和执行过程分析,示范带动、底部攻坚与高端引领相结合,坚持培养国内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并重,有助于构建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工程体系。瞄准目标定位,统筹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程,重点抓好高端和品牌项目突出引领作用,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实现一体化管理格局,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达成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的未来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高素质 教育人才 教师培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及障碍度研究
11
作者 刘章良 张爱琴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年第5期53-64,共12页
基于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并运用莫兰指数剖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区域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2011—2020年,... 基于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并运用莫兰指数剖析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区域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2011—2020年,我国各省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不断优化,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培养质量是阻碍高等教育人才培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前3个一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中,第三产业占比、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每万人专利申请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是前5个障碍因子,且障碍因子存在区域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首要障碍因子各不相同;(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各省市耦合协调度的集聚形式主要为高—高集聚,西部地区各省市主要为低—低集聚。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地区明晰自身耦合状况、实施差异发展策略促进新格局形成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经济发展质量 耦合协调 障碍度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龙城好教师”计划助推教育人才高质量发展
12
作者 完利梅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2期24-27,共4页
江苏省常州市坚持把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龙城好教师”计划,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教育强市主引擎。常州推进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建设,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绩... 江苏省常州市坚持把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龙城好教师”计划,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着力打造教育强市主引擎。常州推进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程”建设,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绩效分配制度,强化后备人才培养,细化人才培训方式,实化人才考核机制,以激发教育人才成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 教育人才培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霍山县高职教育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13
作者 吴佳佳 谢红艳 +1 位作者 孔悦 杨萍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4期0167-0171,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引进职业性与服务性人才,对新时代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实际情况,分析当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对接以及人才福利待遇中存在的问题,以三螺旋理论为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引进职业性与服务性人才,对新时代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实际情况,分析当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对接以及人才福利待遇中存在的问题,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通过探寻校政企三方的关系及责任,为霍山县提供相关解决对策,探索推进高职教育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职教育人才 三螺旋理论 信息共享平台 人才评价机制
下载PDF
论体育教育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振斌 田振军 张发邦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从我国体育人才类型及 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社会挑战出发,论述了我国 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依据社会所需对体育人对进行科学分类,根据人才类型选择、制定其相应的培养模式,...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从我国体育人才类型及 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社会挑战出发,论述了我国 2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类型与培养模式。依据社会所需对体育人对进行科学分类,根据人才类型选择、制定其相应的培养模式,旨在对未来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类型 未来体育 文献法 教育人才 挑战 科学分类 制定
下载PDF
中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于振峰 王晨宇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7-48,共2页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已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研究与时俱进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已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研究与时俱进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陈述了国内外各种体育教育人才模式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作了展望,希望能为我国建立与时俱进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体育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 比较研究 教育改革
下载PDF
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嗣德 赵风雨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方面 ,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复合型教育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途径 素质要求
下载PDF
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汤福球 唐松林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应是广义的,即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广大教师,而不是或主要不是心理学专家。与此相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至少应具备这些能力即能帮助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问题,认为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应是广义的,即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广大教师,而不是或主要不是心理学专家。与此相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至少应具备这些能力即能帮助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自我认识、自我指导和自我实现。这决定了现有的高师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重建,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人才 教师培养 心理学课程体系 高等师范院校
下载PDF
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的生态化配置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勃 南锐 靳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200,共5页
20世纪末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急剧膨胀,随之出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生态的视角提出了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生态化配置的思路,以期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问题、促进高等... 20世纪末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急剧膨胀,随之出现了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生态的视角提出了高等教育人才资源生态化配置的思路,以期为缓解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资源 生态化 配置
下载PDF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非均衡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常香 陈敬良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3-25,共3页
本文主要通过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地人均GDP的国内排名来分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现实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促进两者均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 协调性 非均衡
下载PDF
河北省高校教育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利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8,共8页
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分类评价改革对高校建立学科特色、履行教育教学使命、发挥各类教师优势具有积极意义。河北省高校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后,导向与分流作用显现、教育教学主旋律回归、考核与评价的科学性增强、学校用人自主权加大、... 高等院校教育人才的分类评价改革对高校建立学科特色、履行教育教学使命、发挥各类教师优势具有积极意义。河北省高校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后,导向与分流作用显现、教育教学主旋律回归、考核与评价的科学性增强、学校用人自主权加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破五唯”不够彻底、部分评价结果陷入“量化陷阱”、“官本位”惯性依然残留、人才评价缺少年龄维度的变化、行政人员考核流于形式等。因此,提出建立多维立体评价体系、强化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评价主体、评价要与教师职业生涯变化相契合以及调和教师价值观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教育人才 分类评价改革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