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实证调查研究——以J大学为例
1
作者 陈春梅 韩晴晴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97-102,共6页
教育信念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及表现起决定性作用。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培养是高校师范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J大学377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 教育信念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及表现起决定性作用。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培养是高校师范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J大学377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念现状,深入考察高校师范专业的培养质量。以揭示高校师范生教育信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信念培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高校师范生 师范生教育信念
下载PDF
人际关系对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安晓敏 韩蕊蕊 王刚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72,共12页
为探索乡村教师人际关系与教育信念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人际关系量表、教学效能感量表、教育信念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全国7个省份的7517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教育... 为探索乡村教师人际关系与教育信念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人际关系量表、教学效能感量表、教育信念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全国7个省份的7517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研究发现,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呈现中等偏上水平,教学效能感呈现较高水平,而人际关系呈现相对较低水平;乡村教师人际关系、教学效能感、教育信念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乡村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学效能感对教育信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影响教育信念的过程中,教学效能感能够充当部分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改善人际关系、提升教学效能感、深化“局内人”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教学效能感 教育信念 乡村教师
下载PDF
“迷惘”与“守望”:幼儿园教师教育信念的生成和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晶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2,共8页
在社会快速变迁、人口结构变动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其专业坚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分析,揭示幼儿园教师在坚守幼教事业时面临的“迷惘”与“守望”。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 在社会快速变迁、人口结构变动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执行者,其专业坚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分析,揭示幼儿园教师在坚守幼教事业时面临的“迷惘”与“守望”。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作为教师专业坚守的内隐动力,其生成和发展受教育情感、教育生活史、自我觉醒、反思能力、教育共同体等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共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教育信念 教师专业坚守
下载PDF
体育教师教育信念:内涵诠释、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4
作者 项鑫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关键不言而喻,而教育信念对其开展教学工作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归纳与演法等研究方法,(1)从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结构与特征及... 体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关键不言而喻,而教育信念对其开展教学工作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归纳与演法等研究方法,(1)从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结构与特征及功能四方面探究了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诠释;(2)从生成过程、要素机制、价值机制、作用机制等四层次论述了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机制;(3)从社会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家庭环境等四大因素分析其对体育教师教育信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教育信念 内涵诠释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学前教育专业人亲身经历性教育信念层次结构的分析——基于A、B老师的拓展个案研究
5
作者 张柏萍 王寅枚 王勤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259 261-,261,共2页
本文采用拓展个案研究法,以两位学前教育专业人为研究对象,从亲身经历的维度对其教育信念的层次结构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亲历性教育信念和实践行为的立论根基都是围绕着儿童中心论展开,且倾向于理论融于实践的实施取向。从非亲... 本文采用拓展个案研究法,以两位学前教育专业人为研究对象,从亲身经历的维度对其教育信念的层次结构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研究对象亲历性教育信念和实践行为的立论根基都是围绕着儿童中心论展开,且倾向于理论融于实践的实施取向。从非亲历性教育信念的理想化,走向"亲历",实质是理解的双方视域融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身经历性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层次结构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研究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姜艳 朱成科 《教师教育论坛》 2014年第8期30-33,共4页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在当今教育信念缺失的形势下,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有三个维度: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以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在当今教育信念缺失的形势下,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有三个维度: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以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路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重在分析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的不足,归纳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建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育信念 教师教育信念
下载PDF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莉 杨艳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45-51,共7页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始于对教师思维的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信念与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与教育信念近似的术语混同使用;理论或实证的探讨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理...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始于对教师思维的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信念与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与教育信念近似的术语混同使用;理论或实证的探讨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研究多集中于教学信念,而对教学以外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从教师个人生存层面关注教育信念形成、转变的研究较少,有关民族地区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更处于"边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 教师教育信念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卓越教师教育信念的培养与塑造——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忠霞 欧阳文珍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教师素质,师德为魂,而教育信念又是师德修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动力,对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在卓越教师培... 教师素质,师德为魂,而教育信念又是师德修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动力,对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师范生的教育信念的培养与塑造,从创新选拔机制、强化博雅教育、改革实践模式、优化育人环境四个方面强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教育信念 选拔机制 博雅教育 改革实践 优化育人
下载PDF
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养成 被引量:49
9
作者 文雪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32,共4页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激励教师不断超越"有限性"。从教师自身来看,教育信念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它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激励教师不断超越"有限性"。从教师自身来看,教育信念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注重理性认知、实践反思和意志凝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教育观念 教育情意 教育个性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姬建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47-49,共3页
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其人生信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其在教育教学交互作用中的行为的反思批判,建构并被始终坚信、敬奉和践行的个性化的实践知识体系。它包含着对教育本质、理想、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等的自我... 教师教育信念是教师在其人生信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其在教育教学交互作用中的行为的反思批判,建构并被始终坚信、敬奉和践行的个性化的实践知识体系。它包含着对教育本质、理想、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等的自我解读。它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动力性、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人为本 反思性实践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培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宏福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教育理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的确认和坚信。它是教师生活中的精神向导 ,直接影响教师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在教师教育中 ,我们应从行为反思和校本培训两方面培养和完善教师的教育信念。
关键词 教育信念 教师教育 校本培训 行为反思 心智结构
下载PDF
论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及其内在超越——基于知行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余闻婧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从知行关系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统一性、经验性和智慧性等特征。由于教育理想的丧失、自我意识的薄弱、心智模式的呆板等内部原因,使教师的教育信念在知行关系层面上容易出现割裂、放逐、退化等危机。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 从知行关系的层面来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统一性、经验性和智慧性等特征。由于教育理想的丧失、自我意识的薄弱、心智模式的呆板等内部原因,使教师的教育信念在知行关系层面上容易出现割裂、放逐、退化等危机。针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可以通过树立教育理想、强化自我意识、完善心智模式等路径实现内在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关系 教师 教育信念 危机 内在超越
下载PDF
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基本建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兴武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19,共2页
教育信念是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处于核心地位,加强对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师范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育信念的内涵、当代师范生教育信... 教育信念是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处于核心地位,加强对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师范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教育信念的内涵、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基本构成、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的构建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信念 构成 策略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基于《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等素材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德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28,共7页
教育信念是教师行为实践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它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承诺与坚守,决定着教师的自我表现和工作成就。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ivo11.0作为分析工具,对历届《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49名... 教育信念是教师行为实践背后的决定性力量,它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承诺与坚守,决定着教师的自我表现和工作成就。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ivo11.0作为分析工具,对历届《感动中国》《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49名教师获得者进行分析。经过三个阶段的编码比较,抽象出了教师观念、行为动机、决策背景和自我实现等四大核心范畴,并建构了乡村教师教育信念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教师观念是乡村教师行为动机及自我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对二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决策背景又潜在地影响和制约着乡村教师的教师观念、行为动机和自我实现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育信念 扎根理论 《感动中国》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下载PDF
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养成——基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雄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7-48,共2页
教师教育信念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思考与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下,教育信念与责任也是师范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师师范教育忽视了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形成,文章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高... 教师教育信念指引着教师的教学思考与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下,教育信念与责任也是师范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师师范教育忽视了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形成,文章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视角,提出高师应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渗透、个人情感和经验积累、教育评价等途径加强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师范生 教育信念 课程
下载PDF
“70后”中学女教师教育信念的特质及其文化成因与启示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海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以叙事研究为方法,对一位“70”后中学女教师的教育信念特质及其文化成因进行研究,发现“70”后中学女教师教育信念的特质表现为:“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成绩第一,品行端正”的学生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教师... 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以叙事研究为方法,对一位“70”后中学女教师的教育信念特质及其文化成因进行研究,发现“70”后中学女教师教育信念的特质表现为:“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成绩第一,品行端正”的学生观;“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教师观。这种教育信念特质的生成源于特定的家庭、社会、学校等文化场。教师教育信念特质建构要创建积极的文化场,同时,教师对自己教育信念的建构要有文化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70后”中学女教师 文化心理学 文化场 文化自觉
下载PDF
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教育公平——以绿领巾事件为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海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8,22,共4页
绿领巾等反教育行为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唯成绩论和教师本位等反教育的教师教育信念是阻碍教育公平在教育内部实现的重要因素。只有重塑教师的教育信念,因材施教,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真正回归教育公平。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信念 教师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宝媛 于纪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新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是信息技术教师是否拥有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的教育信念。而分析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因素,是找到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变革的有效策略的本源性保证。文章构建了信息... 新课程改革能否落实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是信息技术教师是否拥有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的教育信念。而分析影响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因素,是找到促进信息技术教师教育信念变革的有效策略的本源性保证。文章构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信念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文化环境、教育培训、自我反思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 教育信念 形成因素 分析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育信念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润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教师的教育信念既是一种带有情感性、意动性的认知结构,也是由教育之知到教育之行的"中介"。从性质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从来源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之别;从内容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层级... 教师的教育信念既是一种带有情感性、意动性的认知结构,也是由教育之知到教育之行的"中介"。从性质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从来源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之别;从内容上看,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层级性。而教师教育信念的完善则需把握正确、错误教育信念的边界,正确看待不同来源的教育信念的特性,涵养教师教育信念的根基,从而使教育信念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赋予教师的教育生活以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育信念 类型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学敏 孙崴 +1 位作者 关玉兵 颜英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文章聚焦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传递接受和意义建构两个维度将中小学教师按照教育信念特征分为四个群体:传递接受教育信念与意义建构教育信念得分均高、意义建构教育信念得分高、传... 文章聚焦中小学教师教育信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传递接受和意义建构两个维度将中小学教师按照教育信念特征分为四个群体:传递接受教育信念与意义建构教育信念得分均高、意义建构教育信念得分高、传递接受教育信念得分高、传递接受教育信念与意义建构教育信念均低。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四个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教育信念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相关,偏向意义建构教育信念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小学教师 聚类分析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