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审视:新自由主义下的效率与公平
1
作者 陈衍 柯雨婷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2期79-90,共12页
对于新加坡来说,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原则,而且是一种隐藏在其政治体制下与政府所秉持的实用主义相耦合的治理模式。这样的政治经济制度促使新加坡教育追求效率,采用竞争性的教育分流制度。同时,精英主义下的教育分流制度也利用新... 对于新加坡来说,新自由主义不仅是一种经济原则,而且是一种隐藏在其政治体制下与政府所秉持的实用主义相耦合的治理模式。这样的政治经济制度促使新加坡教育追求效率,采用竞争性的教育分流制度。同时,精英主义下的教育分流制度也利用新自由主义治理技术使其被普罗大众所接受、信任和遵循。新自由主义下竞争激烈的教育分流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其提高了教育效率、释放了个人的自由与能力,因此被认为能够最大化社会效能;如果形成良性循环,社会将整体受益。但另一方面,如果把所有控制权抛给自由市场,则会导致教育不平等和社会分化。虽然新加坡一贯重视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强调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近年来对分流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越来越重视分流制度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将追求效率的精英教育与追求公平的包容性教育相结合,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新自由主义 教育分流 社会分化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导向适合的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分流的理性审视与功能复归
2
作者 杨文杰 李延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
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旨在将不同禀赋的个体导向适合的教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从阶段特性看,高中阶段受教育个体已具备的发展能力、不受强制的受教育意愿以及所享受的多维教育服务为教育分流奠定了基础。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 高中阶段教育分流旨在将不同禀赋的个体导向适合的教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教育政策。从阶段特性看,高中阶段受教育个体已具备的发展能力、不受强制的受教育意愿以及所享受的多维教育服务为教育分流奠定了基础。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高中阶段普职两种教育类型的发展状态悬殊,因普通高等学校招录设计不完善导致普职两种教育发展路向相异,因分流标准设置不合理导致普职两种类型学生发展禀赋模糊,因中职教育长期不被重视导致普职两种教育发展环境有别。针对上述问题,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夯实功能复归之基;加强顶层设计,畅通功能复归之路;完善分流标准,筑牢功能复归之魂;重视舆论引导,助推功能复归之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流 高中阶段教育 导向功能 教育选择
下载PDF
平等而卓越:我国教育分流制度的体系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红艳 潘小芳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
教育分流制度是进行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分流制度在精英主义倾向递减、平等主义倾向递增的维度上呈现出精英主义、竞争主义、课程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五种类型。我国教育分流制度系统属于东亚型竞争主义教育类型,... 教育分流制度是进行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分流制度在精英主义倾向递减、平等主义倾向递增的维度上呈现出精英主义、竞争主义、课程主义、自由主义、平等主义五种类型。我国教育分流制度系统属于东亚型竞争主义教育类型,强调权威主导、能力本位与成就导向,属于强制分流的“学术型—晚分流”模式。当前我国教育分流制度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尚未有效改善弱势群体在教育分流中的不利地位;二是教育系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容易引发过度教育竞争;三是缺乏使教育体系保持适度弹性的“软分流”机制。构建平等而卓越的教育分流制度,需要在价值诉求上达成制度正义与社会效率的深度耦合,在实践路径上协调好国家意志与个体需求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流制度 教育制度 制度正义 教育公平
下载PDF
追求公平与质量的高等教育分流——董泽芳教授专访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泽芳 谭颖芳 魏晓薇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6,共9页
董泽芳教授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关注教育分流问题,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观,致力于高等教育分流的理念与模式研究。他认为,高等教育分流是充分考虑、统筹兼顾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三方面的需要及条件,而分别给予适度满足的分... 董泽芳教授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关注教育分流问题,秉持“公平与质量并重”观,致力于高等教育分流的理念与模式研究。他认为,高等教育分流是充分考虑、统筹兼顾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三方面的需要及条件,而分别给予适度满足的分流,应当基于公平与质量的双重目标,努力构建种类多元、比例合理、相连互通的立体框架;教育分流与教育合流相辅相成,合理的高等教育分流应坚持分合并存、分合结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他的研究体现了教育与社会、公平与质量、分流与合流的交汇融合,彰显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 教育公平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社会学 教育合流
下载PDF
文化资本、教育分流与西部大学生就业——以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常进锋 朱茜婷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6-46,126,127,共13页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选取西部地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个体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及教育分流对于大学毕业生就... 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选取西部地区2022届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个体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及教育分流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研究得出个体文化资本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影响显著,其中奖学金经历、兼职实习经历以及辅修学位经历是个体文化资本影响因素中影响作用最显著的因素;家庭文化资本中的母亲文化程度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呈现正向显著关系;教育分流中的学校分流与专业分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存在着不平等效应;个体的党员身份则能有效帮助毕业生改善就业状况。通过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优化高校办学建设以及社会组织提供就业帮扶,可以促进毕业生就业,提升就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教育分流 西部地区 大学生就业
下载PDF
影子教育也会影响教育分流吗--基于CFPS2010-2018年追踪数据实证分析
6
作者 薛海平 赵阳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70,共15页
已有文献关注了学校教育质量在教育分流中的作用机制,但鲜有研究关注影子教育参与对教育分流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8年追踪数据的研究发现,影子教育具有教育分流作用,且该作用存在累积性,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当前教育分... 已有文献关注了学校教育质量在教育分流中的作用机制,但鲜有研究关注影子教育参与对教育分流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8年追踪数据的研究发现,影子教育具有教育分流作用,且该作用存在累积性,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当前教育分流中存在协作机制。具体而言,在中高考升学过程中,家庭资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影子教育共同影响学生中高考升学结果,影子教育与学校教育构成了当前教育分流的“双轨道”。以上结论表明,影子教育的教育分流作用扩大了不同阶层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加重了家长焦虑,加剧了教育内卷。“双减”政策的施行,将有助于削弱影子教育的教育分流作用,缩小不同阶层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教育 教育分流 双轨道 教育内卷 “双减”政策
下载PDF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教育分流机制与政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新忠 刘鸿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2,共12页
农民共同富裕是一段时期中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和制约瓶颈,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教育是改造优化农民进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历史上,美国曾在全国各州广设赠地学院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工业化教育,实现了大学、农业、农民、政府... 农民共同富裕是一段时期中国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和制约瓶颈,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教育是改造优化农民进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历史上,美国曾在全国各州广设赠地学院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工业化教育,实现了大学、农业、农民、政府等多主体互利多赢。从分流施教看,目前我国教育分流促农共富存在没有有效关注多数农民的流源问题、将农民教育置于最低层次的流层问题、多用非正规形式进行教育的流型问题、只顾眼前而忽视长远质量的流质问题和过分强调初级农产品农业的流向问题。面向三农现代化和强国建设,我国教育分流促农共富亟需构建培育新型农民、造就务工市民、幸福农民子代、促使农民回流、加快农民更新的系列促进机制,内外分流相互结合,改造提升和转化循环有机统一。推动五大系列机制良性运行,我国需要立法赋予高等教育承担转化农民的教育分流职能,建立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促农共富教育分流体系,实施配套教育改革和政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共同富裕 教育分流 促进机制 政策保障
下载PDF
义务教育后随迁子女的教育分流研究——父母职业期望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完善
8
作者 张娴妮 《青少年学刊》 2023年第5期57-64,共8页
聚焦首次教育分流——义务教育结束后的教育选择,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随迁家庭进行了分析。通过质性访谈的方法,分别归纳出了返乡考普高与留下读职校两种选择的理性评估过程,并细化了理性选择理论已有的框架,指出了家长们对子代... 聚焦首次教育分流——义务教育结束后的教育选择,从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随迁家庭进行了分析。通过质性访谈的方法,分别归纳出了返乡考普高与留下读职校两种选择的理性评估过程,并细化了理性选择理论已有的框架,指出了家长们对子代的职业期望影响了其对预期收益的偏好,进而影响了教育选择。不同职业期望的形成与来沪务工的家长们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感受有关:在市场中产生地域补偿感的家长认为从事白领工作并非获得高收入的必要条件,从而可以接受子女在流入地入读职校;而在市场中被激活脑体差距感的家长则认为获得高学历从而当白领是成为高收入者的必备要素,因此会努力让子女回到家乡继续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分流 理性选择理论 教育选择 理性行动
下载PDF
略论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的优化目标 被引量:4
9
作者 陶能祥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合理分化,必须进一步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结构。主要应向四个优化目标努力,即调整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协调高等教育流向结构、优化高等教育流型结构和平衡高等教育流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 高等教育分流结构 优化
下载PDF
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能祥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0,共4页
高等教育分流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是高校分类培养人才的活动,它必然会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的偏向而选择的目标,它具有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作用。由于主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他们所选择的价值目标对高等... 高等教育分流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之一,是高校分类培养人才的活动,它必然会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的偏向而选择的目标,它具有影响甚至支配人们行为的作用。由于主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他们所选择的价值目标对高等教育分流活动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存在着价值取向偏颇,目标选择冲突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高校整合分流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分流 高等教育分流 价值目标
下载PDF
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陈友华 方长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9-235,共7页
本文利用“南京市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调查资料,通过对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分流影响的实际考察,研究与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划区就近入学”与择校等制度... 本文利用“南京市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调查资料,通过对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教育分流影响的实际考察,研究与分析了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划区就近入学”与择校等制度安排背后所隐藏着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并对这种教育不平等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分流 教育不平等 义务教育阶段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董泽芳 陈新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4,共8页
高等教育分流具有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但近年来这种功能愈来愈被社会质疑。本研究以H省为例,以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毕业生为整体样本,选取该省政、事、企系统2400人进行调研,从"流源"、"流量"、"流层... 高等教育分流具有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的功能,但近年来这种功能愈来愈被社会质疑。本研究以H省为例,以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毕业生为整体样本,选取该省政、事、企系统2400人进行调研,从"流源"、"流量"、"流层"、"流型"、"流域"、"流向"等八个方面分析了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现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上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从历史比较看,目前还存在着中下收入家庭的社会成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正逐渐减少,学生在不同层次、形式、类型、地区间的高等教育流转困难,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重分轻能"、"重学轻用",以及修业年限过长、且缺乏弹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政府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氛围的外部制约,也有高教分流行为和学生职业追求的内部影响,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 社会分层流动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下载PDF
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新忠 董泽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9-155,共7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研究聚焦于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近代新式高等教育和新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的关系,注重高等教育机会...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加剧,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的研究聚焦于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近代新式高等教育和新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的关系,注重高等教育机会考察、重视高等教育分流探讨、突出社会影响因素挖掘、强调二者相互关系分析,但在研究内容上,二者有机统一少;在研究对象上,内在机理研究少;在研究方法上,定性定量结合少;在研究视角上,多种学科观照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我们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做好质量结合探究,强化多维视角剖析,致力互动机制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 社会分层流动 和谐互动研究
下载PDF
家庭背景与教育分流 教育分流过程中的非学业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14
作者 方长春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18,共14页
Educational tracking after junior high school means the beginning of non-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ome students. In its expressed form, the practice of tracking follows the performance principle (i.e., students’ fina... Educational tracking after junior high school means the beginning of non-compulsory education for some students. In its expressed form, the practice of tracking follows the performance principle (i.e., students’ final test scores), a principle claimed to guide people for status attainment in a market economy. The current empirical study was to expose the impact and role of family background that might have been covered by the expressed performance principle. Not only could family background variables influence the educational tracking practice in a direct way but also in a more important indirect manner via the intervening variable of self-achieved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uch effects might be accumulativ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nalysis is to demolish the blind optimism about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social equality and to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of societal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分流 因素分析 家庭背景 学业
下载PDF
城乡社会结构变动与高中教育机会分配——基于甘肃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宝琰 万明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8,共12页
高中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分布特征。研究者基于甘肃省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调查数据,对县域内的高中教育机会分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毕业教育分流过程中存在性别、阶层结构再生... 高中教育机会在人口中的分配形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分布特征。研究者基于甘肃省Q县初中毕业教育分流的调查数据,对县域内的高中教育机会分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初中毕业教育分流过程中存在性别、阶层结构再生产现象;在中等教育阶段验证和支持了MMI假设和EMI假设,"EMI假设"对于中国情况更具有解释力;非农化和非农职业流动并没有为农民阶层带来高中教育机会的提升,甚至具有反向作用;体现文化分层的父亲文化程度是决定高中教育机会最为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化 县域内 高中教育机会分配 教育分流
下载PDF
农村高中毕业生教育分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淑娟 王一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6,96,共7页
通过对浙江、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农村家庭高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高中毕业生的教育分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大幅提高,农村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 通过对浙江、湖北、广西和黑龙江四省区农村家庭高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高中毕业生的教育分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大幅提高,农村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男性基本持平;农村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中毕业生的高等教育机会选择没有显著影响;西部地区的农村高中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我国城乡之间的教育鸿沟、不同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以及农村内部的同质化同时存在。为了切实保障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机会,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注重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资源分配,提高农村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质量,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高中毕业生 教育分流
下载PDF
试论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 被引量:28
17
作者 许庆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31,共9页
本文评述平等和教育平等的内涵,概括我国教育分流的形式、层次、性质和问题,分析我国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
关键词 平等 教育平等 教育分流 关系 中国 分流形式 教育社会 教育资源 教育结果
下载PDF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夏惠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7,共10页
教育公平与教育分流制度是共存于现代教育中看似矛盾的两个事物。基于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微观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与普职教育结构中的流动贯通两大特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与教育分流制度是共存于现代教育中看似矛盾的两个事物。基于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微观课堂中的因材施教与普职教育结构中的流动贯通两大特点。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新加坡教育结果公平的实现,并对中国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教育分流制度 教育公平 因材施教 普职贯通
下载PDF
教育分流与职普比政策变迁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红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14-19,共6页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 教育分流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普比、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必要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职普比或升或降,有过反复,分流政策与此相伴,起到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未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普比政策会逐渐松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类型,而不再"被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比 教育分流 政策变迁
下载PDF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董俊峰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29,共3页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董俊峰一、实行“双语教育,英语为本”新加坡是一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小岛国,人是其唯一资源,所以全国上下都认为: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关系到新加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同...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教育分流制董俊峰一、实行“双语教育,英语为本”新加坡是一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小岛国,人是其唯一资源,所以全国上下都认为: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关系到新加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同时新加坡还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育 教育分流 新加坡教育 分流 第二语文 通过率 英语 毕业考试 考试成绩 辍学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