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1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改革——基于《管弦乐(小提琴)》课程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习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以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外国乐器》课程目标为理论依据,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国管弦乐(小提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关于“技能化”“实践化”“多元化... 以戴维·埃里奥特的“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外国乐器》课程目标为理论依据,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国管弦乐(小提琴)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关于“技能化”“实践化”“多元化”理念主张入手,提出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形式、专业特色、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管弦乐(小提琴)》教学的改革新思路,努力探寻、开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管弦乐教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 专业技能课程
下载PDF
斯蒂格勒“第三持留”的教育哲学阐释——兼论数字时代的教育困境与应对
2
作者 许腾 夏保华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斯蒂格勒的“第三持留”思想将人的问题与技术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且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哲学意义。文章对“第三持留”进行存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人、技术和教育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育建立在“心理—集体—技术”三重个体化的基础上且... 斯蒂格勒的“第三持留”思想将人的问题与技术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且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哲学意义。文章对“第三持留”进行存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人、技术和教育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教育建立在“心理—集体—技术”三重个体化的基础上且与技术统一于“人之为人”的发生过程之中,显现出其面向未来的存在论意义;此外,数字技术正在异化教育,比如:瓦解作为地方性实践的公共教育,教育商品化和资本僭越导致去个体化,最终可能会造成教育存在论意义的丧失。围绕斯蒂格勒的相关思考,应对当前的教育困境需要强调学习者的生存主体性,倡导全社会的负责任创新以及在转型中找回教育的存在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第三持留 教育哲学 存在论意义 教育困境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的转向——论存在主义教育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3
作者 崔向平 魏玲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某种外部指标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其教育理论... 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以某种外部指标为导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存在主义哲学关注人的存在,其教育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合理性,包括人机关系中人的主体危机要求激发人的存在意识、智能技术进步引发的能力危机促逼创造力和批判力的培养、科技知识霸权隐藏的价值危机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人工智能技术也为存在主义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可能,包括智能在线教育推动教育范式从模式化走向个性化与自主化、人机协同助力教学方法从被动输入走向对话启发、虚拟交互技术拓展真实化与沉浸式育人的新场域,从而有效化解智能时代教育产生的三大危机,使智能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应用存在主义教育观时,需要注意避免走向片面的存在主义、极端的主观主义和过于理想的自由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存在主义 教育哲学 合理性 可能性
下载PDF
教育哲学新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4
作者 陶志琼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文章通过在对我国已有教育哲学体系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构建了自己的新体系:学校在哪里——学校教育哲学研究;谁主沉浮——课堂教育哲学研究;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人与机器——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爱的力量... 文章通过在对我国已有教育哲学体系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构建了自己的新体系:学校在哪里——学校教育哲学研究;谁主沉浮——课堂教育哲学研究;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人与机器——职业教育哲学研究;爱的力量——家庭教育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体系 学校教育哲学 课堂教育哲学 教师教育哲学 职业教育哲学 家庭教育哲学
下载PDF
王阳明心学思想对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思考
5
作者 涂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心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国的思想家早在先秦时期...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心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国的思想家早在先秦时期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就融入了天道、人性、伦理等思想,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都是在这些视域下来进行讨论,由此可见教育哲学意味已经显示出来。阳明心学主要围绕着本心、知行、良知来展开,因此从心学出发去探究教育哲学的问题是具有可行性的,而且可以解答教育哲学的很多疑惑,并对当下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育本质、教育价值、教育目的三个问题是教育哲学的核心问题,在“心即理”中去寻找教育的本质,在“知行合一”中去解读教育的价值,最终教育的目的是“致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教育哲学 实践
下载PDF
教育常识概念辨析——基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视角
6
作者 徐乐乐 韦祥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26,共16页
教育常识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所共有的、经常并持续起作用的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深入理解教育常识的三个方面。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呈现了个人对教育世界一般的、总体的理解,这种一般性理解并未得到... 教育常识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人所共有的、经常并持续起作用的关于教育的认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深入理解教育常识的三个方面。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呈现了个人对教育世界一般的、总体的理解,这种一般性理解并未得到深入反思,却直接影响着普通人(尤其是未受专业教育学训练的人)的教育行为;教育常识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依据教育常识实施具体教育行为的思考方式,显然这种思考方式会受到教育常识世界观的影响,同样是缺少反思的;教育常识的价值规范统摄着教育常识的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它体现了教育常识背后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教育常识。教育常识的世界观具有重复性、给予性、非批判性、非系统性、矛盾性、差异性的特征。教育常识的思维方式具有非此即彼、简单归纳、模仿、类比和过分一般化的特点。教育常识的价值规范体现为有限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僵化性和保守性、两极对立化的特点。为了更加系统地理解教育常识,需要辨析教育常识与其相似概念的差异,通过辨析教育常识与民间教育学、默会知识、教育习俗、教育民俗、教育习惯、教育信仰的异同,可以系统地了解教育常识在诸多相似概念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常识 分析教育哲学 民间教育 默会知识 教育习俗 教育民俗 教育习惯 教育信仰
下载PDF
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学审思
7
作者 罗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怀特海是过程教育哲学的创始人,他以整体视野和整合多元的方法论来认识现代教育,构建了以创造性、生活性、自由性与和谐性为特征的教育哲学思想。基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反观我国幼儿园教学现状,其功利主义的教学目的扼杀了幼儿的创造... 怀特海是过程教育哲学的创始人,他以整体视野和整合多元的方法论来认识现代教育,构建了以创造性、生活性、自由性与和谐性为特征的教育哲学思想。基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反观我国幼儿园教学现状,其功利主义的教学目的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学科取向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幼儿的生活、高控制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片面的教学评价影响了幼儿的和谐发展。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启示我们应将幼儿园教学过程视为幼儿生命的成长过程,要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回归幼儿生活、尊重幼儿个性、强调幼儿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特海 过程教育哲学 幼儿园教学
下载PDF
从三次研讨会看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10年 被引量:3
8
作者 马达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34-142,共9页
近10年以来,随着三次音乐教育哲学研讨会在广州、南京的召开,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文章通过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其他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围绕基础... 近10年以来,随着三次音乐教育哲学研讨会在广州、南京的召开,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文章通过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其他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围绕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讨论"、"有关如何建立中国特色音乐教育哲学体系的讨论"五大部分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与述评,梳理出这期间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哲学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 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 功能的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课程改革
下载PDF
“玩得嗨”:一种儿童教育哲学的园本实践
9
作者 沈艳凤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活动中。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依托“玩得嗨”这一儿童教育哲学,在诠释内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构建激发儿童“玩得嗨”的物理和心理场域,创设促进... 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是将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活动中。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依托“玩得嗨”这一儿童教育哲学,在诠释内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构建激发儿童“玩得嗨”的物理和心理场域,创设促进儿童“玩得嗨”的课程活动,培养支持儿童“玩得嗨”的教师,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得嗨” 儿童教育哲学 学前教育
下载PDF
十年来英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主题与领域——基于《教育哲学期刊》的刊文分析
10
作者 祁东方 郭星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2期29-44,共16页
《教育哲学期刊》是“大不列颠教育哲学学会”的同行评议刊物,创刊50多年来,为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哲学研究者搭建了学术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该杂志的特刊专题内容和CiteSpace呈现的关键词图谱来看,10年来英国教育... 《教育哲学期刊》是“大不列颠教育哲学学会”的同行评议刊物,创刊50多年来,为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哲学研究者搭建了学术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该杂志的特刊专题内容和CiteSpace呈现的关键词图谱来看,10年来英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正义、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问题展开,柏拉图、康德、杜威、彼得斯、海德格尔等人的教育哲学思想依然备受关注。此外,生态教育哲学、儿童教育哲学、世界主义教育哲学等分支领域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变奏中,英国教育哲学的探索既体现了研究内容的持续与更新、研究视野的拓展与开阔,也呈现出研究传统的积淀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期刊 英国 教育哲学
下载PDF
对ChatGPT的高等教育哲学审视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
ChatGPT作为当今人工智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自面世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仅在科技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对高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破解了乔布斯之问,凸显了中国大学功能的不足。ChatGPT对大学的系列发问引起了高... ChatGPT作为当今人工智能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自面世以来就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不仅在科技界引起巨大震动,也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它对高校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破解了乔布斯之问,凸显了中国大学功能的不足。ChatGPT对大学的系列发问引起了高等教育哲学的反思:大学的知识中心地位是否能够坚持?大学教师职业性质是否改变?是否会产生新型大学?这些发问不仅触及中国高等教育的痛点,而且涉及大学生存的根本。未来大学何去何从?大学必须进行明断:是坚持大学传统发展路线还是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无论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人工智能技术进驻大学都不可避免,大学只有与社会联合,才能继续保持知识的优势地位,大学功能才能进一步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大学功能 乔布斯之问 中国大学之痛 高等教育哲学
下载PDF
教育学与哲学都需要教育哲学强化本质联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文武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9,F0002,共10页
20世纪初是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教育学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1923年面世的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以“教育哲学”命名的中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认真研读民国初年近现代教育哲学著作,对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发展,了解它们对西方哲... 20世纪初是作为独立学科的中国教育学从无到有的初创时期。1923年面世的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以“教育哲学”命名的中国第一部教育哲学。认真研读民国初年近现代教育哲学著作,对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发展,了解它们对西方哲学和教育学、教育哲学的介绍和评判,对新时代通过强化教育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来强化教育学与哲学的本质联系,使它们都能更好发挥作用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哲学 范寿康 吴俊升
下载PDF
试论约翰·怀特与钱学森教育哲学思想之异同
13
作者 但妮 王思语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4-89,共6页
学生感悟、体验、领悟“移动讲堂”教育实践,不仅是约翰·怀特“有意义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的中国化,也是钱学森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大成智慧”教育哲学思想的实践验证,对中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 学生感悟、体验、领悟“移动讲堂”教育实践,不仅是约翰·怀特“有意义的生活”(the meaningful life)的中国化,也是钱学森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大成智慧”教育哲学思想的实践验证,对中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探讨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怀特分析教育哲学和钱学森系统教育哲学,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提出的品德教育居首位、高等教育“新四科”跨学科融合与交叉发展、中小学教育改革系统最大化的“整体涌现”、建构学生“学习无限制”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教育哲学 系统教育哲学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哲学视角下的高等医学教育理念探讨
14
作者 陈靖宜 龚小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7期52-55,共4页
高等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高等教育。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人文素质培养、科学技术对医学教育的促进等方面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却极少从高等教育哲学和教学规律方面来分析解释高等... 高等教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高等教育。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人文素质培养、科学技术对医学教育的促进等方面对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却极少从高等教育哲学和教学规律方面来分析解释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因此,文章借由布鲁贝克提出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观点,以及潘懋元先生对教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论断,从高等教育哲学和规律的角度,对高等医学教育理念进行了探讨。在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认知论”“政治论”和“人本论”的和谐统一更加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哲学 高等医学教育理念 医学人才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 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职业教育在线课程“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与超越——以媒介教育哲学为逻辑起点
15
作者 方绪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3,共9页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实现了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改变。在客观上却产生了“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衍生出媒介教育哲学深刻审视新教育媒介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 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打破了以往班级授课制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实现了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改变。在客观上却产生了“苏格拉底之疑”的时代反思,衍生出媒介教育哲学深刻审视新教育媒介的时代价值与未来走向,催生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争鸣,并暴露出在线课程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与鸿沟。基于此,从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时代语境中,探索职业院校开展在线课程所要面临着多重选择性的困惑,包括“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知识”、“教学约束”与“个体约束”、“教学滤镜”与“群体质量”以及“教学动态化”与“教学静态化”。为此,提出了超越历史性“苏格拉底之疑”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式教学模式,拓宽职业教育课程在线虚拟认知的具身场域;搭建在线课程“教学秩序”,逐步实现从“个体约束”向“自我约束”迁移;创新在线课程“类型化教学方法”,积极组建“学校—网络—家庭”教育协同体;生成常态化的“诊断+改进”运行机制,在教学动态化中把握教学静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在线课程 “苏格拉底之疑” 媒介教育哲学
原文传递
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实然与应然——基于林德曼成人教育哲学思想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月莹 余红梅 殷玉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8,共8页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教育作为缓解老龄化的重要工具应受到学界重视。经调查发现,我国老年教育存在教育目的不明确、参与人群精英化、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学习者需求等问题。哲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哲学的视角对老年教...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教育作为缓解老龄化的重要工具应受到学界重视。经调查发现,我国老年教育存在教育目的不明确、参与人群精英化、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学习者需求等问题。哲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哲学的视角对老年教育的目的、意义、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林德曼是美国进步主义成人教育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成人教育的意义》具有前瞻性。据此,以林德曼的成人教育哲学思想为研究基础,探寻老年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发掘老年教育的特点、明确老年教育的意义。以期在林德曼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探寻老年教育的应然之举,从促进我国老年教育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和谐共生、力促参与主体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推进内容与形式多元化三个角度,满足我国老年群体和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老年教育 林德曼 积极老龄化 教育目的
下载PDF
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2
17
作者 石中英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共5页
本文概要回溯了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学术方向的转换将其划分为三个前后相承、相对独立的时期:规范教育哲学时期、分析教育哲学时期、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时期。文章就不同发展时期的学术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 本文概要回溯了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并根据其学术方向的转换将其划分为三个前后相承、相对独立的时期:规范教育哲学时期、分析教育哲学时期、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时期。文章就不同发展时期的学术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特征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了比较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英国教育哲学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希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英国 教育哲学 里协(L.A.Reid) 彼德斯(R.S.Peters) 怀特(J.White) 发展历程 规范教育哲学 分析教育哲学
下载PDF
中美教育哲学研究人员之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燕楠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9-13,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构成多样化,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女性教育哲学家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人员多是教育背景出身,加强教育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可有益于改变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哲学学会会员构成多样化,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女性教育哲学家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人员多是教育背景出身,加强教育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可有益于改变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人员 美国教育哲学学会
下载PDF
论音乐教育哲学史上的思想变革——评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丹宁 《北方音乐》 2015年第6期15 31-,共2页
覃江梅所著的《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审美与实践之维》框架清晰、条理流畅,结合亲身经历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史的发展做出客观评价且阐述自己观点,是一本解读审美音乐教育哲学范式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两种范式联系,探索音乐教育本质的好书。
关键词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哲学范式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下载PDF
《论语》中蕴含的孔子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20
作者 齐晓琪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
《论语》是一部研究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内涵非常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孔子在此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著作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孔子的修养,教学的精神、重点、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这些对于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 《论语》是一部研究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著作,内涵非常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孔子在此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对于著作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孔子的修养,教学的精神、重点、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这些对于当代大学语文的教学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代大学语文课程可以从教师本身、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帮助学校培养出德行兼备、仁心厚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与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教育哲学 大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