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教育学研究的两种传统: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
1
作者 贾利帅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教育学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进行教育学研究?这两个问题一直是西方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可以发现西方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研究传统,即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始于教师培训... 教育学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进行教育学研究?这两个问题一直是西方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可以发现西方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教育学研究传统,即作为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学科的研究。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始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取向。因此,英国历来就有重视从心理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来进行教育学研究的传统。后者以德国为代表。教育学在德国产生之初就与儿童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强调成人对儿童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儿童朝着成人期望的方向发展。教育学研究主要服务于儿童成长的需求而不是任何外在的目的。因此,德国更强调教育学是一门自主的、独立的学科。对这两种教育学研究传统的研究不在于分出孰优孰劣,而在于为两种传统提供交流与对话的一个平台,进而为我们思考教育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西方教育学 研究传统 英国教育学 德国教育学
下载PDF
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自信的学术构建——兼评《职业教育学基础》的学科建设意义
2
作者 唐智彬 任陈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7,共9页
以学科建设回应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树立学科自信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教材是基础。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学科组织与人才培养、研究领域与学术范畴、学术共同体与学科文化以及跨学科研究... 以学科建设回应丰富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树立学科自信是职业技术教育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其中,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教材是基础。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在学科组织与人才培养、研究领域与学术范畴、学术共同体与学科文化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从学科建设角度看,《职业教育学基础》在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服务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宝贵经验。推动学科自信的学术构建,学科教材应善于将中国经验转换为普遍理论,实现从经验形态知识到原理形态知识的转换,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重点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总体格局、价值取向、整体节奏以及最新思潮等,充分尊重学术自身规律性,并通过增强教材的人才培养适应性,促成学术共同体,从而实现以教材建设奠定学科自信的学术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科建设 学科自信 《职业教育学基础》
原文传递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
3
作者 孔令帅 喻滢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0,共14页
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逐年增长,并呈现出多样态的发展趋势,但研究范式仍有不足。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主要表征为研究主题来源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研究规范已初步形成体系、研究综述有待完... 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逐年增长,并呈现出多样态的发展趋势,但研究范式仍有不足。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主要表征为研究主题来源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研究规范已初步形成体系、研究综述有待完善、研究框架需进一步确立、研究启示普遍针对性不强。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需要在研究主题的深化、研究综述的完善、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框架的形成、研究启示针对性地加强、研究规范的统一等方面规整研究范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范式 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
下载PDF
新时代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探讨
4
作者 侯怀银 刘璐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新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以回应中国教育现代化与科技变革的时代诉求,丰富新时代科学教育学内涵,推动科学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完善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及顺应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建设科学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科学教育... 新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以回应中国教育现代化与科技变革的时代诉求,丰富新时代科学教育学内涵,推动科学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完善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及顺应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建设科学教育学学科亟待解决科学教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学科定位及性质、“三大体系”构建、研究方法等基础性问题。为了有效推进这一任务,需要坚持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念,明确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思路,处理好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4对关系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外在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学 学科建设 新时代 科学教育 教育学
下载PDF
重审高等教育学史
5
作者 李均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2,共9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史不仅薄弱,而且对其性质、对象、意义等关键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从性质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史论纷争到史论统一,确认历史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双重性质,追求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对象来...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史不仅薄弱,而且对其性质、对象、意义等关键核心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从性质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史论纷争到史论统一,确认历史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双重性质,追求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对象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内外分隔到内外兼修,要兼顾乃至融合学科的内外部历史,深入探讨知识与制度的双向联动关系,以此把握高等教育学史的完整谱系、内在机制与总体规律。从意义来看,高等教育学史研究应从单一向度到多维观照,不再局限于历史学的单一向度,而是要追寻理论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的多重意义。未来高等教育学史的研究视域不能只限定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学而沦为地方知识,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都应该纳入其研究范围。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只有通过加强学科史研究,才能提升理论建设与学科反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学科史 历史研究 元理论研究 学科建制
下载PDF
以教育思想创新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6
作者 郝文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形成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是教育学学科平台和团队建设、学科和学术话语发展、学科和学术人才培育、学科和学术治理等五个系统的灵魂、动力和关键,也是此五个子系统发生发展和成熟的标志、实力的象征、成效的标准。政治方向和思想影响力都是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成熟的标志、标准和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有效促进教育实践发展的教育思想创新成果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资源。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要以教育思想创新为核心,努力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思想创新 教育学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解析
7
作者 侯怀银 王钰捷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在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形成的,用中国的思维和方式对教育学概念、范畴、表述等进行系统阐述的言语表达系统。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由话语...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在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形成的,用中国的思维和方式对教育学概念、范畴、表述等进行系统阐述的言语表达系统。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由话语立场、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传播五大要素组成。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文化逻辑;其发展又呈现出内在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基、以时代为脉,促进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的双向建构;抒人民之情、表人民之意,人民性贯穿于话语体系的始终;以中国为点、以世界为面,教育学话语体系向内生发的同时注重向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 教育学话语体系 概念 组成要素 内在逻辑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
8
作者 冯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 教育学的标识性概念
下载PDF
胡德海:我国西部教育学界的“一面旗帜”
9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胡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学家。他扎根西部教育70年,犹如胡杨般扎根西北,不畏艰辛,顽强生长,终成参天大树,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可圈可点。尤其是构建了一个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 胡德海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学家。他扎根西部教育70年,犹如胡杨般扎根西北,不畏艰辛,顽强生长,终成参天大树,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可圈可点。尤其是构建了一个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进行一番正本清源的梳理,给教育学一个宏观、完整、全面、具有系统性和学理性的概括和说明,从而给教育学以恰当的定位,并凸显教育学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德海 教育学 教育学理论体系
下载PDF
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10
作者 刘贵华 孟照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共17页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 中国教育学学科成熟、学术繁荣和话语自觉的标志,是形成了自主的知识体系。百余年来,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多次推倒重来的发展,但始终将民族性与继承性作为自主知识建构的主线,将时代性与原创性作为学科知识发展的动力,将系统性与专业性作为学科获得认同的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教育的民生属性、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随时代变迁而日益凸显。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治理体系构成。具体而言,在内容形态上由标识性概念、核心知识和前沿知识构成;在生产机制上由学科、学派、学会和学术刊物构成;在转化应用上由实践知识、政策知识和教育思想构成。教育学的中国特色源于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实践和中国教育问题,建基于学科自觉、学术自律和文化自信。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夯实学科体系的基座,激发学术体系的原创性,增强教材体系的导向性,提高治理体系的有效性,让中国教育学“说得出”“用得上”“传得开”“叫得响”,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想先导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作为文化记忆的童年:建构过程与教育学意义
11
作者 宗锦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童年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够使集体性意识与特殊性意识统统得以彰显。童年记忆的社会属性远超时间属性,是在集体漫溯下的共同构型,亦深远地影响着成人的当下建构,为经由反思的再造提供可能性。作为教育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赋予童年尊... 童年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够使集体性意识与特殊性意识统统得以彰显。童年记忆的社会属性远超时间属性,是在集体漫溯下的共同构型,亦深远地影响着成人的当下建构,为经由反思的再造提供可能性。作为教育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在赋予童年尊严、凝结集体认同与同构生活世界等方面,童年记忆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文化记忆 建构过程 教育学意义
下载PDF
论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12
作者 孙杰 李楚琪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最基本问题。在教育学科的大背景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出发,基于哲学层面进一步追寻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成人对自我的觉知”。对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过程进行追溯探源,寻找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是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最基本问题。在教育学科的大背景下,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出发,基于哲学层面进一步追寻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成人对自我的觉知”。对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过程进行追溯探源,寻找成人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根”,梳理成人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理论历程与理论共识。追寻成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可以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可以丰富教育学科体系内容,可以有力促进成人教育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逻辑起点 理论探源 学科价值
下载PDF
当前成人在线教学的问题审视与优化策略及其远程教育学阐释
13
作者 张青 王雨苹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5,共7页
当前成人在线教学的教师没有明确转换教师角色与任务,常常只是将传统课堂搬迁到网络上,在线主体的心理距离因时空分离不断扩大,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知、行为与情感投入不够,强烈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投入感、师生疏离感与教学成效。从远程教... 当前成人在线教学的教师没有明确转换教师角色与任务,常常只是将传统课堂搬迁到网络上,在线主体的心理距离因时空分离不断扩大,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知、行为与情感投入不够,强烈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投入感、师生疏离感与教学成效。从远程教育学看,成人远程教育的关键是设计优秀在线课程并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以实现三种交互,所以,成教的直播课、录播课、仿真技能课的有效实施都需利用对应的社交平台与工具平台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支持服务,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的分类区别化设计成人在线教学策略,根据内容特征与学员情感需要设计多种混合式教学,利用平台记录的学习大数据及其画像,从交互距离与远程学员自治两个维度让师生获得动态、整全的及时诊断与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在线教学 问题审视 优化路径 应对策略 远程教育学视角
下载PDF
高等教育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学
14
作者 李海龙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111,共13页
高等教育研究的出现得益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繁荣,但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却并未在各国真正落地,这导致学科在诞生后就面临知识合法化的危机,有关高等教育学功用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其原因并不来自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孱弱... 高等教育研究的出现得益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繁荣,但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却并未在各国真正落地,这导致学科在诞生后就面临知识合法化的危机,有关高等教育学功用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其原因并不来自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孱弱,而是无法利用知识与高等教育实践建立互动关系,在高等教育实践需求和学科知识供给之间还有较大的裂痕。历史上,高等教育研究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向全世界传播取得一定的成功,也为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了解释高等教育发展现象的工具。然而,高等教育学的需求困境在于学科知识难以对不同国家变化的实践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引导。严格说来,社会成员需要更新有关高等教育性质的认知,这是对高等教育学的需求所在。不论是知识生产还是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学都应该直面实践,从关注专业经验走向关注专业知识,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本土问题,提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本土经验和本土理论,重塑朝向未来的学科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 大学 学科危机
下载PDF
过程:敞亮学位论文写作的言说逻辑--基于教育学的视角
15
作者 李润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学位论文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须经历一个过程,即使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关键步骤也不多。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步主要有三:一是界定核心概念,澄清研究问题;二是综述已有文献,建构新颖观点;三是增强对话意识,展开分析论证。三步走既有前... 学位论文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须经历一个过程,即使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关键步骤也不多。学位论文写作的关键步主要有三:一是界定核心概念,澄清研究问题;二是综述已有文献,建构新颖观点;三是增强对话意识,展开分析论证。三步走既有前后顺序,也彼此关联,最终形成完整的学位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位论文写作就是“研究问题+新颖观点+分析论证”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论文 写作 教育学 个案研究
下载PDF
弘扬教育家精神,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访谈
16
作者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于漪先生深耕基础教育七十余载,是我国基础教育第一位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称号的教师,同时她写就700余万字的教育论著,以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成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访谈中她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具体... 于漪先生深耕基础教育七十余载,是我国基础教育第一位被授予“人民教育家”称号的教师,同时她写就700余万字的教育论著,以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成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访谈中她强调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具体工作中要融入胸怀天下的气概,理性思考、真情投入,才是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真正领会和践行;在教师教育方面,她指出职前培养应着力实现高质量的学科专业与教育科学的深度融合,职后培训则应基于教师的实践需求,致力于提升其专业发展的软实力;最后,她鼓励学界要对中国教育充满自信,基于长时间、大规模、广范围的实践探索,努力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 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高等教育学”课堂跨学科教学创新与探索
17
作者 张惠 郭力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67-70,共4页
为应对新文科建设对文科教学改革创新提出的挑战,“高等教育学”课程秉持“全课程贯穿跨学科”的教学理念,突破教育类课程传统教学瓶颈,以“跨学科素养”重塑教学目标,以前沿跨学科主题深度重组教学模块,以跨学科实践能力为导向重构教... 为应对新文科建设对文科教学改革创新提出的挑战,“高等教育学”课程秉持“全课程贯穿跨学科”的教学理念,突破教育类课程传统教学瓶颈,以“跨学科素养”重塑教学目标,以前沿跨学科主题深度重组教学模块,以跨学科实践能力为导向重构教学方法设计,以“立足本土,追踪前沿”的跨学科知识重整教学内容,以多元评价及多维考核模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对跨学科教学效果开展了综合评价并汇总了教学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跨学科教学 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2023年度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18
作者 教育学热点研究课题组 李红宇 +7 位作者 史保杰 徐亚男 林清华 刘卫卫 廖鲜梅 毕乐 伊凡 刘亚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苏州大学期刊中心共同组织的“2023年度中国教育学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凝聚了教育学界、期刊界和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共识,以简明的形式回顾了2023年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年中国教育学研... 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苏州大学期刊中心共同组织的“2023年度中国教育学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凝聚了教育学界、期刊界和实践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共识,以简明的形式回顾了2023年度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一年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立足中国教育实践,聚焦现实教育问题,持续深化教育学科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十大热点问题研究: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传统根基、现实路径与未来图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潜能、价值与挑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时代内涵与建设路径;跨学科学习视角下的教学与评价改革;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问题与突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数字化转型赋能终身学习机制探索;老龄少子化背景下普惠托育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这些研究推动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热点问题 教育强国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西北、东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19
作者 郭戈 《教育史研究》 2024年第1期4-21,共18页
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段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20余年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西北地区教育学人以西北师... 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段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20余年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西北地区教育学人以西北师大、陕西师大为中心,以兰州大学、青海师大、新疆师大、宁夏大学、延安大学与相关省市教科所等为骨干,在课程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民族教育、革命老区教育、西部教育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北地区教育学人以东北师大为引领,以辽宁师大、沈阳师大和哈尔滨师大与吉林大学、延边大学、渤海大学以及三省的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单位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德育论、教学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中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科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控制论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学术史
下载PDF
教育学人风采——朴永馨
20
作者 钱志亮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朴永馨,祖籍辽宁沈阳,1936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先生1956年被国家派往苏联学习特殊教育,1961年修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聋、智力落后、盲、语言障碍四个专业课程,以优秀成绩毕业。回国后先生在基层特殊学校... 朴永馨,祖籍辽宁沈阳,1936年生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先生1956年被国家派往苏联学习特殊教育,1961年修完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聋、智力落后、盲、语言障碍四个专业课程,以优秀成绩毕业。回国后先生在基层特殊学校从事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工作,1979年底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师范大学 特殊教育 智力落后 残疾学生 辽宁沈阳 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学 语言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